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表格式含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5165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78 大小:14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表格式含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表格式含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表格式含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表格式含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表格式含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表格式含教学计划.docx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表格式含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表格式含教学计划.docx(1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表格式含教学计划.docx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表格式含教学计划

大洲中心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绝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比较稳定,10人左右的成绩很不理想,时有不及格的现象发生,这与他们的基础差、家庭不和、学习习惯差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学期仍将写作、阅读作为重中之重,尽心辅导,力求质量为先,面向全体学生。

以训练促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

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

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

生字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

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

生字表

(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

6、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单元重点、难点

第1单元:

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第2单元:

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第3单元:

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第4单元:

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第5单元:

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6单元:

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7单元: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第8单元:

一是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

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

2、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对于生字新词,要及时听写检测。

2、鼓励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3、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写字习惯。

(二)阅读

1、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训练。

2、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表达方法的学习和积累。

3、教师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三)口语交际

1、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

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

创设情境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

3、要体现双向互动。

交际的过程并不是要学生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在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

4、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说话要使用礼貌用语;要针对不同对象,文明地进行交际。

(四)习作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小学生作文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使学生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

“放”开了,学生就有东西写。

再就是讲评的时候,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肯定大多数同学的努力和进步。

使每个学生通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

3.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五)综合性学习

1、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2、阅读前四篇阅读材料,了解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3、根据主题,搜集有关信息,并写报告。

五、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

日期

具体内容

周课时

备注

1

教师开学会议、学生报到、领书

2

1、草原2

2、*丝绸之路1

3、白杨2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1

6

3

口语交际.习作一4

回顾 拓展一2

6

4

5、古诗词三首2

6、冬阳童年骆驼队2

7、*祖父的园子1

8、童年的发现1

6

5

8、童年的发现1

9、*儿童诗两首1

口语交际.习作二4

6

6

回顾 拓展二2

10、杨氏之子2

11、晏子使楚2

6

7

12、*半截蜡烛1

13、*打电话1

口语交际.习作三4

6

8

回顾 拓展三2

14、再见了,亲人2

15、*金色的鱼钩1

16、桥1

6

清明节放假一天

9

16、桥1

17、*梦想的力量1

口语交际.习作四4

6

10

回顾 拓展四2

18、将相和2

19、草船借箭2

6

11

20、*景阳冈1

21、*猴王出世1

口语交际.习作五4

6

12

回顾 拓展五2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3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1

6

五一放假一天

13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3

22、人物描写一组2

23、*刷子李1

6

14

24、*金钱的魔力1

口语交际.习作七4

回顾 拓展七1

6

15

回顾 拓展七1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

26、威尼斯的小艇2

27、*与象共舞1

6

16

28、*彩色的非洲1

口语交际.习作八4

回顾 拓展八1

6

17

回顾 拓展八1

机动5

6

18

总复习6

6

19

总复习6

6

20

期末考试

 

课题

1.草原

教学内容

第2页——第五页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4个生字,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预习要求

认识字词,熟读课文。

学法指导

自读||分角色读,小组合作交流,谈谈对草原的感受.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组织学生讨论..

教具准备

搜集有关草原的风光、资料。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题

1.草原

教学内容

第2页——第五页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4个生字,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预习要求

认识字词,熟读课文。

学法指导

自读||分角色读,小组合作交流,谈谈对草原的感受.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组织学生讨论..

教具准备

搜集有关草原的风光、资料。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备注

1.学生自读,说说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些什么?

 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2.这节课我们首先走进西部草原,去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

一、新课导入

 1.欣赏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是一首歌唱草原的歌,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你去过草原吗?

你对草原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草原的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草原的文章,板书课题:

1草原我们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3.【简介作者】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

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条理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以及课文朗读情况。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吗?

(板书:

美)

师:

草原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板书:

风光(景色)美人情美)

 师: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

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的风光美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展示读。

2.师:

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

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

品读句1: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词语比较:

“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出示草原图片体会清鲜、明朗的准确。

品读句2: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出示草原图片理解“一碧千里”。

积累词语:

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品读句3: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出示草原图片体会“柔美”的感觉。

 知识拓展:

中国画(按照范围来分;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

笔墨纸砚是中国画的工具,中国画的技法分为工笔和写意,中国画的线条美、构图美、章法美,所表达出来的意境美、形式美、艺术美。

 品读句4: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说话练习:

用“既……又……”说一句话,能连用两次更好。

品读句5: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句子比较:

 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

 师:

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

想象画面欣赏音乐《天堂》

 3.师小结:

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

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4.师:

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

学生自读,说说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些什么?

