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填空题195道版本.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9763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史填空题195道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古代文学史填空题195道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古代文学史填空题195道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古代文学史填空题195道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古代文学史填空题195道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填空题195道版本.docx

《古代文学史填空题195道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填空题195道版本.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文学史填空题195道版本.docx

古代文学史填空题195道版本

1、文章四友:

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

2、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杨擅长五律,卢骆擅长七言歌行体。

3、吴中四士:

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

4、沈宋:

指初唐时期的沈佺期,宋之问,他们的诗在诗律和艺术方面有很大进展,为唐代近体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

完成“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工作。

五律的定型是由二人最后完成的。

同时又与李杜等人成功的把这种律诗的粘对法则应用于七言诗,完成了七言诗的定型,为诗歌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5、唐代最早出现的比较成熟的古文---王勃《野望》

6、初唐诗人的核心旗手,盛唐诗坛的奠基人和揭幕人—-陈子昂

7、唐代第一本当代诗歌集—-殷璠《河岳英灵集》

8、南宗写意山水画的创始人---王维

11、大历十才子:

主要有钱起,卢纶,李端,司空曙,韩翃等,诗多写应景献酬,流连光景。

13、郊岛:

孟郊,贾岛的并称,“郊寒岛瘦”14、百代游记之祖---柳宗元

15、张王乐府:

张籍,王建的合称。

两人长于乐府诗。

16、韦柳:

韦应物,柳宗元的合称,皆善于山水田园诗。

17、刘禹锡、柳宗元的不同:

刘诗昂扬,柳诗沉重;刘诗外扩,柳诗内敛;刘诗气雄,柳诗骨峭;刘诗风情朗丽,柳诗淡泊简古。

18、晚唐七律第一---李商隐

19、唐传奇的开篇—-王度《古镜记》

20、词---是合乐而歌的新体诗。

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

21、小令---58字以下,中调---58~90字,长调(慢词)---91字以上。

上阕最后一句---歇拍(过片),下片第一句---换头

22、易安体:

李清照创作的词风。

23、词中之帝---李煜24、宋代初期词坛的领军人物---晏殊

25、宋代以诗论诗的开山之作---欧阳修《六一诗话》26、总结江西诗派的创作---陈师道《后山诗话》

27、诗话成就最高---严羽《沧浪诗话》28、词学理论的代表作---张炎《词源》

29、开词创作的先河的作品---李清照《词论》30、北宋词史的三座历程碑---柳永,苏轼,周邦彦

31、北宋婉约词派的集大成者---周邦彦32、周姜:

周邦彦、姜夔的并称。

33、姜夔词称为---清雅词派

34、诚斋体:

指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的诗风,因其号诚斋而得名,他有意矫正以学问为堆砌典故的江西诗派习气,所以他的诗歌多以日常生活中小情趣为题材,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写诗,具有想象新奇,语言通俗浅近活泼自然,风趣诙谐,层次曲折变化无穷,风格流转圆美的特点。

一改以往宋词瘦硬盘生的旧格,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个关键。

35、宋初三体:

白体诗(白居易为师),西昆体(李商隐为师),晚唐体(贾岛,姚合为师)

36、苏梅:

苏舜钦,梅尧臣的并称,诗文革新的开拓者,奠基人。

37、苏黄:

苏轼,黄庭坚的并称。

39、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40、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

41、苏门六君子:

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陈与义

42、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44、说话分四家:

小说,讲史,说经,合生。

45、“宗唐得左”:

金朝最鲜明的诗歌创作主张。

46、通俗文学三样式:

话本,诸宫调,宋

杂剧

1、唐代(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唐代的思想领域,是(儒、释、道)并存,三者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3、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诗、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和作者众多上。

4、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5、唐散文的发展,主要出于(政治功利)的动机。

6、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

7、词的出现,主要因为(娱乐)的需要。

词随燕乐起,选词配乐,依调填词,都为了(歌

唱)。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1、隋代的建立,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终隋一朝,南北诗风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合

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2、初唐四杰从宫廷诗人的写诗倾向,转向了(市井)。

3、“文章四友”和“沈、宋”,属“台阁体”诗人,为唐代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

4、陈子昂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

5、隋、唐统一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新文学,经历了隋、初唐年的探索过程。

6、.沈、宋之称,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7、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8、文章四友是(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

9、“沈、宋”指的是(沈佺期)、(宋之问)。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

1、王维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静逸明秀诗境。

2、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与(隐逸)之风的盛行有直接关系。

3、王维等山水田园诗人作诗深受禅风重染,作品多带有(禅意和禅趣)。

4、盛唐诗人中,有一群具有北方阳刚气质的豪侠型才士,他们的诗歌创作具有豪爽俊丽而风骨凛然的共同风貌,创造出了(清刚劲健)之美,这一些诗人有(王翰)、(王昌龄)、(李欣)、(崔颢)、祖咏等

5、边塞诗人高、岑共同的人生经历是都曾(镇守)边塞。

第三章李白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

大约在李白五岁时,随家迁居蜀之(绵

州昌隆县),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东出(夔门),“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2、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建

