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县乡镇地名志经典.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3968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源县乡镇地名志经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罗源县乡镇地名志经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罗源县乡镇地名志经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罗源县乡镇地名志经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罗源县乡镇地名志经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罗源县乡镇地名志经典.docx

《罗源县乡镇地名志经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源县乡镇地名志经典.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罗源县乡镇地名志经典.docx

罗源县乡镇地名志经典

罗源县乡镇地名志(经典)

林希【著】

一、罗源县乡镇地名志

位于福州市东北部沿海,北纬26°23′~26°39′,东经119°07′~119°54′,因境内罗江流分三支、同出一源,故名罗源,简称罗,别称罗川。

县境南距福州市区78公里,东濒三都澳,西界闽侯县,南邻连江县,北接宁德市、古田县。

  唐大中元年(847年),置罗源场,咸通二年(861年),升场为镇,改名永贞。

五代闽龙启元年(933年),升为永贞县,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永昌县,乾兴元年(1022年)定名罗源县。

历属州、府名虽异,实均属福州。

民国23年(1934年)8月14日,寻淮洲、粟裕率红七军团北上抗日经此,配合地方革命武装攻克县城。

1949年8月14日解放,历属闽侯专区、福安专区、福州市、闽侯专区、宁德地区、福州市。

  罗源地处鹫峰山脉东南延伸部分,地势自西而东,高低起伏。

中部中低山地,全县最高峰牛牳山海拔1251米;东部高丘陵多逼近海岸;东北鉴江半岛与东南连江黄岐半岛构成口小腹大的罗源湾,为福建六大深水港湾之一。

海岸为具有温地泥滩的回升侵蚀峡湾型高丘陵岩岸,岛屿10多个;起步溪盆谷地和城关、小获平原为主要耕作区。

主要河流霍口溪为敖江(鳌江、岱江)上源,境内31.15公里,流域333.62平方公里,支流有斌溪(文武溪)、佳湖溪;起步溪主流28.6公里,流域222.48平方公里,支流有护国溪(潮格溪)、罗源溪(南门溪);还有敖江流域的百丈溪(后路溪)、寿桥溪,金溪流域的中房溪。

人工湖有牛梅溪、外洋、凌洋水库。

国道104线和罗宁高速公路为境内主干线,通车440.5公里。

内河航运达23公里;淡头和将军帽为主要水运码头,列为二级通商口岸,设有台轮停泊点。

  主要城镇——凤山(凤城):

县人民政府驻地。

鉴江:

曾名镜峰、镜港,位于三都澳口,县盐场设此。

松山:

在起步溪、罗源溪汇合入海处,省级罗源湾开发区所在地,国土资源部在此设立全国首个土地综合开发整理示范区。

碧里:

将军帽为天然深水避风港。

白塔:

百丈为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挥部驻地。

西兰:

为名茶“七境绿”主产地。

中房:

以河阳茶著名。

飞竹:

县毛竹主产区。

霍口:

畲乡集镇。

起步:

花卉基地。

  城南莲花山游览区有圣水寺、近日台、笔砚峰、翠屏峰(龙虎岩)、眠鹤石、巽峰塔诸景和烈士陵园,栖云洞中有全省现存最古的石雕罗汉(南宋)。

塔兜街有唐代始建的万寿塔(市心佛塔)。

碧里港边双贵山匹岩(狮嘴岩),巨洞含古寺,“卧虎”对“醒狮”,奇妙壮观,廪头昭佑王宫内有元代石雕玉香炉,白塔寺西走马岭下有北宋福建观察使苏舜元(字才翁)“才翁所赏树石”摩崖石刻。

中房陈太尉宫集五代、宋、明、清建筑风格于一体。

松山北山、八井有区、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和宋窑遗址,凤山北门顶有林可彝烈士故居。

古迹游览地还有紫霄岩、仙茅山、百丈龙潭等。

  县政府驻地凤山镇的主要道路有:

西环城路、北大路、司前街、南大路、北环城路、东环城路、小西路、溪尾街、东大路、西外路、西大路。

  2000年末,全县辖凤山、鉴江、松山、起步、中房、飞竹6个镇;白塔、西兰、洪洋、碧里及霍口畲族乡等5个乡,有27个居委会、165个村委会。

人口25.3万人,其中畲族占8.1%。

境内耕地1.16万公顷,林地7.5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9.9%,20公顷以上连片草场1万公顷,海岸线129.09公里。

