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模拟卷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5484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模拟卷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模拟卷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模拟卷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模拟卷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模拟卷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模拟卷3.docx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模拟卷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模拟卷3.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模拟卷3.docx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中学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模拟卷3

1.巧做基础题,全做对;2.稳做中等题,一分不浪费;3.尽力冲击压轴题,做错也无悔。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模拟卷(3)

命题:

培优试题研究团队姓名: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2分)

1.(2分)以下活动中,能用来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

图中,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B.

图中,收音机播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

C.

图中,手指蘸湿摩擦杯口,不断改变杯中水量

D.

图中,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

2.(2分)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

A.

影子的形成B.

水中倒影

C.

雨后彩虹D.

汽车后视镜观察路况

3.(2分)夜间开车时汽车灯光能照亮前方的柏油马路,使司机能看滑路面,但刚下过雨路面潮湿时,司机却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甚至感觉自己车灯未开。

可是当对面的车辆靠近时,却发现路面被照亮了。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路面潮湿,将光线全部吸收了

B.路面被照亮后成为了光源

C.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漫反射

D.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镜面反射

4.(2分)检查视力时要求被测者距离视力表5m,由于室内空间不足,医生找来一块平面镜挂在墙壁上,让小明观察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

如图是“C”形视力表上面医生所指的原图,则小明看到的图象形状应该是(  )

A.

B.

C.

D.

5.(2分)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蜡烛放在5cm刻度处时,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无法成像

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移去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C.将蜡烛从图示位置向右移动到紧靠透镜的过程中,所成的像一直变大

D.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紧贴凸透镜放置一近视镜片,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像

6.(2分)一名蹦极运动员从高处竖直下落,在此过程中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直到最低处,若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

A.地面在靠近,先做加速、后做减速运动

B.地面在靠近,先做减速、后做加速运动

C.地面在远离,先做加速、后做减速运动

D.地面在远离,先做减速、后做加速运动

7.(2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8.(2分)在图甲、乙所示的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B.甲、乙都为凸透镜

C.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

 

9.(2分)如图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0.(2分)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在这6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无论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都是静止

C.物体在0﹣2s内和4﹣6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0﹣6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11.(2分)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中,甲图用“水浴法”加热碘锤,乙图直接将碘锤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两种方法碘锤中都出现碘蒸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碘的熔点是113.5℃、沸点是184.4℃,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  )

A.观察碘的升华实验,选用图甲装置更合理

B.乙装置中固态碘只发生升华现象

C.选用甲图的加热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使碘锤受热均匀

D.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蒸气都会发生液化现象

12.(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甲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满分22分)

13.(3分)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从左到右水面的高度越来越高.若

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吹出的声音的音调会越来越  ,此时发出声音的声源是  (选填“空气柱”或“水柱”);若是改用木锤敲击水瓶的瓶壁,与吹瓶口相比,瓶子发出的声音除了音调不同之外,还有一个明显不同的是:

  不同。

14.(3分)如图甲、乙、丙所示是手机软件采集到的三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  的音调较高,图  的声音响度较大,每年高考期间考场附近都要竖立禁止鸣笛标志,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第13题第14题

15.(2分)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温度计两次示数的差值是  ℃。

16.(3分)如图所示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排气孔,空心柱上戴着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气体的压强超过安全值时,锅内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

现有一个直径为24cm,空心柱小孔的横截面积为10mm2,限压阀的质量为100g的高压锅,要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Pa.下表为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

g取10N/kg

p/105Pa

0.98

1.00

/1.10

/1.29

1.48

1.69

1.80

2.00

t/℃

99

100

102

107

111

115

117

120

(1)用高压锅煮饭,可以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使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或“降低”),从而使饭菜熟得更快;

(2)利用题中信息分析计算,该高压锅内水的最高温度能达到  ℃.如果想降低锅内液体的沸点,使高压锅能更安全使用,可以换用一个质量比原来的限压阀  (选填“大”或“小”)的新限压阀。

17.(2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各个学校都有严格的防控措施。

如图甲是每天量体温的红外线测温仪,它是利用红外线的  效应工作的,其中  图能反映测温过程中红外线的传播情况(选填“乙”或“丙”)。

 

18.(3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其中折射光线是  ,反射角等于  度,分界面的  侧是玻璃。

 

第18题第19题第20题

19.(2分)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

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小华推断,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L。

(1)你认为小华的推断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为了检验小华的推断是否正确,可将凸透镜向下方的纸张慢慢移近,若观察到纸上呈现的光斑变  (选填“大”或“小”),则他的推断是正确的。

20.(2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在图示位置,烛焰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光屏上成的是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小明将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

21.如图是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象。

分析图象可知: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物距u=30cm时,成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第21题第22题第23题

22.(2分)如图所示,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你慢慢向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这是光的  现象,看到的硬币是  。

(选填“实物”或“虚像”)

23.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24.太湖大桥是我国内湖第一长桥!

