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全套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7996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全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全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全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全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全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全套教案.docx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全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全套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全套教案.docx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全套教案

2020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全套教案

16.常见的岩石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地球上岩石的基本状况。

初步认识大自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

科学探究:

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科学态度: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教材分析】

《常见的岩石》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属于地球与宇宙领域。

课标要求:

详细指导学生科学观察、细致描述四种常见岩石,知道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初步能根据岩石的外部特征辨认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砂岩四种常见岩石。

【学情分析】

学生早在一年级时已经接触过石头,所以四年级的孩子对岩石存在的地点、颜色、颗粒大小等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就其学习方式和心理特点来说,他们对自然科学的事物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

老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浅入深逐步学习岩石的知识。

【教学目标】

1.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软硬、轻重、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2.学生利用感官的观察和借助工具的观察获得岩石构造的感性知识。

3.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

4.能够采集并会制作岩石标本。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对岩石的观察,知道岩石的特征并能用语言描述岩石。

难点:

1.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会辨认四种常见的岩石。

2.能够采集并制作岩石标本。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石灰岩、砂岩、大理岩、石灰岩等岩石以及岩石标本;醋酸;水;滴管;放大镜;白砂纸;小锤子;课件;

学生准备:

自己收集的岩石材料。

学生分组材料: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石灰岩标本,放大镜、滴管和玻璃片等工具。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一、趣味导入,引入新课

1.师:

同学们,这个是什么,你们认识吗?

(老师出示一块岩石)。

2.师:

很显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块石头,用更加科学的语言,我们可以把这块石头叫做岩石,那今天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欣赏更多的岩石吧!

[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熟悉的石头,引起学生的关注,再利用图片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回忆生活中常见的岩石。

]

二、学习新课,研究岩石

(一)认识常见的岩石

1.师:

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岩石?

它们是什么样的呢?

生:

海边、大山旁、湖底的山石……

2.师:

同学们说的真好,真是见多识广,那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哪些地方还有岩石吧?

师生:

湖底的珊瑚、沙漠中的岩石、河边的小石子、高山上的岩石……(出示幻灯片)。

3.师:

这些地方的岩石不仅漂亮而且形状也各种各样呢。

有大的、小的;红的、绿的、蓝的;长的、圆的…

4.师:

其实,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

一些岩石裸露在地表,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着。

[设计意图:

通过认识石头,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石头,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石头,引导学生认识到岩石到处都有,分布广泛,初步了解这些石头的特点。

]

(二)观察岩石

1.师:

岩石分布广泛,生活中也是处处可见,大家用什么方法来观察这些岩石呢?

生:

眼睛看、手摸、鼻子闻……

2.接下来,我们和这些岩石来一个“亲密接触”吧,组长领取待观察的岩石和相应的工具。

(5-6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先分一块相同种类的岩石——花岗岩,利用相应的工具进行观察研究。

3.师:

我们利用2分钟时间观察这块石头,再用3分钟时间组内同学相互交流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能想到更多观察岩石的方法。

4.师:

时间到,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打算用怎样的方法来研究这块石头呢!

师生交流反馈。

5.教师引导并板书:

a.师:

用眼睛可以观察岩石的什么?

(生:

颜色、形状、条纹或花纹、斑点、颗粒大小等)

师:

我们可以选用粗粒的白砂纸(或无釉瓷砖),用岩石标本在上面用力划线,辨别出划痕颜色。

描述划痕颜色比用眼睛看岩石颜色更准确。

(如:

花岗岩有肉红色、白色、黑色;颗粒较大、粗糙;划痕颜色为肉红色。

b.师:

用手怎样观察?

(摸)

师:

用手摸可以感觉到岩石的什么?

(生1:

光滑粗糙程度;生2:

我们还可以掂一掂,来比较岩石是轻还是重。

c.用鼻子闻气味?

怎么闻?

