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前冲刺精英拔高版专题三中国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突破.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736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精英拔高版专题三中国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精英拔高版专题三中国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精英拔高版专题三中国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突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精英拔高版专题三中国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突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精英拔高版专题三中国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突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精英拔高版专题三中国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突破.docx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精英拔高版专题三中国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考前冲刺精英拔高版专题三中国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突破.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精英拔高版专题三中国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突破.docx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精英拔高版专题三中国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突破

三、中国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突破——研高考、拓视野

1.近几年高考全国卷选择题,中国近现代史考点分布在:

28、29、30、31题

28题考查的知识点:

年份·卷别

试题主干

考查的知识点

2017·Ⅰ

李鸿章奏准为开平煤矿减税的目的

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

2017·Ⅱ

1879年前后,福州船政局造船费用来源的变化反映了

洋务运动的军事企业

2017·Ⅲ

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2016·乙

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

2016·甲

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2016·丙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

维新思想、诗界革命

2015·Ⅰ

运往伦敦生丝以曼彻斯特棉布包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自然经济的顽固性

2015·Ⅱ

奕力倡洋务,被称为“鬼子六”

近代思想解放、洋务运动

2014·Ⅰ

1853年,中、印消费英国棉纱比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自然经济的顽固性

2014·Ⅱ

维新派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近代思想解放、社会生活

29题考查的知识点

年份·卷别

试题主干

考查的知识点

2017·Ⅰ

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的原因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教育的发展

2017·Ⅱ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反映出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017·Ⅲ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反映了

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2016·乙

甲午战前,中国拥有一定军备优势

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

2016·甲

1930年赤色区米价比白色区便宜

农村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2016·丙

《奏定学堂章程》禁止使用新名词

近代思想解放、清朝“新政”

2015·Ⅰ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北洋军阀的统治

2015·Ⅱ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遭到清政府禁毁

康有为的思想、清政府对维新思想的态度

2014·Ⅰ

梁启超等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2014·Ⅱ

20年代,“主义”盛行一时

三民主义、20世纪前期各种思潮

30题考查的知识点

年份·卷别

试题主干

考查的知识点

2017·Ⅰ

陕甘宁边区政府调整政策的作用

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抗日政策

2017·Ⅱ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共产党势力的发展反映出

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

2017·Ⅲ

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人民解放军打击英军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

2016·乙

国民党《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

抗日战争、国民政府的内政外交

续表

年份·卷别

试题主干

考查的知识点

2016·甲

抗战胜利后,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

国民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2016·丙

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

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2015·Ⅰ

国民政府重要塞区、防御工事建设

国民政府的抗战活动

2015·Ⅱ

日本侵略者发行“联银券”等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沦陷区的掠夺

2014·Ⅰ

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

近代中国经济、“关税”与“内地税”

2014·Ⅱ

中国代表顾维钧要求各国采取行动

抗日战争、列强对日本侵华的态度

31题考查的知识点

年份·卷别

试题主干

考查的知识点

2017·Ⅰ

1990年中共中央为市场体制改革做准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2017·Ⅱ

改革开放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7·Ⅲ

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作品的特点

新中国的教育、艺术

2016·乙

1957-1965年中、西方贸易比重变化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016·甲

“一五”期间,非生产性建设受到抑制

“一五”计划

2016·丙

1980年比1975年农业增产原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015·Ⅰ

“一五”期间,中、美、英工业增速比较

“一五”计划

2015·Ⅱ

新中国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

建国初期的发展战略

2014·Ⅰ

“一五”期间,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

2014·Ⅱ

1953年,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

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

2.由上面的分析,中国近现代史的高频考点主要有

政治

列强侵华战争及其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的外交

经济

中国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

思想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重大理论成果;文化及教育(现代教育的发展)

1.下表是1845~1856年英国对上海的羽毛纱的输入情况。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年份

输入量(匹)

