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7550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

《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x

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儿科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俗话说:

女性能顶半边天。

这在**人民医院的女医生、女护士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她们一身洁白的衣裳,恬静而真诚的面庞,演绎着白衣天使的深情关爱;她们一抹温柔的微笑,一个个朴实而圣洁的身影,诠释着救死扶伤的职业内涵。

  她们医术高超、服务真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老百姓称赞她们:

从**人民医院走出来的天使们个个都是“响当当”的!

  “**妈妈”“**奶奶”“**阿姨”,在**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的诊室,总能见到患儿会这样亲切地称呼她。

  一提到这些称谓,**的脸上写满了欣慰:

“我是一个有多重身份的人,奶奶、阿姨、妈妈,不管哪一个,我都喜欢听,因为孩子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从事儿科近30年,她将所有的心血奉献给了这些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她尽一切所能,抢救了一个又一个危重新生儿;她用行动赢得了患儿家人的信任。

一位家长感激地说:

“我没见过菩萨,但我觉得菩萨就应该长得和**主任一个样子。

  1、只要工作需要,她总是奋不顾身、竭尽全力

  去年春节前,**意外地收到了一封以一个1岁孩子的口吻写的“感谢**奶奶”挂号信,信中的内容由患儿爷爷执笔写作,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一直收藏着,直到去年的7月份**人民医院举办“道德讲堂”,她作为身边的道德模范和大家分享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故事时,才将这件事讲给大家听,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信中主要讲述一个30多周的早产儿,出生时只有3斤4两,住在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在**及其科室同事的精心照顾下,度过了生命危险期,现在已经1岁多,茁壮成长,体重已达20多斤。

因为出生时第一个春节就是和“**奶奶”及科室阿姨们一起过的年,住院期间,“**奶奶”的温柔、体贴、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他们一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在第二年的春节来临时就写下了对“**奶奶”的感谢信,并表示这个感谢信每年都要写下去。

而就在今年春节期间,孩子的信如期而至,信中主要向**奶奶讲述孩子已经两岁多了的一些近况。

发生在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故事还有很多,里面的患儿都是一些提前来到世上的小婴儿,有的体重不足两斤,多种脏器还未发育成熟。

**带着团队,抢救一个又一个生命。

  2、以真心换真情,医患沟通不同于一般人际沟通

  “作为科主任,常常要调解科室里的一些医患纠纷,有些纠纷其实没什么大事,既不是诊断错误,也不是用药问题,仅仅是几句话不投机。

患儿家属因孩子生病而焦虑,从而因一点小事情责怪医护人员,经过解释常常能解决问题。

”**说。

  有一次,一对母女夜间因孩子不退烧大闹儿科急诊,医院总值班出面也不能解决,一定要科主任出面,还扬言要跳楼,**夜间3点多钟来到急诊室,谁知家属一看到她来了,就不闹了。

“家属说,要的就是主任来看她的孩子,我哭笑不得。

”**有时很无奈,只好耐心地给她看病,同时做好解释工作,化解了一场纠纷。

久而久之,患儿及家属逐渐对这位“**奶奶”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她不仅可敬、可亲,而且还很可爱。

  **有自己的沟通技巧和秘籍:

先道歉、打招呼,再赔不是。

在她的安抚之下,一个个“纠纷”总是化危为安,家属们最终都能够宽慰和理解。

  3、为了患儿,累点、苦点,她都认为值得

  无论春夏秋冬,哪怕已进入梦乡,一有电话,**迅速赶往医院。

“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我刚坐上饭桌只夹了一口菜,就接到电话,说一个患儿的情况不好。

我立刻放下碗筷,夺门而出。

本想着到路上打的,但路上一辆的士也没有。

幸亏我爱人想到了这个情况,骑着车出来找我,并把我送到了医院,就怕我的病人等不了我!

”虽然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患儿的家长对医生的工作不支持、不配合,不过**总认为他们是因为着急孩子的病,所以可以理解。

  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春节期间,只要有时间,**就会到科室里面看看科室的同事,了解一下那些还在危重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几十个患儿的情况。

而这一坚持,对于**来说就是20

  多年。

“这些年春节,从来没有敢出过扬州城。

  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家长的无比兴奋给了她最好的回报。

彼时彼刻,她耳边仿佛响起一声声稚嫩的童音:

“**奶奶,我想吻你一下。

”眼前又突然闪现那胖小子的身影,被她治愈的他,硬是踮起脚尖,给了她一个响吻。

她的心里,犹如面对一轮刚升起的太阳般透彻通亮。

她与小生命一起欢呼雀跃,一起手舞足蹈。

她为她的付出而欣慰,她为她所从事的职业而骄傲。

优秀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男,**岁,中共党员,20**年毕业于**医学院,获硕士学位。

