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岩铜矿成因之思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5314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斑岩铜矿成因之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斑岩铜矿成因之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斑岩铜矿成因之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斑岩铜矿成因之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斑岩铜矿成因之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斑岩铜矿成因之思考.docx

《斑岩铜矿成因之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斑岩铜矿成因之思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斑岩铜矿成因之思考.docx

斑岩铜矿成因之思考

斑岩铜矿成因之思考

(2010-01-2516:

17:

52)

转载

标签:

斑岩铜矿

成矿

找矿

矿业

杂谈

分类:

矿业课堂

[按]杜琦先生等在《斑岩铜矿成因探讨》一书中,以多宝山斑岩铜矿田为例,对斑岩铜矿的形成提出了不少有意思的见解,深受启发。

比如:

围岩性质、蚀变作用和构造作用(负压虹吸),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论证。

但有些观点值得商榷和论证:

岩浆源区岩浆房与二次岩浆房问题;岩基与小岩株(没有大岩基,何来成矿的小岩株?

);含矿岩体的成矿元素背景问题(所分析样品是没有遭受过任何蚀变的含矿岩体吗?

深部钻孔有钻遇过未受任何蚀变的含矿岩体吗?

)。

下列问题作者明显地被忽略了:

1、岩浆上侵途中吸收挥发分与汲取成矿物质;2、温压下降岩浆体内超临界流体灾变性气化所致的隐爆问题(隐爆角砾岩体和岩筒)。

成矿物质来源与流体来源问题,争论由来已久,一时半会难以定论。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寻找斑岩矿床,必须要去岩浆活动强烈地区。

否则,即使矿源再丰富,也成不了斑岩矿床。

斑岩铜矿成因之思考

摘自《杜琦、马晓阳、韩成满.斑岩铜矿成因探讨.地质出版社,2008,PP97》

   一、关于岩浆活动成岩成矿理论的反思

   地球历史,悠久漫长。

地质事件,层出无穷。

一个地区的地史经过诸多地质事件的相互叠加和改造后,古老面貌已不复存在,现在只能观察到出露的地层和岩石。

   在地质观察研究中,根据露头下推,不过数百米,多则数千米。

若用深钻,目前达到的深度不过万余米。

再深处的地壳如何,也只能付诸推断。

   在地质学领域内,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可算得上是一大难题。

首先,地壳深处形成的岩浆,人类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

岩浆上侵过程和就位后的演化过程同样是人类无法直接观察到的。

只有岩浆喷发到地表之后,或侵入到地壳并被剥露出来后,才能为人类观察到。

因此,人类只能利用一些间接资料来猜测、研究和模拟岩浆一热液的演化过程。

   岩浆热液演化过程相当复杂,未知的因素很多。

在这上面建立起来的学说和推理,缺乏坚实基础。

一些学说和推理多属探讨性质,很难作出定论。

只有从野外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实际材料和有效数据,用总结出来的材料,逐步加以补充和修改,才有希望逐步完善这方面的理论。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不少书中却几乎把一些似是而非的成矿理论全部肯定下来。

似乎是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

   刚从地质勘探系毕业的学生,囿于书本知识,刚出校门时,常常踌躇满志,满以为用学到的知识可以有效地指导野外实践。

但是一旦到了野外,就被许多地质现象搞得晕头转向。

首先是野外遇到的岩石和矿物都不标准,且得花费一番精力去辨认。

及至岩矿基本清楚了,许多理论问题就纷至沓来,而且不少情况与书本上讲的多有偏颇,或大相径庭,或对一些至关紧要的问题,书上采取回避态度。

   下面将列举岩浆一热液矿床成因理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侵入上来的岩浆冷凝时都要有结晶分异作用。

岩浆演化到晚期,剩下来的热流体在成矿的有利部位可使围岩发生蚀变和矿化。

实际情况是,上侵的岩浆绝大多数是不能发生矿化的。

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只占极少数。

既然是占极少数,就应该研究与成矿有关的极少数岩体所具备的特殊条件,特别应该研究岩浆侵入之后到全部结晶之前的演化全过程。

还应该研究岩浆喷发系统转化为侵入系统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

   

