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练习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A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7908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练习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练习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练习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练习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练习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练习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A卷.docx

《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练习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练习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A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练习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A卷.docx

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练习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A卷

2019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练习:

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A卷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2分)(2015•遂宁)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保持一定的酸碱度范围:

体液

血液

唾液

胃液

pH

7.35﹣7.45

6.6﹣7.2

0.9﹣1.5

根据上表可知,正常情况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B.人的胃液一定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C.人的唾液一定呈酸性    

D.用pH试纸能够精确测定以上体液的pH    

2.(2分)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

A.Na2CO3    

B.HCl    

C.NaCl    

D.CO2的水溶液    

3.(2分)我们可以利用如下三种关系:

对某些知识进行归纳,以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下列归纳和总结的关系,正确的是()

A.单质和化合物:

交叉关系    

B.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

并列关系    

C.化学肥料和复合肥料:

并列关系    

D.酸性溶液和酸溶液:

包含关系    

4.(2分)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常用方法。

药品纯碱,它与下列哪组属于同一类物质()

A.盐酸、硫酸    

B.氯化铝、碳酸钾    

C.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    

D.氢氧化铝、氢氧化钠    

5.(2分)下列有关化学实验过程中的操作,错误的是()

A.给试管加热必须先预热    

B.将固体溶解的时候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6.(2分)下表中的选项不符合如图所示曲线的是()

选项

横坐标

纵坐标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

产生氢气的体积

B

向一定量的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

固体的质量

C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

生成沉淀的质量

D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食盐晶体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A       

B.B       

C.C       

D.D    

7.(2分)小茜设计了一个趣味实验(见右图装置),其气密性良好。

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口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和水    

B.硝酸铵和水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锌粒和硫酸溶液    

8.(2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g

20

2

1

37

反应后质量/g

X

32

1

12

A.物质P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X的值为15    

C.反应中N、Q的质量比为8:

3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9.(2分)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的成分可以是()

A.NaOH       

B.CaO       

C.Ca(OH)2       

D.Mg(OH)2    

10.(2分)(2017•重庆)实验方法多种多样.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A.A.用灼热的CuO区别CO和CO2    

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C.用AgNO3溶液鉴别食盐水和稀盐酸    

D.用带火星的木条对氧气验满    

11.(2分)下列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或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中,表示错误的是

A.剧毒品    

B.爆炸品    

C.禁止放易燃物    

D.禁止吸烟    

12.(2分)下列试剂中不能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两种溶液的是()

A.氯化钡溶液    

B.氯化钾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碳酸钠溶液    

13.(2分)下列潮湿的气体既能用浓硫酸,也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CO2、HCl    

B.H2、O2    

C.CO2、SO2    

D.CO、NH3    

14.(2分)(2017•绵阳)工业上常用空气中的氮气生产硝酸,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①N2+3H2

2NH3②4NH3+5O2

4NO+6H2O

③2NO+O2═2NO2④3NO2+H2O═2HNO3+NO(NO难溶于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①②③④中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B.用H2O吸收NO2的过程中通入过量的O2可以提高硝酸的产量

C.反应②④都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反应①③均属于化合反应

D.在密闭容器中,将46gNO2溶于64gH2O中形成HNO3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8.2%

15.(2分)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生成

C.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

二、填空题(共3题;共17分)

16.(6分)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入适当的空格中:

①石灰石 ②碳酸氢钠 ③熟石灰 ④稀硫酸 ⑤碳酸钠 ⑥氢气

(1)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

(2)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

(3)理想的高能燃料是________; 

(4)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

(5)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

(6)可用于制洗涤剂的是________.

17.(6分)根据问题填空:

(1)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化合物,把盐酸滴在草木灰上,迅速产生大量气泡,该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色浑浊,根据此实验现象,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填序号).

A.Na2CO3    

B.K2CO3    

C.KNO3    

D.KOH    

(2)取一些草木灰,用水浸泡,将上层浸出液进行过滤,再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草木灰是一种________(酸性/碱性/中性)肥料,由此可知:

它________(能/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

(3)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氢氧化钾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与草木灰在水中相互作用,即可制得氢氧化钾,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过程④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________.在上述①﹣④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填“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中之一).

