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街道督导验收反馈意见.docx
《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街道督导验收反馈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街道督导验收反馈意见.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街道督导验收反馈意见
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街道)督导验收反馈意见
受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委派,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组一行9人,于2009年12月24日至26日,对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申报广东省教育强街进行督导验收。
三天来,督导验收组听取了东城街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主任黄仲文作的自评报告,听取了清城区人民政府、清远市教育局的推荐意见;观看了东城街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的专题片;分别召开了街有关部门负责人、村(居)委会干部代表、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等3个座谈会;对街的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进行了专访;分三组考察了8所中小学校、3所幼儿园、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部分德育、劳动实践基地与文化设施;查阅了相关的档案资料,核查了有关数据。
在广泛收集各种信息的基础上,督导验收组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的指标要求,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评议,形成了如下督导验收意见:
一、总体评价
东城街位于清远市旧城区的东面,新市区的北面,南依美丽的北江,与市政府隔河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方便。
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崇文重教。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抓住城区东扩的发展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打造山水园林东城,建设和谐富裕家园”的目标,积极实施“科教兴街”的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近年来,东城街先后被评为“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优秀示范区”和“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并获得“全国亿万妇女健身活动巾帼文明健身队”称号。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东城街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各职能部门、村(居)委会紧密合作,不断推进创建省教育强街工作的深入开展,形成了优先发展教育、争创教育强街的共识与合力。
在清城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街党工委、办事处以高瞻远瞩的目光和超前发展的理念,大气魄的对街道教育进行长远规划,大力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切实加强学校管理,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育科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打造学习型社区,努力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目前,东城街已初步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大素质教育格局,义务教育普及程度高,办学条件日趋完善,学校管理逐步规范,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好,教育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二、主要经验和成效
(一)确立“科教兴镇”战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1、形成共识,职责到位
“科教兴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基本国策,“科教兴街”是繁荣东城街经济文化的必然选择。
为此,街工委、办事处切实把教育摆在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经济要发展,教育应先行”的共识。
多年来,街工委、街道办采取了有力的政策措施,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做到“五个到位”(认识到位、摆位到位、组织到位、制度到位、资金到位)和“六个优先”(教育议题优先解决,教育规划优先制定、教育资金优先投放、教育资源优先配置、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师待遇优先考虑),将教育工作纳入全街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中,制定了“东城街教育发展规划”。
为了落实规划,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深入学校调研,了解办学情况,研究和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为了加强对“创强”工作的领导,成立了街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办事处主任及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创建省教育强街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街领导联系学校制度,街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挂钩联系一所学校,坚持深入学校听取学校工作情况汇报,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把教育工作列为街、村领导干部任期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2、加大投入,确保经费到位
东城街党工委、办事处坚持以兴教为责,多方筹集资金,优先保障对教育的投入,在街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坚持逐年增加财政性专项拨款,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2006年至2009年分别投入463.1万元、1463.5万元、2493.1万元和2900.8万元,其中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经费达到7095万元;2006年至2008年,教育投入增长率分别为139%、216%和70%;而街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10.2%、30%和10.4%,教育投入的增长大大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中小学年生均教育经费分别是2282元、2761元和3673元;年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657元、689元和739元,实现了教育投入、年生均教育经费和年生均公用经费的“三个增长”。
