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旅课题研究报告调研报告.docx
《文化之旅课题研究报告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之旅课题研究报告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之旅课题研究报告调研报告
文化之旅课题研究报告,调研报告
文化之旅课题研究报告
挖掘兰亭集会背后的价值
——兰亭集会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的研究
执笔人:
高二四班徐涛
组长:
徐涛副组长:
姚臻
组员:
周全朱贤峰樊亦诚罗礽宇宋怡菁吴怡沁
小组分工:
组长:
徐涛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与汇报。
组员:
姚臻负责研究兰亭集会的文学价值分析,演示文稿准备。
周全负责收集兰亭集会的历史价值分析。
樊亦诚负责研究兰亭集会的书法价值分析。
宋怡菁收集与文学书法有关的资料。
罗礽宇收集与历史相关的资料。
朱贤峰路线制定,筛选汇总资料。
吴怡沁摄影与照片整理。
课题目的
激发小组成员对于书法艺术的喜爱,提高人文修养,体会魏晋时代人们的独特处世智慧与态度。
课题内容
绍兴之于中国是具有独特意义与地位的。
中国历史上,估计地名与年号相同的情况也就只有绍兴了。
但是,南宋,并非真正能使绍兴有如此地位的年代。
除去近代以鲁迅为首的一批绍兴文人,真正让绍兴出名的,无疑是公元353年春天的这场集会。
兰亭集会的意义,在我们小组研究看来,主要有两大方面。
首先,自然是其艺术价值。
这里要重点研究的是《兰亭集序》。
我们先宽泛的把文学列入艺术范畴。
我们从书法和文学角度研究《兰亭集序》,进而发现其价值。
其次,由兰亭集会的形式与内容角度,我们研究它的历史价值,试图从这次集会当中挖掘出足够反映“魏晋风骨”的内涵,体会它的历史价值。
研究方法
我们小组的课题属人文类,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需要大量的文字资料作为背景与支持。
正文
瘦玉萧萧,竹径通幽。
兰亭墨香整整飘散了近七百年仍未淡去。
《兰亭集序》的开篇就把这次集会的大致情况交代的很清楚: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会于山阴会稽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社会名流悉聚于会稽山下的兰亭,包括王羲之儿子在内四十多人。
如此一场风雅的聚会自然是值得研究研究的。
本小组从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两个角度入手研究。
一、艺术价值
这里,我们将文学纳入艺术的范围。
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书法与文学两个方面。
1、书法
《兰亭集序》全文共28行,324字。
整体上看来,体现了王羲之作品的一贯的俊朗飘逸的风格。
从细节上说,字形力度、态势的变化是书法作品美的体现。
举一处典型的,“少”与“长”、“左”与“右”,上下存在鲜明的粗细对比,体现了力量与形态的变化。
而王羲之的出神入化的笔法不仅表现在异字异构上,更突出的是表现在了重字的变化。
这里还是举一例典型的字:
之。
全文共出现了20个“之”字,却各具形态,无一雷同。
或是庄重有力,或是落落大方,或是写意潇洒。
这都体现出了蕴含极深的艺术美感。
从整体上来看,还可以看出其节奏的变化。
王羲之是在微醉的状况下一气呵成了这篇作品,通篇观赏,你会发现,整副作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刚开始时,用笔工整,形同楷书,节奏比较舒缓;数行之后,逐渐向行书过度,行楷结合,节奏发生了变化;作品的中后段,运笔自由变化,行书潇洒的特点得以体现,字形摇曳生动,节奏加快。
明末“华亭派”代表人物董其昌曾这样评价:
“右军《兰亭叙》(注: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叙》,这里尊重原文。
),章法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如此高的评价,无怪乎后世将《兰亭集序》奉为“天下第一行书”,成为书法爱好者相继临摹的范本。
而王羲之的笔法更是被广大书法爱好者奉为初学守则。
帝王们更是对《兰亭集序》十分喜爱。
南梁武帝萧衍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这样评价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在兰亭内有块石碑,正面是康熙帝的临摹作品,反面是乾隆帝即兴写的七言绝句,无不体现出对《兰亭集序》的十足喜爱。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集序》,多数是所谓的《神龙本兰亭》,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这个版本是唐代书法篆刻家冯承素的版本,而真迹早已随唐太宗陪葬昭陵。
相传,王羲之将《兰亭集序》视为传家宝,代代相传。
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上。
可是智永不知为何出家,又无子嗣,就将真迹传给了弟子辩才和尚。
到了唐初,李世民在民间大量收集王羲之的书法珍宝,经常临习。
《兰亭集序》也就在这时到了李世民之手。
这样的一个故事,又给《兰亭集序》蒙上了传奇色彩。
但不管怎么样,《兰亭集序》的意义是重大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标志了中国书法艺术在魏晋时期的成熟,开创了一代新的书法风格,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2、文学
这点,在语文课上我们在郝老师的引导下有较为细致深入的研究。
我们被《兰亭集序》的书法价值影响到了对文字本身的认识。
但是如果细看这篇序文,王羲之对于生死的感悟已经有相当的境界了。
文人墨客、迁客骚人对于生死都有自己的认识。
生,因人而异,死却也互不相同。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臧克家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时说: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
魏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
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消极,对于死,无所谓,“一死生”“齐彭殇”。
王羲之不这么认为。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生,就应该如此旷达。
然,“俯仰一世”。
不同人的活法是不同的。
“静”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躁”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但,“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事物的生与灭、乐与悲的转化只是在倏忽之间。
由此看来,生命是何等宝贵!
