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民教授管理心理学考点精析.docx
《张国民教授管理心理学考点精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国民教授管理心理学考点精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国民教授管理心理学考点精析
考点精析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已经规定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将其展开可分为三个层面,即管理过程中的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
二、霍桑实验
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了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际关系的因素.这无疑对管理学的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梅奥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人群关系”理论.
三、群体动力理论
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他的理论被称为“场”理论。
根据“场”理论,勒温提出了他著名的行为公式:
B=f(P*E)
式中的B是行为、P是个人、E是环境、f是函数,或者说,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或结果。
勒温的“场”理论最初只用于研究个体行为。
把“场”理论用于研究群体行为,提出了“群体动力”的概念。
四、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心理学以学科的面貌出现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
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黎维特(H.J.Leavitt)出版了一本名为《管理心理学》的专著,意味着管理心理学作为学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五、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就是指研究和处理对象时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或指导观念。
具体的说,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客观性原则2联系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
六、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由于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而其研究方法也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和个案法。
1、观察法
在日常的不作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方法,称为观察法。
2、实验法
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主动的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
3、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收集各种有关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的方法有谈话法、问卷法等。
4、测验法
测验法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化的测量表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
5、个案法
个案法也叫案例法,是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几个月、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以便研究其行为变化的方法。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的特点是科学技术作为建立管理理论的主要依据。
该阶段比较突出、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泰罗、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以及后来美国的古利克和英国的厄威克。
法约尔提出五大管理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对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行为科学理论
这是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的理论。
科学管理学派强调严格管理,认为管得严才能出效率。
它研究的内容包括:
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动机、人际关系等。
1、人际关系理论
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以他们的论著《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创立了行为科学的基础理论,并推动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
2、行为科学理论
其发展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人类需要理论
美国的马斯洛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把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排成
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
(2)人性管理理论
它侧重研究同企业管理有关的所谓“人性”问题。
在这方面比较有影响的有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和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
(3)群体行为理论
它侧重研究企业中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4)领导行为理论
它侧重研究企业中领导方式问题。
三、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又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识过程:
认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2、情感过程: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的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倾向。
3、意志过程:
意志是指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四、“社会人”的假设
“社会人”的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的因素。
五、“复杂人”假设
根据“复杂人”的假设,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称为应变理论。
“应变”是指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
由于它既不同于X理论,也不同于Y理论,有人把他称为超Y理论
第三章个性与管理
一、个性的概念
心理学家麦迪把个性定义为:
个性是决定每个人心理和行为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的那些特征和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另一位心理学家凯立希则认为,个性是导致行为以及使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各种特征和属性的动态组合。
二、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2、家庭因素3、文化因素4、阶级和阶层因素
三、个性理论
个性理论,是有关对于人的个性的结构、功能、改变以及与外界行为的关系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
