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章末检测三新人教版选修5.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0515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章末检测三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 章末检测三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 章末检测三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 章末检测三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 章末检测三新人教版选修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章末检测三新人教版选修5.docx

《高中地理 章末检测三新人教版选修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章末检测三新人教版选修5.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章末检测三新人教版选修5.docx

高中地理章末检测三新人教版选修5

章末检测(三)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可以及时、全面获取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等信息。

据此完成1~2题。

1.该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2.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该卫星的数据进行自然灾害监测研究。

下列选题不适合的

是(  )

A.大兴安岭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预报

B.珠江口赤潮动态监测与预报

C.华北平原泥石流监测与预报

D.西北地区沙尘暴监测与预报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

第2题,平原地区不易发生泥石流灾害。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

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据此完成3~4题。

3.洪水淹没地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推断出各地受灾情况

B.推断出各地降水状况

C.计算湖泊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4.对1950年与1998年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图层进行叠加,能够(  )

A.计算湖泊蓄水量

B.推断出各地降水情况

C.了解围湖造田情况

D.预测该地区降水变化趋势

答案 3.A 4.C

解析 第3题,洪水淹没地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了解被淹没地区的人口分布,进而推断出各地受灾情况。

第4题,不同时代的同一区域的图层叠加,可以知道该区域的变化,在题中是湖泊的面积变化。

广东河源市新丰江水库大坝工程于1958年7月动工,翌年10月蓄水。

蓄水后不久,这个以往地震极少的地区,地震活动开始频繁发生。

从1960年5月开始不断有有感地震发生。

下图是“1962年3月19日河源地震(里氏6.1级)等震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5~6题。

5.以上材料说明(  )

A.地震活动具有平静期与活跃期交替的特点

B.图示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C.各种地质灾害在成因上有关联性

D.人类活动可能诱发地震

6.本次地震对图中A、B两地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强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B地的经济更发达

B.B地的震级小于A地

C.A地城市分布更密集

D.震中距A地大于B地

答案 5.D 6.C

解析 根据材料,水库大坝工程蓄水后不久地震活动开始频繁发生,可见人类活动可以诱发地震;本次地震对于两地来说,震级、震源相同,而A地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因此损失更大。

2016年5月11日新浪网消息:

5月5日开始,江南、华南部分地区遭受新一轮强降雨袭击。

目前,强降雨已导致贵州、重庆、江西、广西、湖南出现了中小河流域洪水、山洪以及公路塌方现象,一些降雨量大的城市和农村地区,还出现了城市内涝,对城市运行和道路交通造成较重影响。

据材料完成7~8题。

7.我国南方为洪灾多发区,平时应做好防洪准备,具体内容是(  )

①关注汛期天气预报

②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或探险

③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

④准备逃生物资

⑤训练爬高能力、快跑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③④⑤

8.同学们进行互救学习时,把落水人救上岸的常见方式有(  )

①抛救生圈、救生衣 ②划船去救人 ③游泳去救人 ④做人工呼吸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7.C 8.A

解析 第7题,防洪准备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

第8题,题干问的是救落水人上岸的方式,而做人工呼吸是落水者被救上岸后的救治手段。

2016年4月19日,云南怒江马吉乡发生泥石流,进入云南怒江贡山县的主干道中断,致上百车辆滞留。

为确保辖区群众及过往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马吉边防派出所紧急出警,开展现场执勤工作。

据此完成9~10题。

9.泥石流的发生会导致河谷堵塞形成堰塞湖,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最容易形成堰塞湖的是(  )

10.下图为泥石流多发区域,灾后重建居民点,最安全的选址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9.C 10.A

解析 第9题,堰塞湖易形成在峡谷中的河流或者是处于盆地的河流处。

第10题,①处位于地势较高且开阔平坦的山脊处,相对②③④三点来说,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最小。

2014年5月27日清晨,北京遭遇浮尘侵袭,空气中弥漫着尘土气息,国家大剧院等建筑笼罩在浮尘中。

据专家分析,未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会在波动中逐渐增加,进入新一轮的相对活跃期,受其影响,北京市未来10年可能有更大沙尘出现!