**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先后被评为“**市第一人民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市第一人民医院优秀带教老师”、“**医学院特聘教师”。

主持的“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获20**年度“**市第一人民医院新业务新技术奖”。

在国家级和省级杂志上发表多篇专业论文。

  医者仁心无怨无悔

  2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进入**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以来,**一直保持着高度敬业的精神、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不管是刮风下雨,也不论春夏秋冬,常年坚持早6:

30上班,多年来养成的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生活规律始终坚持如一。

遇有危重病人坚持守候患者床前,加班加点抢救病人已经习以为常,20**年冬季的一天,24小时内病房连续收治4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一位60多岁的住院病人突发心肌梗塞,急救已经持续了四十几分钟,不间断的心肺复苏并没有使病人有所反应,一般来说,心肺复苏半个小时以后,如果还没有反应,基本可以宣布死亡了,当时连在场的家属都已经放弃了,但他坚持说还有希望,一直没有放弃。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终于从“鬼门关”抢回了一条人命,家属们喜出望外,他自己却累瘫在一边。

为继续抢救病人,他连续守护患者床前36小时,直至患者脱离危险,才离开病房。

连续24、48甚至72小时或更长时间守在科室,对他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数年来,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

  潜心钻研业务精湛

  **积极研究新业务、新技术,不断的将本专业的新技术、新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使许多频临死亡的心脏病人转危为安。

20**年,他被选派到“****心血管病医院心脏电生理中心”进修学习。

经过近一年潜心苦学,20**年在我市率先开展“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

“快速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术”是根治心律失常的方法之一。

  他还积极和科室同事一起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来说,最有效治疗方法就是急诊介入治疗方法,急诊介入治疗可使冠脉血管撑开,血流保持畅通,从而使濒临坏死的心肌得到救治。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和病死率低的优势,急诊介入治疗对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经验、仪器设备以及医生团队协作的要求很高。

还要求尽量能在患者就诊后60—90分钟内开始进行介入治疗等。

因此,此项手术目前在国内只有一些大型心脏介入中心才能开展。

而**掌握的该项技术标志着一院在“冠心病介入诊治”方面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

54岁的**师傅长期患有“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平时未规范用药物治疗,去年冬季凌晨在家中休息时,突然出现剧烈而持久的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强烈的频死感让其无法忍受,家属发现后紧急拨打120到一院就诊,经诊断,患者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难以维持,随时会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时间就是生命。

随后,**和他的同事们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为患者实施了“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手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诊疗”绿色通道,在**尚属首家。

自开通绿色通道以来,已成功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数十例,无一例死亡,极大地提高了生存率,缩短了住院天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患者解除病痛,带来健康与幸福,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肯定。

  热心公益乐于奉献

  为帮助社区居民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健康管理能力,他还走进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和敬老院,结合工作中的经典病历案例,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保健治疗方法、家庭用药的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心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自己编写并自费印刷“健康教育资料”,免费发放,并发放“科学就医共享健康”为主题的宣传彩页,老百姓高兴地说:

“健康讲堂进社区,受益很大,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通过健康教育讲座,他意识到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的巨大渴求,对此类活动的极度认可。

  当看到广大人民群众对他精心讲课的赞赏,对他认真耐心为他们答疑解难的的感激,他决心将来尽一切能力为更多人提供健康教育相关知识。

  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临床实习是将书本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医学生而言,临床实习是一座使其从仅具书本知识的学生成长为具备正确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的医生的必不可少的桥梁。

对于医院带教老师而言,临床实习带教也是一个意义重大、值得珍惜的锻炼机会。

多年来他一直担任科室教学秘书,为了做好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他提出应充分做好带教准备、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因章施教、讲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兴趣、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受到临床实习及全科实习医师的好评,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工作不图名,不图利,不讲时间,不计报酬,就是以这种坚韧的毅力他数年如一日的工作着,艰苦的付出也换来丰厚的回报,经他治疗后康复出院的患者,将锦旗、感谢信多次送到医院,但他从不参加病人及家属或其他人的宴请,拒收一切红包。

他还常把自己的私人号码留给病人,便于随时掌握病人的情况。

而这也导致他即便是在休息的时间里,也会不停地接到病人的求助电话,有时在凌晨,有时在半夜,无论风雨寒暑,他都第一时间帮病人解决。

人先进事迹材料

  踏遍青山人未老

  —记清和村委会护林员余志勇先进事迹

  余志勇,男,汉族,42岁,党员,脸上常常带着微笑,现任元马镇清和村委会护林员。

在百年不遇的旱灾面前,余志勇同志牢记神圣使命,认真履行职责,热情为群众排忧解难,以身作则、冲锋在前,为防火抗旱作出了突出贡献,确保了林区平安,被群众誉为“林区的守护神”。

