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应该知道的事情.docx
《毕业生应该知道的事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生应该知道的事情.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生应该知道的事情
毕业生应该知道的事情
最近毕业生招聘的专场,开始在全国“铺开”。
我很少直接去毕业生专场招人。
今天广东的一个综合场,是我第一次参加的毕业生现场招聘会。
今天我是以多重身份,参与这个招聘会的:
作为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我希望为公司招到一批合适的储备人才;作为一个职业规划研究者,我要深入一线接触准备投身社会就业大军——应届生的特点;作为广东省劳动学会、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理事,我想藉此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态、以及他们的所想所思。
到了招聘场,我感到的不是一种兴奋,而是一种压抑。
这是我任职人力资源总监以来的第5年,而5年来,中国的毕业生整整翻了5倍,06年将超过360万。
进场的时间还没到,售票点外已经排起了多条百米“人带”。
这时,我的心中不禁掠过一丝淡淡的伤感。
很多年以前,我也曾经这样在茫茫人龙中,带着满怀的期待排队,每天只能排到3、5个队伍中,去投3、5份简历,而后开始了更加漫长的心里等待……而现在,人龙的规模远远超越我作为毕业生的那个时候。
现在是更多的人可以读大学了,但我无法分清,眼前的这种景象,该是用壮观来形容,还是用悲壮来形容,无法说清,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做了一些统计,也思考了一些细节。
大学生自提的薪酬水平大致如下:
研究生:
全部都是说“4000元以上”。
本科生:
2000-3500元。
大专生:
基本都是提2000以下。
其中,技术类的(如WEB开发),相对偏高,在3000-3500之间。
这些数据,除了研究生略有下降,其它比去年偏高(去年我是在5月份以后,才陆续通知一些人到公司面试)。
一方面也许现在是刚刚开始,大家把握不到竞争线的准绳,另一方面,我希望是因为就业市场在转暖(但是看不到这种迹象)。
而其中,有不少细节值得一提。
一般情况下,我接过简历的时候,不会问也不会看应聘者是来自那个学校(我从不以学校论学生)。
但是当他们回答薪酬要求的时候,却的确体现了一种差别。
今天主要都是来自广东学校的学生,本科线上,暨南大学、华师大、华工、华农提的要求都比较高,要求在2500元以上;而普通一点的院校,则提2500元以下;专科线上,则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所谓“非正规院校”,比如什么技工类学校、民办学校。
他们提的要求,全部都是在1200元以下——问了一轮之后,我就开始对号入座的猜他们是来自那个学校,然后对照简历,我发现几乎达到“问价格则知学校”的地步。
敢情是学校给了他们一个“宏观指导”?
有几个技工类的大专生,都是说800元,我问他们是不是都是同学,他们说“是”。
“为什么你提这个数字呢?
”,他们说:
“因为我们老师说,我们现在的竞争力大概就是800元”。
这种对学生“批量生产,统一价格”的指导方针,令我为他们感到悲哀。
老师的这一句“指导”,足以给全面摧残他们3年来的系统教育和信心,也足以毁灭这个学校——不可否认,他们中的不少人,的确市场上是按照这个价格去招聘的(特别是销售)。
但是,学生不是纯粹的产品,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怎么可以做这种统一的指导呢?
为什么不会有个别人更加有自信的提出1000、1500?
我今天感受到的“好学校”和“差学校”的差别,最大和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学生自信心的差别。
我偶尔被邀去学校做讲座的时候,我经常会对学生说一句话:
“你优秀,是因为你认为自己优秀。
”学生的自我意想,自我心理定位,会永远的影响他一生。
如果我是校长,我会发给这个认为自己的学生值800块的老师400块的工资,但是我不是给他4张纸币,我会换成400个1分的硬币,然后一个个往他脑袋上砸,直到他清醒过来,或者被硬币埋葬。
因为他摧残了一批学生。
今天的面试,我给每个人的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
有一个人我只和他谈了3分钟,留下他的简历,他后面的同学用一种没有希望的眼神看着他,说:
“这么快?
