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同步训练word有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2736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同步训练word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同步训练word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同步训练word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同步训练word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同步训练word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同步训练word有答案.docx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同步训练word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同步训练word有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同步训练word有答案.docx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同步训练word有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系有序性越高,熵值就越低B.自发过程可以导致体系的熵增大

C.吸热反应不可以自发进行D.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

2.下列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的是()

①反应吸热②反应放热③反应后熵增加④反应后熵减小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正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C.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D.常温下硝酸铵能够溶于水,因为其溶于水是一个熵增大过程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分子运动加快,增加了碰撞频率,故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B.反应:

CaCO3(s)=CaO(s)+CO2(g)ΔH>0,在低温时能自发进行

C.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值增大

D.H+和OH-的反应活化能接近于零,反应几乎在瞬间完成

5.下列过程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2N2O5(g)=4NO2(g)+O2(g) ΔH>0

B.2H2(g)+O2(g)=2H2O(l) ΔH<0

C.(NH4)2CO3(s)=NH4HCO3(s)+NH3(g) ΔH>0

D.2CO(g)=2C(s)+O2(g) ΔH>0

6.下列反应常温时能自发进行,既能用焓判据又能用熵判据解释的是()

A.HCl+NH3=NH4Cl

B.2Na2O2+2H2O=4NaOH+O2↑

C.2N2O5(g)=4NO2(g)+O2(g)

D.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7.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A.2N2(g)+O2(g)=2N2O(g)ΔH=+163kJ·mol-1

B.Ag(s)+

Cl2(g)=AgCl(s)ΔH=-127kJ·mol-1

C.HgO(s)=Hg(l)+

O2(g)ΔH=+91kJ·mol-1

D.H2O2(l)=

O2(g)+H2O(l)ΔH=-98kJ·mol-1

8.研究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有利于更好的利用化学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分子的活化能

B.放热反应任何条件下一定能自发进行

C.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大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D.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9.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

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

,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平衡气体总浓度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之一是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因该反应

,所以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C.达到平衡后,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体系中气体的浓度增大

D.根据表中数据,计算

时的分解平衡常数约为

10.根据如图有关图象,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Ⅰ知,反应在T1、T3处达到平衡,且该反应的△H<0

B.由图Ⅱ知,反应在t6时刻,NH3体积分数最大

C.由图Ⅱ知,t3时采取降低反应体系温度的措施

D.图Ⅲ表示在10L容器、850℃时的反应,由图知,到4min时,反应放出51.6kJ的热量

11.已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B.使用催化剂可使

变小

C.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

D.反应

若生成28 g 

,转移的电子数为

12.下列关于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放热的自发过程可能是熵减小的过程,吸热的自发过程一定为熵增加的过程

B.放热过程(ΔH<0)或熵增加(ΔS>0)的过程一定是自发的

C.在室温下碳酸钙的分解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但同样是这个吸热反应在较高温度(1200K)下则能自发进行

D.由能量判据(以焓变为基础)和熵判据组合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13.关于恒容密闭容器进行的反应C(s)+CO2(g)=2CO(g)△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0

B.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C.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达到平衡状态时,升高温度,CO2转化率和反应速率均增大

14.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NH2COONH4(s)

2NH3(g)+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总压强/kPa

5.7

8.3

12.0

17.1

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1

2.4

3.4

4.8

6.8

9.4

A.当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时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

B.达到平衡后,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增大

C.根据表中数据,计算1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约为2.0×10-9

D.因该反应熵变(ΔS)大于0,焓变(ΔH)大于0,所以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二、填空题

15.判断下列反应的熵值的变化,在每小题后面的横线上填上“增加”“减小”或“无明显变化”。

(1)2H2(g)+O2(g)

2H2O(l)。

(2)H2(g)+Cl2(g)

2HCl(g)。

(3)(NH4)2CO3(s)

NH4HCO3(s)+NH3(g)。

(4)Cu(s)+Cl2(g)