  志愿护林坚持不懈

  1986年,刚满16岁的余志勇初中毕业回到家里待业,看着年迈的父母,看着乡亲们还过着艰苦的生活,余志勇感到一阵阵心酸,当即打消了外出打工的念头,决心以实际行动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但遭到父亲的坚决反对。

父亲对他说“儿啊,我们家乡这么穷,人们都渴望跳出农门,你现在长大了,应该出去闯一闯,在外干好了再回来建设家乡也不迟嘛”。

1998年余志勇被村上选为村长,特别是xx年从事护林员以来,工作上积极主动对破坏林木林地的行为敢于硬碰硬,他想只要我们把山林守护好了,就是“造福子生后代”。

余志勇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硬是把山林当成了自己的心肝宝贝,每天都坚持3次巡山,遇到盗木或者乱砍乱伐的人,他总是毫不留情的予以处罚。

一次,他的一个亲戚

  未经批准乱砍林木被他发现了,余志勇义正严辞的说:

“砍伐林木是犯法的,我必须依法处理,亲戚也不能例外”,当即没收了木材并处以了50元罚款。

就这样,余志勇先后处理了大大小小的盗林事件20多件,有效的保护了森林资源。

工夫不负有心人,余志勇的努力取得了丰厚的“回报”,由于森林保护得好,生态效益明显,接攘老城乡交界植被管护较好,生态效益明显。

  巡山防火不留死角

  清和村委会是全镇退耕面积最大的村组面积778.53亩占全镇退耕地块的四分之一,护林防火工作重中之重,在他的带领下3名林协会护林员每天都要到全村各个合作社去巡山宣传防火,为更好的落实责任,工作队实行了分片包干负责制,即每人负责一个或几个合作社的巡山防火任务。

特别进入高危火险期时常顾不上休息,拿着喇叭到家家户户去宣传,耐心的给村民讲防火形势、讲防火知识,引导村民科学用火。

有一次,村民康某正在自家地旁边焚烧垃圾,距离森林很近,极易引发森林火灾,余志勇听说后,就头顶烈日走了3公里多山路劝说他停止焚烧,以免引起火灾,及时制止了何某的用火行为,杜绝了火灾隐患。

农村办丧事都有烧纸钱、放鞭炮的习俗,极易引发森林火灾,2016年10月份本村一个老人不幸去世,家里正在办丧事,要焚烧大量的纸钱,余志勇巡山正好遇到了,这下可把他给难住了,这不管

  吧,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这管吧,村民又不理解,怎么办呢?

余志勇想来想去决定还是要坚决管住。

由于人手不够,管不过来,他就动员妻子一起来协助值勤,他和村民协商好,专门研究划定了一个离森林远的地方作为焚烧纸钱和放鞭炮的地方,他自己也一直守侯在那里,直到丧事办完为止。

另外,在清明节期间重点火险地段林区进行了蹲点守护,制止野外用火10多次,妥善处理了棘手的野外用火事件,确保了任务区内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危急时刻冲锋在前

  为增强救火应急能力,他认真担当起自己职责并从各村中选拔了一部分扩充了民兵应急分队,余志勇自告奋勇的担任了民兵应急分队队员,果敢的承担起救火队员的重任。

在近5年以来森林防火中他从来不计个人得失,总是把防火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先后利用自家的私家车进行义务运送灭火机、物资、扑火队员12场次,为实现灭火工作打早、打小、打了起到了积极作用。

他在宣传中采取多种形式加大防火工作的宣传,把防火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在清和所属中小学开展落实“五个一”工程。

镇防火办公室加强与中小学校的沟通和协作。

通过努力,清和中小学生“五个一”工程教育普及率已达97%。

通过上述制度措施的落实,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清和的森林防火工作真正步人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有效避免和减少了火

  灾次数的发生。

特别是抓住“12月防火宣传月”、“春节”“清明节”、“五一”、黄金周等时节,切实加大防火宣传力度。

书写防火标语50条,召开群众会25场次,发放户主通知书4000份,出黑板报35期,充分利用街天开展主题为“关注森林,牢记12119,严防森林火灾”的防火知识宣传咨询活动。

  除此之外,余志勇还参加了万汉禄、龙泉、摩和的救火行动,每一次他都冲锋在前,休息在后,为防火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赢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他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他了心中那片“绿”他时常仰望着生他、养育着他的那座座山,而深深望着远方„„先进个人事迹材料3

