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修订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3954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9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修订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中医基础理论修订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中医基础理论修订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中医基础理论修订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中医基础理论修订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修订版.docx

《中医基础理论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修订版.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基础理论修订版.docx

中医基础理论修订版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总论

中医理论体系发展简史:

一、先秦、两汉时期(形成时期)

1.《黄帝内经》:

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

2.扁鹊.《难经》

3.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为中医辨证论治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

4.《神农本草经》:

载药365种,为后世中药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二、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

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1.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

2.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开创“脏腑辨证”

3.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河间)—寒凉派李杲(东垣)—补土派

张从正(子河)—攻邪派朱震亨(丹溪)—养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1.明代.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

2.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3.温病理论的创立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清代.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三焦辨证”《温病条辨》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的整体。

2.辨证论治:

是在确定疾病的诊断之后,根据疾病确定治疗的原则。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

征—体征。

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①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痰饮等)、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和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同病异治:

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

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

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气:

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精:

①世界上所有气当中的精粹部分;②泛指人体中一切有用的成分;③专指肾中所藏之精。

神:

①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②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③一切生物,其生命力的综合外在表现;④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第二节阴阳五行:

阴阳偏衰(虚证)

1.阴虚——虚热证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2.阳虚——虚寒证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

五行相生:

相生为相互资生、助长和促进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难经》: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五行相克:

相克为相互克制、制约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内经》:

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控制疾病的传变——《金匮要略》: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治则:

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相克——抑强扶弱

相生治法:

滋水涵木法

滋肾阴以养肝阴

益火补土法温肾阳以补脾阳

培土生金法健脾气以补肺气

金水相生法养肺阴以滋肾阴

相克治法:

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

培土制水法补脾利水

佐金平木法佐肺金清肝泻火

泻南补北法泻心火滋肾阴

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第三节气血津液:

气机失调:

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结、气闭

脏腑气机失调:

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肾不纳气,肝气郁结等

气的生理功能:

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气化运动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营养作用

元气:

通过三焦循行全身。

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

积聚于胸中。

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相关。

卫气:

运行于脉外。

温养脏腑组织;调节腠理开合,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抗御外邪。

其性慓疾滑利。

营气:

运行于脉内。

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其性精粹。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

津:

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

液:

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

《素问·经脉别论》: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血是运行于脉中而循行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血液正常循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①脉管必须通畅;②血液必须充盈;③心气必须充沛。

气与血的关系:

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气为血之帅;血能生气、载气,血为气之母。

气与津的关系:

气能生津、行津、摄津;津能载气。

津与血的关系:

生理:

津血同源;病理:

血燥津枯,津枯血燥。

临床应用: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亡血家不可发汗”,“衄家不可发汗”

第四节脏象:

脏象:

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

脏:

肝、心、脾、肺、肾

腑:

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素问.五脏别论》: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脏——化生和贮藏精气

腑——受盛和传化水谷

奇恒之腑——形态似腑,功能似脏

肾在体合骨,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华为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属阴中之阴,五行属水。

一、主藏精

《素问·上古天真论》: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天癸:

是人体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作用。

二、主水:

1。

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作用;2。

肾阳对水液的气化蒸腾作用。

三、主纳气: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肝五行属木;肝为将军之官。

肝的主体功能:

一、肝主疏泄

1.调节气机2.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3.调畅情志4.利胆5.对男子排精女子排卵的影响

二、肝藏血

肝的联属功能:

①开窍于目②在体合筋③其华在爪④在志为怒⑤在液为泪

肝的生理特性:

肝主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为刚脏,肝体阴而用阳

肝与胆相表里

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五行属火。

心为君主之官

心的主体功能:

一、心主血脉二、心藏神

神:

广义:

人体整个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心的联属功能:

①开窍于舌②在体合脉③其华在面④在志为喜⑤在液为汗

脾的主体功能:

一、脾主运化二、脾主升清三、脾主统血

脾的联属功能:

①开窍于口②在体合肌肉主四肢③其华在唇④在志为思⑤在液为涎

脾的生理特性:

脾气宜升;脾性喜燥而恶湿;脾与长夏相应。

脾与胃相表里

肺五行属金。

肺为相傅之官。

肺的主体功能:

一、肺主气司呼吸二、通调水道三、宣散卫气四、朝百脉主治节

肺的联属功能:

①开窍于鼻②在体合皮③其华在毛④在志为悲⑤在液为涕

肺的生理特性: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具有清肃的生理特性。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三焦:

