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 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4823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 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 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 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 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 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 语文试题.docx

《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 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 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 语文试题.docx

湖北省武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武穴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祝考试顺利★

第Ⅰ卷(客观题33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歆享(xīn)间或(jiàn)鲜为人知(xiǎn)瓮牖绳枢(yǒu)

B.胆怯(qiè)怂恿(sǒng)毋庸赘言(zhuì)清流激湍(tuān)

C.宁谧(bì)朱拓(tuò)沸反盈天(fèi)敛气屏声(bǐng)

D.谄媚(chǎn)熨贴(yù)锱铢必较(zī)畏葸不前(x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烟霭不肖子孙兴高采烈解铃还须系铃人

B.嘻闹消融雕梁画栋残羹冷灸横挑鼻子竖挑眼

C.厮打羱羊蘖根祸胎璀璨夺目一年之季在于春

D.宵柝瀚墨想象鬼奇普降甘霖多行不义必自毙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崇尚美,追求美,就是重视生活情趣,讲究生活质量,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_____和消费时尚。

②这种航天器进入太空轨道后,便自动开始工作,可以________到来自各方面的信息。

③张浩________退出决赛,却暗地里拼命练习,以图战胜对方。

A.理念搜集扬言B.理想收集佯言

C.理想收集扬言D.理念搜集佯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们一行人顺利地按照老高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传奇猎手。

B.从古至今,艳艳红梅倾倒了多少诗人!

咏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传统题材,也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强乐观、不屈不挠的品格。

C.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到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达到2.8亿,较上一年底增长206.0%,网民微博使用率平均为48.7%左右。

D.一个产品应市,发广告也好,做宣传也好,厂家应以诚信为本,在形式上尽可以出新出奇,但不能在内容上失实,更不能挂羊头卖狗肉。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既是一场复兴儒学的运动,也是倡导古文、反对骈文的文学革新运动。

古文运动的理论,对于开创作家自由抒发的文风,拨正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和学问。

传,解释经书的著作。

D.《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密码不密

①每天早晨登录网络的时候,你会感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好像都消失了。

你先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启动智能电话或电脑,然后用另一个密码打开电子邮箱。

社交网站自然也需要密码。

登录书店又要一个密码,用信用卡付账则需要另一个密码。

有些人一个密码用遍天下,问题是,一旦某个站点被黑客入侵,那些坏蛋们就可以拿这个密码破坏你其他的账号。

②据调查,有1%的用户使用“123456”作为账户密码,由于电脑的普及和网速的加快,黑客每分钟可破译数千个密码。

要想拥有一个难以破解的强密码,安全专家建议使用含有10个字符以上的密码,其中应当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还有符号。

如果这样做的话,你应该可以安枕无忧地睡好觉了——这或许可持续1924年。

这正是黑客尝试10个字符的各种排列组合所需的时间。

但是这么复杂的密码,连你自己都可能想不起来了。

③计算机科学家察觉到,密码系统已遭破坏,他们正在寻找替代方案。

取代密码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生物识别,一种可以识别独特体征(指纹、声音等)的系统。

如果把生物识别系统放到手机里让用户控制的话,将来在公共电脑上浏览网页、访问社交网贴、查询银行账户、在网站上买东西,就无需输入任何密码和信用卡信息。

你起身离开时,甚至无需退出。

一些网络犯罪分子即使坐在你用过的那台电脑前,也无法破解你的密码、访问你的账户,因为你的手机已经不在桌上了。

④现在,美国商务部正在开发一套新的网络安全系统,专家们说这套系统会最终消灭密码迷宫,而且有望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在这套系统中,你自己就是你的密码。

这个密码效率要高得多,对它你也能掌控得更好。

实施了这套名为“网络空间可信任身份国家战略”的新规则后,因担心安全或隐私问题而无法进行的活动,或许就可以转移至网上完成。

不过在这些技术成熟之前,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保罗•奥斯凯特对密码持怀疑态度。

他相信任何密码系统都将遭到破解,由于担心遭到黑客的攻击,他甚至不开设任何网上银行账户。

6.根据原文内容,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施“网络空间可信任身份国家战略”的新规则后,因担心安全或隐私问题而无法进行的活动,就有可能转移至网上完成。