位于苏州太湖环路至西山岛金庭镇段,大桥穿过三座小岛到达金庭镇,全长4308m。

假期小明去西山岛游玩,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明乘坐的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约为  s.小明坐在车内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是因为小明选择了  为参照物。

三.作图题(共3小题,满分6分)

25.如图所示为一辆卡车的俯视图,D点为司机眼睛的位置,司机通过左侧的平面后视镜AB能看到车尾后部C点。

请画出司机眼睛看到车尾C点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6.如图所示,一条光线沿半径方向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请作出它在圆弧面上的折射光线和底面上的反射光线;

27.在图中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第25题第26题第27题

四.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满分47分)

28.(5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特性的小实验

(1)用手拨动钢质刻度尺,钢尺会发出声音。

增大钢尺振动的幅度,声音的  增大。

(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听到的声音不同。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声音较  (选填“高”或“低”),钢尺振动较  (选填“快”或“慢”)。

这是探究  与声源振动的频率的关系。

(3)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此时产生的声音为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第28题第29题

29.(6分)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

于是他想用实验进行探究。

(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15甲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  和  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

  。

(2)请你据图乙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  点,最低的是按住  点。

30.(8分)如图所示,“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为完成实验,表中的数据表明,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水银,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  (选填“内焰”、“外焰”或“焰心”)。

(2)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

实验中观察到:

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中  。

(3)根据探究数据记录,可以推测表中第  分钟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可能是错误的。

修正好数据后,在图中用笔画出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6

97

98

94

98

(4)另外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中a、b所示,由实验图象可以判断测出水的沸点为  ℃;两个小组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有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上表所示:

对于下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1

2

3

4

水的沸点/℃

98.2

98.9

98.5

98.6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B.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

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31.(5分)小明探究影响蒸发吸热情况的实验,如图所示,小明在实验过程中某时刻的温度计示数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  温度计示数最低(选填“a”、“b”或“c”)

(2)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比较b和c温度计的示数,可以得出:

蒸发快慢与  有关。

(4)若小明将c温度计换成体温计,下列图象反映体温计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5)小明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发现在相同温度但天气不同的情况下,三根温度计示数有时差别不大,有时差别却很大。

他猜想水的蒸发快慢可能与空气湿度有关,若示数差别不大,则空气湿度可能  (填“较大”或“较小”)。

32.(7分)现有如下器材:

光具座、焦距为12.5cm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

小明根据上述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应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到  。

为了验证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等于12.5cm,小明把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刻度线处,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  cm刻度线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等大、清晰的像。

经验证,凸透镜的焦距准确。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离,在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和高度不动,需将光屏  (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分别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点对应的刻度线处,在  点能够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最大的烛焰的像,在  点所成像的性质与眼睛的相同。

(4)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将一只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又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可用来矫正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33.(4分)如果需要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可以选用游标卡尺。

某规格游标卡尺的构造如图甲:

①是主尺(最小刻度是毫米);②是游标尺(10个等分刻度)。

它是套在主尺上可移动的部件;③是测量爪。

移动游标尺,把被测物体夹在两测量爪之间,两爪之间的距离等于被测物体的长度。

(1)图甲中,当测量爪对齐时,游标尺上的0刻线与主尺上的0刻线对齐,游标尺的第10刻线与主尺上9mm刻线对齐,其它刻线都与主尺上的刻线不对齐,则游标尺上每小格比主尺上每小格的长度少  毫米。

(2)如果将1张厚度为0.1mm的A4纸夹在测量爪间,游标尺的第1刻线与主尺刻线对齐,读数为0.lmm;如果将2张这样的A4纸夹在测量爪间,游标尺的第2刻线与主尺刻线对齐,读数为0.2mm;依此类推,如果将10张这样的A4纸夹在测量爪间,游标尺与主尺刻线对齐的情况如图乙,读数为1.0mm。

如图丙,如果将一个小钢球夹在测量爪间,则这个小钢球的直径为  毫米。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只能准确地读到毫米,而用本题中的游标卡尺测量时,就能准确地读到  毫米,这个数值叫做游标卡尺的精确度。

如果用L表示待测物体的长度,用L0表示主尺的整毫米数,k表示与主尺刻线对齐的游标尺上的刻线序数,a表示游标卡尺的精确度,则待测物体的长度表达式可归纳为:

L=  。

34.(12分)某小组同学探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A处。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把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B处,用  测出AB的长s1=80cm,又用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滑下到达B点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5s,那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  m/s;

