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58单元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6507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数学58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58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58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58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58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数学58单元教材分析.docx

《三年级下册数学58单元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58单元教材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数学58单元教材分析.docx

三年级下册数学58单元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面积

一、单元教学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直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逐步养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什么是面积,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推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3、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难点:

1、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正确区分和使用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

3、会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4、理解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同时进行相关的实际运用。

5、根据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考角度,学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四、单元教法

1、面积概念的学习应贯穿于整个单元的学习中。

2、把握度量的本质结构,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

3、充分利用实际操作,深入理解面积公式,培养推理能力。

五、单元学法

1.通过活动直观感知,建立表象。

2.通过多个具体事例,借用表格,归纳规律。

3.类比推理,直观支撑。

六、单元课时安排

1、面积和面积单位---------------2课时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课时

4、解决问题--------------------2课时

七、单元易错分析

易错点1不能正确理解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例题1判断:

1平方厘米比1厘米大。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

错点警示:

面积和长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也是不同类型的计量单位,不能进行比较。

规避策略:

不同类型的计量单位之间不能比较大小。

易错点2没有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例题2

选择:

小亮家客厅的面积是30()

A.平方厘米B.平方分米C.平方米

错误答案:

B

正确答案:

C

错点警示:

此题错在没有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30平方分米与课桌桌面的面积接近,客厅的面积要比课桌桌面的面积大得多,应选择较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

规避策略:

不同类型的计量单位之间不能比较大小。

易错点3不能正确运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例题3一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12米,面积是多少?

错误答案:

12×12=144(平方米)

答:

面积是144平方米。

正确答案:

12÷4=3(米)3×3=9(平方米)

答:

面积是9平方米。

错点警示:

此题错在没有正确运用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而不是“周长×周长”。

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先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规避策略:

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面积。

应先根据“边长=周长÷4”,求出边长,再根据“面积=边长×边长”求得面积。

易错点4没有正确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例题4

判断:

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

错点警示:

此题错在漏掉了关键词“相邻”,并不是任意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

规避策略:

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易错点5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单位没化统一。

例题5一条人行道长120米,宽3米。

用面积为6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水泥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错误答案:

120×3÷6=30(块)

答:

需要60块。

正确答案:

120×3=360(平方米)

360平方米=36000平方分米36000÷6=6000(块)

答:

需要6000块。

错点警示:

此题错在求出的人行道的面积和正方形水泥砖的面积单位不统一,不能直接计算。

应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规避策略:

在计算图形或物体的面积时,要清楚已知条件的单位是否统一。

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六单元年、月、日

一、单元教学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二月及其相关知识;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最基本知识。

2、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年、月、日,掌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2、认识平年、闰年。

3、认识24时计时法。

4、掌握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

难点:

1、记住各月的天数。

2、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3、掌握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

4、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

四、单元教法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

2、采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探究、理解知识,发展应用能力。

(现实性情境等)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和“时间轴”的作用。

4、注意课内、外结合。

五、单元学法

1、明确新知的性质,整体把握关系。

2、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3、将抽象流逝的时间与直观的数轴建立联系;将时刻与数轴上的点建立联系。

(几何直观)

六、单元课时安排

1、认识年月日…………………………………1课时

2、认识平年、闰年……………………………1课时

3、24时计时法…………………………………1课时

4、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1课时

5、制作活动日历………………………………1课时

七、单元易错分析

没有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例题1】选择:

2050年有()天。

A.366B.365

错误答案:

A

正确答案:

B

错点警示:

此题错在没有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因为2050÷4=512……2,2050不是4的倍数,所以2050年是平年,全年有365天。

规避策略:

要想知道某一年全年有多少天,必须先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没有掌握大月、小月的月份及天数。

【例题2】判断:

桐桐9月31日过生日。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

错点警示:

此题错在没有弄清9月的天数,9月只有30天。

规避策略:

9月是小月,只有30天。

没有掌握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化方法。

【例题3】判断:

20时是8时。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

错点警示:

此题错在普通计时法中没写明8时指的是早上8时还是晚上8时。

规避策略:

当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时,一定要在时刻前面加上表示时间的限制词,所以20时应是晚上8时。

没有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例题4】小明早上7时到外婆家,晚上9时回来。

小明在外婆家待了多长时间?