  先进事迹材料

  在2016年的工作中,我以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一、以身作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队伍素质。

作为一名班组长,我始终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

同时,狠抓技能学习,认真完领导交待的各项任务,充分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班组的整体素质,有效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围绕中心,充分发挥班组长职能作用。

2016年,作为班组长,积极维护本班员工利益、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

关心员工的健康问题,决不允许带病上班,关心员工的能力问题,安排好带班,使其能够较为快速的进步。

关心员工的态度问题,加强宣教公司理念,上班注意力集中,使各项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

  三、组织活动,不断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元旦”期间,配合车间领导组织投球、飞镖、拔河和敲鼓比赛,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增强员工身体素质,努力培养员工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作风。

  四、工艺控制,认真执行新定额。

组织班组员工学习新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来置领材料,控制好外径,为后几道工序节省材料做贡献!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收获了许多知识,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在2016年的工作中,我一定加倍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黄xx同志于xx年来到杭州新城医院工作,先后担任新城医院(院办主任)、团支部书记职务。

  进入医院工作以来,特别是担任医院团支部书记职务后,黄xx同志在工作中处处体现出一个当代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展现出敢闯、敢干、勇于开拓、勇于承担、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

并能以人性化的精神贯穿工作始终,很好的团结带领全院广大团员青年及青年员工,为医院的各项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上级团组织、医院领导和全院员工的广泛称赞和好评!

  一、积极参与医院团支部的建设

  杭州新城医院作为非公有制民营企业,成立之初医院领导就非常重视本院的党团组织建设,注意发挥广大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医院成立不久后,医院领导就着手建立本院的党团组织。

在遴选本院团组织负责人的人选时,经过医院领导多番深入了解,黄xx同志作为本院的一位青年员工在广大团员青年中有着较好的口碑和广泛的影响,受到多数团员青年的推荐。

最终,经过医院团员青年的推荐选拔,黄xx同志当选为新城医院的团支部书记。

担任团支部书记后,黄xx同志积极联系上级团组织,尽快熟悉团支部工作的内容,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在非公有制企业成立团组织,开始有些团员青年不理解,不支持,不热情,认为是搞形式,没有实际作用。

黄xx同志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团组织作用的大小,全在于我们自己的建设,只要我们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一定能够大有可为。

他认为医院团组织要成为服务医院文化建设、团员青年精神生活和团员青年自身成才发展的平台。

  医院团组织成立后,黄xx同志逐个走访医院青年员工,做好各位团员的登记工作,使广大团员青年重新回到团组织中来。

黄xx同志还积极向医院争取团组织活动场地和活动经费,使新城医院的广大团员青年真正有了组织,有了自己的家园。

  二、用心服务,提高团员职工的归属感

  新城医院作为民营企业,地处下沙开发区,在本院员工中外来员工占了很大比例。

如何给广大外来员工以归属感,使广大员工能够留住人,留住心,从而更好的安心工作,一直是医院领导思考的问题。

  黄xx同志利用医院团组织的纽带作用,成立了外来团员之家,团组织心理服务小组等丰富广大团员青年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积极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的问题。

对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积极向医院领导反映,努力帮助解决。

  医院的青年员工吴宗华来自外省,来到医院工作一段时间后,感到在杭州租房住宿等生活成本较高,再加上要抚养刚出生的小孩,压力很大,便产生离开的念头。

黄xx了解到情况后,积极向院领导反映解决,由医院为他们租了一套公寓,解决了他们全家的住宿问题。

后来,吴宗华激动的向黄xx同志说:

“多谢你为我的事操老心,你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问题,看来我们的团组织作用还真不小啊!

”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后,吴宗华也能全力投身的工作中去,安心的工作了。

  此后,黄xx同志向医院领导建议,对于外来员工中夫妻均在本院工作的,医院要尽量为他们提供夫妻房。

为此医院领导专门研究,拿出部分资金专门解决外来员工的住宿问题。

如本院的吴宗华、刘同明等多位夫妻均在本院工作的青年业务骨干,都在团组织的帮助下解决了自身的住宿问题,更加安心、舒心的留在本院工作。

  在黄xx的带领下,新城医院团组织心理服务小组在广大青年员工中影响很大。

一些青年员工远离家乡来到杭州工作,常会遇到许多工作、生活、感情等方面的问题,也常会有独自一人在异乡漂泊的孤独感。

黄xx同志本人作为一名外来员工也深深理解这一点,为此在他积极倡导成立了团组织心理服务小组,大家有什么烦心事都可以找他和小组成员倾诉交流解决。

有一段时间,黄xx发现员工杨贺军心情总是闷闷不乐,黄xx便在下班后找到杨贺军交流。

在黄xx的耐心询问下,杨贺军道出自己这段时间闷闷不乐的缘由,他说自己的爸爸在单位附近开了家餐馆,可生意不太好,家里的十几万元积蓄都投进去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黄xx了解情况后,便和杨贺军一起来到他爸爸的餐馆,了解了餐馆的一些情况后,黄xx分析了他们餐馆的特点及附近人群的消费习惯等,帮他们提出一些自己的改进建议,并借给他们两万元作为流动资金。

