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公民与社会课程纲要公民与社会学科中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2426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6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公民与社会课程纲要公民与社会学科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公民与社会课程纲要公民与社会学科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公民与社会课程纲要公民与社会学科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公民与社会课程纲要公民与社会学科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公民与社会课程纲要公民与社会学科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公民与社会课程纲要公民与社会学科中心.docx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公民与社会课程纲要公民与社会学科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公民与社会课程纲要公民与社会学科中心.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公民与社会课程纲要公民与社会学科中心.docx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公民与社会课程纲要公民与社会学科中心

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課程綱要

(含附註說明)

*以下課綱「附註」欄為溝通說明之非正式補充資料,由課綱小組成員主動提供,設定用於不同溝通場合(如編者座談會、教師研習會等)使用,目的在促進各界對新課綱之進一步瞭解,並非官方正式課綱之一部分,故格式編排或有差異。

壹、課程目標

普通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學科係為增進學生的公民資質,其所欲達成之目標如下:

一、充實社會科學與相關知識。

二、培養多元的價值關懷與公民意識。

三、增進參與民主社會的行動能力。

貳、核心能力

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公民與社會」課程欲培養學生發展之核心能力如下:

一、具備心理、社會、文化、政治、道德、法律、經濟、永續發展等多面向公民基本知識。

二、肯定青少年後期自我與成長意義,朝向未來,發展出能欣賞他人、關懷社區、尊重社會文化差異、認同民主國家、培養珍視法治與普世人權以及追求經濟永續發展等相關的價值觀念。

三、增進參與公共生活所需要的思考、判斷、選擇、反省、溝通、解決問題、創新與前瞻等行動能力。

參、時間分配

本課程之必修科目共計八學分,第一、二學年每學期二學分,每週授課二節,授課時間以連排為原則,俾便於各種教學方法以及公民活動的靈活運用。

本課綱針對公民活動僅列出參考時數,以供教科書編撰者與任課教師多元規劃與彈性實施。

肆、教材綱要

本課程教材教學時間約占75%,活動時間約占25%。

 

單元一:

自我、社會與文化

單元一之主題

附註

課綱參考節數:

25節

活動和複習參考節數:

9節

單元導讀:

自我、社會與文化(參考節數:

1)

一、自我的成長與準備成為公民(參考節數:

3)

二、人己關係與分際(參考節數:

3)

三、人與人權(參考節數:

3)

四、公共利益(參考節數:

3)

五、公民社會的參與(參考節數:

3)

六、媒體識讀(參考節數:

3)

七、文化與位階(參考節數:

3)

八、多元文化社會與全球化(參考節數:

3)

1.根據發展心理學之階段發展原理,以及「自我」

、「社會」、「文化」相關知識,整合成以「後期青少年」為主體的公民課程。

本科目的學習主體,就是從青少年後期進入成年前期的主體。

2.導讀開始進入「公民與社會」課程的討論,思考這個「自我」究竟是誰?

為何會帶著發展的任務?

社會與文化對於自我的期待是什麼?

給予什麼機會?

3.本單元目的在於培養成熟的行動主體,也為能負責任、有權利意識的成年公民進行準備。

透過「自我成長」、「人己關係」、「人權」、「公益」、「公民參與」、「媒體識讀」、「文化位階」及「多元文化」等主題的學習,增進公民知識、社會關懷與實踐能力,並為以後五個單元的發展,提供相關基礎。

主題一、自我的成長與準備成為公民

(參考節數:

3)

說明

附註

引導學生理解「成年」的發展過程,進而期待成為成年公民的課題。

「成年」代表取得某種完整的社會成員的身分地位以及和這個地位有關的權利與義務。

要瞭解「成年」,應先瞭解成長的階段,並以「通過儀式」來說明。

主要內容

次內容

說明

附註

1.自我的成長

 

1-1自我的意義

 

1-2自我的成長與變化

1-1「自我」是生命個體主觀的位置,也是在社會文化脈絡中建構個人的獨特性和社會位置。

1-2要由全生涯(lifespan)發展心理學來概述,「自我的發展」是其中的核心議題。

「成長」是自我的階段性的實現,也是自我與社會、文化交互,逐漸發展的過程。

此處所稱的成長階段,可用幼年─童年─青少年─後期青少年─年輕的成年來說明。

2.成年禮與通過儀式

2-1傳統的通過儀式與禁忌

 