三焦实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

概念有二:

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互相沟通所形成的通道。

二是单纯的部位概念,即膈以上为上焦,膈至脐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

三焦气化:

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肾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

所以又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

第五节经络:

《灵枢.逆顺肥瘦篇》: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灵枢.营卫生会篇》: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相为表里两经的循行特点:

都在四肢末端相交接,都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

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

督脉——起于胞中,行于背部正中。

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起于胞中,行于腹部正中。

1.调节阴经气血,总任一身之阴经,称为“阴脉之海”。

2.任主胞胎,与女子月经、生殖机能及妊娠有关。

冲脉——起于胞中,行于人体前后上下。

1.调节十二经气血,称为“十二经脉之海”。

2.“冲为血海”,有促进生殖的功能,与妇女月经有关。

阴维脉、阳维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或阴经的作用

阴跷脉、阳跷脉——1.主肢节运动;2.司眼睑开合

经别—从十二经脉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循行特点:

“离、入、出、合”。

别络—从经脉中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

经筋—十二经脉连属的筋肉体系。

功能:

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

第六节病因与发病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

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

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

1.外感性2.季节性3.地区性4.相兼性5.转化性

内生五邪是指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产生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火)等五种病理变化,属病机范畴。

风:

1.轻扬开泄(浮越)——病位在上,病位在表2.善行数变——病位游走不定;症状变化多端3.主动——肢体异常运动4.为百病之长——多兼邪致病

寒:

1.寒为阴邪——伤阳气2.凝滞——气血运行迟滞甚至凝结不通产生疼痛3.收引——腠理汗孔收缩;筋脉牵引拘急

湿:

1.重浊——周身困重;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2.粘滞——症状的粘滞性;病程的缠绵性

3.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4.趋下——伤及人体下部,症状多见于下部

燥:

干涩——易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症状;易伤肺阴

热(火):

1.为阳邪,实热证2.炎上,症状多见于上部3.易伤津耗气4.易生风5.易动血6.易扰心神7.易致肿疡

暑:

大凡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自然界中的火热外邪,称为暑邪。

暑邪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1.炎热——为阳邪,实热证2.升散——上犯头目;上扰心神;腠理开泄;伤津耗气3.多夹湿——暑湿夹杂证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

又称“疫气”、“疫毒”、“戾气”、“乖戾之气”等。

疠气的致病特点:

1.传染性强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疠气形成及疫病流行原因:

1.气候反常2.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3.预防隔离工作不好4.社会因素

所谓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能满足自己欲望而产生的体验。

在一般情况下,七情属于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范围,不会致病。

七情是以心神为主导的,与五脏活动(气血)有关,是相互协调的脏腑功能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肝藏魂,在志为怒;脾藏意,在志为思;肺藏魄,在志为悲;肾藏志,在志为恐

《灵枢.本神》曰: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七情致病的特点:

1.与精神刺激有关

2.直接伤及内脏: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以心、肝、脾三脏为多见

3.影响脏腑气机:

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4.多发为情志病

5.病势变化与情志关系密切

痰饮是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失常、或七情内伤、或劳逸太过等原因,导致肺、脾、肾、三焦等脏腑对水液的气化功能失常,津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生成。

痰饮的致病特点:

1.阻滞气机,阻碍气血2.致病广泛,变化多端3.病势缠绵,病程较长4.易扰乱神明5.多见滑腻舌苔

瘀血致病的共同特点:

1.疼痛——性质多为刺痛,亦可发为绞痛;部位固定不移,疼痛拒按。

2.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局部青紫肿胀(外伤性);在体内多为积(质硬、压痛)。

3.出血——血色紫暗,夹有血块。

4.望诊——面部、口唇、爪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皮下紫斑;面色黑、肌肤甲错。

5.脉诊——涩、迟、弦、结、代脉。

发病:

是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原病和复发等),是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的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

发病的基本原理:

1.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2.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部因素

3.正邪相搏,邪胜正负则发病

4.不同条件下,正与邪主导作用不同

正气:

是指人体的生理机能,包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和康复能力。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伏而后发:

指某些病邪侵入人体,不当时发病,而潜伏于体内,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才发病。

合病是指两经和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

并病是指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

第七节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亦即病因作用于人体,致使机体某一部位或层次的生理状态遭到破坏,产生或形态、或功能、或代谢等方面的某种失调、障碍或损害,且自身又不能一时自行康复的病理变化。