(2)岩浆一热液成矿时,成矿元素随着温度不同有分带现象。

中心部位是W、Sn、Bi和Mo矿,向外是Cu、Pb、Zn矿,外围是Hg和Sb矿。

实际上很难见到矿床存在着这种分带。

而且在同一矿床中,同一种矿物可以有几种产状和不同的形成温度。

   (3)鲍温通过实验证明,玄武岩浆在冷却过程中,先结晶橄榄石,其次是辉石,再次是角闪石,再其次是黑云母。

在斜长石系列中,首先是钙长石,其次是培长石,再次是拉长石,再次是中长石,再次是更长石,最后是钠长石。

据此就推论出来玄武岩浆在冷却过程中,可以分异出来超基性岩浆、基性岩浆、中性岩浆和酸性岩浆等。

实际是,上述的反应系列指的是矿物结晶的先后次序。

先结晶的矿物因为岩浆黏度大,只能留在原地,不可能与岩浆分离,更不可能自行移动聚集起来。

因而,在野外从来也没有见到从超基性岩浆到酸性岩浆完整的分异系列。

   (4)在岩浆活动导致成矿方面建立了许多学说,有些学说是建筑在岩浆自身的演化上面。

但是实际情况是,成矿几乎都需要有附加条件。

特别是构造环境和HzO、矿化剂的参与。

因此,只有研究这些附加条件,才有可能揭示成矿的真实情况。

   (5)岩浆热液成矿作用自然要涉及H2O。

但对H20的来源存在很大分歧。

正岩浆学说学者们主张成矿热流体中的H2O与岩浆一起来自深源。

但近些年来收集到的新资料很难支持这种观点。

①流体包裹体内成矿热液所含的成矿元素浓度极低,形成一个大型或特大型矿床,常常需要几十到几百立方千米的H2O。

水量这样大单靠深源岩浆是很难提供的;②自从对流体包裹体水的H和0同位素分析之后,文献中多次提到了矿床中蚀变和矿化的H20,基本上都是天水。

所谓的岩浆水大都是在岩浆房处在高温下吸进来的天水,经过同位素交换后形成的H2O。

从火山活动影像中不难看出,岩浆活动造成了岩浆房内出现负压区时,必然要有天水的进入。

③每个地区生成的各种岩体,它们的岩石化学特点都较相似,说明都要受到当地岩石化学场的制约。

④各个地区成矿常有其专属性,说明各个地区的成矿元素常常受到当地地球化学场的控制。

这些情况表明,成岩成矿过程中,涉及H2O,围岩成分和成矿元素常常受到所在地区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深源岩浆的上侵过程中,或就位于地壳某一部位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围岩物质的参与和影响。

假想的岩浆在封闭条件下全靠自身发展演化成矿是不符合事实的。

   (6)火山喷发岩中的珍珠岩和黑曜岩等含H20可达10%一20%。

岩浆中能够溶进这么多的H20只能在3kPa的压力下,亦即在地壳深度超过10km时才有可能。

这些天水如何能进入深达10km以下的地壳?

如果H20能够进入深部,自然可以形成含H2O的岩浆房。

   (7)在成岩成矿过程中,温度和压力都很重要。

但书中常常过分地强调温度,很少提到压力。

实际情况是,岩石属不良导体,成矿系统的温度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变化;而压力和压力梯度对岩浆和热流体的驱动作用,导致岩浆的被动侵位、蚀变和矿化,可算得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矿床部位的蚀变和矿化大都发生在压力释放处的低压空间内。

压力和压力梯度主要受构造控制。

显然,构造条件对矿床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8)成矿过程中一些重要问题迄今未能得到解决。

如司空见惯的硫化物是在什么环境下生成的?

