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管理体系标准的编写要求.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9661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般管理体系标准的编写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般管理体系标准的编写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般管理体系标准的编写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般管理体系标准的编写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般管理体系标准的编写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般管理体系标准的编写要求.docx

《一般管理体系标准的编写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般管理体系标准的编写要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般管理体系标准的编写要求.docx

1、一般管理标准的编写

示例1:

管理标准编写的要素要求、描写示例及注意事项

要素

要素要求

编写示例

注意事项

示例1:

《设备检修管理标准》

封面

每项管理标准均应有封面。

封面的内容包括:

“华能XX电厂企业标准”字样和标志,以及该项管理标准的中文名称、编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布单位等。

详细:

《设备检修管理标准》的封面

发布与实施日期可以相同或实施日期比发布日期晚几天。

目次

目次所列的内容和顺序如下:

——前言;

——章;

——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

——附录,应在圆括号中标明其性质,例如“(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

——附录的章和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

——图、表(需要时列出)。

详见:

《设备检修管理标准》的目次

只有前言、章、附录

前言

每个文件均应有前言。

前言不应包含要求、图、表。

前言由特定部分和基本部分组成。

前言的特定部分应说明该项文件的起草目的及其代替或废除的管理标准或文件、与其他标准或文件的关系等。

前言的基本部分应视情况依次给出下列信息:

本标准由×××提出。

本标准由×××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本标准由×××批准。

本标准由×××解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为了对全厂设备检修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确保设备检修安全、质量、工期、费用得到有效的控制,依据DL/T838-2003《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和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检修管理办法》的规定,并结合本厂设备检修管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标准化领导小组提出。

本标准由检修部起草。

本标准由策划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人:

李海群、刘福军、蒋立军

修编人:

蒋立军、谷迎年

初审:

解继刚、徐德勤

审核:

高德顺

批准:

静铁岩

本标准由检修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HNDL-205.02-2007《设备检修管理标准》(B/1版)。

注意明确:

目的、依据、代替文件、责任人、责任部门等信息。

谁起草,谁解释。

Ø基本格式:

即:

为了…,明确了(确保、保证)…,依据…制度规定,结合本厂…管理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范围

范围应明确地表明管理标准的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指明该项管理标准或其特定部分的适用界限(必要时,可指出标准不适用的界限)。

范围的文字应简洁,以便作为内容提要使用。

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

——“本标准规定了……”。

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应使用下述引导语引出:

——“本标准适用于……”。

1.1本标准规定了华能大连电厂1、2、3、4号机组的发、输电主辅设备、公用系统的设备检修管理工作。

1.2本标准适用于华能大连电厂厂长、主管厂长和生产部门及服务中心的有关人员。

规定了什么事;适用什么部门、人员。

规范性引用文件

•列出管理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上级文件时,应给出年号以及完整的名称。

•引用文件的排列次序为: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内有关文件、ISO标准、IEC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以及国际有关文件。

DL/T838-2003《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Q/HB—G—08.L02—2009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华能电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导则》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计划管理办法》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检修管理办法》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检修外包管理规定》

LN2-032-SC10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检修管理办法》

文件涉及到的上级文件;

次序:

从ISO、国家、国务院、部、行业、集团公司。

文件:

文件代号—编写日期—所属部门--文件名。

术语和定义

给出正确理解文件中某些术语所必需的定义。

应使用“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作为引导语,通用的或通俗的术语不需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运行部门

指电厂有运行班组的部门,包括运行部、燃料部。

3.2检修部门

指电厂有检修班组的部门,包括检修部、燃料部、综合服务中心。

3.3设备检修作业文件包

是指为指导检修工作负责人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由技术人员按《设备检修规程》编写的,交检修工作负责人携带、保管、使用、记录的有关检修作业书面文件汇总。

与本标准有关的定语、术语,便于理解。

职责

职责应明确到部门(有网络图的可以明确到网络末端岗位),应明确该项管理活动的管理者、主管部门、协作部门等各自的职能、权限和分工协作及相互关系,同时应明确该项标准贯彻实施检查考核的部门及方法。

4.1厂长

4.1.1全厂设备检修安全工作的第一负责人。

4.1.2负责批准全厂“年度机组检修计划”。

4.1.3负责设备检修中重大问题的决策。

4.1.4负责对检修工程的总体质量评价的批准。

4.2主管生产副厂长

4.2.1负责“年度机组检修计划”的审核。

4.2.2负责设备检修《安全、质量、环境管理方案》的批准。

4.2.3负责检修各部门编制的材料计划、备品备件计划的批准。

4.2.4负责设备检修外包工队伍的招标结果批准。

4.2.5负责机组检修的总体指挥和协调工作。

4.2.6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解决设备检修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

4.2.7负责组织机组检修工程总体验收与评价工作。

4.3策划部

4.3.1负责汇总、初审各检修部门制定的“年度机组检修计划”,报厂部审批,并报送公司生产部。

4.3.2负责设备检修《安全、质量、环境管理方案》的审核及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4.3.3负责机组年度检修全过程质量监理。

4.3.4负责各检修部门编制的材料计划、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

4.3.5负责对外承包项目的审核并组织招标、合同签订及外包工程队伍的资质审查。

4.3.6负责设备检修过程中对外来施工单位的安全、环境、管理的监督检查。

4.3.7负责管理检修费用。

4.4检修部门(检修部、燃料部检修、综合服务中心修缮部分)