一、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抗病能力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

邪正盛衰与病势的趋向和转归:

1.正盛邪退

2.邪去正虚

3.邪盛正虚

两感——表里两经同时感邪而发病。

直中——多指寒邪侵犯阳虚寒盛体质,发病不经外感表卫阶段,直接损伤三阴经及所属内脏的病理过程。

内陷——一般是指在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病邪未能在卫分或气分的轻浅阶段得以透解,因而迅速伸入营分或血分的病理过程。

4.邪正相持

5.正虚邪恋

二、阴阳失调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去协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失常的概括。

阴阳失调是人体各种病变的最基本病机,是对人体各种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的高度概括。

阴阳偏虚:

1.阳偏虚:

临床特点:

以脾肾阳虚为主,尤以肾阳虚最为重要。

鉴别:

“阳虚则寒”:

虚而有寒,以虚为主;“阴胜则寒”:

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

2.阴偏虚:

临床特点:

以肝肾阴虚为主,尤以肾阴虚最为重要。

鉴别:

“阴虚则热”:

虚而有热,以虚为主;“阳胜则热”:

以热为主,虚象不明显。

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又称格阳,是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是指邪热极盛,阳气被郁,深伏于里,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真热假寒证)

阴阳亡失

1.亡阳——是指机体阳气大量亡失,使属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症状:

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倦卧、神疲、脉微欲绝。

2.亡阴——是指机体阴气大量亡失,使属阴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症状:

喘渴烦躁,手足虽温而汗多欲脱。

三、气的失常:

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结、气闭

气逆—是指气机升多降少而上逆的病理状态。

多见于肺、胃、肝等脏腑病变:

肺气上逆——咳逆气喘等;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

肝气上逆——头胀痛、面红目赤、易怒等

气陷—是指气的上升力量不足,而致升清、升举无力的病理状态。

气陷病机多由气虚发展而来,与脾气虚损关系最为密切。

上气不足:

头晕、眼花、耳鸣等。

中气下陷:

胃、肾、子宫、肛门位置相对下移;少腹坠胀、便意频频。

四、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主要与肺、脾、肾、肝、三焦功能失常有关

五、传变——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传移和变化。

从化——又称从类化。

是指病邪侵入机体,能随人之体质差异、邪气侵犯部位,以及时间变化和治疗不当等各种条件变化而发生性质的改变,形成与原来病邪性质相反而与机体的素质一致的病理变化。

第八节养生与治则

治则——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守的总的法则。

1.早治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的初期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把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防止其继续深入传变或危变。

注意外感疾病的早期治疗(伤寒、温病),内伤疾病的早期治疗

2.治病求本——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疾病的本质,并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

标本的相对性:

A.正气为本,邪气为标;B.病因为本,症状为标

C.先病为本,后病为标;D.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

E.脏腑病为本,肌表经络病为标

具体运用:

标急则先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顾

正治—逆其病证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原则,又称“逆治”。

适应证:

适用于疾病本质与现象相一致的病证。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反治—顺从病证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又称“从治”。

适应证:

适用于疾病本质与现象不完全相一致的病证。

热因热用——用温热的方药治疗具有假热现象的病证。

(真寒假热证)

寒因寒用——用寒凉的方药治疗具有假寒现象的病证。

(真热假寒证)

塞因塞用——用补益的方药治疗具有虚性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

(真虚假实证)

通因通用——用通利的方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

(真实假虚证)

3.扶正祛邪

扶正——扶助机体的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

祛邪——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和损害的一种治疗原则。

4.调整阴阳

5.调理气血

6.调治脏腑

7.三因治宜

因时制宜——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来制定治疗用药的原则。

(四季慎用药,四季宜用药)“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来制定治疗用药的原则。

(西北地区,外感风寒者,可用辛温解表重剂;东南地区,外感风寒者,宜用辛温解表轻剂。

因人制宜:

1.年龄——老年:

多虚证或虚中夹实,宜补慎泻;小儿:

易寒易热,易虚易实,慎补忌攻

2.性别——妇女:

经带胎产

3.体质——寒热、强弱

治法——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定的针对于证候的具体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

中医诊断学额基本原理:

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知常达变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一、秦汉及以前时期

《黄帝内经》--阐述了望闻问切诊法,为中医诊断学奠定了基础

淳于意首创“诊籍”--记录了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及就诊日期等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第一部临床医学论著

