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0254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扬州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2015.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方框内,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某项制度时说:

“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这一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皇帝制D.郡县制

2.从西周至秦朝政治制度的演变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封现象至此不复出现B.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C.专制主义制度达到顶峰D.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已经消除

3.魏晋时期,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

杨氏、袁氏世代占据高官主要靠的是

A.战事立功B.门第出身C.才学品德D.皇亲国戚

4.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

”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

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

C.军机处应予以撤销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

5.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6.胡绳先生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

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另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就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

列强的这种矛盾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百折不回,十七次铁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才成民主共和。

”这一对联反映了

A.金田起义推翻清朝统治B.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

C.国共合作推动北伐战争D.民主革命任务最终完成

8.有爱国人士指出“今日的国民党应该挺身出来,找寻那些呼唤的声音,去宣传去组织,树起旗帜来让民众——反抗军阀与外国帝国主义的民众,是工人、是学生、是农民、是商人,都集合在国民党旗帜之下,结成一个向军阀与外国帝国主义作战的联合战线。

”下面最能体现该讲话精神的是

A.“以俄为师”的提出B.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西安事变的爆发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9.1949年1月,中共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

斯大林得知消息后,在他的台历上写下了“奇迹,真是奇迹!

”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红军长征的完成B.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C.三大战役的胜利D.国民党的统治被推翻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下列哪幅图片确立了上述材料所说的政治制度

ABCD

11.十八届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自觉主动提高和改进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的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会议,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次‘党建’会议。

然就其落脚点和归宿而言,这更是一次‘法治中国’建设的盛会,必将成为我国法治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

”新时期“法治中国”的主要依据是

A.《临时约法》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新华社电:

“2014年2月11日下午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南京紫金饭店与台湾方面陆委会负责人王郁琦举行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次正式会面。

这是自1949年两岸分离以来,两岸官方(首次)正式交流的开端,必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迎来新篇章。

”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有

①“一国两制”政策的影响②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④两岸民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3.回归15年,澳门与内地关系越来越紧密,进一步走向互助共赢:

……如今,澳门与内地的灵魂已经融合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

下列关于澳门回归的说法错误的是

A.澳门于1999年回归祖国怀抱

B.是“一国两制”政策的最早成功实践

C.得益于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D.开创了澳门与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14.中国代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后,周恩来在机场发表了简短的书面声明(右图)。

他说:

“这次会议将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是抱着诚意来参加这个会议的。

”关于这次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B.旨在和平解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C.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会议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15.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后,蒙古、巴基斯坦、伊朗、印度等国先后成为观察员国家。

2013年1月,土耳其提出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想法。

4月,土耳其成为北约国家中第一个上合组织的对话伙伴国。

上海合作组织

A.是亚欧国家多方合作的政治集团B.体现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外交模式

C.是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D.是大国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

16.在雅典的一次决定是否放逐阿里斯提德的投票中,一个粗鲁汉子写下阿里斯提德的名字,他说:

“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正义,我实在听烦了。

”最终,阿里斯提德遭到放逐。

上述材料反映了雅典

A.民主性值得怀疑B.少数贵族独享民主

C.直接民主存在弊端D.公民缺乏参政热情

17.《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

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

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

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

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

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

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罗马法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B.法官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

C.罗马帝国扩张导致各种矛盾的尖锐D.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

18.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议会和国王进行了长期的权力博弈。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颁布,所有权力由国王向议会的转移

B.责任内阁制形成,内阁由对国王变为对议会负责

C.议会选举改革,参政权和选举权向工业资产阶级转移

D.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英国由“人治”向“法治”进步

19.下列关于1787年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由立法机构美国国会制定②是启蒙思想分权制衡的典范

③规定了美国实行联邦制等内容④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第一部成文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20.右图是“辞退俾斯麦”的历史漫画。

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构架,辞退俾斯麦的主要是德国皇帝,那么,该法律制度反映了

 A.帝国皇帝与宰相之间权力相互牵制

 B.帝国皇帝的权力凌驾于宰相之上

 C.政府与议会之间相互制约与平衡

 D.德国政治制度完全没有民主性

21.某学习小组拟对下列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历程B.巴黎公社革命的产生和影响

C.俄国十月革命的漫长发展历程D.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历程

22.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

他论述的是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23.美国学者亨廷顿说: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

……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

”以上关于目前世界格局和形势的表述,正确的是

A.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无所制约B.多个大国崛起和发展,诸强争霸

C.“冷战”局面结束后,合作加强D.大国实力相当和并存,一超多强

24.英国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力鼓动欧洲联合的国家。

但在是否加入欧共体的问题上,英国人用“with”而不是“of”来形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

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主导因素在于英国

A.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最广阔的市场B.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政体相近

C.念念不忘其昔日显赫的大国地位D.企图控制欧洲并与美国全面抗衡

25.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

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上述情况表明

A.日本开始谋求独立的对外政策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日本政府急迫地开拓海外市场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二.材料解析题:

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3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共37分。

26.(12分)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在近代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日本侵略扩张给中华民族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

材料一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

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选自北师大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上册

材料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

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

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节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在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

……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

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条约?

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分)

 

(2)1937年七七以后,日军除南京大屠杀外,还对中国人民制造了哪些滔天罪行?

(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抗战胜利为什么“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2分)

 

(3)材料三中“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是在那一条战线指引下开展的?

军事上,国共“共御外敌”经典之作是那一次会战?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现今中日关系,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2分)

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有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1919年《民国日报》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材料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