1、特质论:
特质论就是从人的心理特性来研究人的个性。
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阿尔波特、艾森克和卡特尔等。
2、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论的主要代表有米勒、达乐、罗特、班图拉等。
它有以下几个观点:
(1)一个人在特定的情况和环境中的行为取决于情况环境的特殊性,取决于个人对情况环境的评价和对别人的类似的行为的观察。
(2)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有些行为是直接学来的,而有些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
(3)强调个人行为和别人的关系。
3、心理分析论
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学家弗洛伊德及其学生荣格和阿德勒。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个性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括着彼此关联而相互作用的三个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4、个性类型论
荣格和麦迪等是个性类型理论的代表人物。
荣格起初把个性性格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类型。
四、气质的概念与类型
1、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神经过程可分为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包括三个方面;
(1)神经过程的强度,即大脑细胞的工作忍耐力,有强与弱之分;
(2)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之间的强度关系,有均衡与不均衡之分;
(3)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之间转换的速度,有灵活与不灵活之分。
2、气质的类型
根据人体内体液混合比例中占优势的体液种类的不同,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
血液占优势的属多血质,粘液占优势的属粘液质,黄胆汁占优势的属胆汁质,黑胆汁质占优势的属抑郁质。
不同的气质类型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
(1)多血质,也称活泼型
其主要的行为特征是:
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情绪易表现和变换,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行为的改造较容易,。
(2)粘液质,也称安静型
其主要的行为特征是:
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又难于转移,善于忍耐,行为的内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容易。
(3)胆汁质,又称兴奋型
其主要行为特征是:
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换剧烈,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兴奋行为的改造较不容易。
(4)抑郁质,又称抑郁型
其主要的行为特征是:
孤僻胆小,行动迟缓,不易动情,体验深刻细心,感受性很强,敏感多疑,缺乏果断和自信,精力较不足,忍耐力较差,行为的内倾心严重,对行为改造较难。
五、性格类型
1、按人的心理机能分类
即依据人的理智、意志和情绪三种机能所占优势情况来确定性格类型。
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三种。
2、按人的心理活动倾向性分类
即根据个体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或倾向于内部来划分的。
心理活动倾向于外的为外向型,心理活动倾向于内的为内向型。
3、按人的独立性程度分类
按照这种分类可以把性格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
4、结合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分类
按这种分类可以把性格分为:
活泼型性格;力量型性格;完美性性格;和平型性格。
六、能力的概念及其制约因素
1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指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或者说,能力是个人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2、制约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实现的。
其中以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勤奋、兴趣等对能力的影响作用最明显。
(1)素质
素质是有机体天生具有某些解剖和生理特征,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特性。
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就谈不到能力的发展。
(2)教育
人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一条重要途径是通过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和创造的劳动工具来实现的。
而前人的知识经验和操作劳动工具的技能多数是通过教育来传授的。
所以,教育在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社会实践
教育作为发展能力的外部条件,必须通过人自身的社会实践才能发挥作用。
所以,发展人的能力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
在制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社会实践是决定性的因素。
(4)勤奋
主观上的勤奋努力,是一个人事业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因而也是使能力获得较快和较大提高的必由之路。
(5)兴趣
人的能力的发展与兴趣也有密切的关系。
所谓兴趣就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兴趣与能力相得益彰,兴趣吸引人们去从事活动,活动又促使能力的发展。
第四章知觉与个体行为
一、知觉的过程
人的知觉过程一般经过五个阶段:
1、观察
即个体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观察外界的客观事物,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肤觉、触觉、嗅觉等,去感官客观事物的各个个别属性。
2、选择
即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兴趣、经验以及客观事物的特征和所处的背景,去决定知觉对象的取舍。
3、组织
即运用思维的力量,把感觉信息与大脑表象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组织起来,将其综合成整体的认识。
4、解释
即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对知觉对象进行加工、处理,经过抽象、概括、使其获得一定的意义。
5、反应
即个体对知觉对象的解释,最终会在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中反映出来。
二、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3、对象的组合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知觉对象的组合服从如下原则。
(1)接近原则:
对象在空间上的接近,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2)相似原则:
知觉的对象在形状及性质上相似,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3)闭锁原则:
几个对象共同包围着一个空间,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4)连续原则:
几个对象在空间和时间上有连续性,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三、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
人的主观因素决定知觉选择性的主动性。