1845年

4157

1853年

3960

1854年

2720

1855年

1410

1856年

2350

A.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B.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C.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D.实业救国的探索初显成效

解析:

材料没有反映出清政府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有所下降,但没有锐减,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对西方经济侵略的抵制,使得西方的商品并没有在中国畅销,故C项正确;实业救国的探索出现在19世纪末,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答案:

C

2.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

“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

”这位外交官的陈述(  )

A.肯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B.可佐证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

C.反映了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

D.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态度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872年”,可知考查的是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企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并兴办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为维护清朝统治而进行的,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西方外交官对中国的认识,反映了西方对中国发展的直观认识,故D项错误。

答案:

B

3.“从更大的历史场景来看,归根结底,洋务运动又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所引起的积极回应。

”从这个角度来看,洋务运动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  )

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奠定了制度变革的基础

解析:

从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来看,当时资本主义代表着时代和历史的潮流,而洋务运动的出现适应并促进了这一历史潮流,这也是洋务运动最大的历史贡献,故A项正确;洋务运动虽然对自然经济也有一定的瓦解作用,但这不是它的最大历史贡献,故B项错误;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虽然是从洋务运动中脱胎而生的,但这也不是洋务运动最大历史贡献,故C项错误;奠定了中国制度变革基础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活动而非洋务运动,故D项错误。

答案:

A

4.1882~1891年间,在上海经商打工的外地人中,精通外语者、经营零星装饰品的商人和餐馆的老板等,主要是广东人;买办、店员等则主要来自宁波;经营缎子、玉石、钟表和钻石生意的以南京人为主。

这反映了当时的上海(  )

A.加强了商业活动的管理B.外来人口成为居民主体

C.新的阶级成分开始出现D.快速发展成为中心城市

解析:

打工的外地人并不是商业活动的管理者,故A项错误;外地人口是否成为居民的主体,与史料跟史实都不相符,故B项错误;上海的外地务工人员,广东、宁波和南京只是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并不能昭示着新的阶级成分开始出现,故C项错误;到19世纪末,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口岸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经济的较快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改变都促进上海成为区域乃至中国的中心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故D项正确。

答案:

D

5.史载,清朝“合计洋关岁征各税,咸丰末年,只四百九十余万。

同治末年,增至千一百四十余万。

光绪十三年,兼征洋药厘金,增为二千五十余万。

(光绪)三十四年,增至三千二百九十余万。

……为岁入大宗。

”材料表明(  )

A.中国逐步扭转对外贸易逆差局面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D.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解析: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仍然处于逆差局面,故A项错误;自然经济虽然已经开始解体,但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中国海关税收的增加,不能推断出对外出口的增加,因此不能反映出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中国海关税收的增加,反映出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故D项正确。

答案:

D

6.“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

”材料表明(  )

A.自然经济解体加快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洋务运动成效明显D.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巨大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与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速度无关,并且根据所学知识此时民族资本主义仅是初步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可知材料讲的是洋务运动,后面突出的是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突出经济结构有何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

C

7.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

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  )

A.列强资本输出迅速增长B.中国自然经济迅速解体

C.民族资本社会地位提高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解析:

材料考查的是中国民族资本总额增加,与列强资本输出增长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和市场,但这并非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支付大量赔款,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控制,故C项正确;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一战期间,故D项错误。

答案:

C

8.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

信中的“新约”(  )

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解析:

“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指的是割让澎湖列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新约”是指《马关条约》,结束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的是《南京条约》,故A项错误;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的是《南京条约》,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故C项正确;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辛丑条约》,故D项错误。

答案:

C

9.1902年梁启超回信给康有为:

“至民主、扑满、保教等义真有难言者,弟子今日若面从先生之诫,他日亦必不能实行也,故不如披心沥胆一论之。

今日民族主义最发达之时代,非有此精神,绝不能立国……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

”这反映了(  )

A.清末新政加剧清政府统治危机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梁启超与革命派主张基本一致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