1、凤山镇

  位于罗源县中部,轮廓狭长,东西长9公里,南北宽4公里,总面积32.2平方公里,2000年辖北门、东门、南门、西门、城关、岐阳、竹兜、苏区、管柄、陈厝、方厝、南门外、余家塘等8个居委会和5个农业村,人口5.3万。

镇境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西以笔架山与白塔乡分界,南沿莲花山至西南的青鸭山与连江县庄里村毗邻,北循凤山两翼、沿上下梅岭与起步镇接壤,东濒港口与松山镇相连。

罗源溪分南溪、中溪、北溪三支,绕城而东,注入罗源湾,形成罗源溪盆谷平原。

  凤山镇自唐长兴四年(933年)罗源设县至今,历来为县治。

明弘治间(1488~1508年),为抵御倭冠入侵,始筑墙为城,将北部的凤山围在城池之内,故称凤城。

民国时期,1935年立保甲,称凤山联保处;1941年称凤山镇公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成立城关人民公社,1979年改称城关镇,1981年更名凤山镇。

镇政府设在北大路。

  城区有大小街巷66条,主要街道有罗川路、南大路、司前街、北大路、东环城路、北环城路、通场路、东大路、管角街、塔兜街、西大路、西外路、西二环路、罗中路、学前洋街、府前街、罗川中路、马祖前街、学前街、东外路、圣水街、草桥头街等22条。

  境内名胜古迹有:

莲花山游览区、古刹水陆寺、圣水寺、“三黄世家”宗祠遗址、万寿塔、宋太宰余深故居、天后宫、先锋庙等。

2、起步镇

  位罗源县城西北部起步村。

相传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5年)徐登从此上茅山,采茅炼丹拯救患瘟症村民后得道,因而命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政机关驻地皆设该村。

起步溪是本镇最大溪流,源出飞仙岩和挺旗峰、受党洋、阮湾、樟溪、车溪诸水,至党林迂回过起步,顺流九龙达五里渡入海,全长26.3公里。

明清间,分属于临济里,徐公里;民国称第五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第一区。

今镇境东西与松山镇、洪洋乡接壤,南与凤山镇、白塔乡为邻,北和宁德市为界。

辖港头、起步、桂林、沈厝、兰田、田中、叶洋、庭洋坂、蒋店、杭山、党林、洋北、西山、护国、潮格、高洋、曹垄、水口洋、黄家湾、上长治、下长治等4个居委会,17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

面积71.7平方公里,人口3.1万人,其中畲族占11.12%。

  主要街道为起步街,原是一字型,自西至东分街头、桥亭下、街尾、后里山等段。

总长度300米,宽7米,铺设水泥路面。

该镇为罗源县主要产粮区和高优农业示范基地和福建省鲜切花生产基地,也是省定重点工业卫星镇,被列为福州市20个商贸旺镇,16个特色镇之一。

“罗川八景”中两景在该镇:

“紫霄盖树”俗呼“娘娘岩”,在上梅岭旁;“茅顶留云”在仙茅山。

3、飞竹镇

  位于县境西部,镇政府驻飞竹村。

相传,该镇原无竹,后由邻村延伸而来的竹根,长竹成林,于是人们称那里的竹是“飞”来的,故名。

镇境东与西兰乡、中房镇相邻,西接霍口畲族乡,南、北分别和连江县、古田县交界。

辖飞竹、洋柄、蛤蟆石、陶洋、官路下、梧桐、马洋、刘洋、潘洋、上地、洋头、仓前、丰余、外坂、大湖、斌溪、安后、西禄等16个行政村(居)、96个自然村,面积119平方公里,1.84万人,畲族占其中的10%左右。

镇内拥有叶腊石、辉绿岩、花岗岩等非金属矿藏,其中叶腊石储存量400多万吨。

毛竹产量占全县三分之一,竹编花篮、碟盘工艺品畅销海内外。

2000年,已在洋柄、官路下、陶洋等村建成银杏种植基地,在外坂村建成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成兴隆、育兴、秀兴等食用菌生产基地。

曹山寺、未婚节孝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旃坛寺、凤山寺、梧桐石桥、西洋宫等古迹。