影响人的知觉选择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需要和动机
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于人的动机事物,往往容易引起注意,成为知觉的对象。
2、兴趣和爱好
兴趣和爱好的个别差异往往决定着知觉的选择差异。
3、个性特征
人们的个性特征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不同神经类型的人,知觉的广度和深度有个别差异。
性格类型不同的人,选择知觉对象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能力类型也会影响知觉对象的选择。
4、过去经验
人们过去的经验以信息的形式储存在大脑,对知觉的选择和组合起影响作用。
5、知识结构
人们原有的知识结构不同,对知觉对象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差别。
四、社会知觉的分类
以人为对象的社会知觉基本上可划分下列三种类型。
1、对个人的知觉
主要是指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们的动机、感情、意图等的认识。
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为而知其人”。
2、人际知觉
即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人际知觉是以人际交往行为作为知觉对象、发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知觉。
3、角色知觉
它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
五、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我们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清晰的明显的知觉,由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是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
这就是说。
这一突出的特征或品质起着一种类似晕轮的作用,使观察者看不到他的其他品质,从而由一点作出对这个人整个面貌的判断。
最典型的表现是:
对某人无好感,则对他的一举一动都看不顺眼;有了好感则对其一切言谈举止都觉得顺眼。
要克服晕轮效应,必须在社会知觉过程中,坚持认识人与事的全面性、动态性和客观性。
1、要在深入了解和全面观察、分析一个人的言行后,才对其做出评价。
2、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与事,切忌用静止的眼光和成见去“盖棺定论”。
3、要以客观的标准评价人,不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
六、归因的模式
归因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提出来的。
1、海德的两因归因模式
海德是从外归因和内归因来建构他的归因模式的。
海德归因模式的核心意义在于:
只有先弄清楚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然后才能有效地预测和控制行为。
2、凯利的三度归因模式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是从变化分析的角度来提出他的归因模式的。
他把个人的行为归结为:
或者归结为知觉者本人的特点,或者归结为知觉对象的特点,或归结为知觉者与知觉对象进行交往时所处的情境。
3、韦纳的成败归因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则从成功和失败的角度提出归因模式。
他的研究重点是人们在成功时和在失败时存在的不同的归因倾向。
韦纳认为,人们的行为获得成功或遭到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方面的因素:
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韦纳的研究发现,人们把成功和失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于以后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影响。
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努力、能力),会使人感到满意和自豪;把成功归结为外部原因(任务容易和机遇),会使人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
把失败归因于内因,会使人产生内疚和无助感;归因外因,会产生气愤和敌意。
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任务容易或能力),会提高以后的工作积极性,把成功归因于不稳定因素(碰巧或努力),以后工作的积极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
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任务难和能力弱),会降低以后的工作积极性,而归因于不稳定因素(运气不好或努力不够),则可能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
七、自我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自我管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调节、控制或约束。
自我管理的内容,主要有自我思想管理、自我心理管理和自我行为管理三部分。
1、自我思想管理
思想管理是自我管理的首要内容,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
2、自我心理管理
即自我心理保健和自我心理调节。
人必须通过自我心理保健,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
3、自我行为管理
即人们通过自我管理来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发展
第五章价值观与态度
一、价值观的概念
价值观是个人关于事物、行为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其内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价值观决定了事物或行为对于个人是否有意义及重要程度如何。
2、价值观具有个体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会有所不同。
二、价值观的分类及其特点
不同的学者以不同的角度对价值观进行分类,得到不尽相同的结果。
阿尔波特及其同事尝试将价值观分为六种:
1理论的2经济的3惟美的4社会的5政治的6宗教的
格雷夫斯在对企业组织中各类人员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生活形态,把错综复杂的价值观归纳为七个层次:
1反应型2宗法型3自我中心型4坚持己见型
5玩弄权术型6社交中心型7存在主义型
迈尔斯认为一般企业成员的价值观分布于第二层到第七层之间;而管理人员过去大多属于第四、五层,但会逐渐成为第六、七层的人。
三、价值观的作用
价值观的作用是指价值观对于指导个人的价值活动,调节和控制人们的情绪、兴趣、意志和态度的功能。
价值观的作用可分为四种:
1、动力作用,即作为个体追求价值行为的动力。
2、标准作用,即作为评价标准而判断人们行为的利害、美丑、善恶,决定人们对事物的取舍,影响人们的态度。
3、调节作用,即调节自己的行为指向一定的价值目标。
4、定向作用,价值观包含着价值要求,具有强烈的倾向性,并带有鲜明的意向和情感色彩。
这其中,标准作用是价值观全部作用的实质和核心。
四、态度的构成
1、认知要素,即主体依凭其知识对客体、对象的理性认识和知觉,它还只是对客体、对象的客观描述。
2、评价要素,即主体依凭其对客体、对象的认识而作出的相对客观的评价。
3、情感要素,即主体根据其对客体、对象的认知、评价并结合自己的偏好、价值观念而作出的喜欢与厌恶、尊敬与轻视、同情与排斥等情感体验。
4、意向要素,即主体依凭对客体的知觉、评价、情感反应而形成的行为倾向,即主体准备或可能作出某种反应、采取某种行动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四个构成要素之间不是断然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1)认知是态度的基础。
(2)评价和情感是态度的核心。
(3)意向是态度的最终表现形式。
五、态度的特性
1、对象性
主体的态度总是指向特定对象的。
这种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概念,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主体自身;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