 

欣赏歌曲,思考问题。

 

生字认读,要求读准字音.

默读课文,思考:

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展示读

 

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读句子。

 

读句子。

 

读句子。

 

读句子。

句子比较。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练习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备注

 一、复习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草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围绕草原写了哪两部分内容?

(草原景色美,草原的人美)

欣赏草原风光图

师:

草原独特的风光,孕育了具有独特性格的蒙古族人民。

现在我们就走入草原,走进蒙古包,去了解那里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之“大”

1.作者初入草原欣赏了草原美丽的风光,还感受到了草原另一个特点,请你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并说说你是从哪个句子、哪个词中体会到的?

2.品读句子。

 出示: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①你怎样理解“洒脱”?

(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人情之美。

1.师:

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

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进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

草原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如果要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会用哪个词?

(板书:

热情好客)

3.品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草原人民热情好客?

4.交流讨论。

句1: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出示图片体会“襟飘带舞”——师:

瞧,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体会写法:

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将飘舞的衣襟衣带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句2:

奶茶倒上了,……手抓羊肉。

……敬酒──回敬──再回敬”、“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师:

草原人民热情款待远方的客人。

与客人一起联欢,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太阳已经偏西,可是谁也不肯走。

这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体会句意:

这句话的意思:

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

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师:

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也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是呀,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留连不已,难分难舍。

四、总结全文,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草原人民热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草原的静态美和蒙古族人民欢迎客人、款待客人,热情欢腾的动态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这种表达方法。

 2.草原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

我们真心希望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永存,也祝愿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永远和睦。

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作为我们这堂课的结束语

读课文。

 

有感情朗读课文。

思考:

草原的特点。

 

读句子。

 

思考:

你怎样理解“洒脱”?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默读课文,感受草原人情之美。

 

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

 

交流讨论。

 

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交流讨论。

 

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与句子。

 

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记忆本课生字新词。

3.完成本课练习。

4.预习《丝绸之路》

板书设计

辽阔碧绿景美

草原热情好客

蒙汉情深人更美

 

教学后记

检签记录

课题

2*丝绸之路

教学内容

第六页——第九页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激发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主要内容,理解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预习要求

解决字词,初步理解课文。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重点句.

教学方法

让学生自读,自悟,想象画面,组织学生交流。

教具准备

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备注

一、新课导入 

1.师:

有一条路,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出示地图教师根据地图讲述。

 师: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驼队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西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

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今天,让我们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一起认识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轮流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解答上课开始提出的简单问题。

师: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开辟了这条丝绸之路。

这条路在历史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它在沟通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什么样的重要价值呢?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依据。

三、精读课文,交流体会

出示探究问题

问题:

丝绸之路在东西放物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什么样的价值?

1.认真读课文,探究问题。

2.交流体会。

句1:

“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因为有了这条路,从此,两过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

3.默读课后“资料袋”。

同学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师:

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和大家交流。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中国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因此古罗马出现了中国丝绸的热效应。

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内就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店铺。

而当时中国的丝绸,全部都是经过丝绸之路进入罗马城内的,而这条路的开辟者就是张骞。

4.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四、总结全文。

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

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

这是古老的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史,而今我国西部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学们有兴趣,课后可以去做个了解。

 

齐读课题。

轮流读课文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依据。

 

1.认真读课文,探究问题。

2.交流体会。

 

读课文

同学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齐读课后“资料袋”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作业

同学们而今我国西部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有兴趣课后可以去做个了解.

抄写优美语句;背诵第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丝绸之路_______是一条伟大的路。

 

教学后记

检签记录

课题

3.白杨

教学内容

第十页——第十三页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6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掌握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预习要求

自学生字,熟读课文,提出质疑。

学法指导

读、议.相结合,掌握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法指导

引导学生读、|议.

教具准备

白杨的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备注

一、新课导入

 1.祖国西部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更有那茫茫的大戈壁。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板书:

白杨去了解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

2.齐读课题。

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保留两个问题:

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

难道只是为了介绍它吗?

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条理

 1.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白杨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请找出书中的句子来回答。

理解句子:

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出界限。

文中指隔壁自然环境的恶劣,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

 感情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3.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用“——”画出来。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三个问句

①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②为什么它那么直,长得这么大?

 ③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师:

默读课文,思考这三个问题,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个记号,呆会提出来大家讨论。

 2.交流讨论,并朗读相关段落。

 讨论问句1: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

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感悟体会:

闪过的白杨树说明列车在飞驰。

 理解词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