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校本课程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001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校本课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校本课程教案.docx

《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校本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校本课程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校本课程教案.docx

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校本课程教案

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校本课程教案.txtゅ你不用一上线看见莪在线,就急着隐身,放心。

莪不会去缠你。

说好的不离不弃现在反而自己却做不到╮

失落的文明——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校本课程教案

(2007-03-0720:

03:

27转载

第一课时

一、汉民族简介

中国共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被称为“中华民族”,而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灿烂。

汉族在汉代以前被称为“华夏民族”。

《左传》中对“华夏”两字的解释为: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板书也就是说,华就是指的服饰,而夏指的是礼仪,所以说,汉族又叫做华夏民族,而华夏民族中的“华夏“两字,就是服饰和礼仪的结合体。

而到了汉代,由于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强盛的朝代,所以从汉代起,华夏民族又开始被称为汉族。

(穿插讲解:

央视大戏《汉武大帝》片头的字幕: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大家知道,现在在国家的一些重大的庆典和礼仪性的场合,为了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通常会让礼仪小姐穿上旗袍。

但是你们可否知道,旗袍并非汉族人的真正的民族服饰,而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满族的民族服饰。

而真正的最正宗的汉人服饰,却在明末清初满清入关时被迫灭亡,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揭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当然,讲解历史之前,我首先要给大家讲讲什么是汉服。

板书:

华+夏=服饰+礼仪=汉族

二、汉服定义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民族服饰的简称。

从黄帝起,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延续五千年之久。

并影响了周边民族和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

板书:

汉服:

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

三、汉服的基本特征

1、汉服的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宽袖,系带。

(老师现场向学生展示穿在身上的唐式汉服,并且特别强调其与满服的区别。

2、汉服与满服的区别

其区别在于:

汉服袖子和下摆宽大,满服袖子和下摆窄小;汉服多为交领或圆领,满服则为立领;汉服几乎不用扣子,只在身体两侧系绳,腰部用腰带固定;满服则用盘扣固定。

3、汉服与和服、韩服的关系。

A、和服、韩服是汉服的分支。

日本和韩国在古代都属于中华文化圈,它们在历史上都曾经学习和借鉴过许多传统中国的文化,比如服饰、文字,政治制度,器物、科技发明等等。

B、和服与汉服的关系

和服是唐代时,汉服随遣唐使传入日本,日本人在汉服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稍加改良而成。

所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和服和汉服其实是非常相似的,主要的区别在于汉服以圆袖居多,而和服为方袖;汉服的腰带相对狭窄,而和服的腰带宽大;汉服有衣缘,而和服没有。

至于最主要的特征——交领,右衽,宽袖,系带,则与汉服完全一致。

其实和服只是中国人的叫法,在日本,人们称自己的民族服饰为“吴服”,也就是中国吴越地区的服装。

C、韩服与汉服的关系

韩服和汉服的关系同样密切,尤其是男子的服饰,和汉服尤其相象。

韩国人又将韩服称为“明服”,也就是中国明朝的服装。

板书:

汉服的基本特征:

交领,右衽,宽袖,系带

汉服的分支:

和服、韩服

第二课时

四、汉服消失的历史原因

1、明朝末年的动乱:

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在起义中,明朝正规军和农民起义军两败俱伤,而此时,关外的满人乘虚而入,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穿插讲解: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2、满清的剃发易服政策:

A、剃发易服政策的目的:

打击汉人的民族自尊心、汉人对满人统治臣服的象征

B、剃发易服政策的内容:

“十从十不从”

着重讲解:

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

(由“男从女不从”引出清朝中后期汉服女装的异化,即满化。

由“生从死不从”引出为何现在汉服被某些人污蔑为“寿衣”。

C、剃发易服政策的执行过程:

着重讲解:

1重大事件: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2执行口号: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D、剃发易服政策的后果:

汉人传承了数千年的衣冠被毁于一旦,辉煌灿烂的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到明末清初几乎被彻底灭绝,以至现在的汉族成了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没有民族服饰的大民族。

3、满清的剃发易服政策与元朝的改服政策的比较:

手段更毒辣,执行更彻底,效果更明显,打击更巨大。

(穿插讲解:

为什么同样作为中国历史上非汉族统治的朝代,元朝不到一百年就灭亡,而满清能统治长达接近300年之久,其中剃发易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经过剃发易服的“改造”之后,汉人与满人至少在外观上已经很难分辨出来,长期相处的过程中,会逐渐产生“同类化”的倾向,对满人的排斥感逐渐减弱。

五、满清的统治

1、修编《四库全书》

在编纂的过程中,搜集了大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经典,将其中不合满清统治意愿的书籍统统烧毁,留下来的则大量篡改其文字。

尤其是记载满清入关时血腥屠杀的相关资料,一律禁毁。

2、在东北修筑“柳条边”

目的:

为满清统治万一被推翻之后留条退路。

世代严禁汉人移民东北。

3、满汉不通婚

目的:

为了维持其满清部族政权的统治,必须保持本民族血统的纯洁性。

4、满语定为国语

汉语最终以强大的优势战胜满语,成为满清统治者不得不采用的最主要语言。

5、旗人的铁杆庄稼

旗人出生即由国家供养,每月可以从国家领取固定的银钱用于生活,不用辛苦劳作即可衣食无忧,而汉人则无此待遇。

6、清末的“改制”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比较

明治维新由日本天皇推动,全民上下一心,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使日本一跃而成为世界强国。

而满清的变革则举步为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满清统治者担心革新会增强汉人的力量,最终威胁到其部族的统治。

(穿插讲解:

慈禧名言:

“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其中家奴即指汉人。

满大臣刚毅名言:

“汉人强,满人亡。

”意思是不能让汉人强大。

7、辛亥革命的双重性质

反封建革命、民族革命(其中以民族革命为主

(穿插讲解:

中国留学生从日本的图书馆里找回大量在清朝被禁毁的史料,尤其是涉及满清入关屠杀的那一部分,大量印刷,在国内广为传播。

第三课时

六、汉服在清亡后未即时恢复的原因

1、辛亥革命中的“剪辫”运动

大量愚昧无知的汉人不肯煎辫。

因为经过满清近三百年的统治,汉人早就已经习惯了满清的辫子,马褂的装束,早已经将其视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仿佛与生俱来一般。

许多人在被强行剪辫后,号啕大哭,如丧考妣。

2、汉人对汉服的遗忘

汉服消失于清初。

经过漫长的满清统治,逐渐被汉人遗忘。

满清被推翻后,一时人们竟不知道原本汉族的服饰是什么样子的。

对这断裂了三百年的文明,人们不知该如何去修补。

3、清亡后中国的动荡政局

军阀割据、日本侵华、国共内战、建国后的一系列政治运动

(穿插讲解:

在这一系列的动乱中,中国人连最起码的和平安宁的生活都不能保证,更何况恢复汉服这种精神层面的事呢?

4、清亡后出现的流行服饰

A、中山装

孙中山等人从日本引进的日本学生服,和汉服没有任何关系,纯属西洋服饰。

B、旗袍

深受殖民文化影响的上海,一些裁缝尝试将传统的满人旗装(形状类似于直筒子运用西式的剪裁方法进行剪裁,收腰、开叉,使之突显人体曲线,展现性感和身材,一时成为上海以及全国的流行服饰。

七、汉服复兴运动

1、大背景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国力增强,人们日益自信。

物质文明发达起来后必然会带动对精神文明的需求。

2、小背景

日本、韩国的影响。

日本、韩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珍视,包括从中国古代借鉴过去的传统服饰。

3、复兴的起因:

A、清宫戏泛滥

错误的政治导向导致扭曲的历史面目,历史领域受政治领域影响,不能真实再现过去的历史。

B、文明的错位

西方人大量来到中国是在满清末期,他们眼中的中国人,就是剃头留辫、身穿旗装和马褂的形象。

先入为主的印象深刻地影响到了西方人的心理,以至很多不了解中国历史的西方人都认为中国人历史上的一贯形象和装束就是辫子和马褂。

而于今的中国对外文化宣传部门的很多做法,不是在淡化这种印象,而是在加深西人的这种印象。

比如上海APEC会议上的所谓“唐装”,其实并不是唐朝的服装,而是满清马褂的改良版。

而中国举办的一些对外的重大礼仪庆典活动中,礼仪小姐几乎铁定是身着旗袍。

而日本由于成功地保留和改造了以汉服为基础的和服,在国际上大力介绍和推广,以至今天西方人一见到由汉人老祖宗所发明的交领,右衽,宽袖,系带的那种服装,就很自然地认为是“和服”。