3、上下联动,推进“创强”工作
在创建教育强街工作中,街党工委、办事处把创强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调研活动,制定出符合东城街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东城街创强工作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做到“四定”:
即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定时限,建立了党政领导联系学校责任制,建立了街、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创强管理体系;在全街范围营造了一个人人关心教育,个个支持教育、全社会参与“创强”的浓厚氛围。
目前,东城街已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良好局面。
(二)统筹整合优质资源,确保教育均衡发展
1、超前配置教育用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作为清远市区重点发展区域之一的东城街,正处于地价不断攀升、用地审批严格、用地十分紧张的发展时期。
东城街以发展的眼光,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大气魄地进行教育土地资源配置,优先满足学校教育用地建设。
在市、区两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新增教育用地区79947平方米,学校生均用地面积达标率由原来的54%提高到现在的100%。
其中,中心小学的教学规模达到48个教学班,可满足未来十年街道人口发展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目前,东城中学的进一步征地工作正在进行中,征地工作完成后,东城中学将有一个标准的400米跑道和足球运动场及更大的优质教学规模。
2、实施布局调整工程,践行教育均衡公平
东城街学校的原布局存在布点散、规模小的特点。
而且,办学资源分散、师资配备不合理、设备设施简陋、室场严重不足,影响了全街办学水平的提高。
为了整合学校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办学环境,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公平与持续发展,街党工委、办事处站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调整学校布局,改造薄弱学校,创建规范化标准学校,办好优质教育,打造教育强街”的工作目标,本着“改造一所,成功一所”的宗旨,按照教育资源优质、均衡的原则,积极进行科学论证,实地考察,精心布局谋划,大手笔规划,高起点建设,注重协调好各村之间的关系,修桥搭路,免费为路途较远的学生提供交通费,将原来的18所小学调整为8所,缩小了校际之间教育资源的差异。
在此基础上,街党工委、办事处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
三年来,共投入7095万元,新建、扩建校舍建筑面积34381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达标率由原来的46%提高到现在的87.5%,实现了全街中小学均建有标准运动场,其中莲塘小学建有标准400米运动场,东城一中建有标准200米塑胶运动场,其余中小学均建有标准200米运动场,全街中小学生均活动面积100%达标。
经过三年的努力,全街中小学,幼儿园都达到规范化学校的标准,一个逐步体现教育公平、布局较合理的东城教育新格局已经形成。
其中,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被评为清远市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3、实施“新装备”工程,推动教育规范化
东城街在大力开展学校基础设施改造的同时,不断加大对教育新装备的投入。
近几年,街道办事处先后投入资金1350多万元,按照建设部和教育部规定标准要求,装配各校功能室场,新购各类教仪设备,加强信息化建设。
目前,全街共建有多媒体综合电教室10个,实现校校有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电教平台106个,平均每2个教学班就有1个;电子阅览室2个;全街中小学共有计算机室14个,计算机1119台,其中教学用计算机955台,生机比10:
1;教师办公计算机164台,师机比3:
1;东城一中、新桥学校、大塱学校、中心小学建有校园网,占全街学校的50%。
全街纸质图书拥有量25.2万册,生均27册;体卫设备设施符合标准。
全街中小学功能场室和教仪设备100%达到建设部和教育部规定的标准。
“新装备”工程建设,使东城街办学条件得到了全面的优化,推动了东城街教育规范化发展。
(三)强化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抓好校长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一流的教育必须靠一流的人才来支撑。
东城街坚持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完善培养、评价机制,加强两个队伍建设,努力为教育构筑人才高地。
街工委、街道办根据清城区教育局新的人事制度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任用制,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年轻有为的优秀教师担任学校领导。
每逢学校领导班子换届,都严格对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向区主管部门提出重新任免意见。
同时,还重视抓好校长的培训工作,大力支持校长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切实提高校长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2、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促使教师安教乐教
东城街党工委、办事处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尽已所能,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保证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津贴奖金及时兑现,逐年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给教师发放节日慰问金,给教师每月补助岗位津贴50至120元不等(中心区域学校教师每月补助50元,边远学校教师每月补助120元),使边远学校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略优于中心区域学校教师。
此外,街办事处积极落实教师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努力解决教师住房和教师家庭困难问题。
街道办事处在每年教师节、春节时,向教师送出慰问金共20多万元,每年由街道给教师提供免费体检;近三年,街办事处用于奖教奖学专款43.9万元,共对10位经济困难的教师共发出近8万元补助金。
在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的同时,东城街每学期开展“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的系列活动,不断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大力倡导“爱岗敬业、依法从教、关爱学生、甘为人梯”的教师价值观,鼓励教师实现“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的师德建设目标。
由于重视提高教师的政治经济地位,全街教师安教乐教,工作积极性高,2006—2009学年全街有省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市优秀教师2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优秀班主任7人,优秀教师14人。
目前,一支安教乐教、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正在成长。