   (9)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如果认为岩浆中的水主要来自围岩,则围岩中的矿化剂和易溶组分必然要进入岩浆房。

因而,围岩对上侵和就位的岩浆,发生成分输入和相互交换,早该用真凭实据加以阐述。

同样应该研究,在岩浆一热液演化过程中围岩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10)围岩受到岩浆的入侵后,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岩浆内压大,挤进围岩后就慢慢地冷凝成岩体。

在侵位和冷凝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与或很少与围岩发生成分交换。

另一是在张性构造条件下入侵的。

岩浆内压小,靠张性构造空间的虹吸作用将岩浆一股一股地抽进张性构造带内,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填满张性构造空间。

张性低压构造空间既然对岩浆有虹吸作用,对围岩中的H:

O和H:

O中携带的物质也必然有虹吸作用。

进人张性构造的岩浆通常压力偏低,对围岩经常保持虹吸作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岩浆内压在有些地段也有大于围岩压力的时候,于是就把岩浆内的一些成分送进围岩。

在就位岩浆的冷凝过程中,由于构造活动的影响,岩浆与围岩的压力可能发生多次变换,成分的带入和带出可能发生过多次。

现在见到的现象应是多次带人和带出的叠加产物。

但是,这些符合事实的重要理论总结,很少被引用;反之,一些违反事实的观点却屡见不鲜。

   二、对勘查工作的影响

   从以上列举的成岩成矿理论看来,过去主要是强调了岩浆系统自身的演化过程,忽略了成矿过程众多地质因素有利的配合作用。

下面仅举几例予以说明。

   1.深成岩浆自身分异成矿理论

   按照深成岩浆自身分异成矿理论应当是岩体越大,成矿规模越大。

而实际情况是,岩浆活动和热液活动并不存在相互依存的必然性,更谈不上比例关系。

   

(1)在大片花岗岩类岩石出露区内,花岗岩类岩石中很少见到矿化。

即或有,规模也很有限;

   

(2)绝大多数大岩体内,既无蚀变,也无矿化;

   (3)在同一矿田内,同年龄同成分的侵入体常有许多个,但发生矿化的却是寥寥无几,或者一个也没有。

   黑龙江省古生代和中生代的侵入岩分布十分广泛。

初次参加勘查工作的地质人员常常认为多期次的大规模的侵入活动应当生成许多矿床,但经过几十年的勘查工作之后,才意识到花岗岩类大岩基内基本上不含矿,即或含矿,均发生在局部捕虏体内及其周围,岩体内部含矿率极低。

   是否全部花岗岩类大岩体内及其内外接触带处不易成矿呢?

情况也不尽然。

湖北大冶岩体内及其内外接触带遍布着许多矿床。

现在的问题是,为何不同地区和矿区岩浆的含矿性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能否证明成矿不可能是完全靠岩浆自身系统所控制,而是除了岩浆作用之外,是否还应该有别的附加条件?

