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经济关系.docx
《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经济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经济关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经济关系
关于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经济的关系论文
摘要:
货币需求研究是建立货币理论的起点,而货币供应量的大小是影响国民
经济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本论文在深入研究总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基
础上,利用我国2009年~2011年的数据,说明了货币供应量和国民经济之
间的关系
关键词:
国民经济;GDP;货币供应量
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货币供应量(MoneySupply,是指一国在
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
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我国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流通中
现金M0,即在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现金;二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即“M0+企业活
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三是广义货币
供应量M2,即“M1+城乡居居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
款+信托类存款”。
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我
们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货币供应是否稳定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平稳增长,
特别是货币中最活跃的部分一广义货币(M2的稳定与适宜的供应对国内生产总值的
波动幅度影响极大。
因此,激励我们对国内生产总值与广义货币供应量投人研究的力度。
关于2009年数据分析及图表
2009年中国经济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
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2009年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
2009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3.5万亿元,同比增长8.7%,经济增速逐季加快。
居民消费价格(CPI下降0.7%,年底出现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认真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
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加大金融支
持经济发展的力度。
总体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对扩张总需求、
支持经济回升、遏制年初的通货紧缩预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
十分重视信贷平稳可持续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前瞻、灵活地调整政策重点、力度和
节奏。
经过努力,三、四季度信贷增长比上半年有所放缓,节奏更趋平稳,有利于
防范和化解可能影响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风险。
2009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万亿元,同比增长27.7%,增速比上
年高10.0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2.0万亿元,同比增长32.4%,增
速比上年高23.3个百分点,货币流动性不断增强。
存款增长较快,活期化态势明显。
贷款快速增长,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
人民币贷款年末余额为40.0万亿元,同比增
长31.7%,增速比上年高13.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9.6万亿元,同比多增4.7万
亿元。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先降后升,12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
均利率为5.25%,比年初下降0.31个百分点。
人民币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
基本稳定。
2009年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282元。
关于2010年数据分析及图表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2010年1月份货币和准货币供应总量增速有所回升,其中,流通中的现金供应量增
速回落带动货币供应量增速继续回落。
11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为710339.03亿元,同比增长19.46%,增幅比上月上涨0.16个百分点,但仍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底分
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
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
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
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已回至合理区间,狭义货币供应量由正常偏高状态逐渐收紧。
货币供应增速趋缓,有助于减轻流动性过
剩引发调控的担忧。
M1反映的更多的是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流动性状况,而M2中则
包含了更多的私人部门的流动性因素。
这说明,在前期的货币供应中,政策和官方所
起的作用非常大。
前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基建投资,其对GDP增长的
8个百分点以上的贡献,充分抵消了出口的大幅下滑。
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速逐渐回
归历史平均水平,流动性宽松的政策将逐步退出。
关于2011年数据分析及图表
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
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
好开局。
2011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货币信贷增长速度明显低于上年
同期。
2010年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36130.86亿元,同比增长15.74%,增幅比上月末低1.46个百分点,比2010年同期增速下降9.7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59200.5亿元,同比增长15.57%,增幅比上月
末上涨1.97个百分点,但比2010年同期增速下降19.42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
量(M0余额为47270.24亿元,同比增长10.27%,增幅比上月末下降9.03个百
分点,比2010年同期增速下降11.71个百分点。
随着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以M2为代表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逐渐低于适度宽松时期,2011年,广义货币
供应量M2初步预期增长16%左右。
据有关部门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其中,第一
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
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1%。
