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1精选测试题2《地球表面形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9755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1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1精选测试题2《地球表面形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1精选测试题2《地球表面形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1精选测试题2《地球表面形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1精选测试题2《地球表面形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1精选测试题2《地球表面形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1精选测试题2《地球表面形态》.docx

《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1精选测试题2《地球表面形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1精选测试题2《地球表面形态》.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1精选测试题2《地球表面形态》.docx

高考突破地理湘教版必修1精选测试题2《地球表面形态》

1-2-2地球表面形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2011·洛阳月考)读“某地地貌景观及其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上图中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M、O、Q均为背斜山

B.M、O、Q均为向斜山

C.M、O、Q均为断层山

D.M为背斜山,O为向斜山,Q为断层山

2.关于上图中N、P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处地下可能含有金、银、铜等矿产

B.P处地下可能含有石油矿产

C.N处岩石抗侵蚀力弱,受外力侵蚀成谷

D.P处为断裂下陷形成的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根据岩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弯曲情况可以看出,M、P两地的岩层向上凸起,为背斜构造,其中在地形上M为山,P为谷;N、O两地岩层向下凹陷,为向斜构造,其中在地形上N为谷、O为山;Q处岩层发生断裂并有明显的错位,为断层山。

第2题,结合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可知,P地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有利于储存石油,因此在P处的地下可能含有石油矿产。

(2011·浙江温州二模)某河谷一块高达200多米的巨大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1米的洞穴,河谷所在的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

下图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D.海水侵蚀

4.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

A.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

B.自下而上洞穴形成的时间越来越迟

C.低处洞穴较多,是因人类开凿而增加

D.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

答案:

3.A 4.D

解析:

第3题,洞穴分布于河谷一侧的崖壁上,其成因最有可能是流水侵蚀。

第4题,自上而下洞穴数目增多,可推断河流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下降,高处洞穴形成的时间早且数目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

5.(2011·山东淄博模拟)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千米处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局部海啸高达23米。

海啸的形成原理可概括为:

“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俯冲运动,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累弹性能量,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海啸形成顺序的是(  )

A.甲→乙→丙→丁B.丙→丁→乙→甲

C.乙→丙→丁→甲D.丙→甲→乙→丁

答案:

D

解析:

丙图表示“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俯冲运动”;甲图表示“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累弹性能量”;乙图表示“(弹性能量累积)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丁图表示“巨大水柱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

6.(2011·南京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只发生过水平方向的地壳运动

B.图中的地貌都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C.甲地山地的形成是地壳抬升的结果

D.乙地附近不宜修建大型水库

答案:

D

解析:

上图中岩层主要受水平挤压弯曲而成,但乙地是断裂下陷的结果;甲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但两侧地带受外力侵蚀后,甲地形成山地;乙地附近有断层存在,不宜修建大型水库。

人民币被誉为中国的名片。

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印在它们背面。

读图完成7~8题。

7.上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内、外力共同作用B.乙—断层下陷

C.丙—背斜顶部侵蚀D.丁—冰川侵蚀

8.丁地所受侵蚀作用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答案:

7.A 8.B

解析:

第7题,读上图可知,甲为河流峡谷,两侧的高山是内力作用下形成的,中间的河谷则是河流不断下切形成的。

第8题,丁是瀑布,它是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当夏季降水量丰富、河流流量大的时候,流水的侵蚀作用也最强。

(2011·辽宁沈阳四校联考)下图表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

读图回答9~10题。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长江以西的叫西梁山,在长江以东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陈桥洲是此处的江心洲。

9.下面四地与上图中陈桥洲成因相类似的是(  )

A.火地岛B.崇明岛

C.新西兰南岛D.爱尔兰岛

10.若沿东梁山—西梁山作—长江横剖面图,下列图中较吻合的是(  )

答案:

9.B 10.D

解析:

第9题,根据图中信息判断,陈桥洲主要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崇明岛是我国主要的冲积岛。

第10题,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形成D项所示形状的平面图。

11.(2011·日照一模)下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

前后两个时期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侵蚀作用B.堆积作用

C.地壳上升D.火山喷发

答案:

A

解析: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前后两个时期水系最大的变化是河道比较畅通,弯曲程度明显减缓,这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排除C、D项;堆积作用只会使河流泥沙变得更多,河道更加不畅通,排除B项。

故正确选项为A。

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地区河谷地带比较开阔,主要成因是(  )

A.背斜顶部受张力破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D.岩层断裂上升,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13.下列地形中成因与上图示相似的是(  )

A.尼罗河三角洲B.渭河平原

C.长江三峡D.科罗拉多大峡谷

答案:

12.C 13.B

解析:

第12题,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河流发育在断层构造中,且河床两侧有大量的沉积物,河谷平坦开阔应是河流携带泥沙沉积而成。

第13题,尼罗河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长江三峡和科罗拉多大峡谷都是由于内力作用使地形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只有渭河平原成因与图示地区相似。

(2011·巴州期中考试)读下图,根据要求完成14~15题。

14.对于上图解解释合理的是(  )

A.上图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喷发

B.该地地下一定有石油蕴藏

C.通常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

D.庐山的形成符合图中示意

15.若京沪高铁从上述地区穿过,工程人员必须考虑(  )

A.高速铁路施工过程防止诱发地震

B.保护植被,避免引发山洪或泥石流

C.为降低成本,一定要修穿山隧道

D.修高架桥以降低冻土的不良影响

答案:

14.C 15.B

解析:

由上图可知该地为褶皱构造,是岩层受水平挤压形成,庐山是断层上升岩块形成,该地无断层,地质较稳定,但以山地地形为主,工程建设应注意保护植被。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6.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C处的岩石名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请说明该岩石的形成原因。

(2)如在A、B两处采煤,开采难度更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试简单说明理由。

(3)说明甲、乙两地的地貌类型、判读依据及其形成原因。

答案:

(1)大理岩 C位于石灰岩层,附近有岩浆侵入活动,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成大理岩。

(2)B B地地处向斜,煤层埋藏深;岩层支撑力差,易塌方;容易汇集地下水,出现透水事故。

(3)甲地:

山地;因为气温中间低,四周高;成因: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形成。

乙地:

洼地(盆地);因为气温中间高,四周低;成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而形成。

17.(2011·宝山区高三学科模拟测试)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的字母是____,上图中共有______个断层,从地形来看B处属于______。

(2)上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______边界。

(3)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______处。

(4)若F点处在太平洋板块中,则E点应处在______板块中,E点所在的岛屿为我国的______岛,如果G处发生地震,上图中地表各点中,地震烈度最大的是______。

答案:

(1)B 两个 山岭或山地

(2)消亡 (3)D

(4)亚欧 台湾 E

18.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F1F2、F3F4都是________构造,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的主要地形是__________。

F1F2、F3F4形成之前,该地区是一个完整的________构造。

(3)上图中河流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河沿途居民点很少或居民点规模很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断层 F1F2、F3F4两侧的同一种岩层发生断裂位移 

(2)山谷 向斜 (3)岩层断裂后遭侵蚀而成 该河沿线多急流或瀑布,不利于发展航运

解析:

(1)题,根据两侧岩层的不连续分布,可确定为断层构造。

(2)题,地形可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确定;地质构造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定。

第(3)题,分析断层构造与河流形成之间的关系,地形对河流及航运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