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古代汉语复习资料.docx
《第二学期古代汉语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学期古代汉语复习资料.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学期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反切法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决定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的是(B)
A.反切上字B.反切下字
C.既反切上字,又反切下字D.既用反切上字,又用反切下字
2.“平水韵”共有(A)
A106韵B193韵C206韵D30韵
3.下列各句中,“为”用作介词的是(C)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C.若为庸耕,何富贵也?
D.禹之时,十年九涝,而水弗为加益。
4、《论衡·卜筮篇》:
“夫著之为言者也,龟之为言归也。
”《尔雅·释训》:
“鬼之为言归也。
”其中古书注解的术语“之为言”的作用是(A)
A.用声训的办法作注解B.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C.用来说明前面词语比喻、影射的事物D.用近义词作注释
5、 下列各联诗句,属流水对的是()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6、在“之二虫又何知”中,“何”的语法分析应是(A)
A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B作主语C作谓语D作先行词
7、在“天下之水,莫大於海”中,“莫”的的语法分析应是(D)
A否定副词作状语B禁止副词作状语C否定副词作主语D无定代词作主语
8、在“鹏之徒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中,“水”的的语法分析应是(C)
A名词桌主语B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C名词作状语D名词作定语
9、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中,“於”的语法作用应是(B)
A引进受事者B引进施事者C引进比较对象D引进处所
10、在“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句中,“扶摇”的意思是(C)
A.逍遥B.飘飘C.旋风D.遥远
11、在下列各句中,用“之”复指前置宾语的句子是(D)
A.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B.北方之学者,莫能或之先也
C.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
D.“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12、下列各句中,被动句是(C)
A.君哉,舜也!
B.陈良,楚产也
C.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D.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13、《逍遥游》“此大小之辩也”句中,“辩”用的是(C)
A本义B直接引申义C假借义D间接引申义
1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指示代词的一句是(B )
A.宋人或得玉。
B.是吾劍之所從墜
C.乃歌夫“長鋏歸来”者也。
D.吾翁即若翁。
15、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 C )
A.脩道而不貳,则天下能禍。
C.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
C.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D.沛公旦欲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16、下列句子,含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D)
A.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B.俗潔其身,而亂大倫。
C.閒静少言,不慕榮利 D.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17、 下列句中“莫”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D。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D君有疾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18、对“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的分析正确的是B。
A正常语序B是作宾语前置C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D代词复指前置
19.用本字说明假借的是( B)
a..读若。
读如; b.读为。
读曰;c. 读若; d.读如。
20.平水韵的韵母是( A) a. 106韵; b. 107韵;c. 206韵; d. 30韵。
21.首联出句是“平平仄仄平”,颔联的对句是( B)
a. 仄仄仄平平; b. 平平仄仄平; c. 仄仄平平仄; d. 平平平仄仄。
1.下列四句中,作为连接时间分句的连词“及”应是()
①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公叔段。
②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②公曰:
“无庸,将自及。
”
④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这一题有四个“及”,例句全都出自《郑伯克段于鄢》。
第①个“及”是连词,但连接的是两个并列的名词;第③个“及”是动词;第④个“及”是介词。
因此,应选题②。
本题属“易答题”。
2.下列四句中,用作意动(意动词)的“安”应是()
①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②既来之,则安之。
③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④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
这一题考查“词类活用”。
题①“老者安之”,“安”用作使动词,“安之”即“使之安”。
题②“安之”同题①。
题④“安能爱君”,“安”疑问代词用作状语。
因此,应选题③。
本题属一般性题目。
3.下列四句中,用作指代性副词的“见”应是()
①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②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这一题考查语法知识。
题①“见孔子”,“见”是使动词;“孔子不见”,“见”是一般动词。
题②“见犯乃死”,“见”是表被动的助动词。
题③“见疑”与“被谤”相对为用,“见”用法同题②。
因此,应选题④,“以医见业”即“凭借医术自己养活自己”。
本题属“较难题”。
4.下列四句中,有四种“所”字结构,表示“……的工具”的应是()
①冀之北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
②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③夫戟者,所以攻城也;镜者,所以照形也。
④是吾剑之所从坠。
这一题考查“所学结构的基本用法。
题①“所生”,表处所;题②“所以距子”,表方法;题④“所从坠”,表处所。
因此,应选题③。
本题属“易答题”。
5.下列四句中,用“於”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施事)的应是()
①卻克伤於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②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③三年,乃流王於彘。
④惛於教,乱於治。
这一题考查同介词“於”有关的语法知识。
题②“甚於防川”,引进比较对象;题③“流王於彘”,引进动作行为的着落点(即一般所说的“引进处所”);题④“惛於教”,表示动作行为所表现的范围。
因此,应选题①。
本题属一般性题目。
6.下列四句中,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以改变其语法地位(或认为使主谓结构转变为定中关系的名词性词组)的“之”字句应是()
①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②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③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④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这一题考查语法知识。
应选题④。
本题属“易答题”。
7.下列四句中,用作兼词(=“於是”)的焉字句应是()
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②姜氏欲之,焉辟害?