”
我说:
“你会更快。
如果你不假思索的用两句话描述你的优点,我就招你,1分钟”。
可惜他断断续续,说了一大堆——显然他心理的“谱”,是他彩排好的自我介绍,我“打乱”了他的部署。
有一个学生,本来我觉得不错,她只用一页的简历,就表达了她的优势和特点,当我决定招她的时候,习惯的问下学期还有没课并看简历,却看不到她的学校名字,“为什么没写学校名?
”,“因为……我的学校不怎么样……”。
我还是问了她的学校,然后拿起笔,在她的简历中帮她写下她的母校,然后在她眼前竖起简历:
“有没写错?
”“没有。
”
我今天对所有留下的简历,只是做一个动作(在认为特别适合的,打钩)。
这是我唯一写字的简历,我不知道她明不明白,我是在告诉她什么。
她的做法让我大打折扣。
如果我是负责教育的,我有一把足够大的铁锤,我会抡起来把所有的中国学校都砸掉,因为现在不会有一个学校敢站出来说:
我们学校是“教做人的”——全部都是“教书”的。
当然,也有些学生非常善于销售自我,比如,有个应聘网页设计的学生,因为他做的东西都是在学校的内部网,没法把作品展现给我看,他和我说:
“我把作品放到一个叫职友集的网站上,你可以看。
”还有一个应聘文案助理的,也是将她的文章传到自己的BLOG上。
晚上我回去打开他们的主页,觉得他们放在网上的内容很充实,比如应聘文案助理的学生,上面有很多她的随笔作品,我看到她不错的写作思路和思维水平,我决定明天通知这两个人上班。
他们都是来自那些被人看成“差学校”的学生,但是,他们善于利用多种途径,来表达他们的优势。
比如善于利用“职友集”、BLOG这种新的免费工具,的确成为他们赢得我的信任的关键。
总结今天的感受,我认为:
未毕业,先失业,不是因为没有工作机会提供,而是就业能力结构失衡;就业难的关键,也不是因为毕业生多,教育水平下降,而是自我认知的能力模糊,就业信心和自我价值期望的下降。
天之骄子的高傲姿态消失,是好事,但取而代之的不是平衡心、平常心,而是一种自卑、浮躁和茫然。
你可以认为我摆谱、摆资格,但是,作为毕业生,我相信你还是愿意听听一个5年人力资源总监、有过1万人次面试经历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对你的如下“不满”:
不要递给我花里胡俏的简历,给我一点简洁(不是简单)而能突出你自己的表达——面对成千上万的求职者,你真的以为HR会去看你那封100个人有99个差不多的求职信、和装订得像书本一样的简历模板内容吗?
不要对我说太多的自我介绍,我不敢说3、5分钟我就准确判断了你,但是30秒之内我就定格了你的第一印象;我之所以很快结束你的面试,是因为你的后面排队的人真是太多,我也曾经作为毕业生这样苦苦的等待,我只是为了给更多的人一个和你一样平等的机会,而后我会挑选请你到我办公室复试;你认为我给你的时间太少,而流露出失望(自己是不是没被看中了?
)眼神的那一刹那,你就丢失了再次获得复试的机会。
我永远坚持:
你的信心就是我的希望。
你的岗位机会不是我给你的,而是你自己争取的。
不要一副“只要你招我我什么都肯做”的姿态,这样给我一种“卖身”的感觉,我请你是因为你会为公司创造价值,所以不是你“求”职,而是我“请”你。
这不是叫你抬到姿态,而只是希望你抬起胸膛。
不要对我拒绝收你的简历,报以晦气的脸色或失望的情绪。
我不接收你的简历,不是你不行,而是不适合我的公司;我不接收你的简历,不是不给你机会;而是不想给你根本不存在的期待(如果我收了,你会等待着我通知你);不是我不给你面子,而是我不想浪费你和你父母的血汗钱——尽管每一份简历只有1、2元,但是我没有任何理由,去浪费属于你的1分1厘,何况你还是一个纯消费者;我是在帮你节约,让你能够将它投给属于你的机会。
我从不想当我拿不了那么多简历回公司的时候,把你的希望孤伶伶的留在招聘场地里;我更不希望,当招聘会结束以后,你的简历会在冷清的场地,像其它被丢下的简历一样,雪花般漫天飞舞,任人践踏——我决不加入这样的行列,而宁可以拒收给你打击(你也必须开始懂得直面这样的打击),因为你熬了多少个夜晚做出来的那个简历,代表的就是你,上面写着你的价值,和你的尊严。
我始终认为,任何人都可以狠狠的批判教育制度,但是绝对不可以否定你的价值,更不可以践踏你的尊严!