CuCl2(s)。

(5)将少量KNO3晶体溶解在水中。

16.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Cl2+H2O

HCl+HClO。

向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回答各问题:

(1)加入少量CaCO3(s),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平衡向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下同),HClO的浓度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2)加入少量NaCl(s),平衡向_________移动,HClO的浓度___________。

(3)加入少量NaOH(s),平衡向__________移动,HClO的浓度____________。

(4)加入少量NaBr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HCl的物质的量_____。

(5)加入少量浓品红试液,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HCl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

(6)加蒸馏水稀释,HClO的浓度__________。

17.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总压强/kPa

5.7

8.3

12.0

17.1

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mol·L-1

2.4×10-3

3.4×10-3

4.8×10-3

6.8×10-3

9.4×10-3

(1)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2v(NH3)=v(CO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2)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

__________。

(3)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0℃下达到分解平衡。

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将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ΔH____0(填“>”“=”或“<”,下同),熵变ΔS____0。

18.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叫煤化工。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可产生水煤气。

反应为C(s)+H2O(g)

CO(g)+H2(g)    ΔH =+131.3kJ·mol-1。

①该反应在常温下__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②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字母,下同)。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mol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H—O键

c.c(CO)=c(H2)

d.密闭容器的容积不再改变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

CO

H2

CO

1

650

2

4

1.6

2.4

6

2

900

1

2

0.4

1.6

3

3

900

a

b

c

d

t

①实验1中从反应开始至平衡以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O2)=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两位,下同)。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________。

(3)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甲醇。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如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

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中能使c(CH3OH)增大的是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体系有序性越高,即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小,熵值就越低,正确;

B.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即熵增原理,正确;

C.吸热反应△H>0,若△S>0,反应在高温下△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错误;

D.同种物质熵值:

气态>液态>固态,所以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正确;

答案选C。

2.B

【解析】

根据△G=△H-T·△S可知,只有△G<0,反应才是自发的,即放热反应和熵值增加的反应是有利于自发的。

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答案选B。

3.C

【解析】

A.正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部分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则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A项正确;

B.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始终满足△H-T△S<0,则一定是自发反应,B项正确;

C.只有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才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项错误;

D.常温下硝酸铵溶于水溶解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是熵变增大的过程,D项正确;

答案选C。

4.D

【解析】

A.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更多分子成为活化分子,有效碰撞频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分子运动并没有加快,A项错误;

B.石灰石分解反应的ΔH>0,ΔS>0,根据ΔH-TΔS<0的判断依据可知,该反应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B项错误;

C.平衡常数K值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若增大压强,则平衡常数不变,C项错误;

D.酸和碱反应不需要其它外界条件就能发生,说明它们已经处于活化状态,因此活化能接近0,D项正确;

答案选D。

5.D

【解析】

依据吉布斯自由能方程ΔG=ΔH-TΔS,只要ΔG<0,反应就可能自发进行。

A.2N2O5(g)=4NO2(g)+O2(g) ΔS>0,ΔH>0,则高温时,ΔG<0,A能自发进行;

B.2H2(g)+O2(g)=2H2O(l) ΔS<0,ΔH<0,则低温时,ΔG<0,B能自发进行;

C.(NH4)2CO3(s)=NH4HCO3(s)+NH3(g) ΔS>0,ΔH>0,则高温时,ΔG<0,C能自发进行;

D.2CO(g)=2C(s)+O2(g) ΔS<0,ΔH>0,ΔG>0,D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故选D。

6.B

【解析】

A.该反应的△S<0,不能用熵判据判断,A错误;

B.该反应的△S>0,△H<0,既能用焓判据又能用熵判据解释,B正确;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H>0,不能用焓判据解释,C错误;

D.该反应是吸热反应,△H>0,不能用焓判据解释,D错误;

故选B。

7.D

【解析】

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必须是放热反应且是熵增的过程,A、C为吸热反应,故错误;B是熵减的过程,故B错误,D是放热反应,且为熵增的过程,故D正确;