③如异於此,则无论焉。
④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这一题考查“焉”字的词性和用法。
题②“焉辟害”,“焉”是疑问代词作状语;题③“则无论焉”,“焉”是代词兼语气词,充当宾语;题④“焉”与“也”相对为用,是语气词。
因此,应选题①。
本题属有较大难度的题目。
8.下列四句中,含介词的前置宾语的“孰与”句应是()
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夭命而用之?
③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於此?
④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这一题考查同形异构的“孰与”的不同语法功能。
题①“孰与”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的结构,其作用相当于一个谓词。
题②“孰与”是两个词:
“孰”是疑问代词作状语,“与”是动词作谓语。
题④“孰与”用法与题①大致相同。
因此,应选题③。
本题属难题。
9.下列四句中,相当於“之+乎”的“诸”字句应是()
①寡人闻忘之甚者,徙面亡其妻,有诸?
②光阴可惜,譬诸逝水。
③公伐诸鄢。
④有诸内,必形诸外。
这一题考查“诸”字的语法意义。
题②“诸”=“之+如”;题③“诸”=“之+于”,题④“诸”=“之+于”。
因此,应选题①。
本题属“易答题”。
10.下列四句中,表示一种意外语气(与“却”、“竟然”大致相同)的“乃”应是()
①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於薛乎?
②乃歌夫“长铗归来?
”者也。
③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万今日见之。
④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这一题考查“乃”字的语法意义。
题②“乃”表示确认语气(“就是”之类);题③“乃”表示强调语气(与“确认语气”相类似,但不完全相同)(“才”之类);题④“乃”,犹言“就”,副词。
因此,应选题①。
本题属“易答题”。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句子使用互文修辞方式的是(AC)。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说明近义词细微差别常用的术语是(BE)。
A谓B谓之C犹D貌E曰
3、专用于声训的古注术语是(AC)。
A之为言B谓之C之言D犹E读若
4、下列各句中,“以”用作连词的是()
A.齐国乘胜尽破其军,虏太子申以归。
B.就其善鸣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
C.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
D.东野之役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
E.其在上也奚以喜?
其在下也奚以悲?
5、 下列句中,有动词带双宾语结构的是()
A.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B.姜氏何厌之有?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疑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E.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6、七言近体诗的首句平仄格式为:
“平平仄仄仄平平”,其第二句可以是()
A.仄仄平平仄仄平B.仄仄仄平仄仄平C.仄仄仄平平仄平
D.仄仄平平平仄仄E.平仄平平仄仄平
7、下列各句中,用“之”复指前置宾语的句子是()
A.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B.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
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E.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8、下列各句中,“与”用作连词的是()
A.蜩与学鸠笑之。
B.君安与项伯有故。
C.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D.夸父与日逐走。
9、下列句中,“所以……”的意思大致相当于“用来……的方法”、“凭它来……的”的是(CE)
A.君不此问而问舜冠,所以不对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彼兵者,所以禁暴害也,非争夺也。
D.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E.吾知所以距子矣。
10、下列各句中,用判断句表示譬况关系的应是(BCE)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夫战,勇气也
C君者,舟也D南冥者,天池也E君子之德,风
11、下列各句中,被动句(也包括无标志的语义上的被动句)应是(ABCD )
A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B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
C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D吾见长笑於大方之家矣
E人皆以见侮为辱
12、下列各句中,用“其”来表示反问的语气副词应是(B)
A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B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其然乎?