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

3、(神仙道教)信仰在李白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给了他一种极强的自我解脱能力。

4、唐文宗曾下诏:

“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称为三绝”。

5、明人胡应麟说:

“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

”第四章杜甫

1、从盛唐到中唐,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杜甫)就是衔接这个转变的伟大诗人。

2、还在天宝年间,元结《箧中集》诗以悲愤写人生疾苦,(冷艳旁观,走向写实)。

3、杜甫,(字子美),生于巩县。

青年时期是在盛唐社会中度过的,过了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生活。

4、安史之乱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无数灾难,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变化,(战乱生活题材)很

自然地进入诗歌创作中。

5、杜甫诗风格多样,沉郁顿挫之外,(萧散自然)是又一重要特点,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

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

(成都草堂)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

6、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兵败被俘,有《集杜诗》两百首。

第五章大历诗风

1、大历诗歌的产生,主要出于两大诗人群体,一是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钱起等“(十才

子)”诗人,作品多为(题赠送别)之作;再就是长期在江南任职的(地方官)诗人,如刘长卿、韦应物、李嘉祐、戴叔伦等,作品大多描写(山水风景)。

就题材内容而言,他们的诗歌并没有比前人提供更多的新东西,其清雅闲谈的艺术追求,则深受盛唐

(王、孟)诗风的影响,有一脉相存的关系。

2、向往隐逸的宁静,有意效法(陶渊明)的冲和平淡,成为(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往往能“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3、刘长卿的五言诗写的最好,曾自许为“(五言长城)”,早年爱写篇幅较大的叙事性的(五古五排),但意脉似不甚连贯。

后来他用较短的五古和(五律)、(五绝)写离别与山

水景物,颇多意象省净而极富韵味的优秀之作。

4、所谓“十才子”有钱起、卢纶、李端等十人,其中(钱起)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

5、顾况、李益的诗,与大历诗风(淡泊寂寞)的主流情调有着不同的风貌,显示出异于同辈的艺术个性。

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1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此外还有(张籍)、(贾岛)、(李翱)等人。

这个诗派的主要风格是(“不平则鸣”、“笔补造化”)。

2、(孟郊)与(贾岛)为诗皆以苦呤著称。

《寒地百姓吟》是(孟郊)的作品,“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贾岛)的佳句。

3、(刘禹锡)既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又是善于摹仿民间俚歌俗调作诗的诗人。

他的《竹

枝词》等是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歌,都是诗人在(巴山楚水)之间生活时写成的。

4、“旧时王谢堂前燕,(二十三年弃置身)出自《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沉舟侧

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诗。

它们都是刘禹

锡的脍炙人口的佳句。

5、《江雪》和《渔翁》都是(柳宗元)著名的(冷峭)诗。

6、韩孟诗派里的重要诗人(李贺)是从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的一个代表者。

其诗歌的中心内容是(苦闷情怀)。

其独特的诗风是(凄艳诡激)。

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1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是中唐文化转型时期文学的新思潮,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三百篇中的“(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那里,其近源则是安史之乱后一批具有写实倾向的诗人创作,尤其是伟大诗人(杜甫)的创作。

2、元稹的乐府诗创作受到(张籍卜(王建)的影响,但他们的“新题乐府”却直接缘于

(李绅)的启迪。

(李绅)写《新题乐府》二十篇,元稹和之,白居易又在他的基

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曰“(《新乐府》)”,并在序里明确提出其诗歌创作主张,于是形

成了一个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创作新高潮。

3、白居易的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主张是(白居易)在《(与元九书)》

一文中提出来的。

5、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歌分为(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四类。

他的

《琵琶行》是属于(感伤诗)一类,《卖炭翁》是属于(讽喻诗)一类,《大林寺桃花》

是属于(闲适诗)一类。

第八章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1、唐代散文文体文风的改革,自内容言,是(明道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

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自形式言,是由(骈体)而(散体),是散文自身发展的

一种要求。

2、在韩柳以前,初唐的(陈子昂、杨炯),盛唐的(元结、李华、萧颖士),中唐的(独孤及、梁肃、柳冕、权德舆)等人,均曾努力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韩柳的古文革新

活动准备了条件。

3、中唐士人中兴的愿望促成了(儒学)的复兴,促成了政治改革。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文体文风的改革得到了发展。

换言之,是(经世致用)的需要促成了文体文风改革高潮的

到来。

4、韩愈的杂文《(杂说四)》以千里马比喻贤才,寄寓了作者心中的不平。

一文中的句子。

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类作品。

兴盛)时期的作品。

传奇集》,廓清了明清书商“妄制篇目,改题撰人”的流弊,是一个较好的辑本。

第十章晚唐诗歌

第十一章李商隐

1李商隐思想中,(儒)、(道卜(佛)的成分兼而有之。

他有“匡

国”用世之心,也有过“愿为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的出世念头。

2、“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是李商隐诗《(安定城楼)》中的名句,

王安石晚年喜吟之,以为“虽老杜无以过”。

3、李商隐抒情之作中,最为杰出的是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

李商隐诗的朦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