答案选D。

8.C

【解析】

A.升高温度,增加活化分子的数目和百分数,但不能改变分子的活化能,A选项错误;

B.放热反应△H<0,若在高温条件下的熵增加的反应,△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所以在任何条件下不一定能自发进行,B选项错误;

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內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內能总和,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C选项正确;

D.根据能量守恒定理,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则反应吸热,D选项错误;

答案选C。

9.D

【解析】

A.从反应开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所以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标志,故A错误;

B.根据表中数据判断随着温度升高,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判断出正反应是吸热,所以焓变(△H)大于0,根据气态物质的熵大于液态物质的熵判断出反应熵变(△S)大于0,所以在高温下自发进行,故B错误;

C.到平衡后,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平衡逆向移动,但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因此体系中气体的浓度不变,故C错误;

D.根据表中数据,平衡气体的总浓度为4.8×10-3mol/L,容器内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

1,故NH3和CO2的浓度分别为3.2×10-3mol/L、1.6×10-3mol/L,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

K=(3.2×10-3)2×1.6×10-3=

,故D正确;

答案选D。

10.D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I,T2℃下反应物体积分数达到最小,生成物的体积分数达到最大,T2℃反应达到平衡,T1℃没有达到平衡,T2℃以后,X的体积分数增大,Z的体积分数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即△H<0,故A错误;

B、t2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不移动,根据图像Ⅱ,t3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NH3的量减少,即t1~t3时刻,NH3体积分数最大,故B错误;

C、根据图像Ⅱ,t3时,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改变的因素是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根据图像Ⅱ,t3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如果降低温度,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v正>v逆,不符合图像,t3时刻采取的是减小压强,故C错误;

D、根据图Ⅲ,0到4min变化的物质的量为0.12mol·L-1×10L=1.2mol,即放出的热量为1.2mol×43kJ·mol-1=51.6kJ,故D正确;

答案选D。

11.A

【解析】

A.由盖斯定律可知,

得到

,故A正确;

B.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始终态,则使用催化剂不可使

改变,故B错误;

C.反应

的反应可自发进行,则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

,故C错误;

D.根据反应

中生成

氮气时转移6mol电子,

若生成

,转移的电子数为

,故D错误;

答案选A。

12.B

【解析】

【详解】

A.放热过程(即ΔH<0)有自发进行的倾向,如2H2(g)+O2(g)=2H2O(l),ΔH<0是自发的过程,其过程的熵减小。

如果吸热(即ΔH>0)且又熵减小(即ΔS<0)的过程,则任何温度下都有ΔH-TΔS>0,即在任何温度下该过程都是非自发的,所以吸热的自发过程一定为熵增加的过程,A项正确;

B.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又都不能独立地作为自发性的判据,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和熵变,放热过程(ΔH<0)且熵增加(ΔS>0)的过程一定是自发的,B项错误;

C.CaCO3(g)=CaO(s)+CO2(g),该反应ΔH>0且ΔS>0,升高温度(即T增大)可使ΔH-TΔS<0即可自发,故该反应在高温下可自发进行,C项正确;

D.焓判据和熵判据都不能独立地作为自发性的判据,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由能量判据(以焓变为基础)和熵判据组合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D项正确;答案选B。

13.B

【解析】

恒容密闭容器进行的反应C(s)+CO2(g)=2CO(g)△H>0,由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其△S>0,根据反应自发进行的综合判剧,只有在高温下才能保证△H-T△S<0,所以该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低温下不能;随着正反应的发生,混合气体的密度逐渐增大,所以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转化率和反应速率均增大。

综上所述,B不正确,本题选B。

点睛:

一个可逆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可从两方面判断;一是看正反应速率是否等于逆反应速率,两个速率必须能代表正、逆两个方向,然后它们的数值之比还得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具备这两点才能确定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二是判断物理量是否为变量,变量不变时达平衡。

14.A

【解析】

【详解】

A项,该反应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始终为2:

1,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26,故不管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故A项错误;

B项,平衡后,压缩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反应逆向移动,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增加,故B项正确;

C项,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物的浓度之比为2:

1,故c(NH3)=1.6×10-3mol/L,c(CO2)=0.8×10-3mol/L,15.0℃的分解平衡常数为K=c2(NH3)

c(CO2)=

0.8×10-3=2.0×10-9,故C项正确;

D项,该反应熵变(ΔS)大于0,焓变(ΔH)大于0,所以在高温下自发进行,故D项正确。

故答案选A。

15.