B.将来人们可能只凭着自己的声音就能够安全地登录系统。

C.密码系统被新规则取代后,将有望开启电子商务系统的新时代。

D.新的网络安全系统实施后,保罗教授将开设网上银行张户。

7.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属于“密码不密”的原因的一项是()

A.有些人一个密码用遍天下,一旦某个站点被黑客入侵,就可以拿这个密码破坏你其他的账号。

B.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还有符号的10个字符以上的密码相对安全,但是这么复杂的密码,连你自己都可能想不起来了。

C.由于电脑的普及和网速的加快,黑客每分钟可破译数千个密码。

D.网络实名制的实施遇到了诸多问题,导致网络犯罪分子猖獗。

8.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黑客尝试10个字符的各种排列组合所需的时间是1924年,因此密码设置有10个字符,那么在1924年内就是安全的。

B.生物识别是一种可以识别独特体征(指纹、声音等)的系统。

是目前取代密码的最佳选择,但该系统必须借助手机才能发挥作用。

C.密码系统已遭破坏,计算机科学家正在寻找替代方案,但也有人不相信密码,认为任何密码都可能遭破解。

D.由于密码设置的复杂性和密码破解的可能性,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将会逐渐消失。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18分)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

沆少好学,器度宏远,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

相府召试约束边将诏书,既奏御,太宗甚悦,命直史馆。

雍熙三年,太宗谓宰相曰:

“李沆、宋湜,皆嘉士也。

”即命中书召试,并除右补阙、知制诰。

沆位最下,特升于上。

四年,与翰林学士宋白同知贡举。

谤议虽众,而不归咎于沆。

入翰林为学士。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

真宗还,沆迎于郊,命坐置酒,慰劳久之。

真宗问治道所宜先,沆曰:

“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

”问其人,曰:

“如梅询、曾致尧等是矣。

”帝尝语及唐人树党难制,遂使王室微弱,盖奸邪难辨尔。

沆对曰:

“佞言似忠,奸言似信,至如卢杞蒙蔽德宗,李勉以为真奸邪是也。

”真宗曰:

“奸邪之迹,虽曰难辨,然久之自败。

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

“但道臣沆以为不可。

”其议遂寝。

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

“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

”对曰:

“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

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

旦叹曰:

“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

”沆曰:

“少有忧勤,足为警戒。

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

”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

“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

”旦未以为然。

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

沆曰:

“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

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

”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①,大营宫观,蒐②讲坠典③,靡有暇日。

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

“李文靖真圣人也。

”遂谓之“圣相”。

景德元年七月,沆待漏将朝,疾作而归,诏太医诊视,抚问之使相望于道。

明日,驾往临问,赐白金五千两。

方还宫而沆薨,年五十八。

上闻之惊叹,趣驾再往,临哭之恸,谓左右曰:

“沆为大臣,忠良纯厚,始终如一,岂意不享遐寿!

”言终又泣下。

废朝五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靖。

沆没后,或荐梅询可用,真宗曰:

“李沆尝言其非君子。

”其为信倚如此。

(节选自《宋史•卷二八二•列传第四十一》有删节)

【注】①封岱祠汾:

封泰山、祭汾阴。

②蒐:

(sǒu),同“搜”。

③坠典:

指已废亡的典章制度。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知贡举知:

执掌B.然久之自败败:

失败

C.沆待漏将朝漏:

计时工具,引申为时间D.趣驾再往趣:

急忙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沆受真宗皇帝“信倚”的一组是()

①沆位最下,特升于上②谤议虽众,而不归咎于沆

③真宗北幸,命沆留守④其议遂寝

⑤李文靖真圣人也⑥李沆尝言其非君子

A.①②⑤B.①③④C.③④⑥D.②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沆忠良纯厚,始终如一,为理政事,经常宵衣旰食,因此深得皇帝的器重。

B.李沆有先识之远,他当初担心之事后来真的出现,王旦惊叹其为圣人,称其为“圣相”。

C.李沆襟怀坦荡,公事公办,素来看不起那些常进密奏的奸佞之人。

D.李沆担心真宗正值年轻,血气方刚,不让他知道天下诸事艰难,就会纵情声色犬马,或者劳民伤财。

第Ⅱ卷(主观题117分)