 2.安徽马鞍山式铁矿的启示

 安徽省马鞍山式铁矿大都产于燕山期火山岩内。

黑龙江省类似马鞍山的火山岩分布十分广泛,根据火山岩相似的特点,有人提议要在黑龙江省火山岩分布区普查马鞍山式铁矿。

找了一段时间后,毫无成果,于是又有人建议到火山机构内去找,认为铁矿是赋存在火山机构内,但找到了火山机构之后仍无铁矿。

   通过在火山活动地区找铁,又一次认识到火山活动与其中生成的铁矿两者之间同样没有必然的依存关系。

这就说明了岩浆活动不论深成也好,喷出也好,单纯靠岩浆系统自身的演化或分异是不会成矿的。

 3.基性岩体下部找铁

 根据重力分异作用理论,在黑龙江省某地含有浸染状磁铁矿的基性岩体内,用深钻普查岩体底部是否存在重力分异作用生成的富铁矿;结果,做了否定评价。

通过这个实例,对重力分异成矿理论也作了否定结论。

 4.安徽大红山铁矿的启示

 该矿属于大型铁矿床。

矿层之上100米处有一层厚石膏层,两者皆产于燕山期火山岩内。

对石膏层内硫同位素的测定结果,834S=20‰,属于海相沉积层,与下伏的三叠系内石膏层中硫的同位素完全相同。

陆上火山岩内的石膏层显然是从三叠系膏盐层中经过热液活动搬运上来的。

矿床下部除了三叠系外,还有强烈钠长石化的燕山期中基性岩体。

火山岩内既然有热液成因的石膏层,不难设想,石膏既然可以由下伏膏盐层来提供,铁质显然是在中基性岩体受到钠化后,氯离子把其中的铁带到火山岩内形成铁矿层。

   通过对大红山铁矿研究之后,才认识到岩浆热液矿床的形成不仅要有岩浆活动,还要有水,矿化剂和成矿元素的加入。

至于黑龙江省燕山期火山岩,因为没有附加条件,单纯靠岩浆系统自身演化和分异作用是难以成矿的。

   从大红山铁矿联想到长江中下游这条很大的成矿带,铁铜矿床星罗棋布,比比皆是。

为什么这条矿带的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如此大的神通呢?

为什么一江之隔的江北大别山里燕山期岩浆活动和大兴安岭的燕山期岩浆活动成矿又如此之弱?

理由很简单,长江中下游这条成矿带的下部有三叠纪海退地层,其中含有广泛分布的膏盐层。

研究斑岩铜矿的重要意义

   

   斑岩铜矿床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和重要的学术意义一向受到人们的重视。

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斑岩铜矿与板块构造的关系方面、岩浆的起源方面、蚀变和矿化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方面、围岩对岩浆和热流体的影响以及热流体的性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这些都为探讨斑岩铜矿的成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环太平洋成矿带一些地区的研究,许多人认为斑岩铜矿床和其同期的岩浆岩体多产于破坏了的板块边缘。

板块高速率的聚合与陆缘和岛弧大规模岩浆活动的时间基本上是同步的。

在有些地区,高聚合率的时间,岩基的侵位时间与含铜斑岩体的侵位时间是相对应的。

在高速率聚合时,仰冲一侧迅速隆起,使基底产生深断裂,在地壳浅部形成张性构造,使下部岩浆很快地进到浅部地壳。

   在肯定成矿岩浆来自深源的同时,不少人意识到了围岩在成矿中的重要作用。

Titley(1981)在其对环太平洋斑岩铜矿床进行总结时,不止一次地强调了围岩对蚀变和矿化的重要意义,认为成矿过程与围岩是有牵连的,而斑岩熔融体和金属具有共同来源这一假说,许多地质学家(Clark等,1976)都认为尚缺乏确切的证据。

   通过对具体矿床的研究,Lowell和Guilbert(1970,1974)确定了斑岩铜矿床的蚀变、矿化分带模式;Gustafson(1975)确定了斑岩铜矿床内岩浆和热液的活动次序。

Taylor等人从稳定同位素的研究中得到了热流体来源的新见解,修正了热液和金属皆依赖岩浆房一次提供的假说。

Roedder等人对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基本上阐明了各种热流体的性质和特征。

   斑岩铜矿的许多研究领域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许多关键性的问题现在仍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板块构造的高聚合率虽然可以导致斑岩铜矿的生成,但两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依存关系。

而一些远离海洋板块的矿床如中国德兴斑岩铜矿就更难以与板块的聚合联系起来。

斑岩铜矿与其说与板块构造活动有关,不如说是两个较大的正负构造单元发生大幅度的相对运动引起的岩浆活动在特定的构造条件下演化的结果。

   地层和围岩在成岩成矿过程中,虽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这一方面的报道还证明不了围岩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岩浆成矿最使人感到棘手的问题就是在同一地区内几乎是同年龄同源同成分的许多岩体,含矿性往往差异极大。

或者极少数含矿,或者全部都不含矿。

为什么同源同时上侵的岩浆到了地壳浅部,后天演化相差如此之悬殊?