据此完成11~13题。

11.浮尘天气大多出现在夜间,原因是(  )

A.风力较大,沙尘容易吹起

B.夜间湿度大,沙尘容易被吸附在地面附近

C.建筑工地大多在夜间施工,导致浮尘扩散

D.夜间上升气流少,主要是下沉气流,使沙尘从高空降落

12.吸入沙尘量过多容易引起肺部疾病,特别是对儿童危害最大,主要原因是(  )

A.儿童抵抗力差

B.儿童个子矮,吸进去的都是大颗粒的扬尘

C.沙尘对成年人几乎没有影响,但对儿童影响非常强烈

D.儿童贪玩,在野外停留时间长,吸入的浮尘多

13.浮尘天气期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以吹散尘土 ②人们要尽量减少出行 ③城市建筑工地要注意提前做好防风降尘工作 ④通过人工降雨的方式驱散浮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 11.D 12.B 13.B

解析 第11题,夜间地面降温,气流下沉,易导致沙尘从高空降落。

第12题,浮尘中颗粒大的在下,颗粒小的在上,儿童个子矮,吸进去的都是大颗粒扬尘,对身体危害大。

第13题,浮尘天气期间应关闭窗户,减少出行,同时城市建筑工地是沙尘的来源地,应提前做好防风降尘工作。

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

为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营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5月10日,2016年重庆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南岸区举行。

据此完成14~15题。

14.下列事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①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②兴建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 ③加固长江、黄河大堤 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沿海防护林工程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5.下列有关在防灾减灾中的个人行为,不妥当的是(  )

A.优先拯救生命是灾难救助的一项基本原则

B.当灾难突然降临时,最要紧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

C.防灾减灾是社会行为,个人无能为力

D.在不同的灾难和瞬息万变的灾情面前,需要冷静地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

答案 14.D 15.C

解析 第14题,兴建水利枢纽、加固堤防可以防治洪涝灾害,防护林工程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海防林工程可以防治海浪侵袭,这些都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

第15题,防灾减灾,既需要社会参与,也需要公众个人参与。

近年来,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然而,目前地震预防与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

据此完成16~18题。

16.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

在下列板块中,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  )

A.南极洲板块B.美洲板块

C.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

17.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  )

A.湖南、内蒙古B.内蒙古、云南

C.台湾、云南D.台湾、湖南

18.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监测的是(  )

A.山体位移B.地震震级

C.震源深度D.地震烈度

答案 16.D 17.C 18.A

解析 第16题,亚欧板块与除南极洲板块之外的所有板块相邻。

第17题,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云南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第18题,GPS可以测量山体的微小移动。

2015年7月9日,超强台风“莲花”重创福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3亿元。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9~20题。

19.接到超强台风“莲花”预警后,台风登陆范围内的居民应(  )

A.驾船出海,避免强风将船舶吹到陆地上

B.到海滨浴场游泳,体会搏击风浪的成就感

C.待在向风的窗户旁,随时观察台风风速的变化

D.加固部分建筑物

20.接到超强台风“莲花”预警后,若某大型货轮正航行在台风将要经过的海域而不能及时靠岸,船长应要求海轮立即(  )

A.滞航B.适当改变航线

C.穿过风和日丽的台风眼D.返航

答案 19.D 20.B

解析 第19题,接到台风预警后,人们不应外出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驾船出海;室内的居民不应靠近窗户,尤其是向风的窗户,以免被强风刮破的玻璃碎片伤害。

第20题,“将要经过的海域”是关键信息,因此不能滞航;台风眼周围是强风、暴雨区,不能穿越台风眼;返航没有必要,会增加运输成本。

二、综合题(共50分)

21.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据卫星对图中A湖湖面面积的动态监测表明,该湖湖面面积春季平均2110平方千米,夏季平均2900平方千米,秋季平均3450平方千米,冬季平均1290平方千米,容积减少57亿立方米。

1998年长江洪水流量小于1954年,但湖口水位高于1954年,湖区内136座圩堤溃决,损失惨重。

(1)图中省份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7、8两月降水不多主要是因为受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此时湖面面积继续扩大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

(2)造成1998年洪水水位高于1954年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省提出“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以系统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山、江、湖”的综合开发治理,请你为此献计献策:

①在山区应以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重点,实施__________________工程;②在赣江等主要支流实施__________________;③在湖区实施________________工程。

(4)该省的鄱阳湖水系洪灾时有发生,防治该流域洪灾的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还有哪些?