(生:

靠近点、磨擦、轻轻敲打后再闻……)

d.借助其他工具进行观察。

生:

一只手捏住岩石,一只手拿着小锤子,敲击没打磨过的面,或者用相同的两块岩石对敲。

每次的力度要差不多。

听一听岩石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声音)

(如:

花岗岩声音稍清脆。

e.断了面的岩石,我们能够准确地观察到岩石有没有气孔、条纹、层理和生物痕迹。

(如:

花岗岩无气孔无条纹、无生物痕迹。

f.我们可以在岩石断面较平的地方,分别滴1-2滴清水,观察吸水性。

(如:

花岗岩不吸水。

师生小结:

用眼睛看形状、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觉粗糙程度、重量;用鼻子闻气味;借助外部工具观察岩石的吸水性、声音的响亮程度、层理、划痕、生物痕迹……

[设计意图: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些方面观察岩石,通过对某一块岩石的详细讲解,学生已经具体了解了观察岩石的方法。

]

6.小组实验:

学生领取实验材料,分组观察各类岩石并且完成岩石表面特征的表格。

(材料包括:

材质、颜色、大小不同的岩石、相应工具等)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加强组内成员的讨论,并进行交流汇报一起完成岩石特点的实验表格。

]

7.观察实验结束后,师生再一起总结,描述各类岩石的特点。

如:

岩石的构造——层理、气孔、斑点、条纹、吸水性、生物痕迹、颗粒大小……

表面特征

花岗岩

大理岩

砂岩

石灰岩

断口颜色

颗粒粗细

划痕颜色

敲击声音

吸水性

气孔、条纹

动植物划痕

8.师:

岩石的种类这么多,有没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呢?

比如:

大理岩、石灰岩怎样与其他的岩石区分呢?

接下来,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吧!

把一种神奇的液体(醋酸)分别滴在大理岩和石灰岩上,会有怎样的现象呢?

学生仔细观察:

会有气泡冒出。

(盐酸的酸性过强,所以使用醋酸进行实验)

9.师解释:

其实,这种神奇的液体叫做醋酸,它是一种酸性液体,可以和大理石、石灰岩这种呈碱性的物质发生反应。

这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反应,可以在各种岩石中快速找出大理岩和石灰岩哟!

【这里利用酸辨别岩石的实验,教材上并没有讲到,我觉得比较有趣,所以打算做一个演示实验,老师不建议用酸,是因为酸比较危险的吗,请问这里有没有必要讲这个特点呢?

10.师生共同总结出常见岩石的特征和鉴别岩石的方法。

[设计意图:

让学生掌握科学观察岩石特征的基本方法,比较出每种岩石不同的表面特征,聚焦岩石不会被外部物体改变的特点,培养学生科学观察能力,满足孩子们接触不同的岩石的猎奇心理。

]

(三)描述岩石

1.师:

掌握了各种岩石的表面特征,大家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岩石的特点呢?

2.举例描述花岗岩的特征。

分别从颜色、颗粒大小、气孔、吸水性等方面进行描述。

(比如:

花岗岩:

分布比较广泛,表面呈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质地坚硬,声音清脆;划痕为肉红色;不吸水;无气孔无条纹。

大理岩:

灰色,有亮点;颗粒中等,比较粗糙;声音稍清脆;划痕为灰色;不吸水;无气孔无条纹;遇醋酸冒泡。

砂岩:

有土黄、白等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颗粒粗糙;声音稍浑浊;划痕为黄色;吸水;有气孔有层次,常有动植物痕迹。

石灰岩:

青灰色、灰色或白色;颗粒较细,光滑,较硬;声音稍清脆;划痕为灰白色;吸水;无气孔有条纹,常有动植物痕迹,遇酸冒泡。

3.学生举一反三描述其他种类的岩石。

4.小游戏:

为了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各类岩石,老师随机拿出一块岩石,请学生分辨,并说一说是根据什么特点知晓它的名字的?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观察、描述活动、游戏分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准确的描述出岩石的特点,如:

大小、颜色、斑纹、气孔等。

]

(四)制作岩石标本

1.师:

学习了这么多关于岩石的知识,大家来动手来做一块岩石标本吧?

