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案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5579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改革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改革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改革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改革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改革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改革案例.docx

《教学改革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改革案例.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改革案例.docx

教学改革案例

 

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

 

教学改革案例设计

 

姓名王二平

所在学校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企业实践基地洛阳牡丹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教学案例名称:

凸轮机构的原理与应用

学校名称

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姓 名

王二平

专 业

数控技术

适 用

中职教育

使用教材

机械基础

授课时间

教育理念与设计特色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际项目为实践教学对象,将知识点融入项目中,教师以一个典型项目为依托,通过教师的指导,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围绕教师所下达的项目要求,通过模仿,将自选项目分解成一个个与案例相近的任务模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相关任务模块,并最终将一个个任务模块“组装”成一个完整的项目。

在职业学校,项目教学更能发挥其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大的收获,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项目教学把动手和动脑有机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我们不仅要会做,更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知道原因后才能更好的理解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更好的应用。

其次,项目教学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项目教学不局限于一节课,而是更注重知识的延伸和运用,学生要想很好的完成某个项目,需要对项目要求进行深入的理解,需要查阅并处理大量的资料和案例,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在解决问题时更是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调整思路。

这样繁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孩子自我学习、实现创新的过程,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已经在一步步成长起来。

三、项目教学有利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项目教学最常用的组织形式是小组学习或合作学习,这就要求小组长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各小组成员之间要合理分工,团结协作。

一、【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机构的意义和一些机构在机器中的应用,通过对凸轮机构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凸轮机构的分类和应用,并能够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种类的凸轮机构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学生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对常用机构和常用机械加工方法有一定的认识水平,但是缺乏知识的系统性和联系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待提升。

同时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差,学习兴趣淡化,所以课堂就必须尽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适时进行指导和鼓励。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凸轮的组成及分类

(2)掌握凸轮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掌握各种凸轮机构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合。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资料查找和处理,掌握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不断观察和动手实验,掌握各种形状凸轮间转换的技能;

(3)通过观察成果演示,进一步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学生和本节课的特点,主要运用“项目教学法”设计了教学过程。

首先通过典型零件的展示,提出问题(如何加工),让学生在思考中复习回顾在实习中用到的加工方法,并分析其在该零件加工中表现出的优缺点,从而引出凸轮的相关知识。

学生通过基础知识学习、常用机构分析对凸轮有一定的了解后,提出项目任务和相关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资料收集与整理、原理设计、动手制作等过程完成项目任务,并制作出展示材料进行展示,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以指导、解惑为主,不直接参与到项目的完成中。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凸轮机构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原理

(难点):

各种类型凸轮的特点及使用场合

五、【教学设计思想】

在项目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教师在教学前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备课,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围绕项目引导学生学习实施项目所需的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预想出几种可能的结果,并进行分析。

在计划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分组是否合理、行动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学生分组,设定行动方案,找出工作要点,组内成员分工。

组内成员分工是否合理,特别是要照顾好学差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

学生在自我信息收集和处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方法,根据项目要求让学生自己去查阅有关资料,如查阅手册、图表、网上搜索、现场调查等。

在信息处理时,教师要随时跟进,随时发现并处理学生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在综合汇报阶段,各组成员需要对学习成果进行综合,制作汇报材料并选派一名代表对本组的项目方案进行展示、宣讲,其他同学可以对其方案可提出质询,宣讲者应给予解答。

在此阶段教师要认真做好记录,及时发现各组方案的亮点和缺陷,并给予正面的评价和有效的指导。

各小组进行修正后上交。

七、【教学前的准备】

1、教学前准备好学生用能联网的电脑六台。

2、阅读多媒体设备相关说明,教室的亮度是否适合投影展示。

3、准备教材、资料、黑板、白板等。

4、PPT课件(附后)

八、【教学实施过程】

1、教学过程流程图

2、教学实施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

教师展示手柄的零件图,利用该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引入配钥匙的过程,提出凸轮的概念

第二部分理论知识学习

教师展示PPT课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有关凸轮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观察分析内燃机配气凸轮机构、进刀凸轮机构、冲压机凸轮机构、多缸配气凸轮机构等分析凸轮机构的原理和特点。

第三部分任务实施阶段

教师提出任务及要求,并展示评价机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老师提供的电脑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制定自己的设计理念,并制作凸轮模型和展示用的课件。

老师密切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时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出现的偏差,并给于及时的指导。

第四部分展示及评价阶段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进行解说,学生针对成果提出问题及改进思路并进行自评、互评。

教师针对项目实施进行点评,对成果进行收集及进一步改进。

九、【教学形成性评价】

本节课的知识原理学生已经有所了解掌握,但缺少分析问题、实践操作技能的能力,采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突破口,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也得到了提高,本节课着重突出“案例分析教学法”,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技能提高”为主线,使教学目标得到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技能得到提高,有助于学生在进入维修厂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环境。

十、【课后反思】

本节课改变了传统的单纯的理论讲解与学生实践脱节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边学知识边动手,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符合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当然,由于学生基础不同,而且受到时间和实习材料缺乏的限制,不是所有的学生在这节课都可以进行动手,依然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WelcomeTo

Download!

!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