4、中房镇

  位于县境西北部,镇政府驻中镇村。

相传宋代松洋有弟兄三人,老二迁此定居,故名。

古时这里泛称“河洋”,明时成为罗源重要集镇。

自明万历至清末,分属化一里、化二里、丰上里、丰下里。

今镇境东连起步镇,西与古田县毗邻,南接洪洋乡,北与宁德市接壤。

镇境地势高峻,500米以上高山达31座,挺旗峰海拔1108.2米。

辖林家、中房、乾溪、大洋、下湖、王沙、叠石、满厝、岭兜、沙坂、上宅、大园、吉磜、洋里、寨头、显柄、松洋、柏山、深坑、溪门、东山、厚富、港里等4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面积141平方公里,2.5万人。

农产品以水稻和甘薯为主,经济作物以茶叶为主,茶叶产量占全县三分之一。

公路有3条:

城关——中房、中房——叠石和溪门——洋头,全长62公里。

中房街为全镇最主要的街道,长1公里多。

高岭土蕴藏达1000多万吨。

建于宋建隆间的陈太尉宫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东山宫、新福宫、水尾亭桥等6处。

5、松山镇

  位于罗源湾畔,镇政府驻五里亭。

松山背山面海,形如“C”字,东接碧里乡,西临凤山镇,南靠连江县,北邻起步镇,东北界宁德市。

辖渡头、岐后、岐头、树柄、吕洞、南岐;北山、巽屿、外洋、剩头、大获、上坑、竹里、八井、小获、泥田、迹头、白水、上土港、下土港、前房、乘风等6个居委会、16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

面积146平方公里,3.75万人,其中畲族人口占6.97%。

该镇明、清时代属拜井里和临济里,民国时期属第二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第七区,1961年从城关公社析出,成立松山人民公社,1992年建镇。

该镇渔业发达,产值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52.5%。

20世纪末,该镇水产养殖基地“3311”工程(3万立方水体育量基地3万箱网箱养殖,1万亩牡蛎和1万亩虾蟳混养)基地建成。

1991~2000年,全镇发动全民招商,创办各类内联企业30多家。

乡镇企业累计789家。

104国道自西而北贯穿境内,县办千吨级码头建于北部淡头。

巽峰塔、尤光被墓、吴型山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6、鉴江镇

  位于罗源县城东部。

镇党政机关驻地设鉴江村。

鉴江村原称“镜峰”,因山峰似镜而得名,又因海水随溪浸入内陆,亦称“镜港”,并成为整个鉴江的泛称。

原属连江县招贤里,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划入罗源管辖,称贤二里。

民国30年(1941年)设镇。

1949年属鉴碧区、三区,1958年并入碧里公社,1965年析建鉴江人民公社、1984年复设镇,即鉴江镇。

今镇境东临三沙湾,西通松山镇,南邻碧里乡,北与宁德飞鸾和三都澳相邻。

辖鉴江、陆上、海上;上澳、砂湾、程家洋、远顶、圣塘、井水等3个居委会和6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1.4万。

鉴江溪是该镇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北部之白马山,南流至西南边,再折向东北,注入鉴江湾。

境内水产资源丰富,有青蟹、泥蛤、河蟹、淡水鳗、鲍鱼、黄鱼等;海带,紫菜精加工产品以质优闻名国内外市场。

烤烟为主要经济作物。

宋元丰间为福建省十大盐场之一。

镇建筑工程公司、隆达贸易公司已打入俄罗斯市场。

2000年,鉴江街已拓展至660米长、6米宽。

街的东、南、北仍保存有古城门。

7、洪洋乡

  位于县境东北部,乡政府驻洪洋村。

旧时村里河床浅窄,每逢山洪爆发,田洋常被淹没,故名。

清代属罗平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先后属岐余、洋柄、中房等区。

农业合作化后,划归起步区管辖。

今乡境东接起步镇,南、西南与西兰乡相邻,北,西北与中房镇交界。

辖洪洋、星万、曹营、王认、石塘、秋岭、禄洋、厝坪、穴里、盾后、牛角丘、后洋、樟溪、大园、洋中、车溪、官村、民族等18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

面积80平方公里,1.6万人。

汉、畲混居。

洪洋溪流经厝坪、石塘、曹营、洪洋、皇万等村,形成小小的河谷平原,是该乡的水稻生产区。

香菇、烤烟、薯粉为乡农业三大支柱。

保鲜香菇远销日本。

磨光花岗岩石板行销京、津、沪等地。

城关——中房公路斜贯境内的皇万、洪洋、曹营、石塘和秋岭等村。

洪福寺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8、霍口畲族乡

  位于县境西端,地处福州、闽侯、古田、罗源四市县交界处,乡政府驻霍口村,因山村建于溪流转弯口,意为“曲”,因方言“曲”、“霍”谐音而称“霍口”。

辖霍口、溪前、福清、山垅湾、冈尾、东园亭、岐峰、王廷洋、大王里、后宦、船头、黄鹤、香岭、琅坑、长柄丘、西峰、仙洋、川达、佳湖、东宅、南墘、塘下、徐坪、石坪洋等24个行政村,面积198平方公里,2.02万人,其中畲族占总人口的23.05%。