华佗《中藏经》--脏腑辨证的专书

二、晋唐宋金元时期

西晋.王叔和《脉经》--最早的脉学专著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病源证候诊断专著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宋.施发《察病指南》—诊法专著

元.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舌诊专著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27脉

明.李世材《诊家正眼》—28脉

清.汪宏《望诊遵经》—望诊专著

清.叶天士《温热论》—创卫气营血辨证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

中医诊断学的范围和原则

1、审察内外:

整体的病理联系与所处环境结合,综合判断病情

2、辨证求因:

通过辨别、分析、综合、判断、归纳,以探求疾病本质及规律

3、四诊合参:

四诊收集病情资料,综合判断,全面准确地作出诊断

第二节望诊

望诊的内容包括:

望全身:

神、色、形、态

望局部:

头面、颈项、五官、皮肤、小儿络脉

望排出物:

痰涎涕唾、呕吐物、二便

望舌:

舌质、舌苔

一、望神

1、神的概念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狭义——人的精神思维。

2、神的表现类型及意义

(1)得神

概念:

又称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表现:

神志清楚,反应灵敏,目光明亮、精彩内含,面色红润,呼吸平稳,肌肉不削,动作灵活、体态自如。

意义:

主脏腑精气充足。

见于正常人,或轻病而脏腑精气未伤者,预后良好。

(2)失神

概念:

又称无神,是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

表现:

精神萎靡,或神昏谵语,面色晦暗无华,目暗睛迷,瞳仁呆滞,肌肉消瘦,呼吸微弱,动作迟钝,强迫体位。

或见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意义:

脏腑功能衰败,预后不良。

(3)假神

概念:

是久病、重病患者突然出现的暂时精神“好转”的虚假征象。

表现:

突然目光明亮、神志突然转清、突然语言清亮、突然颧红如妆、突然能食。

意义:

脏腑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是阴阳离决的危候。

(4)少神

概念:

又称神气不足,是轻度失神的表现。

表现:

精神不振,少气懒言,两目乏神,面色少华,倦怠乏力,动作迟缓。

意义:

是正气不足表现。

见于虚证或轻病。

二、望面色

1、面部色诊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2、常色与病色

(1)常色——正常生理情况下的面部颜色与光泽。

正常面色: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常色有主色与客色之分:

主色——面色肤色终生不变者。

客色——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人的面色与肤色也会相应改变。

(2)病色

特点:

晦暗、暴露

五色善恶:

善色——五色光明润泽(气至)

恶色——五色晦暗枯槁(气不至)

《内经》对五色善恶的论述:

善色——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

恶色——青如草兹、赤如衃血、黄如枳实、白如枯骨、黑如炱

(3)五色主病

青色

主病

特点

寒证

青紫

痛证

青黑

瘀血

青紫

惊风

眉间、鼻柱、唇周色青

赤色

主病

特点

热证

实热

满面通红

虚热

面部潮红

戴阳证

颧红如妆

黄色

主病

特点

湿证

面黄而垢

脾虚

(血虚)

萎黄:

面色淡黄,干萎无泽

(湿阻)

黄胖:

面黄虚浮

黄疸

湿热

阳黄:

黄色鲜明如橘子

寒湿

阴黄:

黄色晦暗如烟薰

白色

主病

特点

虚寒(阳虚)

气血亏虚

淡白或萎黄

脱血

淡白无华

夺气

苍白

黑色

主病

特点

寒证

青黑

肾虚

阳虚

黑而暗淡、黧黑

阴虚

黑而干焦

水饮

眼眶黑

血瘀

紫黑、黧黑

痛证

青黑

三、望躯体

(一)望头面颈项与头发

1、头形:

过大——脑积水过小——小脑儿、囟门早闭方颅——佝偻病

2、囟门的变化

囟填(囟门高突)——实热证(温病火邪上攻)

囟陷(囟门凹陷)——虚证(气血精亏、吐泻伤津)

解颅(囟门迟闭)——肾气亏虚

瘿瘤:

颈前结喉处有肿物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者。

肝郁气滞、痰火结聚所致,或与地方水土有关。

瘰疬:

颈侧有肿块如豆,推之可移,累累如串珠者。

多由肺肾阴虚,炼液为痰结于颈部,或外感风火时毒,挟痰结于颈部所致。

扁平胸:

常见于肺肾阴虚或气阴两虚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