错误答案:

9-7=2(小时)

正确答案:

晚上9时是21时

21-7=14(小时)

错点警示:

题中的时刻是用普通计时法表述的,不能直接相加减,解答时要先化成24时计时法,再求经过的时间。

规避策略:

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如果是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要统一化成24时计时法后再计算。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单元教学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了解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并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学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能解决比较简单的小数比较问题。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

2、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3、掌握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利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1、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2、学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3、能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

4、学会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多样化,学会自己主动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四、单元教法

1、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在具体事件中了解小数的含义。

2、结合具体量、直观模型来认识,不需要教学数位等。

3、把握小数初步认识的教学要求认识一位小数。

五、单元学法

1、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2、自主学习法和发现法相结合。

3、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练习巩固。

六、单元课时安排

1.认识小数………………………1课时

2.小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

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课时

4.解决问题 ……………………2课时

七、单元易错分析

在整数、小数、分数相互转化过程中,没有注意单位的转化。

【例题1】判断:

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分米,用小数表示是0.3分米。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

错点警示:

3分米用分数和小数表示时单位应转化成同一类计量单位中高级的单位,分米应转化成米或更大的长度单位,即

3分米=米=0.3米

规避策略:

在整数、小数、分数相互转化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转化。

没有正确的认识小数。

【例题2】判断:

小数都比1小。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

错点警示:

此题错在对小数的认识不够,小数点的前面可以是任意的自然数。

如红红的身高是1.2米;学校上个月缴水费206.30元。

小数不一定都比1小。

规避策略:

没有最大的小数,也没有最小的小数。

没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例题3】竖式计算:

10.2+5=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

此题错在相同数位没有对齐。

5是整数,应写在个位上,与10.2中的个位数字0对齐,再计算。

规避策略: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整数部分要和整数部分对齐,小数部分要和小数部分对齐。

【例题4】竖式计算:

13.5-12.8=

13.5

12.8

0.7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

相减后,整数部分的0要落下来。

规避策略:

两个数相减,整数部分是0时,0一定要落下来,写在个位上。

在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没有掌握单位名称不统一,不能直接相加减。

【例题5】小红买一支钢笔花了4.6元,买一块橡皮花了5角。

小红一共花了多少钱?

错误答案:

4.6+5=9.6(元)正确答案:

5角=0.5元,

4.6+0.5=5.1(元)

4.6

0.5

5.1

 

答:

小红一共花了9.6元钱。

答:

小红一共花了5.1元钱。

错误警示:

4.6元是以元为单位的,5角是以角为单位的,两个数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应把5角化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后再进行计算。

规避策略:

在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如果两个量的单位名称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二)

一、单元教学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寻找稍复杂事物排列数或组合数的过程,掌握简单的搭配的方法,发展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2、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能用比较简洁、抽象的方法进行表达,体会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符号化思想。

3、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感受数学在生活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得出结果。

2、能将实物组合抽象为数字或者字母,理解组合可以不分顺序。

3、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组合问题。

难点:

1、正确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得出结果。

2、能将实物组合抽象为数字或者字母,理解组合可以不分顺序。

3、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组合问题。

四、单元教法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活动,经历

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四能”。

2、借助多种学习方式和关键性问题,

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步走向深入,

掌握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3、把握好教学要求。

体会有趣的典型的数学思想,不作为考核要求。

能用图示方法把所有答案列举出来。

五、单元学法

1、自主探索及讨论。

2、小组讨论和实践法。

3、操作体验,讨论交流。

六、单元课时安排

1、排列……………………………1课时

2、组合……………………………1课时

3、解决问题………………………1课时

4、我们的校园……………………1课时

七、单元易错分析

没有掌握0组数时不能放在首位。

【例题1】填空:

用0、1、2可以组成()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错误答案:

6

正确答案:

4

此题错在忽略了“0”不能放在首位。

规避策略:

用数字组数时,不要忘记“0”不能放在首位。

搭配时有重复或遗漏。

【例题2】如果一种汉堡搭配一种饮料,一共有()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错误答案:

2

正确答案:

4

错点警示:

此题错在搭配时有遗漏,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搭配。

一共有4种搭配方法:

汉堡A

饮料B

饮料A

汉堡B

饮料B

饮料A

 

规避策略:

在搭配过程中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搭配有序,思考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