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笔记SAP成本计算过程.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9442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笔记SAP成本计算过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我的笔记SAP成本计算过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我的笔记SAP成本计算过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我的笔记SAP成本计算过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我的笔记SAP成本计算过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笔记SAP成本计算过程.doc

《我的笔记SAP成本计算过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笔记SAP成本计算过程.doc(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笔记SAP成本计算过程.doc

1月20日

SAP产品成本计算流程

SAP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有三种,按期间计算成本,按工单计算成本,按销售单(salesorder)计算成本。

其中,按工单计算成本最为常见,很多公司采用,我们也以此为例说明SAP产品计算的流程。

一、SAP产品成本计算与常规成本计算的不同点:

1.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是月底一次性计算,但SAP提供在工单建立时就可计算出目标成本。

公司日常业务操作,比如发料,报工时等,成本会立即计入工单之中,即时性较好,标准术语叫SimultaneousCosting.

2.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在发料时,将物料从原材料(RM)科目转到在产品(WIP),收料时再转到半成品或产成品科目。

SAP不同,发料时先计入损益科目,月底结算如果工单没有全部收货,或技术上做完成处理,表法工单没有完成,WIP被计算出来,否则表示工单完成,没有WIP,就只有差异了。

公式如下:

WIP=GRofMO–DeliverycostofMO

二、成本计算流程

1.Productcostplanning

通过成本计划,物料的标准成本被计算出来,以此作为物料价格和存货计价的参照

2.产品成本计算涉及的日常操作

1)Goodsissuetoproductionorder向工单发料

工单发料在FI模块中会产生如下凭证:

DR:

物料消耗科目(P&L)

CR:

存货(如RM)

物料消耗科目因为属于P&L,因此在CO中属于Primarycostelement,发料会产生CO文件,如下所示:

DR:

物料消耗科目-工单(工单作为成本分配对象truecostassignmentobject)

注意这一规律,如果数据从FI传递到CO,则在CO中只存在单边凭证(one-sidedentry).CO凭证可用KSB5查看。

2)ActivityConfirmation报工时

生产性成本中心(Productcostcenter)会向工单提供作业,比如人工、机器工时等。

通过报工时,成本从生产性成本中心转移到工单中。

CO的分录如下:

DR:

次级成本要素(类型为43)-工单

CR:

次级成本要素-成本中心

3)费用过账到成本中心

SAP有不同类型的成本中心,比如生产型、管理型,或为分配需要设立的虚拟成本中(dummycostcenter).费用过账会同时产生FI文件和CO文件。

4)GoodsReceiptfromtheproductionorder工单收货

根据产成品的标准单价,将成本从工单转入会计的产成品科目,同时产生FI文件和CO文件:

FI文件的分录为:

DR:

产成品/半成品等

CR:

物料消耗科目

CO文件为:

CR:

物料消耗成本要素

3.期末结算处理

1)Allocationfromserviceandadministrativecostcenterstomanufacturingoverheadpool(alsocostcenters) 从管理性等成本中心将成本转到生产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归集的费用可能要从一个成本中心转到另一个成本中心,最后分配给工单,或从成本中心直接分配给工单,所用的方法有:

-Costcenterassessmentanddistributions

-Directactivityallocation

2)重新计算成本中心的作业价格(KSII)

刚才提到过,成本中心会有费用从FI计入,或从其他成本中心用分配/分摊/直接分配等方法计入,这是它的借方,报工时则会用类型为43的成本要素转出,这是它的贷方项,如果作业价格定得准确的话,借方-贷方会大体平衡,但一般不会为0,而有差异,这个差异用SAP术语(其实也是财务的术语)叫under-absorption或over-absorption。

因为作业价格事先计划的出入,需重新计算一次。

3)按实际价格重估工单(CON2)

作业价格重新计算后,用此事务码将差异分配给工单。

4)计算制费(CO43),计算WIP(KKAO),计算差异(KKS1)

实际上这是三步,因为不想看起来步骤太多,就放一起了。

SAP在计算制费后,根据工单的状态确定是WIP还是差异。

如果工单状态为DLV或TECO,表示工单已完成,没有WIP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就是工单成本差异(variance),否则表示工单没有完成,工单转入之成本出成品转出成本之差异仍为WIP。

SAP计算出WIP或差异后,并不会立即生成FI凭证,需等到下一步工单结算才正式产生。

产生的凭证如下所示:

WIP会计分录:

DR:

WIPInventory(BS) 