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及语文课本中的句子。

(每小题3分,共9分)

(1)帝尝语及唐人树党难制,遂使王室微弱,盖奸邪难辨尔。

(2)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断句。

(不超过6处,3分)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论语·公冶长》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官舍竹

(宋)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

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

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

② 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1)颔联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写出了竹的什么特点?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分)

(2)颈联的两个动词“拂”和“侵”用得十分生动传神,请简要赏析。

(4分)

15、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小题作答)(5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2)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3),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4)师者,。

(《师说》)

(5)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寡人之于国也》)

(7)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8),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标错的价签

(美国)洛林·格雷格尔

  ①一天,我和老伴路过一家体育用品商店,里面人头攒动,叫卖声不绝于耳。

店门口的牌子上写着:

“停业,甩卖!

  ②我想进去看看,但性格倔强的老伴坏脾气又发作了:

“有什么好看的,卖的肯定是些没用的破烂玩意儿,好东西为什么要甩卖?

  ③“这可是一家体育用品商店,”我试图说服他,“没准儿有你想要的渔具什么的。

家里挂了那么多年的那张独木舟照片也该换换了,说不定里面就有呢。

  ④“你怎么这样说?

”他怒目圆睁,“那可是我做梦都想要的独木舟,只要我一攒够6000美元,我就立马到厂家定做一条。

  ⑤“我过去看看热闹,什么也不买。

你到对面的咖啡馆去坐坐,半小时后我去找你。

”说着,我快步走进商店。

商店的走廊上堆满了各种体育用品,我在拥挤的商店里走来走去,看看这,看看那。

突然,我看到商店的后面摆着一个银光闪闪的独木舟,上面还放着短桨、救生衣和各种渔具。

  ⑥我向前快走了几步,想看个究竟。

是的,和我丈夫喜欢的独木舟一模一样,这可是他朝思暮想的独木舟呀!

我心跳得厉害,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独木舟上挂着两个价签,打印的价签上标着“厂家建议零售价6750美元”。

在它旁边还有一个手写的价签:

“亏本处理,750美元!

”“天呀,不会弄错了吧,一定是弄错了。

  ⑦我找到一个正帮顾客挑选商品的售货员,他的胸卡上写着:

“你好,我是马修。

”我使劲挤到他面前,抓住他的衣袖迫不及待地问:

“马修,告诉我那个独木舟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只卖750美元?

  ⑧“它哪儿都没坏,还是新的呢。

我们要关闭这个商店,所以要打折出售。

我想这个价格还包括上面放置的救生衣、短桨和一套钓鱼用具。

你等一下,我去看看。

  ⑨几分钟后,马修回来对我说:

“夫人,十分抱歉,我们把价格标错了,独木舟及其配套用具加在一起,折价后应该卖4750美元。

我刚才问了我爸爸,他负责处理商店里的商品,他说要是按正常价格来买的话,整套装备值8000美元。

  ⑩我强忍着泪水对他说:

“噢!

当然值这么多钱了,标价750美元确实有点让人不敢相信。

不过,我老伴多年来一直梦想着能买一条这样的独木舟。

当我看到价签时,我想我老伴的梦想快实现了。

他到星期五就62岁了,由于身体原因,他退休有点早。

你知道,仅凭一点退休金,生活不会很宽裕。

不过我老伴的性格很坚强,好几年了,他坚持每星期节省10美元,为的就是买一条这样的独木舟。

他总说他渴望能驾着自己的独木舟去钓鱼。

唉,这真是个傻老头的白日梦!

什么时候才能攒够这么多钱呢?

”说着说着我的声音都有点哽咽了,我赶快转身向店外走去。

  ⑪在我就要走出店门时,马修追上我,说:

“夫人,你能拿出750美元、外加25美元的运费和几十美元的税费吗?