从总体分析2009年到2011年数据
长期以来,货币供应量与总产出、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货币金融学研究领
域中最具热点的问题之一,也是各国学者努力探索的难题之一,而且不同学者得到的
果往往不同。
研究货币政
策问题与经
济活动密切
相关,更与
一个国家的
实际经济情
况相联系。
在现代西方货币理论研究的文献中,对货币政策作用的理论研究包含两个顺序相连的组成部分:
一是货币政策是否能够影响经济的运行;二是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运行体中的经济变量,即政策如何传导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也从这两个方面展开。
如果货币供给真的能够以确定的方向影响实际产出,那么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控来影响实际产出,进而可能操纵经济运行;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试图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增加实际产出、影响实际经济活动的努力,将只会促使价格水平升高,导致通货膨胀,而对经济的产出、就业和社会福利改进没有作用。
本论文用实证研究表明,无论从季度数据还是月度数据看,我国货巾供应
量对经济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首先,从货币量对经济总量GDP的冲击
影响看,本文认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央银行调控的中介目标无论是通过对统计
数据的经验实证所得到的长期方程和短期方程的解释,还是通过分层次脉冲响
应的效果所表现出的特征,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对GDP均有明显的冲击影响。
其次,实证检验的结果告诉表明:
在不同数据类型下,货币量对GDP的冲击作
用,所表现出来的影响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
从长期看,经济总量规模的变动
对货币量的增长有一种明显的依赖性,这也是我国经济增长所表现出来的明显
特征。
第三,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的货币量对GDP的冲击影响也有
较明显的差异。
研究发现,M0、M1、M2、利率和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
协整关系,且M2与GDP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在VAR模型的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产出(增长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Granger因果关系。
从短期
来看,M0、M1和M2是GDP的Granger原因,且M0、M1和M2的增长
率分别也是GDP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
从短期来看,根据估计出的误差修
正模型,GDP的短期波动的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均符合反向修正机制,M2对
GDP的修正,其影响程度要大于M1和M0。
此外,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来看,
货币供应量与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且M2和M0与投资显著正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在我国投资对货币供应量具有逐步累积效应。
根据上述分析,
我们看到,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投资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一是投资对M2
的冲击反应敏感、迅速;二是从投资的响应函数(绝对值看都较M0对投资的
冲击响应大。
同时,长期来看,投资对M2的变动具有明显的依赖性。
狭义货
币供应量M0对投资的冲击影响也较为明显,从冲击响应图形可以看出,投资
受M0的冲击作用的脉冲反应基本与M2的情况相似。
因此,我们得到的判断是,货币供应量在对投资的影响上,调控重点应放在M2上,同时兼顾对M0
的控制。
最后,通过检验货币供应量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发现,M0、M1与消费
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M2与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显著正相关关系。
在各种数据类型下,M2表现相当活跃,且消费对M2的冲击响应敏感,
而且振荡强烈。
表明广义货币供应量一旦对消费发生作用,在短期里消费反应
明显,而在长期里消费对M2的变动有较强的依赖。
因此,消费受M2的冲击
必然有强烈的变化,这对研究中央银行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宏观经济,
激活消费,拉动市场需求具有现实意义。
因此,基于上述实证,广义货币供应
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与GDP、价格之间都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M2
和M1作为中央银行的中介调控目标对经济总量变动的影响,从数量效果看是
明显的。
在我国中央银行最终目标为稳定币值,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前提下,从短期来看,中央银行应将调控的重点放在M1上,原因是它与宏观经济的关
系从短期冲击效应看关系最为密切,而且在M1的冲击作用下,价格的脉冲反
应敏感。
同时,要密切关注M2的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因为M2包含了
M1,而且M2的增长与物价之间有一种长期的正向依赖,从货币供应量整个作为调控的中介目标看,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从长期来看,中央银行应
在密切关注物价变动的基础上,将调控重点放在对M2上,同时注意与M1的
调控相结合。
本文建议央行当前货币调控重点应针对M2,慎用价格型的利率
工具;扩大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改变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加强信贷管理,防
范金融金融风险;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
处和不足本文尝试运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博弈论理论研究货币政策对经济增
长的影响进行研究。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
第一,用博弈论方法分
析了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第二,本文在对前人关于货币政策与经济
增长关系的相关模型探讨和修正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本文和国情的验证模型;第三,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了计量检验,得出了相应的实证检验结论;
第四,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货币政策改进建议。
由于自身
能力有限,对此问题的研究只能做一初步的探索,虽经导师悉心指导,但在研
究方法和研究深度上,毕竟难臻于完善。
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在于对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内在机制没有进行深入地挖掘;第二,没有
深入探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等相关调控手段的协调,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经济
增长的影响;第三,由于截稿的时间和本人的水平问题,对此次美国次贷危机
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国币政策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没有深入挖掘和分析,有待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继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