不要不敢说出和写下你毕业的学校,无论她是如何的差,你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因为我绝对不会要这样的人:
看到他父母的时候,因为他们的背景不好而不敢认他们;或者有一天离开我的公司,去到一个更大的公司面试的时候,不好意思说我是来自一个不是500强的公司。
对公司来说,你的价值和价值观,决定了一切。
英雄莫问出处,如果你是一个狗熊,哪怕你从天堂走出来,也还是狗熊。
不要给我罗列一大堆你的学习成绩和从事的所谓实习(因为很多毕业生也曾经到我这里来兜一圈,参观一下,盖个章名曰“实习”),你只需要挑选一件特别的事情,要点式地说明过程和结果,让我知道你是怎样做事的。
不要不敢用眼睛看着我,你不敢瞧我的时候我也瞧不起你。
不要在回答“你的薪酬要求”的时候,多了那么多废话。
我不想听每个人都重复着“因为我是毕业生,没有社会经验,所以如果公司觉得这个要求太……我也可以……”,我的钱也许也是刚刚从人民银行印出来的,但是它们不会因为还没有被流通转手,而减损它的价值。
其实我不在乎你说的是5000,还是1500,我在乎的是你说出一个数字的那种语气、眼神。
我尊重每个人都有自估劳动力价值的权利(但公司自有它的薪酬制度,不会特殊对待你),但我喜欢干脆利落的同事,干脆利落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做事风格,也是一种做人态度。
我会固执的认为:
你说出这个数字前后带了多少个字符,就表示你做事有多拖泥带水;或者你的自我认识和自信是多么摇摆不定。
人生简短,价值无限,告诉人家你是独一无二的,你就是你,你成就你最近毕业生招聘的专场,开始在全国“铺开”。
我很少直接去毕业生专场招人。
今天广东的一个综合场,是我第一次参加的毕业生现场招聘会。
今天我是以多重身份,参与这个招聘会的:
作为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我希望为公司招到一批合适的储备人才;作为一个职业规划研究者,我要深入一线接触准备投身社会就业大军——应届生的特点;作为广东省劳动学会、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理事,我想藉此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态、以及他们的所想所思。
到了招聘场,我感到的不是一种兴奋,而是一种压抑。
这是我任职人力资源总监以来的第5年,而5年来,中国的毕业生整整翻了5倍,06年将超过360万。
进场的时间还没到,售票点外已经排起了多条百米“人带”。
这时,我的心中不禁掠过一丝淡淡的伤感。
很多年以前,我也曾经这样在茫茫人龙中,带着满怀的期待排队,每天只能排到3、5个队伍中,去投3、5份简历,而后开始了更加漫长的心里等待……而现在,人龙的规模远远超越我作为毕业生的那个时候。
现在是更多的人可以读大学了,但我无法分清,眼前的这种景象,该是用壮观来形容,还是用悲壮来形容,无法说清,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做了一些统计,也思考了一些细节。
大学生自提的薪酬水平大致如下:
研究生:
全部都是说“4000元以上”。
本科生:
2000-3500元。
大专生:
基本都是提2000以下。
其中,技术类的(如WEB开发),相对偏高,在3000-3500之间。
这些数据,除了研究生略有下降,其它比去年偏高(去年我是在5月份以后,才陆续通知一些人到公司面试)。
一方面也许现在是刚刚开始,大家把握不到竞争线的准绳,另一方面,我希望是因为就业市场在转暖(但是看不到这种迹象)。
而其中,有不少细节值得一提。
一般情况下,我接过简历的时候,不会问也不会看应聘者是来自那个学校(我从不以学校论学生)。
但是当他们回答薪酬要求的时候,却的确体现了一种差别。
今天主要都是来自广东学校的学生,本科线上,暨南大学、华师大、华工、华农提的要求都比较高,要求在2500元以上;而普通一点的院校,则提2500元以下;专科线上,则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所谓“非正规院校”,比如什么技工类学校、民办学校。
他们提的要求,全部都是在1200元以下——问了一轮之后,我就开始对号入座的猜他们是来自那个学校,然后对照简历,我发现几乎达到“问价格则知学校”的地步。
敢情是学校给了他们一个“宏观指导”?