一段时间后,杨贺军爸爸的餐馆生意渐渐好起来了,一家人热情的过来向黄xx表示感谢。

  黄xx同志在团组织工作中,切实结合当代团员青年的时代特点,针对他们的实际需求,用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服务广大团员青年。

既提高了医院团员职工的归属感、幸福感,也更好的配合了医院的各项工作,使医院的职工队伍更加稳定,更好的服务于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三、积极结合医院自身特点服务社会

  医院作为专门的医疗机构,在治病救人的同时,用自身的专业医务知识服务社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水平和预防疾病的能力,也是他们重要使命。

  黄xx同志结合医院自身的特点,结合下沙开发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实际,积极组织医院的团员青年利用自身医疗知识,服务广大外来务工人员,为开发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他们的一份贡献。

  黄xx带领医院团员青年们在志愿者日、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艾滋病日等时间,走进工厂、社区,为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居民,提供免费体检、免费义诊、健康知识讲座、健康知识宣传等服务。

2016年五一劳动节期间,黄xx组织了本院团员青年,在下沙商贸城开展了三天的免费义诊和免费体检活动;2016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宣传日期间,黄xx联合下沙开发区团工委,分别走进七格社区、高沙社区、物美广场等地方,开展了多日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

  黄xx还带领医院的团员青年一起对医院周围社区进行走访,和社区中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到老人结对子,定期到这些老人家中,为他们测血压、侧血糖,讲解相关预防保健知识,帮助他们科学的治疗和保剑

  通过这些活动,很好的向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传播相关医疗知识,提高他们的自身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能力,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受到广泛好评,也受到上级团组织的多次称赞。

先进个人事迹材料4

  先进事迹

  在2016年的工作中,我始终坚持“舍我其谁”的原则,在各项工作中任劳任怨,始终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白日昼夜,只要是公司需要我,我就会出现。

  首先,我是一名机电人员,无论是公司的哪项工作,我都冲在最前面,例如:

安装连续挤压机、包纸机,改造安装橡缆车间90连硫机,在春节、元旦等国家法定假日期间,我仍然加班加点,进行检修、维护,保证公司各部门所有的设备正常运行,从而不影响生产。

至2016年11月份到达车间后,在车间的支持下,我们以6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队,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对车间所有的设备进行了检修工作,更好地保证了车间的正常生产。

  其次,我始终坚持学习,将自己的技能水平达到另一个高度,在公司,许多设备都是我亲自安装调试,所以,所有的设备维修中我都走在前面。

但是,我深知自身的许多知识不足,故而,除了在实践中不断吸取经验外,我仍然利用课余时间,不断阅读,不断学习。

同时,虚心地向身边的师傅请教学习,只要是自己需要的,都积累下来。

最后,我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并且将其传授于我身边的人,我知道仅凭借自身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除了加强自身修养外,将自己的技能与思想在不断地传给我们班组的其他人员,增强集体力量。

  在2016年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地尽心尽责,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我们维修班组的努力,保证车间的设备以最高效的速度生产,降低

  因设备损耗而产生的各项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为车间、公司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医生个人事迹材料

  他,有着医者的慧心巧手,更有着医者的良知厚德,二十余载坚守烧伤科一线,甘之如饴,如痴如醉,以不懈的技术钻研赢得了同行的尊敬,以无私的爱心奉献换来了病人的爱戴。

今年,他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农工党员、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助理、烧伤科主任吕国忠。

“医生”,是最崇高的称呼教授、主任、院长助理、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内唯一的中华医学会烧伤整形外科分会常委、省卫生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省“135”工程重点医学人才、省333工程重点培养对象等一系列头衔,吕国忠总是看作身外之物,对那些光环和荣誉,他一直都保持着特有的淡然。

他总说,他最喜欢、最看重的还是病人一声“吕医生”,“医生”在他心中是最高的称呼,有着最重的份量。

吕国忠从小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大夫,对治病救人、祛除病痛有着神圣而美好的向往。

他1984年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