畲族操畲语,妇女穿畲服,保持浓厚的畲族文化风习。

是福州市现有两个民族乡之一。

农副产品主要有烤烟、油茶、板栗、毛竹、辣椒、食用菌等。

森林覆盖率达71.5%。

1982年霍口大桥建成后,街道也随之得到发展。

桥西新街长1公里,从桥头到粮站路段长达460米,宽9米,水泥路面。

境内先锋庙是为祀闽王王审知先锋陈霸先而建的。

9、白塔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乡政府驻水鼓村。

宋开宝二年(969年),僧圆明以白石建塔,之后,塔、寺、村均以白塔为名。

今乡东西分别与凤山镇、西兰乡为邻,南界连江县,北接起步镇,辖凤坂、旺岩、钟下、百丈、梅洋、长基、应德、赤岭、石鳖、大项、九溪、小云、白塔、南洋、塔里等15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

面积111平方公里,1.68万人,其中畲族人口占15.06%。

该乡自明万历至清末,属梅溪里;民国时期属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洋柄区、城关区,1966年成立白塔公社,1984年改乡。

至2000年,该乡畜牧以羊、鸡、兔等为主,引进的水果有台湾金苹果、“早种六号”枇杷,美国提子、速生橄榄等高优水果,收到较好经济效益。

“西绿”茶在明清时就闻名省内外;石板材已进入国际市场。

104国道、罗宁高速公路平行穿乡而过。

福分公路纵贯东部,自北而南有水鼓——霍口,排连湾——凤坂,赤岭——梅洋3条公路横贯本境。

水古街从三丫路到乡政府门前,全长500米,宽17米,水泥路面,为乡主街道。

三宝农场、隐峰寺、禾山风景区连成一片,成为县旅游胜地。

“才翁石”在白塔寺边,石上刻有宋代福建观察使苏舜元所书的“才翁所赏树石”六字,今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10、碧里乡

  位于县境东端之南,乡政府驻碧里村。

村位于鸡母鼻山里。

因方言“鼻”与“碧”谐音,则雅称“碧”里。

(旧县志称“匹里”)。

碧里原为连江县的招贤里地,宋元丰四年(1081年)划入罗源,称贤一里,民国时期属第二区(松山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称第三区(碧里区)。

1958年成立碧里人民公社。

后改乡。

今乡境东临三都澳、西接104国道,南濒罗源湾,北与鉴江镇交界。

辖碧里、西洋、梅花、廪头、溪边、牛坑、廪尾、新澳、濂澳、吉壁、牛澳、先锋等12个行政村,面积19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100平方公里),2.4万人。

该乡是罗源县主要水产养殖基地之一,水产品主要的有鲍鱼、扇贝、泥蚶、牡蛎等。

所产“下廪羊”以肉嫩质脆、无膻味而名扬遐迩。

全乡农作物以种植甘薯为主,豆类次之,有“番薯区”之称。

主要街道碧里街长200米,宽7米,“碧岩飞雪“(清泉)为罗川八景之一,碧岩寺乃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福州市领导赴罗源县八个乡镇调研

8月10日至11日,市委书记何立峰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赴罗源县8个乡镇调研。

他在调研中强调,各乡镇党政干部要继续深入贯彻省、市专题会议和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精神,以富民、富乡为己任,立足各自资源优势,找准市场定位,加快经济发展。

  在罗源县委书记程天光、县长刘嘉水的陪同下,何立峰一行先后深入到白塔乡、西兰乡、松山镇、碧里乡、洪洋乡、中房镇、起步镇和凤山镇,走访了7家企业,参观了2个村的旧村改造、造福搬迁工程,参加了城关花卉广场文化夜市活动。

听取各乡镇有关工作汇报后,何立峰分别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各乡镇党政领导干部要以富民富乡为目标,振奋精神,加快发展。

既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又要不急不躁,脚踏实地,选准自己的主攻方向。

要有所先为、有所后为,对不超越自身能力、有市场有效益的要先为,超越自身能力,但有市场有效益的要后为。

要立足于自身资源优势,下大力气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找准市场定位,选准自己的主导产业。

