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2921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自动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力自动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力自动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电力自动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电力自动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自动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电力自动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自动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自动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电力自动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电力自动化软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7月

一、行业主要产品介绍

1、电力自动化产品

(1)摆动燃烧器气动执行机构

摆动燃烧器气动执行机构是基于传统执行机构所造成的系统运行稳定性差,控制间断等弊端研发而成的。

该装置工作原理是以改变燃烧器倾角的方法来改变火焰中心沿炉膛高度的位置,达到调节汽温的目的。

在高负荷时,将燃烧器向下倾斜某一角度,让火焰中心位置下移,使进入过热区域的烟温降低,减少过热器的传热温差,使汽温降低;而在低负荷时,将燃烧器向上倾斜一定角度,可使火焰中心位置提高,使汽温升高。

为了克服现场高温或震动等不利于控制的恶劣环境,本装置采取分体安装方式,由现场执行机构和就地控制柜两部分组成,执行机构的控制部分全部布置在距炉体一定距离的控制柜内,位置检测器直接安装在执行机构上,这种分体安装方式很好的适应了温度过高的现场环境,保证了智能定位器及精密控制元件正常运行,提升系统稳定性,同时便于日常的维护工作。

该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控制精度高,结构简单,调试方便;2)执行机构耐高温,温度范围为-30℃~+150℃,适合锅炉旁使用;3)系统故障率低,具有“三断”保护功能;4)气缸启动压力低,可调性能好,响应时间快;5)日常运行免维护。

(2)二次风门气动执行机构

二次风门气动执行机构主要根据锅炉负荷及燃料投切情况对二次风挡板进行控制,对风量、风压及风速做出调整来改善锅炉燃烧特性,适应负荷的变化,改善锅炉燃烧特性,实现稳态优化控制。

二次风是提供煤粉及油燃料所需的助燃空气,为煤粉提供紊流混合的支持。

二次风的投入可以显著提高锅炉承受负荷的能力和优化燃烧室内热力场的风煤配比,同时提高入炉燃料的燃尽程度和减少物理和化学类的热损失,控制烟气含氧量,而且还在控制稳定床温、强化传热的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该系列装置以标准的压缩空气为动力源,控制器接受主控制室DCS系统给出的4-20mA指令,对锅炉二次风挡板开度进行精确控制,使二次风量能够与锅炉负荷及燃料投切相匹配,使锅炉高效率运行。

正常运行时二次风挡板开度大小由燃烧器管理系统控制,从而保证燃料良好的燃烧和一定的炉膛负压。

在煤层和油层启停过程中协调控制系统,接受挡板开、关位置指令,调节风门开度,优化燃烧。

该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控制精度高,调试方便;2)气缸无油润滑,低气耗;3)智能定位器与位置检测器分开安装,适用于恶劣的环境条件;4)执行机构耐高温,最高可达150℃;5)气缸气动压力低,可调性能好,响应时间快;6)系统故障率低,日常运行免维护。

(3)给煤机控制系统

给煤机是火力发电厂中重要的辅助设备,该系统可以实现在运行过程中对燃煤进行精确计量,并根据人工设定值和燃烧控制系统的反馈信息控制给煤率,自动调整皮带的行进速度,以调节给煤量,使输送入锅炉的燃煤与所需燃料相匹配,从而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及管理效果。

该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精度高、计量精确的特点,解决了传统给煤机易发生错误动作跳闸停机,故障难查找的问题;2)扩展性强,逻辑控制及跳闸保护部分采用PLC柔性编程,程序可根据工艺需要进行修改;3)更换备件周期短,成本低;4)系统标定简单,备品备件便于采购。

2、风电场群智能调度系统

(1)风电场群集中监控系统

风力发电场群集中监控系统是为顺应新能源风力发电企业集中管理发展的需要,围绕新能源场站运行监控、检修维护的业务流和数据流,按照集约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原则,构建一个智能调度平台,以提高新能源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益。

在调度中心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面对繁多的业务节点与生产运行数据,在人工手段下,难以做到全面监控。

调度中心以业务流和数据流的结合为基础,通过平台的关联建模功能和智能化分析,实现业务流的自动推送,帮助运维人员针对业务能有效推进和全面跟踪;通过集约化、智能化和自动化,调度中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最终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