  ⑫“当然能,这些钱我还是有的。

”我连忙回答。

这是我几年的积蓄,本来想用这钱给自己做白内障手术的。

  ⑬“那就好,星期五上午10点你让你丈夫来,到时我和爸爸把这个独木舟安装好交给他。

我们还会给他准备一份生日礼物呢。

  ⑭我差点哭出声来,签支票时,激动得手直抖。

我把支票递给马修,我发现他也在哽咽。

“夫人,我想有些事还是告诉你吧。

这个商店是我爷爷开的,他辛辛苦苦经营了30多年。

爷爷一直想早点退休,他说他想过一段轻松的晚年时光,驾着独木舟去钓鱼。

他去年向厂家定做了这条独木舟,可是他还没来得及用就……”马修哽咽得更厉害了,“我爷爷上个星期突然去世了,他刚刚68岁。

我想,如果爷爷知道你丈夫将得到他这条心爱的独木舟的话,他会感到很欣慰的,我爸爸也这样想。

你能向我保证你丈夫会爱惜这条独木舟并充分利用它吗?

⑮我递给马修一张面巾纸,让他擦眼泪,“我向你保证。

”说完,我便冲出了店门,跑向咖啡馆去找老伴了。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一天,“我”和老伴路过一家“停业、甩卖!

”的体育用品商店,“我”本想“过去看看热闹,什么也不买”,没想到在商店后面发现了银光闪闪的独木舟。

B.写一条新的独木舟折价后标价750美元,引得“我”“心跳不已”,是为了形成行文的波澜,为后文写马修的爱心张本。

C.文章第⑩段叙述“我”的老伴到星期五就62岁了,这个年龄与马修去世的爷爷相差无几,所以引起马修的怜悯,将独木舟低价卖给了他们。

D.本文通过曲折的情节记叙了一个与独木舟有关的感人故事,巧妙地传达了情感,旨在表达马修对去世爷爷的怀念之情。

E.本文从题材看,叙述的是平常人的平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目的是引导人们做一个充满爱心、关爱他人的高尚的人。

17、马修和他的父亲为人处事有什么特别?

请简要分析。

(4分)

18、小说以“一条独木舟”为线索,请具体分析是如何围绕着线索展开情节的。

(4分)

19、小说的题目是“标错的价签”,但主要内容却是围绕独木舟展开的,如果以“标价750美元的独木舟”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

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分)

五、语言运用(12分,每小题4分)

20.阅读下面材料,给“微博”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洁,内容充实,不超过40字。

(4分)

微博是一种新型社交网络平台。

它通过一种关注机制来分享信息,可单向关注,也可双向关注。

微博的内容一般限定为140字,短小精悍,不需长篇大论,门槛较低。

微博上的信息是最新实时信息,并且是广播式的,即公开的信息,谁都可以浏览。

常州溧阳某局长因不了解微博广播式的特征,发微博与情人约会开房而自曝隐私,已经被停职接受调查。

21.我们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

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与例句构成排比。

(4分)

例句:

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仿句⑴;

仿句⑵。

22.看下面这幅《依法了之》的漫画,按要求做题。

(4分)

(1)介绍漫画内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文字揭示漫画的寓意。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2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扫把姐”真名叫张秀芳,是北京市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

工作之余,乐观的“扫把姐”钟情于自己手中的扫把,希望能扫出自己的新生活。

每次干完活之后,“扫把姐”就会来一段“扫把舞”。

久而久之,“扫把姐”手中的扫把就像是被施了魔法,有了灵性。

不曾想,“扫把姐”的炫舞英姿竟被人偷录下来放到了网上。

超高的点击率让“扫把姐”一夜之间成了网络红人;“扫把舞”也开始蹿红网络和电视。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在800字以上。

 

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三月考语文卷参考答案

1.C(谧mì拓tà))

2.A(嬉闹残羹冷炙;孽根祸胎一年之计在于春;翰墨想象诡奇)

3.D(“理念”通常指思想,也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理想”可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

航天器是高科技产物,“搜集”信息更能体现其价值。

“佯言”:

假装说,说假话,符合语境。

4.D(A项语序不当,“顺利地”应在“找到了”之前。

B项“咏梅诗成为……题材,象征……品格”搭配不当。

C项“根据”与“显示”句式杂糅;“平均”和“左右”不合逻辑。

5.C(此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6、D.(“不过在这些技术成熟之前,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保罗·奥斯凯特对密码持怀疑态度。