这就不能不使人怀疑,不含矿的岩浆究竟是“先天不足”呢?

还是“后天失调”呢?

   矿床构造裂隙既是热流体的通道,也是蚀变矿物和成矿物质沉淀的场所。

但不同期次生成的裂隙系统与各期次蚀变矿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构造裂隙系统的演化对成矿所起的作用还说不清楚。

人们还很难做到用构造发展史的观点来贯穿整个成岩成矿过程。

   热流体活动导致矿床围岩的蚀变和矿化虽然已为多数矿床学家所公认,但岩浆水的起源问题和流体流动所沿的路线仍是众说纷纭。

因而,位于其中的矿化剂和金属自然也难做定论。

   金属矿物的沉淀涉及成矿条件下的温度、压力、热液的成分(金属,包括离子和配合物的浓度)、氧逸度、硫逸度和pH值等,以及它们的变化。

但在斑岩铜矿成矿环境中,哪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目前还不清楚。

斑岩铜矿成矿过程,不少情况是属于在压力梯度很大的情况下发生的,并非实验室所假定的“平衡状态”。

如爆破角砾岩筒的生成和其中形成的富矿就是矿液在压力突变的条件下发生反应沉淀的。

   斑岩铜矿成因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有些地质过程和地质条件,如岩浆的起源问题等,一时还难以提出确凿的证据,另一方面是在研究方法上,在侧重面上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

   

(1)野外地质观察与室内深入研究有脱节现象。

掌握大量地质素材的野外地质人员不是限于理论水平低,就是限于综合研究时间短促,无暇仔细探讨遇到的地质问题,只好套用“流行性”的理论敷衍了事。

为了套用“理论”有时不惜牺牲见到的可靠的地质现象。

不少人都是在用同样的方式和方法做了大量重复的工作,而对在成矿遇到的关键问题却很少在野外找证据予以论证。

   

(2)未能采用构造演化观点贯穿全部成矿过程,而是对复杂的多期次的叠加改造人为地简化和歪曲。

研究矿床如同研究区域地质一样,只有时间顺序搞清后,才有可能探讨控矿因素在成矿各阶段中所起的具体作用。

   (3)未能把成矿作用建筑在牢固的基础地质研究上面,对于可能提供成矿主要信息的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和近矿、远矿围岩蚀变等,很少有人去进一步揭示它们与成矿的具体联系。

矿床地质工作本应从矿体研究开始经过近矿围岩向远矿围岩、矿区和矿田逐步推开,做一些较系统的工作,不宜舍近求远。

而现在的研究工作几乎是走了两个极端,小可小到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大可大到太平洋板块。

结果,往往有些在矿区或矿田内可望解决的问题,如成岩成矿过程和物质来源等,因为缺少系统研究资料,常常多年悬而未决或推到谁也难以验证的下地壳和上地幔。

   上述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多宝山矿田的研究工作中。

不过通过多年的研究工作,我们发现多宝山矿区多次热液活动的叠加和改造,有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入门。

有不少早期蚀变矿物并没有被后期热液彻底改造,从而得以保留下来,这就为多期岩浆活动和与其有关的热流体活动的分期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可以用构造演化的观点贯穿着多宝山矿区成岩和成矿的全过程。

   随着研究资料的积累,我们越来越感到,成矿作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涉及每一个控矿因素。

不仅要涉及岩浆和热流体的活动,也要受到地层(围岩)和构造的控制,而这些因素之间又有许多联系。

因此,发生矿化,特别是形成大型矿床乃是多种地质因素有利配合的结果。

二、斑岩矿床系列

   通过研究斑岩铜矿,可以发现一系列矿床与斑岩铜矿在成因上是类似的。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成因上有其相似性,而在成矿主金属方面却各不相同。

这类矿床包括斑岩钼矿、斑岩锡矿和玢岩铁矿等,可能还有斑岩铅锌矿、斑岩钨矿和斑岩金矿等。

   

(1)斑岩钼矿:

其蚀变特点和矿体赋存部位与斑岩铜矿类似。

蚀变和矿化范围大小不一。

大型矿床分带明显,中小型矿床辉钼矿多赋存于片理化的硅化绢云母化带内。

矿石中含钼量变化很大,富者,钼含量大于等于0.3%。

近几年来,钼价上扬,钼的可采平均品位降到O.05%以下。

   

(2)斑岩锡矿:

产于南美哥伦比亚。

含锡斑岩体和与矿化有关的火山机构均产于含锡甚高的矿源层内。

由于火山系统的作用,水和矿化剂将地层中一部分锡活化迁移到火山机构下部的斑岩体和其邻近围岩内成矿,形成了斑岩锡矿床。

   (3)玢岩铁矿:

以安徽马鞍山和大红山为例,在成因上与斑岩铜矿成矿颇多类似之处。

也是由于岩浆活动使围岩内的水、矿化剂和金属发生活化,将铁迁移到有利于铁的沉积部位形成铁矿床。

   从上述斑岩成矿系列看来,成矿过程中都要有水、矿化剂和成矿金属的加入,还要有促使其活化迁移的热源和驱动力。

热源一般靠地下岩浆和热流体,驱动力除了热源外,构造活动和脉动也是重要因素。

水和矿化剂大多直接和间接来自围岩,而成矿金属的来源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玢岩铁矿中的铁就是岩浆活动晚期形成的含铁岩体又被含矿化剂的热流体将岩体内的铁活化迁移到上面成矿的。

由此是否可以设想,基性和超基性岩体内形成的矿体,其中一部分或大部分也可能是由于含矿化剂的热流体进入岩浆中将岩浆内和岩体内的成矿金属带到成矿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否则又如何解释同样的几个岩体在成矿过程中有的成矿、有的不成矿呢?

恐怕单纯靠上侵岩浆系统在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情况下仅靠自身发展演化成矿,很难阐明成矿方面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火山喷发系统喷出大量岩浆之后,由于内能大量消耗,处于负压系统,为了使负压区的压力达到平衡,必然对围岩进行抽吸作用。

围岩内的水首当其冲地被抽人岩浆房,水经过围岩时必然将易于溶解的矿化剂溶于其中,而含矿化剂的水必然与围岩内的金属化合成配离子团,被水一起带入岩浆房。

岩浆房经过水、矿化剂、金属大量进入之后,就发展成为含矿的岩浆房。

   由此看来,岩浆热液成矿过程显然不是单纯靠深部上侵岩浆,在封闭条件下,自身结晶分异成矿,而是众多控矿因素有利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斑岩铜矿成矿系统

   如果能对斑岩成矿系统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有可能发现①花岗岩类岩体内存在着从偏中性到偏酸性的多期次的岩相带;②每个成矿系统内各个大型矿体和矿体群(矿带)有时矿化深度不一;③在斑岩铜矿成矿系统中除了斑岩型铜矿之外,还可见到它与矽卡岩型、黄铁矿型、脉状等铜矿体共生;④斑岩铜矿床与火山喷发系统之间成因上的联系。

   1.多期次侵入的岩相带

   在加拿大吉昌岩基内,可以见到花岗岩类岩浆有多期次侵入的特点。

开始时是偏中性,越往后Na20和SiO2含量越高,铜矿化与最后一期的酸性岩浆活动有关,岩浆房的特点是越来越向酸性转化。

从多宝山矿区研究资料可知,当未凝固的花岗闪长岩岩浆与围岩接触后,由于岩浆房是负压系统,围岩中大量SiO2进人岩浆房,从而在花岗闪长岩体的边缘形成了宽达四五百米的富硅的斜长花岩带。