(2)风电功率预测系统

风电功率预测系统是基于SaaS云计算技术构建的风功率预测中心,其功能是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风功率预测数据服务。

相比传统模式的风功率预测系统,SaaS云服务模式可直接通过风功率预测数据服务中心将数据传输至风电场现场。

风电场现场可以通过特定软件,对预测数据进行访问与报送。

该系统包含综合查询、系统管理和登录控制3个模块,15项功能,其主要功能包括:

1)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时间分辨功率为每15分钟自动预测一次,并支持其他时间间隔的数据自动采集预测频率;2)通过图形、表格等多种可视化手段支持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与测风塔数据、实际功率与预测功率的对比;3)支持扩建部分的风电场的功率预测;4)对于风电功率预测得到的曲线,可以人工修正以备进一步规划;5)系统可对预测结果进行误差统计,可统计任意时间段内的系统预测指标;6)系统提供专用界面,针对于自身模块、网络情况、数据接口等进行实时监测,提供完善的功能,保证各种故障的及时发现、定位、报警和恢复。

系统对所有的数据接口、模型算法分别进行监视,对故障或异常现象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自动消除故障,保持系统的不间断运行,对不能自动消除的故障或系统处于资源不足时,系统自动及时报警;7)系统能够设置每日预测的启动时间及次数并支持自动启动和手动启动两种模式。

风功率预测有利于电网高度合理安排常规电源发电计划,减少因风电并网而增加的旋转备用容量,增加风力发电上网小时数;电网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和应对措施,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系统在提升电网公司风电消纳能力、管理效率的同时,对提高风电企业运营管理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风电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3、主要产品与服务所使用的主要技术

(1)电力自动化产品之智能气动技术

二次风门气动控制系统,按照可靠性高、系统开放、组态灵活的设计原则设计开发的新一代集散控制系统。

该技术的研发是基于智能定位器本身不带有断信号自锁功能的弊端,为了保障现场锅炉运行的安全研制开发的保护装置,主要由信号检测器、闭锁阀、电磁阀等部件组成。

本控制系统采用分级分布式网络体系结构,所有的硬件均实现模块化、智能化。

下位控制站构成现场控制级,采用嵌入式控制模板作为主控器,多CPU分布式处理,基于优先级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作为控制算法处理平台,满足了机炉保护和电气控制的实时性要求。

现场控制站完成过程数据采集和实时控制,上位监控站通过冗余工业以太网络与之相连,完成工业过程的集中监测管理,还可进一步与企业管理网络相连,构成全厂综合生产自动化系统。

DCS系统采用了多重冗余化技术以及有效的抗干扰措施,保证了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

项目关键性技术包括以下三点:

1)将先进的高集成度微处理器数字式控制技术应用于执行机构控制系统,使控制更精确,运营管理更高效;2)将智能仪表的控制部分集中于一个远离现场的控制箱内,而将行程检测部份置于就地,提高操作便利性的同时保证精密的控制仪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3)将“三断”保护技术应用于设计中,自锁时位移漂移每小时不大于1%;弥补了智能定位器本身不带自锁的缺陷,满足了现场运行的安全要求,提高摆动燃烧器运行的安全性。

“三断”保护技术即断气源、断电源、断信号,使设备运行控制更可靠,避免了因事故造成的系统中断运行的问题。

断气源:

当气源系统发生故障(失气)时,气动保位阀自动切断定位器与气动控制阀之间的通道,将定位器的输出信号压力锁定在气动控制阀的膜室内,输出信号压力与控制阀弹簧产生的反力相平衡或两气室的压力平衡,气动控制阀的阀位保持在故障前的最后一个控制信号位置上。

断电源:

当控制系统电源发生故障(失电)时,电磁换向阀失电,电磁换向阀内的滑阀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滑动,电磁阀换向,将气动保位阀的膜室压力排空,气动保位阀执行相当于“断气”时的动作,使气动控制阀的阀位保持在故障前的最后一个控制信号位置上。

断信号:

当电子开关检测到控制系统信号故障(失信号)时,断掉电磁换向阀的电压信号,电磁阀执行相当于“断电”时的动作,使气动控制阀的阀位保持在故障前的最后一个控制信号位置上。

