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018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物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物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物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物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生物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生物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选择题(60分)

1.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2.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实验都设计了用F1自交来验证其假说

B.果蝇杂交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C.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

D.豌豆杂交实验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果蝇杂交实验采用了类比推理的研究方法

3.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则母本不可能是()

A.AabbB.AaBbC.AabbD.aaBB

4.下列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纯合子不含隐性基因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全是杂合子

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D.杂合子的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杂合子

5.下列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原因的是()

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

B.先分析两对相对性状,后分析一对相对性状

C.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D.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6.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

A.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B.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复制后均分

C.核膜和核仁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D.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7.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②若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一定是由其父方遗传来的③人类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④男性色盲的色盲基因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可以不患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8.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相比较,减数分裂过程特有的是()

A.染色质形成染色体B.染色体复制1次C.同源染色体分离D.着丝粒分裂

9.下图为某一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①、④中的DMA分子数:

染色体数=1:

1,细胞②的子细胞叫做次级精母细咆

B.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④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细胞②中

C.细胞①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或极体

D.细胞①②③④产生的子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10.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基因在染色体上,因而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B.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等位基因也随之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11.在做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时,玻璃棒搅拌出的较纯净的DNA的颜色以及DNA遇二苯胺(沸水浴)染成的颜色分别是()

A.黄色、紫色B.白色、砖红色C.白色、蓝色D.蓝色、砖红色

12.若将细胞中某一个DNA分子进行标记,经过四次有丝分裂后,它子代细胞中含有标记链DNA分子的细胞占后代总细胞数的()

A.1/16B.1/8C.1/4D.1/2

13.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及科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需要单独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

B.科学选择实验材料是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重要原因

C.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模型构建法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14.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没有证实()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了R型菌细胞中

C.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决定的

D.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15.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细胞中的mRNA的种类差异很大,而tRNA和rRNA种类相对稳定

B.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认读mRNA上氨基酸种类的密码,选择相应的氨基酸,由对应的tRNA转运

C.所有细胞转录而来的mRNA都要经过加工才能进行翻译

D.每个tRNA分子可能有近百个核糖核苷酸组成

16.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每个染色体含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B.复制、分离和传递,三者都能相伴随而进行

C.三者都是遗传物质,三者都能行使生物的遗传作用

D.在生物的传种接代的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决定后二者

17.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真核生物的基因主要载体是染色体,且呈线性排列

B.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C.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世代间基因的传递规律

D.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根本区别是所含的密码子不同

18.控制合成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的基因中,含有嘧啶碱基至少有()

A.306个B.153个C.102个D.51个

19.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正确的是()

A.从时期上看,都只能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B.从条件上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

C.从原则上看,都遵循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从场所上看,都能发生在细胞核中

2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的功能是贮存、传递、表达、改变遗传信息

B.决定信使RNA中核苷酸的顺序的是DNA分子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一种转运RNA能转运一种特定的氨基酸

D.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21.可以改变原有基因结构从而创造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

A.诱变育种B.杂交育种C.多倍体育种D.单倍体育种

2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其实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单基因遗传病就是患者体内有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B.先天性发育异常、猫叫综合征都是染色体异常引起的

C.多基因遗传病因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

D.既患血友病又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孩子的父母可能均表现正常

23.有一种软骨发育不全的遗传病,两个有这种病的人结婚,生了一个患软骨发育不全的孩子,而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却是正常的,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此病的几率是()

A.100%B.75%C.25%D.50%

24.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遗传病时,发现小琳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并及时对小琳的家系进行了调查,构建的遗传系谱图如右,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只能肯定该病的遗传方式是显性遗传

B.小琳与母亲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

C.小琳的舅舅和舅母再生一个孩子患病

的概率为1/2

D.图中男性患者的基因型总是相同的

25.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

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26.基因工程中基因的“剪刀”是()

A.噬菌体、动植物病毒B.DNA连接酶C.质粒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7.对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②能够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变异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积累可以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③⑤

28.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这是选择的原始材料

B.A→B的变化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B→C是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的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29.下图每个椭圆表示一个概念集合,下列各项中不能正确表明概念关系的是()

30.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

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

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75%B.50%C.42%D.2l%

 

非选择题(40分)

31.(10分)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图乙是DNA片段的__________结构。

(2)填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5]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两条长链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的。

碱基对中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

(4)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____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向_________(左或右)螺旋的空间结构。

32.(10分)下面表示蜘蛛的丝腺细胞合成蛛丝蛋白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图中4的结构名称

是,该过程的模板是。

(2)由图中信息可推知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

(3)根据图并参考下表分析:

[1]__________上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这个氨基酸与前面的氨基酸是通过____________反应连接在一起的。

氨基酸

丙氨酸

苏氨酸

精氨酸

色氨酸

密码子

GCA

ACU

CGU

UGG

GCG

ACC

CGC

GCC

ACA

CGA

GCU

ACG

CGG

(4)在物质3合成过程中,与其DNA模板链上碱基A相配对的碱基是。

(5)在丝腺细胞中,与蛛丝蛋白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

33.(5分)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

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

请回答:

(1)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其中基因型是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

(2)基因型为和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

(3)基因型为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34.(10分)如图是小麦育种的一些途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亲本基因型为ddrr和DDRR,在培育矮秆抗病小麦品种过程中,F1自交产生F2,F2中矮秆抗病类型所占的比例是。

(2)E→F→G途径的育种方法是,其中F过程是,G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3)要使小麦获得燕麦抗锈病的性状,应该选择图中(填字母)表示的技术手段最合理,该育种方法是,其原理是。

(4)C→D过程和E过程所表示的两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填相同或不同)。

(5)图中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途径是(填字母)。

(6)请写出基因工程的第二个步骤:

35.(5分)根据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1)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学家提出来的。

(2)现代进化理论认为: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3)能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是。

所以它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