岩浆房向酸性转化的原因是围岩向岩浆房内输入了大量SiO2所致。

   2.斑岩铜矿系统的矿化深度

   在同一矿区内,各个大矿体或矿带的矿化深度常常受到与它有关的斑岩体所制约。

由于各个斑岩体的侵位高度和规模相差悬殊,矿体与斑岩体的相对高度不同,各个大矿体或矿带的出露标高也大不相同。

以多宝山矿区内各个大矿体(或矿带)出露的标高而论,就足以说明这种情况。

   在多宝山矿床中,靠近斑岩体处山上的1号和2号矿带内的小矿体,因为紧靠斑岩体的顶部,仅仅只剩下矿体的根部。

推测上面约1000m高的矿体已被剥掉,而与其相邻的3号矿带却刚刚被剥露出来,此带由地表向下延深超过1000m。

因而,多宝山矿床的铜矿化深度,从上到下约为2000m。

若把铜山矿床并人多宝山矿田内统一考虑,铜山Ⅱ号矿体由地表向下延深大于2000m。

整个多宝山矿田铜矿的矿化高度由上而下应不少于3000m。

需要说明的是,铜山矿床的I、Ⅱ、Ⅲ号矿体所以能被发现,乃因铜山断层将I,Ⅱ,Ⅲ号矿体推覆上来所致。

若无断层推覆,这三个矿体皆属盲矿体。

距离地表最浅的Ⅲ号矿体埋深为400m,距离地表最深的Ⅱ号矿体埋深可达600~800m。

由此可见,在斑岩铜矿区内,由于各个斑岩体和铜矿体出露标高相差悬殊,即使对地表矿体已经勘查清楚,还必须注意在成矿的有利部位,运用该区矿体的赋存规律和有效的找矿手段,预测和勘查深部的盲矿体。

   3.斑岩铜矿系统中的多种矿化类型

   江西城门山铜矿有两种矿化类型:

外接触带为矽卡岩型铜铁矿,内接触带则为细脉浸染型铜矿。

   西藏玉龙铜矿:

斑岩体的上部为斑岩型铜矿,斑岩体的顶部和侧部赋存有矽卡岩型铜矿和块状硫化物铜矿。

   通过不同类型矿床聚在同一矿区内的这种情况,既可以研究和对比各类矿床的形成环境,也可以举一反三,见到一种类型矿床,可以联想到勘查其他矿床类型。

   4.斑岩铜矿与火山喷发系统的关系

   一般认为,斑岩铜矿在空间上常常位于火山机构与下面岩基的中间部位,时间上应晚于岩浆喷发系统,是岩浆喷发系统发展到晚期的产物。

多数斑岩铜矿的围岩是火山岩。

作为矿床围岩的火山岩常常含铜较高,有时可达200一300ppm(如西南太平洋潘古纳铜矿)。

在有些斑岩铜矿床内,斑岩体平均含铜量甚低,只有10ppm-20ppm(如加勒比海沿岸的一些斑岩铜矿)。

由此可以说明,斑岩体和斑岩型铜矿化虽然同属岩浆活动晚期的产物,但两者只能算是孪生关系,铜矿化强度与斑岩体的含铜量并不紧密相关,这也间接表明了岩浆房原来也并不一定是含铜高的岩浆房。

它之所以能够在上面形成铜矿床应当与其接触的围岩有关,如果围岩中含有水、矿化剂和大量成矿金属,受到岩浆房的抽排作用,在成矿的有利部位,也可以形成斑岩铜矿床。

   在斑岩铜矿的成矿环境方面,应当强调,岩浆房能否发展成为含矿岩浆房,其重要条件就是岩浆需要被动侵位,即侵位的空间是负压区,岩浆是被一股一股地抽上来的。

正因为岩浆房具有虹吸作用,才可能把围岩中的水长期而缓慢地抽进岩浆房,如果围岩中含有矿化剂和成矿金属,就会被水溶解携带,一起进入岩浆房,从而发展成为含矿岩浆房。

如果岩浆在侵位过程中和侵位之后,内压始终大于围岩压力而且本身结晶后并无剩余的热液,这就是多数主动侵位岩体的特点;岩浆冷凝之后,不具有蚀变和矿化。

四、成矿理论

   1.地层(围岩)在成矿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