乡镇党政领导要逐村调研,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思路,瞄准市场,帮助各村确定主攻方向,延长产业链,尽快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发展产业要重视注入科技因素。

要大力推动种苗工程与科研课题相结合,科研的超前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加强水产种苗研究、食用菌研究、特种养殖研究和花卉种植研究等。

要采取开明的政策,引导投资者让“肥水外流”,与科技人员结成利益共同体,开展长期合作。

  要大力开拓市场,打响罗源统一品牌。

要与省城饭店、宾馆超市挂钩,进行上门式推销。

要抓住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大型超市落户福州和高速公路建设带来的良好机遇,让罗源产品北上上海、南下广州。

  在具体工作中要讲究方法,善于用市场经济规律来引导农民、教育农民。

要以典型引路,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共同走上致富路。

  何立峰要求城郊乡镇搞好规划,主动与大城关对接,做到宜工则工、宜贸则贸、宜农则农,反向辐射城关,互动发展。

城关要以建设经济繁荣、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治安一流的现代化大城关为目标,扎扎实实抓好两个文明建设,带动全县经济的发展。

三、白塔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求作为谋发展

今年以来,罗源县白塔乡党委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组织引导,精心设计载体,丰富活动内容,狠抓项目求作为,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有序开展。

加强“四引导”,全面铺开创先争优活动。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

6月份起,在乡政府一层设立“创先争优”宣传栏,专题宣传各村、乡直各单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最新动态。

通过简报、广播、宣传单、条幅、短信等方式及时宣传报道全乡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

至今共编制简报3期,广播宣传15次,发放宣传单500份,悬挂条幅8条,短信发送300多条。

二是加强群众引导。

积极以“七一”党员活动为契机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始终把活动的目标取向放在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上;同时,要求白塔乡选聘生争当活动宣传员,利用自己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优势,把宣传活动与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践行模范作用,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引导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是加强远教引导。

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组织广大基层党员群众开展创先争优集中培训活动,开展学习讨论、互动交流,激发党员群众参与活动的内在动力。

四是加强典型引导。

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各村学习推广“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党员“设岗定责”机制,大力推广“四议两公开”,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各项制度,并确定凤坂、赤岭、塔里村为乡农村基层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点,白塔、九溪村为党建工作示范点,强化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开展“三活动”,丰富创先争优活动载体。

一是开展公开承诺活动。

活动方案发出后,基层党组织迅速行动,因地制宜,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承诺活动。

如白塔、凤坂村党支部开展“上门走访,直面承诺”的活动,村两委深入群众,实地走访查看,开展民情调研和现场指导,做到“谋划一个点子、解决一些问题、办好一件实事”;赤岭村党支部在村内醒目位置张贴村干公开承诺书,村干勇于承诺、亮出身份,接受村民们最直接的监督。

乡直机关开展“爱岗敬业创佳绩”主题实践活动,依岗承诺,使全乡党员在改进作风、提升能力,服务群众上作表率,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基层党组织齐心协力推进白塔跨越发展。

二是开展“五送五帮”活动。

“送政策,帮思想解惑;送温暖,帮生活解困;送法律,帮维权解难;送技术,帮转岗就业;送资金,帮创业致富”为主要内容的“五送五帮”活动,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水平。

三是开展“三联三增”活动。

单位联农村,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承载力;支部联党员,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党员联群众,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影响力,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水平。

狠抓“五项目”,在创先争优中求作为。

一是坚持“项目兴乡、工业强乡”战略,大力发展乡镇工业经济。

发挥三宝优良地块优势,引进高新项目,推动侨盛工业园区建设。

继续推进福建嘉纳塑胶有限公司建设二期工程、支持侨盛房地产公司建设南洋小区。

全力推进石材业整治,已与27家石材企业签订了关闭补助协议,对31家自行整改企业和16家兼并企业进行规范化设计,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清理、规范矿山开采,坚决打击无证盗采行为。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继续清理整治河道,整治水环境。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立足“一村一品”“、“几村一业”,依托丰富山地资源和种植基础,在赤岭、应德、长基等村建设千亩水果基地;引进推广名贵树种在南洋、塔里、梅洋村等千亩名贵树种基地;推广大棚蔬菜种植,建设九溪、白塔、南洋、塔里千亩城郊蔬菜种植基地;继续大力发展蘑菇、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生产,建设白塔千万袋食用菌基地;实施山地农业综合开发,建设赤岭千亩观光型山地农业。