2-2現代社會中的通過儀式

2-1介紹「通過儀式」概念。

「通過儀式」代表成員必須經過身分轉化的歷程,取得新成員地位的認可。

成年禮是一種「通過儀式」,而通過儀式涉及「禁忌」的設定與通過。

2-2舉例說明我們社會對於成年的規範與要求。

現代社會中的通過儀式並不明確,但對青少年來說,依然需要通過人生的種種重要關卡,如:

政治上(參政權)的成年;法律上對於「未成年」的看法;還有通過學校的正式教育和畢業、就業;離家獨立居住或者取得駕照;在閱聽行為上開始不受「限制級」的約束;開始有性行為;男性成為役男等等。

這些「成年」過程都是先對「未成年」做出社會規訓,然後以界定「通過」來作為區隔。

從跨文化的觀點,例如國內外的傳統、或者原住民族的通過儀式、禁忌、成年禮等,說明各地方、不同時代的成年禮儀以及其所代表的意義。

例如:

德國的十四歲、台灣的「作十六歲」、周禮的「及笄」與「弱冠」、台灣原住民如阿美、布農、鄒等族的成年禮,並討論其社會意涵。

3.對成為成年公民的期待

3-1有權利意識的公民

 

3-2能負起責任的公民

 

3-3有參與意願的公民

成年公民指自我發展階段達到成熟,加入成人社會後的公民。

對成年公民的期待包含對自己的各種公民權利有所主張與維護的心理狀態,同時還能對社會的其他人與事表達關心,負起責任並能對參與公共事務產生積極態度。

 

3-1「權利意識」則指對於公民身分的各種權利有所認知,例如基本人權、一般公民權利等。

建議從學生權益或者從勞基法相關規定為例來切入。

3-2「負責任」屬於人際相互依賴的倫理價值觀。

可用雇主與雇工間的職場倫理案例來說明。

3-3「願意積極參與」是鼓勵公民行動、實踐的意思。

主題二、人己關係與分際

(參考節數:

3)

說明

附註

人己的關係與分際,是成年過程中重要的知識與情意。

人己關係是指自我和他人,由近到遠的種種關係。

介紹不同層次的人己關係,討論人我交往、相互對待時應有的分際與界限問題。

在所有的人己關係中,「分際」與「界限」的概念就是接續前一主題,「個人權利與責任」的要旨。

主要內容

次內容

說明

附註

1.家人與同儕關係

1-1家人關係與界限分際

1-2友誼、同窗之誼關係與界限分際

以社會學的初級團體為主要概念,說明家人、同儕關係對於人之生存的重要價值。

另一重點在於討論:

即使是初級關係範疇,人與人相互交往時仍有一定的「分際與界限」,例如:

隱私、身體自主、基本人格尊嚴以及基於自願的互惠等等。

子女與母親、父親的關係從密切的依賴到逐漸獨立(即分離-個體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的理論)是本節第一重點,其次才是兄弟姊妹、同儕之間的互賴與區分。

2.性別關係與平等尊重

 

2-1多元的性別關係

 

2-2性別不平等、騷擾與歧視

2-1即對於多元性別關係的意識。

認識性別多元化的議題,例如:

「性別氣質」、「性傾向」的多元化。

學生需先理解「性別關係」與「兩性關係」在概念上與行動意義上的不同。

2-2說明因性別差異所受到的騷擾、歧視與不平等待遇。

所謂性騷擾與歧視的核心議題,著重權力支配以及地位不平等的問題。

以平等尊重為主要觀念,切入性別關係。

 

可以我國相關立法為軸線,舉學校或者職場性別交往環境之實例說明。

3.情愛關係與自主

3-1情愛關係的意義

 

3-2情愛與人的自主

 

3-3自主與尊重

3-1情愛關係是人類的基本慾望。

情愛關係指個體間的相愛、相互照顧、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t),有許諾性質的親密關係。

3-2情愛關係需建立在個體自主的前提。

許諾則以忠誠與不變為特色,但若一方難以維持原有的許諾(例如:

情侶分手、夫妻離異等),另一方亦難以強迫。

遵守自己的許諾與尊重別人的身體與行為自主都是重要的人己關係。

3-3自主是自由權的表彰,但自由有其界限,需以尊重他人為原則,以不侵犯他人、不限制他人的自由為界限。

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可以我國有關妨害性自主、家庭暴力等相關法律或案例切入。

親密關係中許諾的價值,以及尊重他人的自主選擇,都是重要的人己關係。

主題三:

人與人權

(參考節數:

3)

說明

附註

接續前一主題的人己分際、自主與尊重等關於自由與責任的議題討論,說明何以認識「人」應該具有「人權」,是「公民與社會」課的重要內容。

本主題除了為第二單元的民主政治、憲政主義,第三單元的憲法與人權、刑事訴訟、行政法與生活等主題奠定討論基礎之外,也與第四單元的個人選擇以及選修單元一的社會安全和大法官釋憲等主題有關。

主要內容

次內容

說明

附註

1.人權理念的發展歷程

1-1「天賦人權」理念的緣起

 

1-2從「天賦人權」概念到「聯合國人權宣言」

1-3人權議題的擴大發展

1-1簡短引言歷史上「天賦人權」理念出現前後的思想脈絡,說明當時認定「人權」屬於某些「特殊條件」者的權利。

1-2簡介「天賦人權」的概念到「聯合國人權宣言」(1948)的發展歷程,說明相應的人權內涵如何演變與普世化。

1-3主要用意在說明人權議題在當代擴展的情形。

舉例介紹1948宣言發表後的人權議題發展,如:

社會權、文化權、婦女人權、性別平等、原住民人權等相關議題與可能的爭議。

「人權」此一概念在西方的發展歷程,先由資產階級白種男性這個原型,漸次擴充到其他原本被排除的奴隸、無產階級、黑人、原住民、女人等類型的人身上(例如:

奴隸為財產、原住民飛禽走獸說、女人為無權利能力人。

)舉例說明。

2.日常生活中的人權議題

2-1我國與國際社會常見的人權議題

 

2-2校園內的人權問題

2-1可舉例說明如:

兒童、婦女、同性戀、愛滋病患、外國人、移民和國際難民、住民自決、媒體報導侵犯隱私等所涉及之人權議題。

2-2強調學生也有基本人權。

說明校園內的權利義務與規範議題、人權爭議和救濟管道。

促進學生對於人權議題的討論與觀察能力。

促使學生對於切身生活中的人權議題產生敏感度和權利意識。

可以舉搜書包、記過、數位學生證、對於學生的歧視性待遇等事例。

3.人權保障與立法

3-1人權為何應該受到保障

 

3-2我國重要的人權立法及其意義

3-1介紹公民社會保障人權的必要性,舉例說明人人享有免於恐懼的尊嚴生活以及蔑視人權的歷史教訓,例如:

我國的白色恐怖、良心犯、德國納粹等政權清除異己的種族大屠殺等等。

3-2說明並檢視我國既有關於人權相關的立法,並討論相關不同的人權倡議者的主張。

 

此處為避免和單元三的「憲法與人權」重覆,以新興人權議題為主。

如屬憲法層級的自由權、平等權等基本人權可約略提及,較詳細的探討留待後續予討論。

主題四、公共利益

(參考節數:

3)

說明

附註

立基於接受「私益」與「公益」同屬人類文明生活與道德力量之基石的立場,讓學生理解公共參與及個人基本權益的重要。

公私之分是複雜問題,難以簡單定論。

此處重點唯在覺察「公共利益」的存在、特色與相關議題,並導引出能「參與」公共議題的公民價值。

主要內容

次內容

說明

附註

1.認識「公益」

1-1「公益」的意義

 

1-2公益與其他利益的關係

1-1說明何謂「公益」或「公共利益」,其和個人或家庭利益、宗族利益、特殊(團體)利益等的不同。

1-2說明公益與其他利益可能「衝突互斥」或「包容互補」,彼此的關係也可能因為社會變遷而有所改變。

例如,消費者保護、環境保護、或海洋生態保護、社會安全制度等相關議題為例。

相關學理可參考例如

(1)社會主義、社群主義立場傾向認為維護公益大於私益,對於個別私益採取限制。

(2)古典自由主義立場基於效率的觀點,認為私益的追求,其加總可以達到最大的公益。

(3)理性自利立場者傾向於認為如果要增進私益,需要先對公益追求有理性認識,因為公益的擴大,仍有助於私益的維護。

2.與公共利益相關的重要議題

2-1如何衡量是否符合公益

 