有几个技工类的大专生,都是说800元,我问他们是不是都是同学,他们说“是”。
“为什么你提这个数字呢?
”,他们说:
“因为我们老师说,我们现在的竞争力大概就是800元”。
这种对学生“批量生产,统一价格”的指导方针,令我为他们感到悲哀。
老师的这一句“指导”,足以给全面摧残他们3年来的系统教育和信心,也足以毁灭这个学校——不可否认,他们中的不少人,的确市场上是按照这个价格去招聘的(特别是销售)。
但是,学生不是纯粹的产品,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怎么可以做这种统一的指导呢?
为什么不会有个别人更加有自信的提出1000、1500?
我今天感受到的“好学校”和“差学校”的差别,最大和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学生自信心的差别。
我偶尔被邀去学校做讲座的时候,我经常会对学生说一句话:
“你优秀,是因为你认为自己优秀。
”学生的自我意想,自我心理定位,会永远的影响他一生。
如果我是校长,我会发给这个认为自己的学生值800块的老师400块的工资,但是我不是给他4张纸币,我会换成400个1分的硬币,然后一个个往他脑袋上砸,直到他清醒过来,或者被硬币埋葬。
因为他摧残了一批学生。
今天的面试,我给每个人的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
有一个人我只和他谈了3分钟,留下他的简历,他后面的同学用一种没有希望的眼神看着他,说:
“这么快?
”
我说:
“你会更快。
如果你不假思索的用两句话描述你的优点,我就招你,1分钟”。
可惜他断断续续,说了一大堆——显然他心理的“谱”,是他彩排好的自我介绍,我“打乱”了他的部署。
有一个学生,本来我觉得不错,她只用一页的简历,就表达了她的优势和特点,当我决定招她的时候,习惯的问下学期还有没课并看简历,却看不到她的学校名字,“为什么没写学校名?
”,“因为……我的学校不怎么样……”。
我还是问了她的学校,然后拿起笔,在她的简历中帮她写下她的母校,然后在她眼前竖起简历:
“有没写错?
”“没有。
”
我今天对所有留下的简历,只是做一个动作(在认为特别适合的,打钩)。
这是我唯一写字的简历,我不知道她明不明白,我是在告诉她什么。
她的做法让我大打折扣。
如果我是负责教育的,我有一把足够大的铁锤,我会抡起来把所有的中国学校都砸掉,因为现在不会有一个学校敢站出来说:
我们学校是“教做人的”——全部都是“教书”的。
当然,也有些学生非常善于销售自我,比如,有个应聘网页设计的学生,因为他做的东西都是在学校的内部网,没法把作品展现给我看,他和我说:
“我把作品放到一个叫职友集的网站上,你可以看。
”还有一个应聘文案助理的,也是将她的文章传到自己的BLOG上。
晚上我回去打开他们的主页,觉得他们放在网上的内容很充实,比如应聘文案助理的学生,上面有很多她的随笔作品,我看到她不错的写作思路和思维水平,我决定明天通知这两个人上班。
他们都是来自那些被人看成“差学校”的学生,但是,他们善于利用多种途径,来表达他们的优势。
比如善于利用“职友集”、BLOG这种新的免费工具,的确成为他们赢得我的信任的关键。
总结今天的感受,我认为:
未毕业,先失业,不是因为没有工作机会提供,而是就业能力结构失衡;就业难的关键,也不是因为毕业生多,教育水平下降,而是自我认知的能力模糊,就业信心和自我价值期望的下降。
天之骄子的高傲姿态消失,是好事,但取而代之的不是平衡心、平常心,而是一种自卑、浮躁和茫然。
你可以认为我摆谱、摆资格,但是,作为毕业生,我相信你还是愿意听听一个5年人力资源总监、有过1万人次面试经历的人力资源工作者,对你的如下“不满”:
不要递给我花里胡俏的简历,给我一点简洁(不是简单)而能突出你自己的表达——面对成千上万的求职者,你真的以为HR会去看你那封100个人有99个差不多的求职信、和装订得像书本一样的简历模板内容吗?