而脱胎于满族旗装的旗袍以及马褂,则被西人称为“中国服”(Chinesedress。

如此的历史作弄,实在让人苦涩不已。

(穿插讲解:

一个在中国发生的真实事例。

美国游客来苏州游玩,苏州当地文化部门安排了美女身着汉服吹萧弹琴。

美国人很奇怪,指着演奏女子的服饰问中国人,“她们身上怎么穿着日本人的衣服?

C、汉人的悲情意识

传统服饰文明被拦腰截断的悲伤,国人的遗忘以及西人的误解。

历史的伤痛仍未完全愈合。

第四课时

七、汉服复兴运动

4、复兴的进程

重大的里程碑式事件:

A、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

《汉服重现街头》

B、2004年北京汉服青年集体祭祀民族英雄袁承焕

C、2004年白衣女子天津汉服祭孔(流行网文《一个人的祭礼》

(因时间有限,仅举此三例,其他事例略去。

八、汉服款式和图片展示

图片序号和简介:

1、传统和服

2、现代和服

3、传统韩服

4、现代韩服

5、2003年度“国际小姐”大赛“最佳民族服饰小姐”获得者——中国选手王姗的唐式汉服展示

6、中国式学位服的分解图

(以汉服为蓝本设计

7、身穿汉服上街的第一人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报道的郑州电力工人王乐天身穿汉服逛街的照片

8、让人难忘的背影

(《一个人的祭礼》中独闯清服祭孔大典的汉服女子

9、汉服款式:

祭服

(汉服青年江阴祭祀抗清少年英雄夏完淳

10、武汉2006年汉服成人礼

(女大学生写信倡议,市长亲自批示,市团委组织,数百名武汉重点高中的学生于武汉东湖畔参加并完成汉服成人仪式。

11、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小姐身穿露大腿的旗袍演奏《茉莉花》

(请问这种过于暴露的服装真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服饰的最佳视觉再现吗?

请问东方女子那种含蓄典雅的风格在哪里?

难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演员也是以这种服装出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传统形象?

哦!

MyGod!

^^

12、民间设计的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入场服汉服款

13、民间设计的北京奥运会礼仪小姐礼服汉服款

14、交领右衽的汉服特征重点展示

15、汉服款式:

《汉武大帝》中的窦太后汉服造型

16、汉服款式:

十二章纹冕服

(皇帝祭祀山川天地的最高级别的礼服

17、汉服款式:

玄端

(男子最常用的朝服

18、汉服款式:

周制婚礼服

19、汉服款式:

《汉武大帝》中的汉式婚服

20、汉服款式:

隋唐高腰齐胸襦裙

21、汉服款式:

普通中腰襦裙

22、汉服款式:

唐制婚服——钗钿礼衣

23、汉服款式:

深衣

(深衣男女通用,既被用作礼服,又可日常穿著,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服饰。

深衣流传的时间也很久,从先秦到明朝末年,共流传了三千多年。

24、女子深衣照

25、女子深衣照

26、汉服款式:

褙子

(褙子是宋明女子的常用服饰

27、汉服款式:

比甲

28、《红楼梦》剧照

(里面的服饰是很正规的明代汉服款式

29、汉服男子剧照:

阳刚型

30、汉服男子剧照:

儒雅型

31、汉服男子剧照:

陈宝国在《汉武大帝》中的汉武帝造型

32、汉服男子剧照:

赵文宣在《大明宫词》中的薛绍造型

33、汉服男子剧照:

吴奇隆在《大宋开国》中的南唐后主李煜造型

34、异化的汉服:

汉服风格的女子满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