”并不能推出技术成熟后他就不怀疑,说法绝对了。

7、D.(并非本文信息)

8、C.(A项“那么在1924年内就是安全的”,原文是“这或许可持续1924年”。

B项“最佳”有误。

原文是之一。

D项推断绝对。

9、B.(败,败露。

10、C.①②两句的陈述主体是太宗皇帝。

⑤是王旦的评价,不符合题干要求。

③说真宗率军出征,把京城政事留给李沆。

④说真宗想封刘氏为贵妃,因李沆反对,就不再坚持。

⑥说真宗曾因李沆说过梅询不是君子于是就否决了臣子对梅询的举荐。

此三项符合题干要求。

11、A.“经常宵衣旰食,因此深得皇帝的器重”错,只是因为西北用兵“或至旰食”,而未“经常”。

皇帝器重也非“因此”之故。

12、⑴、皇帝曾说到唐朝人结党营私难以制约,最后导致王室衰弱,大概是因为忠奸难以分辨罢了。

⑵、作为大臣有密奏的人,不是进谗言就是奸佞小人,我非常讨厌他们,怎么能效仿他们?

⑶、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武器,盘问过往行人。

13.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子路闻之喜。

子曰: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译文)孔子说:

“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

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

孔子说:

“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14、

(1)对比(反衬),把春天妖艳而冬天凋零的花枝与春不媚容冬不易色的竹子进行对比,衬托出了竹不媚春色,独守寒冬的高洁品性,寄托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

(答托物言志亦可,写出了竹不媚春色独守寒冬的高洁品性,寄托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

)(表现手法及竹的特点各1分,情感2分。

(2)“拂”和“侵”字都是一种拟人化(“拂”字答“通感”亦可)的写法。

“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枰上,使人感受到竹的形象,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

(每字分析合理各得2分。

15、

(1)砯崖转石万壑雷

(2)唯见江心秋月白

(3)艰难苦恨繁霜鬓(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只是当时已惘然(6)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7)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8)吾尝跂而望矣

【参考译文】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今河北邯郸肥乡县)人。

李沆年少时爱好学习,器度博大,太平兴国(宋太宗年号)五年,李沆考中甲科进士。

宰相主持考试官员们起草约束边将的诏书,李沆的奏章交上后,宋太宗很高兴,让他出仕史馆工作。

雍熙(宋太宗年号)三年,宋太宗对宰相说:

“李沆、宋湜,都是好官。

”当即命中书省召他们考试,一同升任为右补阙、知制诰。

李沆的职位最低,特地调到最高。

雍熙四年,李沆和翰林学士宋白一同主持科考。

虽然这次考试招来的诽谤很多,但是朝廷没有归咎于李沆。

召进朝廷担任翰林学士。

适逢契丹人侵犯边境,宋真宗到北部巡幸,命李沆留守京城,京城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

宋真宗回来后,李沆到郊外迎接,宋真宗命他坐下,赏赐酒席,慰劳了很长时间。

宋真宗询问治理国家应该先注意什么,李沆说:

“不选用浅薄好大喜功的人,这是最应该注意的。

”宋真宗又问谁是这样的人,李沆说:

“比如梅询、曾致尧等人就是。

”皇帝曾说到唐朝人结党营私难以制约,最后导致王室衰弱,大概是因为忠奸难以分辨罢了。

李沆回答说:

“奸佞的言语好像很忠心、很诚实,比如卢杞蒙蔽唐德宗,李勉就认为他是真正的奸邪小人。

”宋真宗说:

“奸邪小人的做法,虽然说难以分辨,但是时间长了自然就败露了。

一天晚上,宋真宗派使者拿着手谕打算册立刘氏为贵妃,李沆当着使者的面用蜡烛烧掉了诏书,并告诉使者说:

“就说我李沆认为这样做不可。

”宋真宗的这个决定就取消了。

宋真宗认为李沆从不打秘密的报告,对他说:

“别人都有密奏,只有你没有,为什么?

”李沆回答说:

“我身为宰相,公事公办,何必用密奏?

作为大臣有密奏的人,不是进谗言就是奸佞小人,我非常讨厌他们,怎么能效仿他们?

李沆担任宰相,王旦参知政事,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