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中文本科函授作业《中国当代文学史》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1751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本科函授作业《中国当代文学史》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本科函授作业《中国当代文学史》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本科函授作业《中国当代文学史》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本科函授作业《中国当代文学史》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本科函授作业《中国当代文学史》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本科函授作业《中国当代文学史》附答案.docx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本科函授作业《中国当代文学史》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师范大学中文本科函授作业《中国当代文学史》附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本科函授作业《中国当代文学史》附答案.docx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本科函授作业《中国当代文学史》附答案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本科

《中国当代文学史》暑假作业

一、填空题。

1、中国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至20世纪末的中国文学。

2、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3、1979年召开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之后,《人民日报》社论用“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取代了过去惯用的“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

4、“十七年”文坛的小说创作方面,赵树理《登记》中的小飞娥,孙犁《铁木前传》中的小满儿,李准《李双双小传》中描写的李双双,都表现了农村女性形象的多种形象。

5、在1985年的文化寻根小说中,韩少功《爸爸爸》所描写的楚文化背景,阿城《棋王》所流露的道家文化倾向,王安忆《小鲍庄》所涵盖的儒家文化底蕴,颇具寻根意向。

6、90年代的文坛,更趋向于商品经济语境下的多元化写作,以张承志、张炜为代表的创作,体现了新理想主义的倾向;以谈歌、关仁山、何申为代表的《大厂》、《麦河》、《年前年后》;小说,形成了现实主义冲击波;还有陈染、林白为代表的女性文本写作,以及卫慧、绵绵为代表的新新人类小说,皆为这一时期出现的创作现象。

7、《红日》(吴强)、《青春之歌》(杨沫)、《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蒙)、《保卫延安》(杜鹏程)、《关汉卿》(田汉)、《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创业史》(柳青)、《红旗谱》(梁斌)、《林海雪原》(曲波)。

8、《致大海》(普希金)、《哥德巴赫猜想》(徐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双桅船》(舒婷)、《陈毅市长》(沙叶新)、《文化苦旅》(余秋雨)。

9、《红高粱》(莫言)、《一地鸡毛》(刘震云)、《烦恼人生》(池莉)、《长恨歌》(王安忆)、《白鹿原》(陈忠实)、《陈奂生上城》(高晓声)。

10、谢惠敏《班主任》、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丙崽《爸爸爸》、印家厚《烦恼人生》。

二、名词解释。

1、“中国当代文学”:

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其次指的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它限定在“中国大陆”这一范围之中,台湾、香港等地区的文学与中国大陆文学,在文学史研究中如何“整合”,需要提出另外的文学史模式来予以解决;“当代文学”的另一层含义是,它的文学时间,是“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一体化”趋向的全面实现,到这种“一体化”的解体的文学时期。

2、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24人,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后,大会通过了《宣言》,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3、“三红一创”:

对17年长篇小说代表作的简称。

“三红”指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梁斌的《红旗谱》。

“一创”指柳青的《创业史》。

4、“三红一青”:

是指《红日》、《红岩》、《红旗谱》及《青春之歌》这四部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都是以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段历史生活为题材,并且在主流意识形态关于这段历史“本质规律”的规范性理论指导下,按照主流文学话语的创作规范叙述这段历史生活的。

这些小说具有鲜明的形态特征--革命史诗性,并呈现出高度同一性的审美形态。

5、《茶馆》:

是老舍1957年创作的话剧杰作。

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1898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45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

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

《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对白,独特的艺术构思、“人像展览式”方法。

及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充分显示了老舍深厚的语言功力。

《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京味话剧”:

老舍是京味话剧源头,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注入的文化趣味,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其次是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再次是创造性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最后是带有北京市民文化烙印的幽默和趣味。

《龙须沟》、《茶馆》等代表作是北京话以其惯有的幽默犀利达到很好的讽刺效果。

后来者王朔也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

7、朦胧诗:

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

它具有着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地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

它并不偏重对客体的描摹,具有20世纪艺术倾向的美学特征。

在内容上,朦胧诗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人性的改善和人的自由发展。

在艺术品格上,他们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文艺,注重汲取我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营养,彩多种现代主义文学惯用的表现。