“岂不痛哉!
”
死不是一回事。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说:
不要让生命从自己的指缝间流去。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果真如此。
二、历史价值
王羲之写行草,东床坦腹,足以见风流,并能折射出这一朝的风骨所在。
这里所指的历史价值事实上就是指“魏晋风骨”。
1、风流时代
研究“魏晋风骨”先从时代入手。
“魏晋风骨”产生于三国后,三国时期将角逐与竞争推向了高潮,然而老一辈英雄死后其后辈平庸,难成大业。
于是蓄谋已久的司马氏撺掇曹氏政权,最终一统天下,建立晋。
可司马氏后代却也无大才,甚至有些愚蠢。
典型如晋惠帝司马衷,大臣向他汇报百姓无米可食他却反问:
“何不食肉糜?
”。
正是这种政令不够严明,政治话题不能乱说,甚至骄奢之风日益兴盛的社会环境,催生了一批文人。
他们寄情山水,感悟人生,吟风弄月,清谈驳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与肉体的双重自由解放。
自由是他们的思维交集,碰擦火花。
那么谁处于风流上层呢?
2、谁足风流
有资格在晋代风流的人须具备以下要素:
才华、相貌、智商。
才华不必多说,这是文人必须的素质,文人也有着不同高低层次的才华,他们也只能与和自己才华对等的人为伍,比他们更有才的人不接受他们,比他们稍逊色的人只能仰慕他们,这样也就形成了各种小团体。
所谓的“以貌取人”是晋代的一个特点,相貌仿佛成了评判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标准,左思和潘岳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至于智商,它包括了口才与思想。
晋代人定义一个高人依据的是他的思想境界。
口才则用于近代人崇尚的清谈,类似辨论,以各种高深的玄学来试图说服对方,晋代人将其视为是智者的比武(代表:
支道林、殷浩)。
如果辩思敏捷则会被人跟尊敬,反之则也会被人排斥在集体之外(代表:
孔融、陈元芳)。
按照这个标准来筛选,我们能找出相当大量的符合标准的人,在东晋最抢眼的莫过于王谢世家。
3、何为风流
对诗(谢道韫)、清谈(支道林)、饮酒(刘伶、阮籍)、会客、访士
4、风流犹在
绍兴受了晋代人世世代代的影响,至今仍有当年无拘无束的风骨。
重文化。
绍兴的文化气息特别浓,对各文化古迹的保养也做到了不世俗不夸张保原貌保风格。
王羲之故宅周围的那个社区仍是古风犹存,弯弯绕绕的巷子阻隔了世俗的尘嚣。
慢节奏。
不难发现这些就算是开在繁华旅游景点的商店也都在5:
00就关了门,一次在一家小吃店留得晚了点,老板娘看时间到了也不催促我们赶紧离开,而是不紧不慢地半关上门,和女儿跳起了长绳。
有一次我想买些特产,问一家小店能否晚点关门,等我从别的地方回来了再买,老板也只是笑着摇摇手,仿佛毫不在意生意似的。
绍兴城小,车开的慢悠悠,更多的是很多三轮车夫。
在游山的路上,常看到那些老夫老妻手拉着手,在雾气缭绕的山间漫步着。
5、总结
魏晋风骨,时至今日,似乎很契合现代人的生活。
现代人的生活提倡慢节奏,这点,对于习惯了快节奏的上海人来说是格格不入的。
景区里脚步快的,多半是上海人。
这种沿袭自六百年前的生活态度到现在看来是适应实际的。
就历史而言,魏晋名士几乎囊括了历史上所有文人的性格特质,这是由社会风气与背景决定的。
兰亭集会只是魏晋社会的一个缩影。
如此风雅的集会只有在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才有可能上演。
同样,还需要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士,匹夫竖子,不能相与谋。
兰亭集会证明了魏晋风骨是时代的产物。
三、总结
历史就是历史,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
兰亭前的三次朗诵以及曲水流觞都无法真正还原历史的瞬间,反倒是画虎类犬,全然是一副现代的滋味。
七百年的历史化作兰亭竹林间飘散的墨香,久久萦绕于游人的身边。
现在的兰亭,和中国其他的历史风景区一样,游人如织,但会意者寥寥。
匆匆脚步,频频闪光的相机,却不愿意真正的停下脚步去欣赏风景背后的文化,这对于中国文化是种悲哀。
对于兰亭,或是其他的历史景区,游客究竟该怀有一种怎样的心态?
我觉得,感悟是第一位的。
去之前,应该做足功课,有所目的。
这点上,学校组织考察的目的是可取、正确的。
比起拍下照片,多思考,多感悟可比一张纸有意义多了。
对于高二学生而言,还有另一份意义。
这是我们高中生涯最后一次的外出考察活动,意义不言而喻。
在挖掘尘封的历史的过程中的每次微笑,今后你还会记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