18.(5分)如下图中的A~I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九种物质,是由C、H、O、Fe、Cu五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氧化物,其中C、F、H、I为氧化物,且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B、H为红色固体;通常D→B是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H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F—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该反应的用途是________。

(3)写出D→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三、推断题(共1题;共3分)

19.(3分)用简单方法鉴别下列各组物质,要求写出鉴别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1)酒精和水________; 

(2)氮气和空气________;

(3)铁丝和铜丝________;

四、实验题(共2题;共15分)

20.(6分)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

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平时的药品保管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中的某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

(除最后一小题外用化学用语作答)

(1)小明提出,根据元素种类,他认为不可能是________

(2)小英提出,根据观察标签结合化学式的书写,她认为不可能是________.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慢慢滴加一种溶液,静置一段时间,滤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继续滴加稀盐酸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产生大量气泡

(3)【实验结论】

该瓶无色溶液是________.生成白色沉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4)【实验反思】

小强认为上述设计实验还可简化,仍能达到目的.小强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21.(9分)我国钢铁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工业上以空气、铁矿石、石灰石和________为原料来冶炼生铁。

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某炼铁厂用赤铁矿来炼铁,其炼铁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已知某铁锈的成分为Fe2O3•xH2O和FeCO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测定其组成。

(2)【提出问题】

根据铁生锈得成分推测,参加反应的除了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煤气之外,还有________参加了反应。

(3)如何确定此铁锈的组成?

【查阅资料】

①Fe2O3•xH2O失去结晶水温度为110℃,FeCO3在282℃分解为FeO和CO2,Fe2O3在300℃时不分解。

②本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1.80g/L,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设计方案】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B、D装置中药品均足量)

【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取一定量此铁锈样品,准确称得其质量为5.44g。

③按上图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I。

④连接A、B、C装置,关闭装置A中活塞,C装置读数后,控制A装置在300℃进行实验。

当观察到C装置中有________现象时,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II。

(4)【相关数据】

A装置的质量/g

55.44

53.92

B装置的质量/g

102.00

103.08

C装置读数/mL

0

244.4

【问题讨论】

Ⅰ.量气管中水面上油的作用是________。

分析计算测量的数据,FeCO3的质量为________g,x为________。

Ⅱ.下列数据组合能确定样品组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A、B装置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 ②A、C装置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

③B、C装置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

(5)【拓展探究】

小华同学将上述实验中的C装置换成D装置来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并根据测定的数据确定样品的组成。

小华同学通过多次反复实验发现,在此实验中,用C装置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与用D装置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相比较,当误差数值都为0.1时,前者对实验结果影响小。

试通过计算说明原因。

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共2题;共15分)

22.(7分)(2013•河池)某校化学课堂围绕课本《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以下是探究片段,请你参与学习.

(1)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因此盐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2)在进行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某一小组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因此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该小组同学对此时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成分产生疑问.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第一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

只有NaCl         猜想二:

有NaCl和HCl

猜想三:

有NaCl和NaOH     猜想四:

有NaCl、HCl和NaOH

第二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

【实验探究】

①第三组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溶液,无明显变化,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②为验证其余猜想,第四组同学分别取该溶液样品按下列方案探究: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往溶液中加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溶液中有HCl

方案二

往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HCl

(3)【得出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①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给予肯定,同时指出方案二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小明发现,排除不合理猜想后,只做一次实验就能同时验证其余猜想,此实验方法是:

________.

(4)【交流讨论】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请你举一个实例说明:

________.

23.(8分)同学们想测定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CaCO3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碱石灰的成分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利用测定碱石灰质量增加来计算碳酸钙的质量.

(1)该装置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可能原因是      

A.装置内残留的CO2气体不能全部排出.    

B.产生的CO2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同时被碱石灰吸收.    

C.产生的CO2气体中混有水蒸气,同时被碱石灰吸收.    

D.球形干燥管与空气相通,也会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    

(2)做完上述实验后,同学们对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①________

现象:

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有氯化氢.

乙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

现象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________

丙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现象:

④________

上表甲、乙、丙三个同学的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是⑤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同学的方案.

六、简答题(共1题;共6分)

24.(6分)牙膏中的摩擦剂可以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

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为了测定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测得如图数据:

(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

(2)求摩擦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共3题;共17分)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7-1、

17-2、

17-3、

18-1、

18-2、

18-3、

三、推断题(共1题;共3分)

19-1、

19-2、

19-3、

四、实验题(共2题;共15分)

20-1、

20-2、

20-3、

20-4、

21-1、

21-2、

21-3、

21-4、

21-5、

五、科学探究题(共2题;共15分)

22-1、

22-2、

22-3、

22-4、

23-1、

23-2、

六、简答题(共1题;共6分)

24-1、

2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