4.4.1负责所管辖设备年度检修工作。

4.4.2负责编制“年度机组检修计划”。

4.4.3负责年度机组大、中、小修外包项目的施工管理(质量、安全、环境),对检修全过程进行跟踪控制,并做好现场组织、协调工作。

4.4.4负责对外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4.4.5负责组织设备检修竣工验收工作。

4.4.6检修部负责重要仪表、电动工器具定期检验。

4.4.7负责所属设备、设施的预案、措施和方案的编制,并组织实施。

4.4.8负责所属设备、设施检修作业文件包的编制及资料的整理归档。

4.4.9负责所属设备的状态检测,整理设备优化检修的基础数据。

4.5运行部门(运行部、燃料部)

4.5.1负责审核、补充各检修部门提出的设备检修安全措施,并负责安全措施的执行和恢复。

4.5.2参与修后设备调试方案的编制,并负责调试过程中的操作工作。

4.5.3参与设备修后检查及修后质量评价工作。

4.6物质供应处

负责按计划及时采购年度检修中所需的备品配件和材料

要以厂部领导分工和《各部门职责分工》为基础。

部门职责的一般写法:

负责什么?

组织、协调什么?

参与、配合什么等?

流程与风险分析

5.1管理流程图:

•根据该项管理活动的内容,绘制出横向为职责,纵向为管理活动进程的管理流程图(一个或多个)。

绘制管理流程图时,要依据GB1526—1989《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中关于程序流程图的要求进行绘制。

画流程图可分三步走,见示例。

5.2控制点:

•控制点是指流程中的要害问题,它们是业务活动中的一些限定性不利因素,或是能使计划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有利因素。

控制点要与管理流程图中的关键环节、风险分析和管理内容保持一致。

各项管理标准中设置的控制点数不得少于集团公司要求的控制点数额,并应根据集团公司的控制点要求制定电厂的具体控制措施。

各项管理标准的基本控制点和要求,详见管理标准控制点及基本要求。

5.3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对控制点失控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的分析,即从职业健康安全(涉及人员伤亡、疾病)、质量、节能、环保、经济等方面进行的分析。

•风险分析的表达格式为:

“由于…原因”,“可能发生…情况”,“可能导致…风险”,“造成…结果”。

5.1流程图:

三步走(见示例)

5.2风险控制点

本标准中的风险控制点:

滚动规划、工艺标准、计划编制、开工准备、施工管理、验收管理、修后管理。

5.3风险分析

5.3.1检修文件及文件包编制的质量控制把关不严、存在漏项、技术标准有错误,安全措施不全、审核不严等。

5.3.2重要备品配件准备不足,与实际有误差,备品配件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或材料使用不当,工器具、测量仪器工具漏检验、为设备检修留下安全和质量隐患。

5.3.3外包队伍把关不严,安全、质量、文明生产现场交底不到位,外包新进人员漏交底,现场缺乏安全监督,出现现场违章作业,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

5.3.4设备检修质量把关不严,现场质量监督不到位,“H、W”点鉴证不到位,缺陷处理随意性、不走流程控制,缺陷让步接受未经审核、批准,设备部件漏装或蛮干等。

5.3.5试转或投运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出现误操作、无票作业、压票不严、压票后仍有人工作,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5.3.6工程项目、采购等费用控制管理不严,存在漏洞造成资金流失或非正常超资。

5.3.7修后文件、记录管理不严,造成丢失。

异动、改造新增设备,台账未及时建立、更新,造成台账资料与现场不符。

根据管理活动的顺序,画出流程图。

画流程图最好分三步走。

根据集团要求的控制点和企业管理流程实际,确定企业应设置的控制点(可以比集团控制点多,但不能少)。

根据设置的控制点进行风险分析。

控制点(风险因素)的确定:

从管理活动流程图的各个环节的风险辨识和集团提出的控制点入手。

管理内容与要求

(1)应详细规定该项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和应达到的要求,以及为达到要求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2)明确每个过程或活动中各项工作应由谁干、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何时干、何地干、怎么干以及应达到什么要求、如何进行控制等,并注明例外或特殊情况,必要时辅以程序图或流程图。

(3)对于内容复杂的管理标准,当条的层次太多时,可根据管理活动的特点或类别,分别列出若干章,分别叙述。

(4)管理标准中涉及的具体要求应尽可能量化,不能量化的应当用可以比较的特性进行表述。

(5)明确每个控制点的控制措施和方法。

(6)当管理内容中涉及纯技术性问题时,可直接引用技术标准。

详见:

《设备检修管理标准》“管理内容与要求”的编写示例及说明

在内容上具有规定性——规定应该做什么,怎样做,谁来做,何时做,何地做,做到什么程度,不能做怎么。

在表达上具有直接性——所有规定(要求)的内容都直接提出,不摆事实,不讲道理,更不拐弯抹角;

在语言上具有准确性——因为所有规定(要求)都是要不折不扣地施行的,因此管理标准用语必须准确严密,没有歧义和漏洞;

在形式上具有层次性——一般都采用章、条、段、列项和附录等形式,简短的分条,较长的分章、分条,分条下面还可分层,纲目分明,便于执行。

总之,内容要全面完整,语言要简洁明白,程序要清楚,职责要分明,以便执行实施和检查监督。

怎么干体现在:

应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件;如何对活动、风险进行控制,使用什么记录表单;干到什么程度(标准)。

检查与考核

明确该项活动的检查与考核方法,负责部门。

7.1设备检修工作依照《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