2、社会性
任何人对任何对象的态度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人不是独立的人,而是社会的人。
3、个体性
人的态度固然是在社会中形成和改变的,是社会的产物,但由于态度归根到底是人的一种心理体验,心理倾向,因而即使在同一个社会里,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态度。
4、内隐性
态度是一种内在心理倾向,不能直接被人们所观察,因为它只是行为的意向、行为的心理准备,而不是行为本身。
5、稳定性
态度的形成包括了主体的认识、评价,包括了由主体的价值偏好促成的情感反应,是主体理性思考与情感衡量的结果。
6、系统性
人的每一种态度都是指向某一特定对象,因此人对众多对象的认知就会形成众多态度。
一个人的所有态度结合起来称为“态度群”。
六、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观因素
态度改变是指个体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某一信息或意见等因素的影响下,向新的态度转变的过程。
一般来说,态度的改变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为一致性改变;另一类为不一致改变。
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因素,它对态度的改变起着强有力的作用。
2、团体因素
个人态度的改变,常起因于加入了一个新团体,这说明,个人态度的改变受到个人与团体关系改变的影响。
3、态度系统特征因素
人们在后天习得的各种态度,组合交织成一个复杂的态度系统,并形成系统本身的一些稳定的特性,这些特性从许多方面对态度的改变起着制约作用。
4、个体人格因素
态度不仅会因态度系统的特性而改变,而且也因持这种态度者的人格特征而改变。
七、态度变化三阶段理论
态度变化三阶段理论是心理学家凯尔曼在1961年提出来的。
这三阶段分别是服从、同化、内化。
1、服从阶段
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同时又想避免惩罚,就会表现出服从的行为。
2、同化阶段
在此阶段,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使自己的态度与别人相近。
3、内化阶段
在此阶段,人们把新思想、新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使之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第六章需要、动机与激励
一、需要的定义与产生过程
1、需要的定义
需要是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物质的或精神的)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
这种主观状态即我们通常所指的欲望。
2需要的产生过程
人的需要有一个产生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人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
二、动机的定义与表现形式
1、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主观原因,是个体活动的引发和维持的心理状态。
在这一般的心理学分析中,动机被看做是行为的直接原因。
2、动机的表现形式
(1)从动机表现的程度差异看,它可以表现为兴趣、意图、愿望、信念和理想等各种形式。
(2)从动机表现的信度差异看,它可以分为真实动机与伪装动机。
三、激励理论的分类
这些激励理论,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1、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对激励问题加以研究的理论。
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主要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2、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中间过程,即需要的未满足这一过程出发,对激励问题加以研究的理论。
这一类理论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3、状态型激励理论
状态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过程的终点(就一具体过程而言),即行为后果的状态出发,对激励问题加以研究的理论。
这一类理论主要有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
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1、需要层次论把人类的多种需要归纳为五大类和五个等级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1)马斯洛认为,最为人渴望得到而又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是优势需要,它对人的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
(2)马斯洛认为优势需要具有转移性。
3、需要层次论对五种基本需要的高、低两级区分
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归纳为人的低级需要,而把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看做是人的高级需要。
五、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美国管理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是研究激励问题的知名学者,他提出了著名的双因素理论,即“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并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对职务丰富化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研究。
六、强化的基本原则
在管理中运用强化手段,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以求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1奖励与惩罚相结合2以奖为主、以罚为辅3及时强化4奖人所需
七、挫折理论
1、挫折概说
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2、挫折的行为表现
挫折行为的表现特征主要有攻击、退化和妥协。
这些表现通常以综合形式出现:
(1)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包括两种类型:
直接攻击;转向攻击。
(2)退化性行为
这种不理智的行为退化主要包括:
盲目的轻信;固执;逆反。
(3)妥协性行为
妥协性行为有以下形式:
自我安慰;自我整蚀;成因推诿。
(4)积极性行为
这是挫折的理智性反应,是在积极态度指导下所采取的积极行为,它主要有:
升华;补偿;改变。
3、应付挫折的方法
(1)正确对待挫折。
(2)改变情境。
(3)适当的精神发泄。
第七章群体概述
一、群体行为
在群体中,个体行为统一于群体目标,而形成组合起来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以组织目标为依据,而它又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规定了个体行为的方向;反过来,个体行为也对群体行为产生影响。
二、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根据群体规模大小,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1、小型群体
凡是群体成员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属于小型群体。
一般认为小型群体应具备下述特点:
(1)人数不多;
(2)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的个人交往和接触;
(3)群体的成员,由共同的活动结合在一起;
(4)群体的成员之间能产生感情上的相互关系;
(5)他们的行为受群体中形成的规范所调节。
在多数情况下,小型群体的人数应为2-7人。
2、大型群体
凡是群体成员之间只能以间接方式(比如通过群体的共同目标,通过各层组织机构等)进行接触和联系的群体,属于大型群体。
大型群体,因为其成员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所以相对来说,在大型群体中,社会因素比心理因素有更大的作用(这并不意味着在大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