(2)风电场群智能调度技术

智能调度平台通过成熟、可靠、稳定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将各发电场站不同类型的风力发电设备、变压站设备、电能计量设备、保护设备、气象信息、视频监控设备等设备运行数据,以及各场站现场的人员信息、检修维护信息等全面数据实时传送到智能调度中心,在中心实现对各个发电场站的远程集中监测、控制与管理,实现集约化。

基于集约化后的数据中心,系统提供一个知识架构体系,将整体业务流、数据流进行知识化提炼,针对各业务环节,形成诸多知识,形成标准知识库和历史知识库;通过业务逻辑、工艺逻辑和大数据技术,为设备、库存、维护等建立数学逻辑模型和数据相关性模型。

通过知识库和内嵌各类模型,使调度中心能够为新能源企业的生产运行、设备检修与维护、企业运营决策提供更为有效的技术和数据支持,为企业在各个环节提供更为合理的业务流程和策略,实现智能化。

其中,风力发电场群智能调度系统该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实现对现场风机、变压站等设备运行数据和现场人员、检修维护等生产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并存储在集控中心统一的实时历史数据库中,通过整合业务流和数据流,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体系;通过构建业务逻辑模型、工艺模型和相关性模型,形成完整的数据模型体系。

智能调度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实现对现场风机、变压站等设备运行数据和现场人员、检修维护等生产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并存储在集控中心统一的实时历史数据库中,使得风力发电场的总体是可以被监控的;同时系统以业务流为基础模型,引入业务流中的数据关联性,通过数据关联性,驱动业务流的自动推进和有效跟踪管理;通过数据流和业务流的结合,形成标准库,规范化风力发电场的运行维护;形成知识库,为风力发电场提供更为合理的运维业务流程和策略,从而整体性提高风力发电场的运营效益。

风机是风力发电场的主体设备,它的可靠性直接影响了风力发电场的运营效益。

在构建知识库时,将重点建立以风机故障体系为核心的故障分析机制和故障预警机制。

通过故障分析机制、故障预警机制,实现运行维护策略的优化、备品备件库存的优化等,并能够针对风力发电场做出总体性评估。

通过对于设备台帐和故障体系的追溯式分析统计,形成故障分析机制,可以有效的描述故障的分布情况、持续时间、形成原因、影响程度等。

风机故障分析示意图如下:

通过研究风机故障与运行参数的相关性,建立设备故障的数据相关性模型,并能够不断的自我优化与调整,直至实现准确的故障预警。

通过故障分析机制、故障预警机制,实现运行维护策略的优化、备品备件库存的优化等,并能够针对风力发电场做出总体性评估。

风电场数据分析示意图如下:

二、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本行业实行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宏观调控与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监管体制。

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家能源委员会、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电监会”)和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国家工信部”)等。

国家发改委的有关司(局、办)负责产业政策的制定;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推动高技术发展,实施技术进步和产业现代化的宏观指导。

国家电监会负责全国电力监管工作;研究提出电力监管法律法规的制定,制定电力监管规章和电力市场运行规则;颁发和管理电力业务许可证,协同环保部门对电力行业执行环保政策、法规和标准进行监督检查。

国家工信部负责拟订电力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的法律、法规、发布行政规章;研究制定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规划。

除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对行业发展实施宏观管理外,国家有关行业协会、学会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集团公司,在协调指导行业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内软件行业的监管部门是国家工信部以及各地区信息产业主管部门。

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对行业的主要监管包括:

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的制定,行业、市场及产业的政府推动和国家相关的政府扶持基金的审批与管理等。

软件行业的行业自律管理机构是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及各个地方分会,主要负责产业和市场研究、行业协调、为会员提供公共服务,并代表企业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行业信息的交流和协调。

2、主要法规和政策

三、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概况

从整个电力系统的构成来看,电力从发电厂(火电、水电、核电及风电等新能源电厂)到最终的电力用户,中间要经过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了电力系统。

从构成电力系统的各种设备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和发挥的作用来划分,电力系统又可以分为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其中一次系统包括能够完成发电、输电和配电等任务的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母线、电抗器等主设备,这些设备被称为“一次设备”;二次系统则主要由各种继电保护装置、自动控制装置,发电厂自动化系统、变电站监测控制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等组成,这些设备一般被称为“二次设备”。