我们可要耐心、细心呢,也要注意安全呀!

2.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制作岩石标本。

3.师引导学生从搜集→清理→判断→装盒→贴标签这个过程来来进行制作。

[设计意图:

标本的制作是比较考验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小实验,学生能够从搜集岩石、清理干净、判断岩石种类、装盒、最后贴标保存这一系列过程熟悉岩石的各种特点。

]

五:

小结拓展

1.小结: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吧!

2.拓展:

a.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环境特点,试着收集和制作更多种类岩石矿物标本,课下收集岩石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b.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做一张关于岩石的手抄报吧,写一写你认识的岩石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

16.常见的岩石

花岗岩

大理岩

砂岩

石灰岩

17.认识矿物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对象的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4.4地球表面覆盖着岩石。

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教材分析】

《认识矿物》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岩石与矿物》的第二课。

本课在上一课认识岩石特征的基础上,介绍岩石的组成部分矿物。

教材将指导获取知识与引导观察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以“观察岩石特点"为题,引导学生了解岩石与矿物的关系。

此后,分别从矿物的颜色、晶体形状、断口处的光泽、透明度、硬度五方面,引导学生通过思考,选择一些方法先进行自主观察,再逐一认识矿物的性质,最终了解矿物的常见性质。

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理解矿物与岩石的不同,认识矿物的性质,还能教会学生一些识别矿物的基本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体会科学与自然的关系。

本课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发现在岩石里面蕴藏着矿物,并且有些石头里面蕴藏的矿物成分比较集中,这些矿物能使石头显现不同的颜色。

第二部分,具体研究矿物的性质。

矿物的性质主要包含矿物的颜色、晶体形状、断口处的光泽、透明度、硬度五方面,在教材中,设计了不同的探究方法和探究工具,引导学生去发现矿物的这些性质。

有的矿物性质的研究工具可以是多样的,比如矿物的硬度,可以选用指甲、钥匙、小刀、玻璃等,与矿物本身的硬度作比较,可以更加丰富学生的探究经验。

通过对矿物性质的认识和研究,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对矿物性质的应用,为了解矿物矿产在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应用做出铺垫。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的学习,学生对石头已经有过一定的观察和初步的认识,而通过本册第一课《常见的岩石》的了解,学生也对岩石也有了更多的兴趣。

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从更细微之处去观察岩石,发现岩石与矿物的关系,从而认识矿物。

四年级学生经过一至三年级的实验教学,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让学生自主实验,并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事物的好奇不再停留于事物的表面,而是开始能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

由于学生在一至三年级已经有了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方法,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进行本课的探究和学习。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

2.能举例说明矿物不同于岩石的特征。

科学探究:

能对矿物的粉末颜色、晶体形状、光泽、透明度和硬度进行细致观察与描述,并能认真记录。

科学态度:

提升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体验到认真观察和细致描述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2.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进行研究,寻找矿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思考如何合理的开发利用矿物。

教学目标分析步骤:

1.知道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能举例说明矿物不同与岩石的特征。

2.能对矿物的粉末颜色、晶体形状、光泽、透明度和硬度进行细致观察与描述,并能认真记录。

3.提升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体验到认真观察和细致描述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知道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结构。

2.能对矿物的粉末颜色、晶体形状、光泽、透明度和硬度进行观察和描述。

【教学难点】

通过简单的方法和工具观察矿物,并认真记录。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

放大镜、手电筒、钥匙、小刀、玻璃片、白纸、托盘;材料袋1、矿物标本盒。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矿物组成岩石和矿物的共同特征

1.出示材料1,提问:

这里有三块矿物,它们是黄铁矿、黄金矿、石英。

请仔细观察后,说一说,这些矿物有哪些不同于岩石的特征?