规范畜牧养殖,发展山地节食型养殖。

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健全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三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凤坂为中心的新农村示范村,引导周围村庄农民向中心村集聚,与大项、钟下、旺岩、百丈、梅洋形成村居链,建设成环境优美、村容整洁,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型农村人口聚居区,并做好与连江廖沿、蒲边的边贸集市,繁荣乡村经济;将白塔、塔里、南洋进行连片规划,借鉴外地新农村建设经验,打造畲汉集居、优美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已完成路基建设。

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严格执行新引进项目的主体工程与环保设施“三同时”措施,把好企业“入口关”。

强化节能减排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空气自动监测站、自动水质监测站等监管设施,全面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

推进“四绿”工程,不断提升城乡绿化水平。

继续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大力开展生态乡镇、村创建工作。

五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支持白塔学区教舍建设、乡卫生院、司法所装修。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推进乡综合文化站配套设施完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建设与改造。

组织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多方面争取资金在塔里村建设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

实行农村低保扩面提标,加强动态管理,实现应保尽保。

四、罗源有什么名人?

1、林兴祖

  林兴祖(生卒年失详),字宗起,号木轩,罗源县人。

元延祐五年(1318年)任罗源教谕,兴办学校,培养人才,教绩显著。

至治二年(1322年)登进士第,授承事郎,出任黄岩州同知,廉洁爱民,境内安定。

后知隋州,又有功绩。

至正初,迁知铅山州。

该州豪强吴友文为首制造假钞,延及周围州县;且凶狠狡猾,夺人妻女11人为妾;又派爪牙数十人打入州衙任职,伺有欲告发者,先诬以他事,前后被杀害的不可数计,民含冤不敢诉者10多年。

兴祖到任后,誓除此害,即张榜查禁伪钞,且立赏募民首告。

初有告发者,祖佯以不实为由,斥之去;又接告发,人赃俱获伪造者2人,而堂审时声色不甚严厉。

友文以为祖执法亦不严,亲至衙门为同党说情,祖乘机予以逮捕,大摄以威,州民闻讯,告发者达100多人,经审讯又捕友文同党200余人,悉绳之以法。

民害既除,欢声载道。

尔后凡有利于州之事,逐渐施行,由是政声远播。

经江浙行省丞相别儿怯不花推荐,升任南阳知府、建德路同知,皆未赴任。

至正八年(1348年)特旨迁兴祖为道州路总管。

道州路属县永明,洞瑶常有“小乱”,兴祖以手谕劝告,众称“林总管廉而爱民,不可犯也”,三年不入境。

兴祖又减轻赋税,减少徭役,赈贫济困,因而境内大治。

经宪司考核,道州政绩为最。

后以老辞官,卒于家。

2、黄煇如

黄煇如(1904~1967年),原名汉禧,字健甫,罗源城关北门街人。

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民国14年(1925年)毕业于福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先后在县公立第二、第一小学任教务主任、校长,民国17年1月调任县教育科督学、课长等职,民国22年1月后,先后任平潭、永泰、宁德、同安、霞浦等县教育科(局)督学、课长。

由于父殁妻亡、母老子幼,于民国27年10月辞职返乡。

民国28年后,历任罗源私立崇德小学、县立凤山镇中心小学校长,兼任县立初中国文教员。

民国34年8月,任县立初级中学总务主任兼国文教员。

民国37年6月,又兼任县实验小学校长。

1949年罗源解放后,黄仍续任县立初级中学专职语文教员兼文史地教研组组长

3、江爱道

江爱道(1902~1936年),又名江仁安,罗源县西兰乡下漈村人。

民国23年(1934年)2月,任下漈乡苏维埃政府主席。

8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攻打罗源县城时,江配合红军进行侦察敌情等工作。

同年12月,国民党军队围剿闽东苏区,罗源苏区遭严重摧残,江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暂隐蔽福州等地寻找党组织。

民国24年9月,闽东红军独立师第3纵队来罗开展工作,江等闻讯即返罗源配合工作。

4、萧求贞

萧求贞(1890~1961年),女,人们习惯称其为“伊俤嫂”或“伊俤姆”。

罗源城关长桥路人。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月十七日出生于罗源白塔乡凤坂村。

父母早丧,被罗源县基督教会收养。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教会选送到福清,在英籍女医生惠乐生(译名)创办的医院学习妇幼科专业。

4年后回罗,在罗源基督教医院任助产士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