不要对我说太多的自我介绍,我不敢说3、5分钟我就准确判断了你,但是30秒之内我就定格了你的第一印象;我之所以很快结束你的面试,是因为你的后面排队的人真是太多,我也曾经作为毕业生这样苦苦的等待,我只是为了给更多的人一个和你一样平等的机会,而后我会挑选请你到我办公室复试;你认为我给你的时间太少,而流露出失望(自己是不是没被看中了?
)眼神的那一刹那,你就丢失了再次获得复试的机会。
我永远坚持:
你的信心就是我的希望。
你的岗位机会不是我给你的,而是你自己争取的。
不要一副“只要你招我我什么都肯做”的姿态,这样给我一种“卖身”的感觉,我请你是因为你会为公司创造价值,所以不是你“求”职,而是我“请”你。
这不是叫你抬到姿态,而只是希望你抬起胸膛。
不要对我拒绝收你的简历,报以晦气的脸色或失望的情绪。
我不接收你的简历,不是你不行,而是不适合我的公司;我不接收你的简历,不是不给你机会;而是不想给你根本不存在的期待(如果我收了,你会等待着我通知你);不是我不给你面子,而是我不想浪费你和你父母的血汗钱——尽管每一份简历只有1、2元,但是我没有任何理由,去浪费属于你的1分1厘,何况你还是一个纯消费者;我是在帮你节约,让你能够将它投给属于你的机会。
我从不想当我拿不了那么多简历回公司的时候,把你的希望孤伶伶的留在招聘场地里;我更不希望,当招聘会结束以后,你的简历会在冷清的场地,像其它被丢下的简历一样,雪花般漫天飞舞,任人践踏——我决不加入这样的行列,而宁可以拒收给你打击(你也必须开始懂得直面这样的打击),因为你熬了多少个夜晚做出来的那个简历,代表的就是你,上面写着你的价值,和你的尊严。
我始终认为,任何人都可以狠狠的批判教育制度,但是绝对不可以否定你的价值,更不可以践踏你的尊严!
不要不敢说出和写下你毕业的学校,无论她是如何的差,你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因为我绝对不会要这样的人:
看到他父母的时候,因为他们的背景不好而不敢认他们;或者有一天离开我的公司,去到一个更大的公司面试的时候,不好意思说我是来自一个不是500强的公司。
对公司来说,你的价值和价值观,决定了一切。
英雄莫问出处,如果你是一个狗熊,哪怕你从天堂走出来,也还是狗熊。
不要给我罗列一大堆你的学习成绩和从事的所谓实习(因为很多毕业生也曾经到我这里来兜一圈,参观一下,盖个章名曰“实习”),你只需要挑选一件特别的事情,要点式地说明过程和结果,让我知道你是怎样做事的。
不要不敢用眼睛看着我,你不敢瞧我的时候我也瞧不起你。
不要在回答“你的薪酬要求”的时候,多了那么多废话。
我不想听每个人都重复着“因为我是毕业生,没有社会经验,所以如果公司觉得这个要求太……我也可以……”,我的钱也许也是刚刚从人民银行印出来的,但是它们不会因为还没有被流通转手,而减损它的价值。
其实我不在乎你说的是5000,还是1500,我在乎的是你说出一个数字的那种语气、眼神。
我尊重每个人都有自估劳动力价值的权利(但公司自有它的薪酬制度,不会特殊对待你),但我喜欢干脆利落的同事,干脆利落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做事风格,也是一种做人态度。
我会固执的认为:
你说出这个数字前后带了多少个字符,就表示你做事有多拖泥带水;或者你的自我认识和自信是多么摇摆不定。
人生简短,价值无限,告诉人家你是独一无二的,你就是你,你成就你
应届生你拿什么来拯救自己
--------------------------------------------------------------------------------
虽然寒冬还未到来,但是,“火爆”的招聘会上,却早已充满入骨三分的寒意:
今年普高大专以上应届毕业生将突破360万,这个数字并未累计数百万中专和职高技校应届生!