二次设备主要完成对于一次设备的故障保护、操作控制和运行监测等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电力系统中,二次设备的产品种类较多,自动控制装置及集中风电场群智能调度系统,是二次设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电力行业概况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必然产生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电力企业以国家大局为重,克服行业亏损的困难,积极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现了电力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每年新增装机均在1亿千瓦左右,电力工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我国电网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发电装机容量继续位列世界第二。

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资源配置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

目前,我国大部分发电装机容量由以采用煤作为原材料的火电发电机组组成,其余为利用水能、风能和核能作为能源来源的发电项目。

我国将积极优化电源结构和布局,积极发展水电、核电、风电等绿色发电,加大小火电机组关停力度,加快水电、煤电等大型电源基地的开发建设,电源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电力行业需求较为乐观,电力行业将持续保持较景气程度水平。

2、火电行业概况

目前我国发电厂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火力发电厂机组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74.5%,而火电机组的70%以上是燃煤机组。

我国煤电资源丰富,2,000米以浅的预测煤炭资源量为5.6万亿吨,能源剩余可采总储量中原煤占58.8%,决定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格局将长期存在。

我国煤炭资源禀赋性特征决定了煤电具有较好的供应安全性和经济性。

火电需要燃烧煤炭等资源,而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且会产生严重的污染问题,这样不仅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而且给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考虑到大规模发展煤电带来生态环境影响等因素,必须坚持推进煤电绿色开发,大力推行洁净煤发电技术,加快现有机组节能减排改造,因地制宜改造,关停淘汰煤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

火电行业作为电力行业的子行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取代。

随着国家进一步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未来非火电的装机容量的增速将会快于火电装机容量,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提高和开发成本的降低,新能源将会对火电产生很强的替代作用。

目前,对火电具有取代作用的电能包括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其他的发电方式,预计未来太阳能将会是一个重要的替代电能。

这些新能源的发展将会对火电行业形成挑战,总的趋势是可再生发电方式替代非可再生的发电方式、清洁发电方式替代有污染有排放的发电方式。

但是,新能源的开发受制于新技术的创新及资源的有效利用,未来几年火电依然会是我国最重要的电力来源,2015年我国煤电装机预计达到9.33亿千瓦。

2020年,我国煤电装机预计达到11.6亿千瓦。

3、风电行业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因此具有巨大的风能开发潜力。

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统计,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全国陆地离地面10米高度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435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约为3亿千瓦,海上可开发利用的风能约7.5亿千瓦。

在《全球风能展望2010》的所有预测情形中,中国被视为风能产业增长最快的国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初期示范阶段和产业化建立阶段,装机容量平稳、缓慢增长。

在2003年召开的全国大型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部署开展全国大型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要求各地开展风能资源详查、风电厂规划选址和大型风电场预可行性研究工作。

通过此项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摸清了风能资源储量,结合风电场选址,提出了各自的规划目标,为风电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风电建设发展如火如荼,风电装机容量迅猛发展,得益于明确的规划和不断更新升级的发展目标,使得各地方政府、电网企业、运营企业和制造企业坚定了对风电发展的信心。

国家发改委预计到2020年总装机容量达到126,300兆瓦。

我国风电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发展滞后的现象,从长期来看会对企业生产管理造成拖累,其原因包括风电集中监控系统和管控一体化平台在风电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刚刚开始得到重视,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尝试远程监控风电场设备,从而改善风电场靠众多人力值班的现状,但是业内多数企业仍处于观望态势。

随着国家加强风电产业扶植力度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在《风力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我国风电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我国从风电大国向风电强国的跨越,推动我国风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风电开发要实现大中小、分散与集中、陆地与海上开发相结合,通过风电开发和建设,促进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实现风电设备制造自主化,尽快使风电具有市场竞争力,力争2020年我国风电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预计到2015年和2020年风电规划容量分别为1亿千瓦和1.8亿千瓦。

在2020年前,结合大规模开发,着力构建较为完善的风电产业化体系,全面掌握风力资源详查和评估技术、风电整体设计技术、风电并网技术、风电与其他发电方式互补技术、分布式开发利用技术等,力争使风电产业真正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开发成本得到大幅降低,为2020年后大发展创造良好基础。