其不然乎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E自今以往,吾其无意於人世矣
13、下列各句中,用“所”字结构表示“……的原因”的应是(AD)
A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B上下相悉,民无所聊
C孟尝君曰:
“视吾家所寡有者”
D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
E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是(AB)
A.晋灵公不君。
B.子房前!
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
C.尔欲吴王我乎?
D.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E.故王不知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于使动用法的是(BCE)
A.为之箪食与肉。
B.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
C.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D.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
E.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CDE)
A.山东之国,从风而服。
B.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C.涉曰:
“尹君,何壹鱼肉涉也?
”D.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E.贫穷则父母不子。
1.下列各句中,有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的句子应是
(2)(3)(5)()()
①姜氏何厌之有?
②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③孟尝君曰:
“客何好?
”
④何前前倨而后卑也?
⑤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
这一题应选②③⑤,属“易答题”。
其中题⑤往往漏选,关键是对“安放”的理解有误。
2.下列各句中,作为复指前置宾语的“是”(或称作提宾的语法标志)应是
(1)
(2)(3)()()
①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②将虢是灭,何爱於虞?
③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④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⑤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这一题应选①②③,属一般性题目。
其中题④往往错选,关键是把“寡人是问”中的“是”当成了提宾标志。
3.下列各句中,用无定代词“莫”作主语并有先行词的句子应是
(1)(3)(4)()()
①天下莫之能伉。
②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③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⑤君有急病见於面,莫多饮酒。
这一题应选①③④,属一般性题目。
其中题②有可能误选:
“莫”虽充当主语,但无先行词。
4.下列各句中,名词充当状语表示工具或依据的句子应是
(2)(4)(5)()()
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②失期,法当斩。
③豕人立而啼。
④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⑤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这一题应选②④⑤,属“易答题”。
其中题①有可能误选。
5.下列各句中,用判断句形式表示譬况关系的句子应是(4)(5)()()()
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②项籍者,下相人也。
③是必射雕者也。
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⑤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这一题应选④⑤,属一般性题目。
其中题①有可能误选。
6.下列各句中,表示逆接关系的“而”应是
(1)(4)()()()
①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
②公入而赋。
③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④子温而厉,威而不猛。
⑤子路拱而立。
这一题应选①④,属“易答题”。
其中题③有可能误选。
7.下列各句中,表示特指的“其”应是()()()()()
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②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④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⑤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
这一题应选①②,属一般性题目。
其中题⑤有可能误选。
8.下列各句中,双宾语句(含使动双宾语句)应是
(1)(3)(4)
(2)()
①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②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③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④晋侯饮赵盾酒。
⑤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这一题应选①②③④,属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其中题②或题④有可能漏选。
9.下列各句中,表示反诘语气的“其”应是
(1)
(2)()()()
①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②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③吾其左衽矣。
④吾子其无废先王之功。
⑤其是之谓乎?
这一题应选①②,属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其中题④有可能误选。
10.下列各句中,表示“竟然”语气的“曾”应是
(1)
(2)(4)(5)()
①谁渭河广?
曾不容刀!
②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③孟尝君曾待客夜食。
④曾西艴然不悦曰:
“尔何曾比予於管仲!
”
⑤尔何曾比予於是!
这一题应选①②④⑤,属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其中题③有可能误选,而题②⑤却有可能漏选。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谏逐客书》: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其中的“内”后来写作___________。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句中“不毛”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庄子·秋水》: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句中的“我”所充当的句子成分是___________。
“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中的“形”与“_____________”构成通假关系。
4、近体诗的对仗中,有两种特殊的类型: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舌上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
6、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________________。
7、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联必须对仗。
4流水对,借对5、精清从心邪,知徹澄娘6、仄仄平平平仄仄
7、颔联,颈联
具有使动用法的词类有 名词 、 动词 和 形容词 。
4、下列各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 。
小人、仆、臣、不才、吾、予
5、下列各词中属于疑问代词的有:
、 。
吾、谁、余、莫、斯、夫、奚、其、或、若
6、“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一句中,“亟”字的词性是 。
4、吾、予 5、谁、奚 6、副词
3、音韵学上的术语“五音”“七音”是根据发音部位划分出来的。
4、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5、据王力研究,上古30韵部按韵尾不同,可分为三种,分别是(阴声韵、入声韵、阳声韵)。
6、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声母有36个,韵部有30个。
7、体诗押韵要依照106韵,该韵共分30部。
四、解释加点字词在句中的含义(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年:
2、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登:
3、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艺:
4、彼且奚适也?