2.分组活动:

观察黄铁矿、黄金矿、石英

3.汇报交流:

它们整块看起来颜色比较一致;表面光亮;石英的外面看起来和普通的石头一样,但是内侧有一根一根的小晶体。

4.阅读资料:

矿物小百科以及黄铁矿、黄金矿、石英小资料

5.谈话:

通过阅读资料,谁能说说什么是矿物?

矿物有哪些不同于岩石的特征?

6.小结:

“矿物”的成分、颜色都比较集中,它们像一块一块的积木,共同构成了岩石。

世界上有3000多种矿物。

矿物使岩石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花岗岩中,每种颜色的颗粒就代表一种矿物。

[设计意图:

聚焦岩石中的矿物成分,从区别和联系两个方面来帮助认识矿物和岩石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岩石的认识。

7.揭示课题并板书: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认识矿物》。

8.课件示图,提问:

这是什么岩石?

它有什么特点?

9.学生汇报交流:

花岗岩通常由黑、半透明、粉红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构成。

在花岗岩中,可以找到亮亮的薄片、白色的小颗粒、粉红色的小颗粒。

10.播放花岗岩矿物成分的显微图片或视频。

11.提问:

通过图片或视频你们知道了什么?

长石、黑云母、石英与花岗岩之间有什么关系?

12.讲解:

花岗岩中每种颜色的颗粒就代表一种矿物。

花岗岩中的黑色的亮片叫做云母,白色或透明的小颗粒叫做石英,粉红色的小颗粒是长石,它们分别是三种不同的矿物。

花岗岩就是由这三种矿物构成的。

我们上节课了解的石灰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常含有白云石、黏土矿物和碎屑矿物。

砂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白云木等。

方解石和白云石是大理岩主要矿物成分。

[设计意图:

借助剖析花岗岩的矿物构成,认识到岩石中每一种颜色就是一种矿物成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矿物构成岩石的概念,岩石是由两种或以上的矿物组成的。

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思维活动,有利于认知结构的形成。

]

二、用多种方法观察、描述矿物的性质。

1.谈话:

刚才我们已经简单了解几种矿物的特征,接下来我们将运用多种方法观察矿物,并且简单记录和描述矿物的性质。

2.出示记录单,提问: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观察矿物?

运用不同的方法如何观察矿物?

3.分组讨论交流

4.小结:

通过刚才的讨论交流,我们找到了一些观察矿物的方法。

我们可以看矿物的颜色;矿物表面的会不会反光,我们叫做矿物的光泽;矿物会不会透光,我们叫做矿物的透明度。

还可以用一些物品在矿物的表面划一划,了解矿物的硬度。

5.阅读资料卡片:

用矿物在白砂纸(白色无釉瓷板)上划过,鉴别留下粉末的颜色。

晶体的形状可以根据矿物具体结晶的形状进行描述。

如立方体、六棱柱、八面体等,或呈粒状、块状集合体等。

矿物的光泽通常用某种材料的光泽来描述,如金属、玻璃、丝绸等。

方铅矿为金属光泽,水晶为玻璃光泽,石膏为丝绢、玻璃或珍珠光泽等。

将手电筒(或激光笔)紧贴在矿物一侧,用白纸屏在另一边接收光线,如能明显透过矿物在纸屏上留下清晰光斑,为透明;如能留下光晕,为半透明;如光线不能透过,则为不透明。

矿物硬度被简化为四个级别。

三种鉴别硬度的日用品硬度由小到大依次是:

指甲、全铜钥匙、铁钉。

根据矿物在刻划中表现可为硬度下描述性定义:

指甲能划动为软,指甲划不动钥匙划动为较软,钥匙划不动铁钉能划动为硬,玻璃划不动为很硬。

6.汇报交流:

如何运用不同的方法观察矿物?

7.提问:

观察矿物时还要注意什么?