3、启动“名师工程”,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东城街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采用目标激励、分层递进、统一管理的策略,为教师向高位发展建立培养梯队,铺设发展平台。
在名教师培养的工作中,东城街根据“压担子、递梯子、多扶持”的原则,采用“实施目标要求压‘担子’,正确导向指‘路子’,以老带新结‘对子’,勤学苦练铺‘底子’,实践锻炼搭‘台子’”的五项工作策略,为教师们创造一切学习机会,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如:
每学年通过组织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学新秀讲课比赛”、“学科说课竞赛”、“教学设计比赛”、“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优秀教学论文评比”等活动,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年教师。
通过这些活动,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研、教改中的骨干力量和学校学科带头人。
此外,东城街选派了4名优秀校长和16名优秀教师参加“名师”工程培训。
4、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植于学校,根植于学校的校本研究。
东城街党工委、办事处提出了“科研兴街”的战略,建立了“区街教育主管部门——中心校---学校——学科教研组”的四级教育科研网络。
各学校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新课程改革和深化素质教育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积极开展了校本研究和立项课题研究,如:
开展了新课程改革中课堂的教与学研究、研究性学习研究、学生的学习评价、“社会、学校、家庭”品德教育相互协调研究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研究等。
近年来,全街中小学共有各级各类课题研究16项,其中有4项课题已结题。
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有2项成果分另获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颁发的二等奖和三等到奖;有3项成果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颁发的三等奖;有1项成果获广东省教研室颁发的三等奖;有39项成果分别获得广东省教育学会和各专业委员会颁发的二、三等奖;有7篇教育教学论文分别发表在《现代中小学教育》期刊和《南方教师教育》内刊上。
这些研究课题和教育教学成果涉及了大部分课程和教育教学领域,达到了“以研促教、以研促学、以研促改”的目的,在一定程度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与研究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推动教育教学研究的同时,东城街通过校本教材的编写,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已编写出《中学生学习窍门》、《德旅憩园》和《电脑探秘》三门校本教材。
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执行与开发课程的能力,也充分显示了东城街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教育实力得到了提升。
由于教学研究工作卓有成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
近三年来,全街中小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有332人次获得区级以上奖励,其中1次获得广东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颁发的“击剑甲组女子重剑团体赛”三等奖;全街小学毕业水平测试语文合格率达91.8%、数学合格率92.8%、英语合格率达93.6%,初中毕业考试全科合格率达90%以上。
(四)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德育新模式
1、构建德育工作网络,增强德育工作合力,
“育人德为先,立世品为先”。
东城街各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始终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为目标,不断探索适应当前社会形势的新型德育工作模式,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东城街各校注重发挥德育网络的作用,积极探索德育新模式。
学校与家长、社会、政府部门及社会团体加强联系,建立起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在学校层面,各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德育领导小组,构建了由校长室、政教处(教导处)、共青团、少先队、年级组、班主任组成的校内德育网络,负责学生政治思想、理想前途、法纪安全、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教育。
利用班校会、升旗仪式讲话、课外活动、学科渗透等途径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在社区层面,街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全街中小学均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成立了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分别与当地派出所、武警支队、交警部门等建立警民共建关系,定期邀请公安干警或居委会治保干部到学校上法制教育课、安全常识课,邀请区、街关工委领导给家长上家教辅导课。
定期组织公安、工商、文化、行政执法等部门联合行动,检查整改校园周边网吧、酒吧、桌球城等场所,净化学校外部环境。
德育网络的健全,使德育工作层层有人抓,校内校外有人管,德育效果明显提高。
2、营造良好德育氛围,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东城街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除了进行常规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外,还积极利用德育基地、社区等教育阵地,以学习、参观、访问等形式开展主题各异的教育活动。
如:
东城街各校经常组织学生到位于石板小学校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位于石角镇的“故乡里”等街德育基地参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各校每年清明节均组织学生到中山公园人民英雄纪念碑扫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激发学生为建设家乡、报效祖国而勤奋学习;各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做好事,到街道、村(居)公共场所打扫卫生,培养学生敬老爱幼的美德和环保意识;各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到街劳动实践基地“奇乐农庄”和社会实践基地“牛鱼嘴生态风景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和社会实践提供广阔的空间。
通过开展各类专题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东城街中小学大德育体系正逐步形成。