(3)把金属片移到AB的中点O处,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O点处的时间t2=3s,那么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m/s;

(4)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路程s3=  m,所用时间t3=  s,平均速度v3=  m/s。

(5)根据测量可知:

小车速度越来越  ,小车做  运动。

(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偏  。

(填“大”或“小”)

(7)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各物理量时,为了减少误差,斜面的倾斜度应较  (填“大”或“小”)些,这是为了便于测量。

 

五.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7分,每小题7分)

35.(7分)2017年年底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澳门、珠海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是世界上设计标准最高、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由主桥、人工岛和沉管隧道组成,如图1所示。

大桥中的沉管隧道是全球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如图2所示,生产和安装技术有一系列创新,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是世界工程的奇迹。

求:

(1)大桥全长约50km,贯通后,从香港到珠海陆路车程由3.5小时缩短为半小时,则大桥的设计时速为多少km/h?

(2)大桥中的沉管隧道长约7000m,以设计时速通过的话,要用多少分钟的时间?

(3)汽车上的里程表是通过安装在前轮上的计数齿轮记录转动圈数,以轮胎周长及转动圈数为依据来实现记录里程的。

当轮胎有了明显的磨损后,就会使里程表产生偏差。

在这种情况下,里程表上读出的里程数会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汽车实际行驶的里程。

(本题中的

(1)、

(2)两问要有解题过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2分)

1.(2分)以下活动中,能用来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

图中,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B.

图中,收音机播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

C.

图中,手指蘸湿摩擦杯口,不断改变杯中水量

D.

图中,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

【分析】

(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解答】解:

A、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是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的实验;故A不符合题意;

B、室内收音机放音时,喇叭前方烛焰摇晃;表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

C、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杯壁在振动;改变注入杯中水量;水量越多,杯壁振动越慢,振动频率就越小,音调越低,此实验是探究影响声音音调高低的因素;故C符合题意;

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鼓面的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就增大,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2分)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

A.

影子的形成B.

水中倒影

C.

雨后彩虹D.

汽车后视镜观察路况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日食与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据此分析答题。

【解答】解:

A、不透明的物体被光线照射时,光线被物体挡住,在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故A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汽车司机通过后视镜观察路况,利用了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3.(2分)夜间开车时汽车灯光能照亮前方的柏油马路,使司机能看滑路面,但刚下过雨路面潮湿时,司机却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甚至感觉自己车灯未开。

可是当对面的车辆靠近时,却发现路面被照亮了。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路面潮湿,将光线全部吸收了

B.路面被照亮后成为了光源

C.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漫反射

D.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镜面反射

【分析】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解答】解:

ACD、由于下雨,水面比较光滑,光照射到有水的路面上时会发生镜面反射,将大部分的光平行射出,所以这时司机迎着对面车辆的灯向前方有水的路面望去,会感觉地面上明亮刺眼;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没有水的路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发生漫反射,很少有光线进入眼睛,所以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故AC错误,D正确。

B、路面本身不会发光,不是光源,故B错误。

故选:

D。

4.(2分)检查视力时要求被测者距离视力表5m,由于室内空间不足,医生找来一块平面镜挂在墙壁上,让小明观察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

如图是“C”形视力表上面医生所指的原图,则小明看到的图象形状应该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即可解答此题。

【解答】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C通过平面镜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关于镜面对称,通过观察,只有选项D符合这一特点。

故选:

D。

5.(2分)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蜡烛放在5cm刻度处时,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无法成像

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移去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C.将蜡烛从图示位置向右移动到紧靠透镜的过程中,所成的像一直变大

D.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紧贴凸透镜放置一近视镜片,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像

【分析】

(1)u>2f,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实像能够被光屏接收,还能被观察到;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变大;

(4)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

A、将蜡烛放在5cm刻度处时,此时的物距u=50cm﹣5cm=45cm,大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该像为实像,移去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这个实像,故B正确;

C、将蜡烛从图示位置向右移动到紧靠透镜的过程中,当物距大于焦距时,成的是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减小,像变小,故C错误;

D、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紧贴凸透镜放置一近视镜片,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增大了像距,像会成在光屏的右边,此时应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像,故D错误。

故选:

B。

6.(2分)一名蹦极运动员从高处竖直下落,在此过程中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直到最低处,若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

A.地面在靠近,先做加速、后做减速运动

B.地面在靠近,先做减速、后做加速运动

C.地面在远离,先做加速、后做减速运动

D.地面在远离,先做减速、后做加速运动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

蹦极运动员从高处竖直下落,在此过程中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直到最低处,这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若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地面相对于运动员之间的位置来说变化的先快后慢,此时地面向上运动(靠近运动员),其运动的速度也是先快后慢。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

A。

7.(2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