2-2增進公益的難題

2-1介紹不同看法,例如:

能促進社會全體或絕大多數人之福祉;或能促進國家社會整體之福祉;或能符合客觀上公平與正義的原則。

2-2介紹相關議題,討論「為何維護或增進公益常成為社會中的難題」。

2-1亦可從公有財對於使用者無競爭亦無排除性的特色來說明。

2-2多由於誘因不足,例如「共有財悲劇」的議題,或者「搭便車」的個人理性問題。

3.公共利益的代表者

 

3-1國家與強制力

 

3-2輿論與公民團體的倡議

公共利益本身無法代表自己,必須透過能行為的個人、社團或者機構來代表。

3-1國家機關行使公權力,也是強制力,是主要的公共利益的代表,例如:

通過法律,維護、保障公共利益,維持公共秩序,進行公共建設。

但亦有可能假借公共利益,侵犯人民應有的權利與形成多數暴政的問題。

3-2說明在民主政治中,人民透過平等參與和表達,輿論與社會公益團體,可代表人民對國家、政黨進行監督遊說,推動公共利益,又稱倡議(advocacy),並舉例說明。

宜正反俱陳,舉例說明國家促進或傷害公共利益的能力。

更深入的議題在第二單元憲法主義、權力分立,第三單元憲法與人權,第四單元關於政府的職責等,會繼續深入探討。

主題五、公民社會的參與

(參考節數:

3)

 

說明

附註

在現代社會生活與變遷中,公民主動參與,形成有行動力的結社、組織,或投入社會運動,並且在必要的時空條件下對於最高位階的權力組織(國家)有選擇進行公民不服從的權利。

公民社會是公民提出主張並盡責自我管理的集合體。

如屬於傳統的公民參政權部分,留待第二單元講授。

主要內容

次內容

說明

附註

1.公民結社

1-1志願結社

 

1-2結社和民主的關係

1-1說明何謂志願結社,其實質或形式上(如:

法律規定)的條件及常見的分類方式。

1-2說明結社,特別是民主方式的結社,如何可能有助於民主品質的提升與發展。

如適當則可以我國、跨國的志願結社為例說明。

另外,我國「人民團體法」中有關社會團體的分類系統祇是諸多分類方式之一,不必受其限制。

此處相關的理論者例如Tocqueville,或者RobertPutnam有關「社會資本」的討論等。

2.非政府組織與社會運動

 

2-1非政府組織

 

2-2社會運動

2-1說明非政府組織作為一種志願結社團體,有哪些特色?

為何稱為非政府組織?

舉例說明。

 

2-2說明社會運動(組織)的特色及社會運動對社會發展的影響,舉例說明。

舉例均以國內或者跨國組織說明。

非政府組織(俗稱NGO)是國家(官僚組織)與市場(營利組織)之外的「第三部門」。

相對另外兩部門,有自主、自我管理、志願以及服務利他、非營利導向等涵義。

社會運動有針對體系,用集體行動來倡議「進步」社會價值與意義,常以促進社會公益為號召。

它和政黨的政黨動員、宗教的信仰運動或者保守的道德運動有關,但不盡相同,亦不宜混淆。

社會運動組織為NGO的一種,但反之未必。

社會運動組織或為倡議型或抗爭型的NGO。

可舉例說明近代重要的勞工運動、女權運動、環境運動、民權運動的主張,許多已經成為人類社會的普遍價值。

3.公民不服從

3-1公民不服從的意涵

 

3-2公民不服從運動實例

3-1說明公民不服從的人權法治意涵。

如:

何謂公民不服從?

有哪些條件,可能合理化公民不服從(惡法)的情形?

 

3-2舉國內外公民不服從運動的案例,說明對於民主社會的運作和發展有何重要性。

並強調選擇公民不服從的行為,個人必須有勇氣與毅力,承擔法律後果與個人犧牲的代價。

公民不服從,亦稱為市民不服從。

其條件是針對惡法的選擇性不服從和反抗,常是不得不然的良心行動。

公民不服從是「故意違法」,所以必須有充分正當的理由,例如:

根據自然法原則或者因為「阻卻違法」的必要,在使用的手段上屬於非暴力和平抗爭手段。

目的在促使學生理解公民不服從的道德高度與艱難度。

例如:

甘地的不服從運動、金恩博士、圖圖主教的非暴力抗爭、和平反戰運動、戒嚴時期台灣的黨外集會遊行活動、反公害污染運動、反對集會遊行法抗爭等等。

主題六、媒體識讀

(參考節數:

3)

說明

附註

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世界不同文化之間的接觸與交換,大部分要透過資訊傳播與媒介進行。

在民主社會中,媒體作為資訊生產者有表達的自由,但媒體資訊和人的表達、接收之間有複雜的關係。

我們需要瞭解個人對媒體資訊如何認知接收,資訊如何生產以及是否可能監督等問題,於是出現了「媒體識讀」的議題。

主要內容

次內容

說明

附註

1.媒體、資訊與閱聽人

 

1-1言論自由

 

1-2媒體的公共角色

 

1-3媒體如何影響認知

1-1言論與表達自由是民主基本價值,而媒體自由則是這種價值的表現,可斟酌作為本節引言。

1-2例如:

媒體有報導事實、評論事實、設定議題、促進討論、凝聚公共利益及形成輿論的角色。

1-3認識到資訊環境如何影響閱聽人,形塑其價值偏好與選擇,而媒體亦有誤導人之可能。

舉例說明現代生活中人們益發依賴類似「即時資訊」等大眾傳播資訊後可能出現的問題。

簡示傳統關於民主政治中「第四權」的討論。

 

例如:

日本的媒體批判所提出的「總白痴化」一語,意指當代大眾傳媒有使舉國上下一起被白痴化之虞。

2.媒體資訊的生產

2-1資訊生產與營利事業

 

2-2新聞資訊的幕後

2-1舉例說明一般的資訊經營者,例如:

電視網、新聞集團、電影事業等大多是企業體,而企業需要獲利,有時候也要配合政治強權,以維護或擴大其投資利益。

2-2認識新聞資訊是從哪裡製造生產,大部分的資訊都是企業集團生產的結果。

舉例說明,新聞資訊如何生產,例如:

經過媒體經營者、各層級的專業工作者與守門員之手,篩選、組合、包裝後的結果。

可以介紹「票房」、「收視率」與「發行量」如何影響媒體組織的行為,並把閱聽人的數目當成商品賣給廣告商。

資訊可能是經過選擇的事實呈現,也可能是歪曲事實的呈現。

3.媒體監督與「近用權」

3-1新聞專業倫理與自律

3-2瞭解媒體「近用權」的意義

3-3公民行動與媒體監督

3-1簡述說明新聞與資訊生產常見的問題,如:

過度的追逐市場佔有而缺乏自律的問題。

提示新聞專業倫理與新聞自律的重要;提示言論自由的責任倫理,例如:

對隱私權的尊重以及企業經營者的責任倫理的意涵等。

3-2簡介舉例說明「媒體近用權」的基本主張與意義。

3-3舉例說明處於分散的公民,面對組織化的媒體企業,對於資訊生產的掌控,如何進行監督與對抗的問題。

可以台灣或跨國的經驗為例說明。

 

例如,利用新興科技(網路、草根新聞報導、部落格、BBS)等有關「公民賦權」的議題。

主題七、文化與位階

(參考節數:

3)

說明

附註

以語言族群、生活風格為主題,介紹文化得以共享之處及不同群體間的文化差異,並能引伸出文化位階與反歧視的相關討論。

主要內容

次內容

說明

附註

1.由語言、生活風格與自我的關係來認識文化

 

1-1多種語言文化生活

 

1-2自我與生活風格

 

1-1文化的概念在語言與生活風格(又作「生活方式」)中最易看出。

要說明這是生活世界的主軸,有差異但亦有其共通而分享的脈絡。

本節從語言切入,可舉例或融入討論台灣(包括離島)與其他華語文化地區間的異同。

1-2透過比較來提示:

文化對於自我有何意義,鼓勵學生認識自我形成的文化背景差異。

藉語言、習慣、生活風格、城鄉背景等差異,瞭解自我形成的社會文化影響因素或者傾向的形成,進而討論這些習性改變的可能。

知識發展可透過跨社區、跨國的比較,也可以透過個人生活史做前後期比較。

生活風格(lifestyle)、文化習性(habitus)等都是本節背後的理論知識,教科書中可以斟酌使用這些術語。

2.文化形式與身分區別

2-1常見的文化活動形式

 