到2030年风电规划装机容量达到3亿千瓦以上。

我国新能源开发企业多为大型国有企业,以上集团公司已经形成通过建设集约化智能调度系统来提高运行效益的基本思路,不论是相关标准的制定,还是大力推广信息化系统,均需要给出一定的时间待其发展。

3、推进电网智能化

智能电网是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深度应用于电网,形成先进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的现代化电网,实现电力行业的大变革。

智能电网具备强大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良好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能有效缓解我国能源资源和生产力分布不平衡的矛盾,显著提高用户供电可靠率;能够实现大规模集中与分散并存的开发模式,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能够实现高度智能化的电网调度和电网管理信息化、精益化;实现基于电力网、电力通信与信息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等的多网融合,拓展及提升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增资服务的范围和能力;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民族装备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智能电网作为世界电网发展的基本方向,也将成为我国“十二五”及以后电网建设的重点。

在《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大力推进电网智能化,我国电网智能化发展将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讯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调控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

“十二五”期间,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和试点应用,在系统总结和评价智能电网试点工程的基础上,加快修订完善相关标准,全面推进智能电网工程建设。

到“十二五”末,我国智能电网技术和关键设备实现重大突破,智能化标准体系基本完善,电网智能化达到较高水平。

“十三五”期间,我国智能电网技术和设备性能进一步提升,力争主要技术指标位居世界前列,智能化水平国际领先。

四、行业周期性、季节性与区域性特点

1、周期性

行业具有弱周期性特征。

随着我国电网投资和新能源发电力度的持续增长,自动化设备和风电场群智能调度系统将成为电力系统的必配设备,发电企业和对该类产品需求日趋旺盛。

另外,随着自动化设备产品和集约化智能调度系统技术不断优化升级,将创造新的潜在需求。

因此,本行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会维持较高的景气度。

2、季节性

本行业的季节性因素会受下游行业的影响。

由于目前国内电力行业的设备采购、贷款结算遵循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各电网公司和电力公司的投资立项申请与审批集中在每年的上半年,执行实施相对集中在下半年,与此相对应,对电力系统的货款回收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每年下半年收入确认高于上半年,存在一定季节性特点。

3、区域性

就行业发展的区域性来看,我国大型厂矿开采和电厂建设具有全国性分布的特点。

延续“十一五”期间全国鼓励电网建设的全面发展目标,加大东部、西部及中部电网投资。

“十二五”期间,为满足持续增长的能源电力需求,我国将重点建设西部、北部大型煤电基地,西南水电基地,酒泉、蒙西、张北等大型风电基地。

因此,本行业不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宏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根据国家政策方针,中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二番,超过35万亿元,2000年至2020年,我国GDP至少保持年均7-8%的增长速度。

生产、消费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将进一步拉动电力消费需求,发电设备行业将处于较长的景气周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在工业化时期,电力弹性系数一般大于1,我国正处于工业快速发展阶段,导致用电量增长将超过GDP增长。

这两年,我国电力弹性系数高达1.5以上,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对高耗能产业的影响,将使电力需求增速减缓,电力弹性系数下降,但是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预计未来3年,电力弹性系数将在1.2左右,为发电设备制造业提供了持续的发展空间。

(3)电力行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人均电力拥有量水平仍然较低,虽然我国发电装机容量2013年达到12.3亿千瓦左右,超过美国,位居世界首位,但是人均拥有量为0.4KW,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

自2002年电力紧缺以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推动下,电力建设大规模展开。

预计202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9.5亿KW,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所以,从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和GDP增长速度来看,我国电力工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与长远的市场需求。

(3)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发电设备行业发展

伴随着“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经营模式的改革,电力行业将打破垄断局面,全国性电力公司和众多地方性独立发电企业共同形成竞争性的发电市场。

竞争性电力市场形成后,发电企业为降低投资成本,今后新建项目中将更多选用质量和可靠性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价格优势明显的国产发电设备。

另外,电力生产和输送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发电和输配电的关键设备不可能长期依赖进口,进口替代的趋势有利于电力设备行业的发展。

(4)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行业为高新技术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体现在多处国家有关的产业发展政策和发展规划之中。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未来将建成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

2009年5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规划,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信息通信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涵盖电力系统的各方面,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