3、加强建设社区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东城街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作为德育工作的特色来抓,力求通过健康的社区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近年来,街工委、街道办、各村(居)委会非常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各级共投入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使各社区、村(居)委会分别建有篮球场、文化活动室等体育、娱乐设施。
其中东盛体育会、伟华运动城分别投入超过400万元,成为东城乃至全市文体活动的亮点;青云社区先后被评为“清远市文明社区”、“广东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和“全国‘平安家庭’先进示范社区”,成为街社区建设的典范,并被定为街青少年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东城街还经常在节假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青少年和群众的文化生活。
如:
经常协同有关部门开展科技、信息咨询等文化活动,协同区工会、文化部门送戏、送电影下乡,在元旦、春节、“五一”、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组织游园活动。
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丰富了青少年和群众的精神生活,促进了东城街精神文明建设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通过以上多种德育活动,东城街中小学进一步发挥了德育网络的作用,使学生增强了法制意识,提高了自身的心理素质,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学生文明礼貌、守纪自律已蔚然成风。
全镇中小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达83.9%,后进生转化率达89.5%,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五)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全民综合素养
1、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巩固提高“普九”成果
东城街党政领导认真学习贯彻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把学校教育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并作为“创强”的基础工作之一来抓。
东城街认真贯彻执行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加强对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管理,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认真做好“防流控辍”工作,切实解决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问题。
目前,全街道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初中毕业率、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及小学、初中辍学率各项指标均符合省教育强街指标的要求。
2、切实抓好幼儿教育,确保幼儿教育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点。
为了抓好幼儿教育,东城街充分发动各届社会力量,出资大力发展民办幼儿教育事业,创办优质幼儿园。
目前,全街有民办幼儿园10所,其中市一级幼儿园1所,区一级幼儿园2所。
东城街办事处和教育主管部门将民办幼儿园纳入街统一管理,认真抓好幼儿园的常规管理工作,指导幼儿园做好教学研究工作。
同时,努力改善办园条件,确保了幼儿园等级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创设良好的条件。
3、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成人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城镇居民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为了适应城区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市场的需要,满足企业、事业单位广大青壮年对知识的需求,近几年来,东城街投入经费125.4万元为成人继续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把原蟠龙小学改建成东城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购置了一大批教学设备设施,建立了多个教学实践基地,配备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结合本地实际和各行业的人才需求,举办了各种技术培训班,如:
办公网络、会计、妇幼保健、电工、种植、养殖等专业培训,为东城街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为促进东城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4、全力支持高职院校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随着清远经济的腾飞和城区的东扩,东城街已成为全市的文化产业中心,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落户东城街。
因此,街党工委和办事处全力支持各高职院校的建设,努力营造大教育氛围,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目前,辖区内有清远市广播电视大学、清远市职业技术学院、南华工商学院清远分院和清远市一中实验学校落户。
其中南华工商学院清远分院按照招收1.2万学生的规模进行规划建设,是清远市首间本科院校。
目前,东城街的幼儿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正在协调发展,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正在形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东城街的教育综合实力,城镇居民的综合素养正在逐步提高。
目前,良好的社会风气,浓郁的大教育环境,完善的教学条件和良好的教学质量,促进了东城教育的协调发展,教育的协调发展促进了东城街社会与经济的腾飞,东城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三、后续发展建议
东城街通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街,教育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并为今后教育持续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从区域教育均衡化、现代化的需要出发,对东城街的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育竞争力
城市东扩,房地产业快速兴起,人口急剧上升,为此要更加长远地规划中心区域学校发展,扩大办学规模,提供更多的优质学位。
(二)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校长管理水平和教师专业水平
要落实“名师工程”,加强校本培训;同时利用区域优势,引进高素质师资;通过“外引内培”,使名教师、名校长人数更多、级别更高;要在科学管理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中小学新建、扩建后的办学效益,精心打造有特色、有品位的校园文化,丰富内涵,形成底蕴,凝炼品牌。
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组
组长:
梁贵谦
副组长:
吕雪峰何维孜
组员:
吴远优余进泉李昭新杨力群张启福周慧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