2-2文化形式與身分區別

2-1舉例說明常見的文化形式,有何社會意義,例如:

民間文化、流行文化、大眾文化、官方文化等。

學習目的在強調不同文化活動的概念背後,是因為有不同社會群體的組織活動。

2-2舉例說明不同的文化如何形塑文化認同,用來凝聚群體或區別人我,例如:

青少年次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區別;異性戀的文化如何區別同性戀的文化。

可引導文化形式的背後是社會生活方式與組織型態。

在此可舉具體的例子討論青少年次文化的問題,例如可讓學生充分分享他(她)們的偶像崇拜、身體裝飾、火星文等經驗。

3.文化位階與不平等問題

3-1發現文化的位階現象與議題

 

3-2文化位階與歧視

3-1認識「文化位階」(culturalhierarchy,又作「文化等級」)。

宜舉例說明並解釋文化的位階排比如何存在於大眾傳播、傳統文化、文化品味等現象。

3-2舉例說明文化位階和歧視的關係。

位階屬於人為之不平等,經常和政治經濟不平等、種族主義等互為因果。

舉例說明歧視少數民族、排除異類、污名化等歧視與排除現象。

文化位階通常是建築在二元對立的認知結構上,例如:

「高/低」、「進步/落後」、「優雅/粗俗」、「主流/非主流」、「官方/民間」、「富裕/貧窮」、「整潔/骯髒」等等。

主題八、多元文化社會與全球化

(參考節數:

3)

說明

從多元文化的理念,進而認識台灣現代社會,培養未來公民面對全球化趨勢時有所依據。

對於全球化的文化影響意涵,宜客觀分析,引導討論。

對原版作循序漸進的調整,使結構較為清楚。

主要內容

次內容

說明

1.「多元文化」的基本主張

1-1文化差異與平等對待

 

1-2維護少數群體與促進權益的政治主張

1-1介紹文化權與多元文化,例如:

反對強迫少數同化於主流文化;反對歧視或隔離少數。

舉例說明對文化差異採取欣賞、尊重、平等對待的方式,亦是符合社會共同利益的理由。

1-2多元文化另外一種積極的涵義,即在公共政策上對少數族群或弱勢團體成員採取特別的維護措施。

說明這種差別政策為何符合並且可以促進平等的用意。

舉國內、國外憲法或公共政策例證說明。

2.認識多元文化的現象

2-1社會文化的起源議題

 

2-2台灣社會的多元文化現象

2-1說明當代常見關於民族文化歷史起源爭論的意義。

採涵化、雜異化的觀點,討論文化起源、文化變遷的議題。

情意方面的重點是討論台灣與離島社會文化起源的多元歷史事實。

2-2舉例介紹台灣與離島社會的多元文化及平等的社會議題,例如:

新移民、原住民、各語族、歷史記憶、使用母語、古蹟保存等相關人權與文化權平等的議題。

涵化(acculturation)

、雜異化(hybridity)屬於文化研究觀點,可借用考古、歷史材料說明文化發源與演化,可討論文化形成的具多元性現象與過程。

3.多元文化與全球視野

3-1「全球化」與「全球在地化」

 

3-2全球公民意識

3-1討論「全球化」帶來的文化交流以及對於各地區文化的形塑與壓力作用;檢視「全球在地化」,舉例說明本土社會在全球化衝擊下之文化與認同反應。

3-2強調全球移動、跨國境流動引發的新移民以及所引起的新移民公民權的議題。

此處須強調並檢視台灣是否能提供全球多元文化發展,並達到社會平等、促進多元整合的議題。

「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是對全球化(globalization)概念的辯證反彈。

除「反全球化」抗爭之外,還有「另類全球化」的運動,其立場為普遍人權與正義價值行動的跨國連結,形成國際社會壓力,並不是反全球化而已。

 

單元二、政治與民主

單元二之主題

附註

課綱參考節數:

25節

活動和複習參考節數:

9節

單元導讀:

瞭解政治與民主的意義及其目的(參考節數:

1)

一、國家的形成與目的(參考節數:

2)

二、民主政治與憲政主義(參考節數:

4)

三、政府的體制(參考節數:

4)

四、政府的運作(參考節數:

2)

五、政治意志的形成(參考節數:

3)

六、人民的參政(參考節數:

3)

七、國際政治與國際組織(參考節數:

3)

八、台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