请各举四例。

答案 

(1)亚热带季风 副热带高气压或反气旋 长江干流水入湖 

(2)流域内毁林开荒,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塞河流(湖泊),抬高河(湖)床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洪能力减弱 (3)水土流失 封山育林 梯级开发 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4)工程性措施:

修筑堤坝;整修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

非工程性措施:

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解析 第

(1)题,由降水量柱状图可判断该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但因此时河水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流水补给湖泊水,造成湖面面积继续扩大。

(2)题,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中游围湖造田,使洪灾较严重。

第(3)题,针对第

(2)题中的原因采取措施。

第(4)题,解答该题应结合教材知识进行举例分析。

22.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

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

下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____________(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

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

答案 

(1)低 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2)偏北风。

冷锋。

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

(3)滑坡、泥石流。

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

解析 第

(1)题,此时为冬半年,银川纬度高,靠近冬季风源地,因此气温低。

成都纬度低,且北方有大巴山和秦岭等高大山脉的阻挡,削弱了南下冷空气的势力,因此气温高。

(2)题,成都的风向由图中等压线可以判断: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风向为偏北风。

由四川盆地经历了一次暴雨过程及图中气压场分布可以推断该地区可能是冷锋过境,也可能是受强低压影响形成降水。

第(3)题,四川盆地周围地势较陡,土地疏松,一旦出现暴雨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野营时应注意:

不能在谷底扎营,不能在悬崖、陡坡处扎营。

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一定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

23.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12分)

中央气象台2014年12月1日8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受强冷空气影响,12月1日至2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了大风降温天气,降温幅度一般有6~10℃,其中,东北地区东部、江淮东部、华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2~14℃,吉林东部局部可超过16℃,上述地区并伴有4~6级偏北风,江河湖面风力可达5~7级。

我国东部和南部海域有7~9级偏北风,阵风10~11级。

分析本次寒潮天气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御对策。

答案 不利:

寒潮带来大风降温天气,对农作物和牲畜产生冻害,影响其正常生长,影响交通、通信及海上渔业生产等。

有利:

寒潮降温可杀死大量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可能带来雨雪天气,缓解旱情,使农作物受益。

对策:

加强天气预报,做好应急预案,做好人畜防寒保暖工作,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等。

解析 寒潮对农业的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有利影响体现在寒潮带来的低温可杀死害虫和病菌,而寒潮伴随的雨雪天气可缓解旱情,使农作物受益;不利影响体现在寒潮带来大风、降温天气,对农作物和牲畜造成冻害,且会影响交通、通信以及海上渔业生产等。

寒潮的应对措施包括加强预报,做好应急预案,做好人畜防寒保暖工作,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等。

2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雷暴和闪电是强对流天气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为我国“某城市雷暴月均分布图”和“闪电相对频率时间分布曲线图(以平均值100为标准)”。

(1)描述该城市雷暴和闪电时间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雷暴和闪电易造成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说出防御措施。

答案 

(1)雷暴:

夏半年多于冬半年(或夏季多于冬季);闪电:

白天多于夜晚。

原因:

夏半年比冬半年太阳辐射强,白天比夜晚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雷电。

(2)加强监测预报;给高大建筑安装避雷针;雷暴天不要站在空旷处、高处和大树下;雷暴天不用手机、上网、看电视等;雷暴天减少外出;加强宣传,提高防雷电意识等。

解析 

(1)读图,可以判断该城市雷暴时间夏半年多于冬半年。

闪电时间白天多于夜晚。

因为夏半年比冬半年太阳辐射强,白天比夜晚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更容易发生雷暴和闪电。

(2)对雷暴和闪电要加强监测预报,给高大建筑安装避雷针,雷暴天不要站在空旷处、高处和大树下,雷暴天不用手机、上网、看电视等,雷暴天减少外出,加强宣传,提高防雷电意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