(1)减小

(2)无明显变化(3)增加(4)减小(5)增加

【解析】判断熵值变化的依据是同温同压下,气态熵值>液态熵值>固态熵值,状态都是气态时,看物质的量的多少,物质的量越多,熵值越大。

(1)减小,

(2)无明显变化,(3)增加,(4)减小。

(5)KNO3溶于水时KNO3

K++NO3-,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增多,因此熵值增加。

16.CaCO3+2H+=Ca2++CO2↑+2H2O正向增大逆向减少正向减少Cl2+2Br-=Br2+2Cl-减少品红试液褪色增大减少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外界因素对氯水中平衡的影响。

【详解】

(1)CaCO3会消耗氯水中的H+,使溶液中H+的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从而使得HClO的浓度增大,CaCO3发生的反应为:

CaCO3+2H+=Ca2++CO2↑+2H2O;

(2)加入NaCl固体,溶液Cl-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HClO的浓度减小;

(3)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H+,使得平衡正向移动,而HClO的浓度减小,因为中和反应的影响更大;

(4)加入少量NaBr溶液,由于发生反应Cl2+2Br-=Br2+2Cl-,平衡逆向移动,HCl的物质的量减少,但是Cl-的浓度增大;

(5)加入浓品红溶液,HClO会将品红氧化,使得HClO的浓度减小,引起平衡正向移动,HCl的物质的量增大;

(6)加蒸馏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但是稀释的影响更大,结果是HClO的物质的量增大,但是浓度减少。

17.BCK=c2(NH3)·c(CO2)≈1.6×10-8增加>>

【解析】

【分析】

(1)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化学反应中变化的量不在发生变化,说明达到平衡,以此解答该题;

(2)根据K=c2(NH3)·c(CO2)计算;

(3)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气体总浓度增大,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氨气和CO2的方向进行。

【详解】

(1)A.未说反应速率的正逆,故A错误;

B.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压强逐渐增大,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说明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C.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增大,而容器的体积不变,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当密度不变时,说明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

D.氨气与二氧化碳比例始终为2:

1,不会随反应方向变化而变化,与平衡无关,不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故D错误;

答案:

BC

(2)K=c2(NH3)·c(CO2)=(4.8×2/3×10-3)2×(4.8×1/3×10-3)≈1.6×10-8;

答案:

1.6×10-8

(3)压缩容器体积,增大了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增加。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气体总浓度增大,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氨气和CO2的方向进行,即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该分解反应的焓变ΔH>0;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因此ΔS>0。

18.不能bd0.13mol·L-1·min-1放0.17c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断,化学平衡的标志,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①该反应的ΔH

0,ΔS

0,在常温下ΔG=ΔH-TΔS

0,该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②a,该容器容积可变,在建立平衡过程中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容器中的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1mol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H-O键,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根据转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c(CO)与c(H2)始终相等,c(CO)=c(H2)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分子物质的量增大,在容积可变容器中容器的容积增大,平衡时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再改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答案选bd。

(2)①实验1中从反应开始至平衡υ(CO)=(4mol-2.4mol)

2L

6min=0.13mol/(L·min),则υ(CO2)=υ(CO)=0.13mol/(L·min)。

②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根据等效平衡的规律,650℃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molH2O(g)和2molCO(起始物质的量为实验1的一半),达到平衡时H2物质的量为0.8mol、CO物质的量为1.2mol(平衡物质的量为实验1的一半);实验2为900℃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m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