CR:

WIPOffset(P&L)

也可能借贷方相反,表示WIP减少。

如果工单在几期仍没有完工,则WIP会被反复计算,按这一对对应科目自动过账。

差异的FI分录为:

DR:

ProductionVariances(P&L)(Unfavorable)

CR:

MaterialConsumption(P&L)

5)工单结算(CO88)

工单结算的作用就是将上步WIP或差异的分录实际过账到FI模快。

以上步骤,如果您都能理解为什么,则您已洞悉SAP成本计算的流程和机制了。

12:

12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SAPFICO

1月13日

SDCondition的存储机制

1.定义Condtiontable,系统将产生对应的表,表名为AXXX。

如:

定义三个条件表

对应的表为A997/A998/A999,用SE12可以查看表的定义

2.Conditionrecord数据则存放在表KONP中。

3.Condition维护及查看:

VK11/VK12/VK13

4:

29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SAPSD

1月11日

CO01-MaintainControllingArea

 

ControllingArea是CO模块的基本单位,配置的基本内容包括:

1.维护controllingarea

2.激活需要使用的模块,如costcenter

3.将companycode分配给controllingarea

Menupath:

(tx:

OKKP)

1)进入下面所示界面,选择MaintianControllingArea行,双击进入Overview界面。

2)点击NewEntries按钮新增一个controllingarea,本例为9999。

Notes:

a)CoCd->CoArea:

SAP有两种选择:

1)controllingarea与companycode相同,即一对一关系,2)每一个controllingarea包括几个companycode,即一对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实现跨公司成本核算。

b)Currencytype:

如果CoCd与Controllingarea一一对应,则currencytype只有10,否则,系统会有多种选择。

c)Chartofaccount&fiscalyearvariant

指定Controllingarea所要用的COA与Fiscalyearvariant.如果一个conttrolling下有多个companycode,则所有的companycode的COA必须相同。

另外,companycode可以与controllingarea有不同的fiscalyearvariant,但normalperiod必须相同。

同时,在CO中,如果有多个specialperiod,交易只会记入第一个specialperiod之中。

d)Costcenterstandardhierarchy:

指定controllingarea的costcenterhierarchy,只有在指定后,才可建立成本中心。

3)双击左边Activatecomponents文件夾,设置需Activate的组件。

注意ProfitAnalysis不能在此激活,这里只是显示,以后的文章会说明CO-PA如何激活。

Currency與Variances的設置與期間相關:

4)双击左边Assignmentofcompanycodes将companycode分配给controllingarea.一个controllingarea可对应多个companycode。

本例设置公司代码9999与controllingarea9999对应。

注意事项

如果用以下menupath进入controllingarea设置,则不能设置costcenterstandardhierarchy,也不可以activatecomponents,不可以assigncompanycode。

需要再用其它t-code来完成这些操作。

(tx:

OX06)

ENDOFDOC.

12:

18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SAPFICO

1月8日

FI01-FI中的组织单位

一.FI的组织架构

FI的组织架构分为四个层次,如下表所示

组织单位

OrganizationalUnit

强制性

Obligatory

Client

Obligatory(必须)

Company

Optional(可选)

CompanyCode

Obligatory(必须)

BusinessArea

Optional

各组织单位的作用简要说明如下:

1)Client–Client是系统中最高层次的组织单元,每一Client有自已独立的主档数据和交易数据。

配置Client是必须的。

2)Company-Company是会计中的一种组织单位,代表根据某个国家的商业法律要求而设立的商业组织。

AcompanyisanorganizationalunitinAccountingwhichrepresentsabusinessorganizationaccordingtotherequirementsofcommerciallawinaparticularcountry.

在SAP中,合并报表的功能是建立在company的基础之上的。

Consolidationfunctionsinfinancialaccountingarebasedoncompanies.

3)CompanyCode–Compnaycode是FI的最基本组织单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就是在companycode层面上编制。

所以,如果法律要求某个组织独立核算,则须设立单独的companycode.

国内很多ERP软件,都有一个账套(ledger)的概念。

SAP系统的companycode与ledger并不相同,companycode只是FI模块中的一个组织单位,其它模块有其它的组织单位。

比如MM模块的组织单位是plant,CO模块的基本组织单位是controllingarea。

不同模块的组织单位通过相互指派的方法,表达集团公司的组织架构。

比如:

一个companycode可以包含多个plant,一个controllingarea可以包含多个companycode。

4)Busin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