舒婷、顾城等是朦胧诗创作的主要人物。

8、先锋文学:

是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现代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合流撞击的产物。

它的创作摆脱了传统小说的写法,或运用意识流结构手法,通过联想进行时间空间对比;或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描写人物精神深处的荒诞性;王蒙的《夜的眼》是先锋文学的发韧之作,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张贤亮的《临街的窗》、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等是代表作。

9、寻根文学:

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

作家们把思想解剖的笔锋伸入到民族历史的传统文化质地中去,力图开掘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审美优势,在历史的长河延伸透视本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反思。

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贾平凹的《浮躁》等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10、文化散文:

作为一股文学思潮形成并逐渐成熟于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是90年代“散文热”中最重要的表现领域。

文化散文主要是指创作主体写作时采用一种文化视角,“以二十世纪人文科学和艺术哲学的最新成果为观察工具,避免先贤们的偏颇,文化批判鞭辟入里”,使散文写作“攀上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和深度”。

代表作家及作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

三、简答题。

1、简析“京味话剧”。

答:

京味话剧追溯到老舍的时代,老舍使用北京话写作的作家,他早期作品用现在的流行语说就是很给力。

对日本侵略者的挖苦和讽刺。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的话剧一度被认为是歌功颂德,但谁也不能否定,他在这方面贡献的力量。

《龙须沟》《茶馆》……北京话以其惯有的幽默犀利达到很好的讽刺效果。

后来者王朔也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

2、简析先锋文学。

答:

先锋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一小群自我意识十分强烈的艺术家和作家,根据“不断创新”的原则,打破公认的规范和传统,不断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引进被忽略的、遭禁忌题材。

先锋派的艺术家们经常自我表现出“离异”既定的秩序,从中宣布自己的“主体性”,他们的目标是震撼感传统影响的读者的感受能力,向传统文化的教条和信念发起挑战。

最近也有说自韩寒、郭敬明等领军的青年先锋文学一说。

3、《茶馆》的艺术成就。

答:

一、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

二、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

三、语言朴实、凝练、具有浓郁的北京味;

四、批判讽刺与赞美同情相结合。

总之,《茶馆》这幕话剧笔法凝练,写作技巧娴熟而自然,语言运用含蓄而恰当,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艺术成就上都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4、朦胧诗派的艺术特点。

答:

1、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隐约性和多义性。

朦胧诗人采用这种若隐若现的表现形式,再加上象征、意象、通感、暗示、隐喻、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从而使作品的主题体现了“不即不离,捉摸不行”的隐约性、“诗无达诂”的多义性。

2、注重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方法,一反传统的以比喻手法为中心的诗歌创作方法。

诗人在凝神观照中,拆除开所观照的对象,把自己的生命输送到没有生命的生物之中,赋以静止的生命与灵魂,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这种“移情说”应用到文艺创作便产生了象征手法。

象征附丽并寄托着朦胧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想象,具有着无可替代的暗指性,常用于表达多层主题,表达复杂感情,表达抽象的意识和情绪。

3、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常常采用艺术通感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

4、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的,以喧泄心灵为宗旨,因而不看重外在结构。

不拘于只借助外部的声音循环作为诗的韵律美,而是重视诗行中的内在声音美以及其他各种内在的韵律美。

尤其重视把外部的韵律和内部的韵律结合起来,从而使诗歌的韵律美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5、简析郭小川的诗歌。

答:

郭小川诗作的总体特色是:

具有鲜明的时代光彩,闪耀着哲理的火花。

  贺敬之曾评价郭小川的诗为“一位毕生为祖国和人民事业而斗争的忠诚战士的心灵中发出来的”歌。

无论是欢呼新中国的诞生,还是描绘社会主义建设的欣欣向荣的图画,他的诗都洋溢着真挚的革命激情,这是他诗的灵魂所在。

郭小川还善将对人生、对事物细致、敏锐的观察,凝炼为哲理性主题,这使他的许多诗立意深刻、发人深省。

在艺术表现上,他创造地继承感物言志的古诗词传统,还就诗的格式进行了各种尝试,楼梯式、自由体、新辞赋体都在他的诗中得以挥洒自如地应用。

6、先锋小说的特点。

答:

1、打破叙述者与读者的界限,混淆之间的区别;

2、第一次注重技巧,要求实验性文本,与传统的故事生动大大不同;

3、角度和视野很开阔,向西方的承继性很大,摆脱了传统故事性的道路和传统视角;

7、简析杨朔的散文。

答:

杨朔创造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

他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劳创造而无所求的特点,来寄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情操。

  

杨朔散文在写人状物时诗意浓厚。

他写人善于选取感情色彩丰富的片断刻画人物的神貌、内心;他的景物描写,在写出自然美的同时,也是创造意境,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

杨朔散文的结构精巧,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而且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

  

杨文语言具有苦心锤炼后的魅力,象诗一般精确、凝炼、含意丰富又富音乐感,具有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

8、寻根小说的特点。

答:

寻根小说在向传统文化回归时表现出对具有原始风貌、异域情调的社会生活形态的偏好,这种原始情结的出现既有作家自身的原因,也与外来文学的影响有关,同时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逻辑结果。

寻根小说在具体作品中对原始或半原始文化表现出批判、认同或二者兼而有之的三种倾向。

9、新时期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潮。

答:

以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标志,我国文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人们习惯把1976年10月以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新时期文学是我国当代文学继“十七年文学”、“文革”时期以后的第三个文学时期。

以人道主义为中心的新时期文学,揭露人的精神和肉体在文革中所受的创伤;借人物之口和作者议论直接呼唤人性与人道主义;爱情文学兴起;描述人的现实处境,反映和思考人在现实和理想之间的两难选择。

10、新时期反思小说有哪些艺术特色。

答:

与“伤痕文学”相比,“反思文学”具有较为深邃历史的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和历史悲剧,呈现和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遭际,刻画悲剧人物性格是它们共同具有鲜明特色,这种揭露性的内容和思想特色也成为反思作品吸引读者的最主要的因素。

但也因为这批作家的理性主义色彩,他们相应地失去了“伤痕文学”那种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他们“反思”的历史范围也局限在一定的政策之下,而且大多数是以苦尽甘来的“大团圆”为结局。

所以,从“伤痕”到“反思”,反映了“文革”后文学与现实环境的第一场冲突龃龉以及随机转形。

四、论述题。

1、简论《茶馆》的艺术成就。

答:

《茶馆》一剧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使命感,紧扣时代的脉搏,将光明和希望的种子拨撒于人们的心田。

在人物的塑造上,老舍先生独具匠心,用较多的笔墨塑造出六七十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包括各行各业,可谓是一部话剧描写了一个社会。

在语言的锤炼上,老舍先生精心推敲,大胆创新,使人读后既觉得亲切熟悉,又觉得耳目一新,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老舍先生在批判讽刺旧事物的同时,也给予了那些积极进取的或没落的小人物无限的赞美和同情,给了人民以光明和希望。

由此可见,《茶馆》这幕话剧笔法凝练,写作技巧娴熟而自然,语言运用含蓄而恰当,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艺术成就上都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2、简析《创业史》中粱三老汉人物形象。

答:

粱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

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但这希望仅仅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

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

当粱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对儿子地不满,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地小生产者意识。

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地品质。

土地的获得,痛苦的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粱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

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

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

粱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

3、试论《青春之歌》的艺术成就。

答:

《青春之歌》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人物塑造上,作品不仅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典型,而且还通过林道静的成长,刻画了国难当头时走着不同道路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们中有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林道静的引路人卢嘉川、江华和林红;有民族危亡之时,名利熏心、整天想着个人幸福的余永泽;有开始倾向革命,但最终因贪图享乐而成为别人手中的玩物的白丽萍。

正是这些与林道静相互映照的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立体地反映了“一二·九”运动前后动荡年代我国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为进步知识分子谱写了一曲青春的颂歌。

4、试论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点。

答:

①充溢着强烈,真挚的革命激情。

郭小川对党和革命事业有着无限深情,他的诗歌热情歌颂党,祖国和革命事业。

②富于哲理性。

他善于把自己对人生,社会,现实生活的观察提炼成具有真知灼见的哲理,以此作为诗篇的主题。

他还善于提炼富有哲理性的警句。

③他的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郭小川被认为是“时代的歌手和号手”。

他擅长表现时代生活主流的题材。

④在艺术上,郭小川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

他继承中国古典诗歌“感物言志”的传统,同时也借鉴"楼梯式"的长句和民歌的清新。

5、简论寻根小说的特点。

答:

寻根小说在向传统文化回归时表现出对具有原始风貌、异域情调的社会生涯状态的偏好,这种原始情结的涌现既有作家自身的起因,也与外来文学的影响有关,同时也是文学本身发展的逻辑成果。

寻根小说在详细作品中对原始或半原始文化表示出批判、认同或二者兼而有之的三种倾向。

纵观全部寻根小说潮流,发明寻根小说在向中国传统文化回归时,许多作家不谋而合地表现出对那些拥有原始风貌、异域情调的社会生活形态的偏好。

比方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小说描述了黑龙江“蛮横女真人使犬部”,韩少功的《爸爸爸》和王安忆的《小鲍庄》等则描写了充斥神秘颜色的十字街头和闭塞山寨中人们的生活,其中联合了大批的神话、传说、野史、祭仪等非事实和超现实内容;另外还有乌热尔图笔下的马嘶、篝火和狂风雪,张承志笔下的蒙古草原,邓刚《迷人的海》中的老海碰子,《盐柱》中原始性命的图腾等等。

总之,这些原始或半原始的社会生活形态是寻根派作家们善于的题材范畴,这形成了寻根小说的一个鲜亮特点。

6、简论新写实小说。

答:

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

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7、简析巴金《随想录》的思想内容。

答: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

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

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

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8、简论余秋雨的文化散文。

答:

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写景与叙事中渗透历史与文化、整合传统与现代、蕴涵情感与理性,立意高远,雍容典雅、温良敦厚,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从《霜冷长河》到《千年一叹》,余秋雨用他那独特的思维视角,将山水、人格、历史、文化、哲学、生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俯仰古今,见微知著,从尘封的历史与秀丽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理性与内涵,从精彩的引经据典中彰显出文化散文的厚重与洒脱。

9、以王安忆的的作品为例,简论九十年代女性作家小说创作的艺术特点。

答:

九十年代,在小说书写的大部分领域日益被其他东西所占领,王安忆却以她独特的文人书写姿态、洁净的精神追求以及形成技巧上的变化多端迎来了她小说创作道路上的又一次重要转机——虽然她的小说根本就没畅销过,反之,是越来越抽象、越来越难读了,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小说的高品味和高质量,因为,它们在小说领域里的探索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这时期,她相继发表的中、长篇小说《纪实与虚构》、《香港的情与爱》、《伤心太平洋》、《长恨歌》、《叔叔的故事》等一系列作品,不但使她本人的写作风格焕然一新,而且,更重要的是,她还有力地粉碎了批评界关于小说已近末日的预言,为中国文坛“展示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的可能性。

”尤其是她的《叔叔的故事》,甚至给我们点燃了这样一种希望:

即,如此的抽象竟然能激发出我们最深处的情感,公然的虚构竟能蕴藏深切的现实性——总之,严肃的小说也是可以走抽象与理性的道路的,虽然这与小说的本性是水火不相容的,但王安忆却以表面是背叛而实际上却在拯救的方式构建着一个别样的小说世界——她的这一破坏与重构相统一的行动自然又引起了文坛的一片喧哗与骚动。

10、试论90年代市场经济对文学的影响。

答:

90年代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这期间的文学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它不但从根本上动摇了长期以来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文学体制的根基,而且也改变了作家的思想观念和文学活动的方式,它影响到未来文学发展的一些新质虽然目前尚处在萌芽状态,但这些新质一旦发展成熟,将会改变整个文学时代。

从这个意义上说,20世纪90年代如同19世纪90年代一样,将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新的承前启后的文学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