根据《中国大学生》提供的数据,过去三年国家公布的数字,毕业生就业率在70%以上。
但是国家的“就业率”和“失业率”的概念一样,都不是市场概念(例如“待岗”不是“失业”),事实上,就业率远远低于这个数字。
根据“职友集”提供的工作职位搜索统计数据,春节前,职场上要求“有经验”的岗位占到95%,而求职者中,应届毕业生却占到65%以上!
《大学周刊》资深记者杨艾祥走访的数据显示:
近期的招聘会北京、天津、广州等地统计的不完全数据,不少本科生希望的薪酬在2500左右;而一些人才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企业的平均预算水平在1700元左右。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近期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
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企业接收毕业生存在政策性障碍、就业市场不适应大学生就业的需要和高校就业指导内容肤浅,成为导致首都大学生就业难的四大重要原因。
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360万应届毕业生,你拿什么来拯救自己?
作为力量单薄的一个HR工作者,我无法为你们提供面对“供需矛盾”、“政策性障碍”等宏观问题的意见,但是,要了解“就业市场”、要弥补“高校就业指导内容肤浅”,毕业生首先要听听HR的声音,要知道企业和企业的HR在想什么。
我也仅能从HR的角度,谈谈大学生如何帮助自己。
HR为何沉默不言?
1、沉默原因之一:
少惹这帮“爷们”
我因为是广东人力资源协会的理事,HR的活动参加多了,就和不少人力资源经理认识。
在广州参与第二场毕业生招聘会时,中午我和几个不同公司的HR坐在一起聊,并动员他们到网上作个论坛。
其中有一位来自国有企业的HR总监,去年曾和我一起受某校邀请,主持《毕业应聘前瞻交流会》,那次他非常活跃,但是,今天却不作声,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
你没看到你的文章(他指《HR声音1:
应届毕业生,我对你“非常不满”》)后面的回帖吗?
你一开口就有人当你是仇人。
要不被人骂,我得要扮官方语言说:
事实上,我们的大学生,98%都是优秀的,自信的,有能力的,只有少数人是什么什么的。
我们提点看法,仅仅作为各位天之骄子的参考,不妥之处,请大家海涵……然后才说话!
——要帮人家提意见,还得像主子一样伺候他,这事我不干。
的确,HR一开口,就有少数的声音让他们闭嘴,比如,我曾在网上看到一篇某HR给大学生的信,后面的一些跟贴是(引号内容):
“HR都不是什么东西,他们都凭自己的主观选择人”
应届生,你何曾不是凭自己的主观选择就业?
只不过此时此刻你没得选择而已。
毛主席就不主观,不分学历背景,不分高矮胖瘦,两个字:
“下乡”——全部有活干。
你肯吗?
这好吗?
你不照样也想按自己喜好挑活干!
如果HR说:
行,别选了,位置3个,先到先得!
这行吗?
如果先到的不是你呢?
“HR就是我们进入企业的一道屏障,除此之外,他们不是什么东西”
高考就是你进入大学的一道屏障,除此之外,它也不是什么东西。
但是你不冲过去,你今天也不是“大学生”。
“你们别指指点点了,站在大学生的立场考虑吧。
想想当初你们是什么狗模样!
”
喂,买东西的,别这么挑剔,你站在我们产品的角度考虑吧,看你那狗样也想买我们产品!
——有对客户这样说话,而成功把产品卖出去的吗?
我在发出《HR声音1:
应届毕业生,我对你“非常不满”》后收到的上百封邮件中,也有个别比较偏激的回应:
“虽然我认同你说的道理,但是你何必一杆子打死一船人?
”(我倒成了‘杀人犯’了?
)“难道我们在你眼中就那么差吗”(他认为我提出的“8不要”,是认为学生都那样)。
难道我下次真的像那位朋友说的:
首先98%的大学生都是具备“8要”的而不是“8不要”的?
当然,这种偏激的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往往就是因为这少数声音,让得一些HR不说话了——因为说好了自己没什么收益,说不好还给人骂,还要花时间精力,这不是自讨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