根据矿物的特点,一个一个观察,并且做好实验记录。

注意实验过程的分工合作;注意工具的使用安全。

7.分组活动:

观察研究矿物标本并记录。

8.投影记录单,汇报交流:

通过观察,发现矿物有什么性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工具深入观察、细致描述矿物的不同特征。

用简洁明晰的图文呈现科学观察矿物性质的方法,包括用什么工具、观察什么特征、用什么词汇描述。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自学,为提高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做好了铺垫。

三、全课总结,拓展提高

谈话: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常见矿物的认识方法,知道了可以从颜色、光泽、硬度、透明度等方面去做初步的判断。

课后请同学们思考,利用矿物的这些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可以有哪些用途?

接下来的课,我们将进一步地了解和学习。

[设计意图:

全课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矿物的性质与人们生产生活关系,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出铺垫。

]

 

活动记录单

 

特    征   

矿物名称

划痕颜色

晶体形状

断面光泽

透明程度

硬        度

……

【板书设计】

17.认识矿物

矿物岩石

划痕颜色

晶体形状

断面光泽

透明度

硬度

18.矿物与我们的生活

【课标分析】

1.本单元教材以认识岩石和矿物为明线,十分重视帮助学生获取相关直接经验,力图借

助探索性观察、合理描述、科学调查、采集、体验游戏、科学阅读促进他们建立起对岩石矿物的基本认识,初步树立节约矿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地球上岩石的基本状况;

•初步认识大自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

科学探究:

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科学态度: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相信权威与书本。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4.4知道矿产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15.1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自然资源。

•说出人类利用矿产资源进行工业生产的例子,树立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

【教材分析】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中的最后一课,“岩石与矿物”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组成地球的物质“水、空气、土壤、岩石、矿物”之后,学习的又一个地球物质与人类关系的课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岩石、矿物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从资源枯竭的角度认识岩石、矿物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意识到生态环境的破坏、矿物资源的枯竭,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大自然已向人类亮起了红灯,引导学生树立爱惜资源的观念,了解一些保护矿物资源的方法,并积极付之行动。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四部分:

第1部分,认识矿物是重要的生产原料。

教材结合每一种矿物的性质来说明它们的用途,借此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体会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感受到矿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第2部分,了解从铁矿石到铁制品的生产过程。

教材列举了从开采铁矿→粉碎铁矿石→高炉炼出铁水→分离铁水和矿渣→浇铸冷却成形→加工成铁制品的生产过程,让学生知道矿产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第三部分,体会石膏的固定作用。

教材设计了体会石膏作用的制作实验活动,通过亲身体验石膏的固定作用,拓展延伸石膏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矿物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第四部分,阅读了解矿业生产的基本状况。

教材列举了古代模拟采矿场景、开采硫磺矿、开采铁矿、淘金的事例,提供了部分矿物可开采年限的数据,用列数据和比喻这两种方式揭示出矿物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也揭示了当前矿物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矿物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引发危机意识,激发他们保护矿物资源、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低段对组成地球的物质“水、空气、土壤”的学习,学会了观察研究并定性描述组成地球物质的方法。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是《岩石与矿物》这一主题中的最后一课,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岩石的特征和矿物和性质,已经具备了学习探究矿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

但是,毕竟是四年级的学生,其认识水平和逻辑推理比较薄弱,对抽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还处在初始阶段。

因此,如何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归纳出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认识到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矿物资源正在逐渐减少,是本课必须解决的难题。

【思维导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矿物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知道从铁矿石到铁制品的生产过程。

2.了解石膏的用途,知道矿产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3.阅读了解矿业生产的基本状况,认识到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矿物资源正在逐渐减少。

科学探究:

1.在教师引导下,能从矿物的形成、开采和利用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知道很多矿物资源不可再生,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正在逐渐减少。

2.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矿物资源开采年限的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查阅新型能源的有关资料,理解保护矿物资源的重要性。

科学态度:

1.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体验人类了解和掌握矿物性质能更好地为人类开发和利用服务。

2.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