适:
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权:
6、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
7、《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
1.天柱折,地维绝。
维:
2.微二人,寡人几过。
几:
3.都城过百雉,国人害也。
城:
4.射其右,毙於车中。
毙:
5.夫诸侯之贿,聚於公室。
贿:
6.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
如:
7.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
8.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谢:
9.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数:
10.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除:
1.“维”应释为“绳”、“绳子”、“绳索”之类。
不能释为“维系”或语气词之类。
本题考词的本义,属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2.“几”应释为“几乎”之类。
不能释为“几次”之类。
本题考查古今词义的差别,属一般性题目。
3.“城”应释为“城墙”之类。
不能释为“都市”、“城市”之类。
本题考查词义演变,属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4.“毙”应释为“倒下去”之类。
不能释为“枪毙”、“毙命”之类。
本题属一般性题目。
5.“贿”应释为“财物”之类。
不能释为“贿赂”或“赠送”之类。
本题考查古今词义的差别,属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6.“如”应释为“往”、“到”之类。
不能释为“如果”之类。
本题属一般性题目。
7.“谤”应释为“议论”之类。
不能释为“诽谤”之类。
本题属一般性题目。
8.“谢”应释为“道歉”之类。
不能释为“感谢”之类。
本题属一般性题目。
9.“数”应释为“屡次”之类。
不能释为“数一数”之类。
本题属一般性题目。
10.“除”应释为“台阶”之类。
不能释为“清除”、“开除”之类。
本题考查词的本义,属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1.素善留侯张良。
(平素)
2.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用水和黏土,揉成可制器皿的泥坯)
3.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房门)
4.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
(破坏)
5.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奋,这里指鼓起翅膀)
6.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阻拦)
7.我決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
(突过)
8.朝菌不知晦朔。
(夏历每月的最后一日)
9.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和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合)
10.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廓落)
11.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
(空)
12.技经肯綮之未尝。
(进附在骨上的肉)
13.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交错聚结)
14.蘭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浸)
15.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浸)
16.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
(关键)
17.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
(记载历史的书)
18.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社稷之福,必不几矣。
(称赞)
19.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薦绅之饰。
(衣带)
20.言战者多,被甲者少矣。
(通“披”)
21.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
(遵循)
22.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
(指农耕之事)
23.外内称恶,以待强敌。
(举,行)
24.则举图而委,效玺而请兵矣。
(交付)
25.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羽,羽不用。
(帮助,支持)
26.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停止)
27.诸将效首虏,休,毕贺。
(模仿)
28.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願从者数十人。
及出壁门,莫敢前。
(旁边的)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破读改变汉字的读音以区别词性或词义的方法叫做“破读”。
对古书中的破读字音应持怎样的态度?
已经进入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要加以学习掌握;对那些没有进入现代汉语的破
读,则不必特别加以区分。
2、叶音把用后世的读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韵的音,改注为一个押韵的音,这种注音叫做“叶音”。
3、衍文古籍在传抄刊刻的过程中错误地增加的字叫做“衍字”。
1、反切;2、偏义复词;3、动词的使动用法
1、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1分),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1)。
2、偏义复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组成(1分),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1分)。
3、名词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1分)成为这个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
(1)。
1、传:
注解术语,这种注解方式主要注解古书中的字句或大义。
“传”有“传述”之义,把古书的大义传述后人。
2、笺:
注解术语,主要是补充或者订正前人的注解的方式,主要的注解内容也是古书中的字句。
3、疏:
注解术语,也叫“正义”,这种注解方式不仅对古书的正文作注解,还对前人的注解作注解。
4、衍文:
也叫“衍字、衍”,校勘术语,指古书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误增加的字。
5、脱文:
也叫“脱字、脱、夺”,校勘术语,指古书在传抄或刻印过程中误脱落的字。
6、曰、为、谓之:
注解术语,主要用来解释词义,还可以区分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异。
使用这几个注释术语时,被注释的词总是放在后面。
意思相当于现代的“叫做”。
7、谓:
注解术语,主要用来解释词义,其后的话语往往用来说明前面的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喻、影射的事物。
意思相当于现代的“是指、是说、指的是、说的是”等。
8、貌、之貌:
注解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
相当于现代的“……样子”。
9、犹:
注解术语,该术语往往用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