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经济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2116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课经济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一课经济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一课经济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一课经济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一课经济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课经济学.docx

《一课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课经济学.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课经济学.docx

一课经济学

一课经济学

一课经济学

ECONOMICSINONELESSON

亨利·黑兹利特

HenryHazlitt

新版序

本书第一版于1946年推出,先后已有8种语言的翻译本,也出版了好些平装

版本。

在1961年的平装本中,我加写了新的一章,探讨租金管制的问题(第一版中

并没有将这个课题从一般的政府价格调控中单列出来),此外还更新了部分统计数

字和参考资料。

在现在这个新版本之前,其他内容并没有改动,主要是我认为没有大改的必

要。

本书是为了强调一般性的经济学原理,强调忽视这些原理会受到的惩罚,而不

是去探讨特定政策法规对经济可能造成的危害。

本书虽然主要取材于美国经验,但

作者所置疑的政府干预行为在各个国家都普遍存在,相信许多外国读者对于书中所

论及的经验教训会有似曾相识之感。

时隔32年,该对本书进行大规模修订了。

除了全面更新案例和统计数字以

外,我还重写了租金管制那一章(第18章)。

1961年版的内容还需要再扩充,因

此,我加写了最后一章——“三十年后的这堂课”,以说明今天我们上这堂课比以往

更为必要的原因。

亨利·黑兹利特

于康涅狄格州,威尔顿镇

1978年6月

第一版序

本书在于分析经济生活中盛行的谬论。

这些谬论目前还没有真正成为新的主流

观点,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谬论本身自相矛盾。

由于它们的自相矛盾,人们在接

受相同前提的情况下,各取所需,以至于分化出百十种不同的“学派”。

这背后的道

理在于,用错误的逻辑去描述现实生活,其论调绝不可能保持前后一致。

此学派和

彼学派的不同点,只不过在于某一群人比另一群人更早看出错误的前提必然会带来

荒谬的结论,他们要么在不知不觉中丢弃了错误的前提,要么选择接受了其中更为

贴近现实生活的结论。

可惜的是,这些人仍然未能真正把握内在的逻辑。

当今主要国家的政府所实行的经济政策,无一例外都受到了经济谬论的深刻影

响,甚至有的政策被那些盛行的经济谬论所左右。

所以剖析这些谬误,尤其是它们

的核心观点,也许是领悟经济学的捷径。

本书的构思,以及看上去颇为狂傲的书

名,正是来源于这个想法。

可以看出,本书主要致力于剖析、说明。

作者需要申明,对书内涉及的任何主

要观点,并没有什么原创性的贡献。

相反,本书将不遗余力地去揭示,那些看起来

令人眩目的创新和进步只不过是换了新马甲的古老谬误,进而印证“忘记历史,就

意味着重蹈覆辙”这句格言。

本书的内容可以理直气壮地自称为“古典”、“传统”或“正统”。

我猜测,这些

名头正是我所要剖析的那些诡辩辩辞中想要抛弃的。

但是那些努力探求真理的学

生,则不应该被这些名头吓跑。

学生们不应该总想着寻找革命性的、“全新”的经济

学思想,他们应该是既接纳老观念,又欢迎新观念,而不是一味地炫耀,无休止地

追寻新奇和原创。

莫里斯·科恩(MorrisR.Cohen)说过:

“如果说我们能够推翻

以前所有思想家的理论,那么我也不敢奢望自己的作品对别人会有任何价值。

由于本书属于解释性质,是面向大众的经济学入门读本,所以我用不着详尽地

引用他人的著述(也会有个别脚注和引用),虽然本书所论及的领域,已有其他许

多贤人讨论过。

不过,有三位作者我必须特别提及,并表示感谢。

首先要感谢弗雷

德里克·巴斯夏(FredericBastiat),本书的解释构架得益于巴斯夏一百年前发表

的文章《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Cequ’onvoitetcequ’onnevoitpas)。

书甚至可以说是巴斯夏那篇文章所用的分析方法的现代版,是其延伸和一般化。

次,要感谢菲利普·威克斯第德(PhilipWicksteed),他所著的《政治经济常识》

(TheCommonSenseofPoliticalEconomy)给了我不少启发,尤其对谈工资

的章节和课后温习那一章。

最后要感谢路德维希·米塞斯(LudwigvonMises),

我这本粗浅的入门著作,每个地方可能都要归功于他的著述,特别感谢的是他对通

货膨胀扩散过程所作的说明。

分析谬论不同于讨论各位学者的贡献,分析时尽量避免指名道姓,但愿读者不

会太失望。

若要指名道姓,就得公平对待每一位被批评的学者,严格引用其著述,

考虑他所强调的重点,他所提出的限定条件,其表达暧昧或前后矛盾之处等。

此,书内并没有具体提及马克思、凡勃伦(ThorsteinVeblen)、道格拉斯(Major

Douglas)、凯恩斯爵士、阿尔文·汉森(AlvinHansen)和其他人。

本书的目的

并不在于揭露某某学者所犯下的某个错误,而是在于分析经济生活中那些最常见、

最普遍、影响力最大的谬误。

谬论一旦流行开来,便责怪不到谁的头上。

谬论中的

荒谬晦涩究竟因谁而起,这已经变得无从得知。

当用于包装谬误的理论被简化成泛

泛的教条,那些可能隐藏在一堆限定条件、上下文或数学方程式中的诡辩就会显现

出来。

本书所讨论的流行教条跟凯恩斯或其他某位学者所提的理论不完全相同,希

望大家不要因为这些不同就责怪我有失偏颇。

本书最感兴趣的话题是那些有强大政

治影响力的集团所持的信条,以及政府的政策行动所依据的信条,而不是这些信条

的历史渊源。

书中极少引用统计数字,望读者见谅。

若讨论关税、价格调控、通货膨胀,以

及对煤炭、橡胶、棉花等商品的进行管制所产生的影响,都需要用统计数字来作支

撑,势必导致本书篇幅大增,超出预先的设想。

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士,我非常清

楚统计数字更新的频率有多快。

我建议那些对特定的经济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去看

当时讨论统计数字的新闻纪实。

普通读者一般都能用学到的基本原理去正确解读统

计数字。

本书力求简单、合理、准确,尽量避免专业性、技术性的东西,以便还不了解

经济学的读者同样能充分理解。

本书的内容是一个整体,不过也有三个章节曾在《纽约时报》、《美国学者》

(AmericanScholar)、《新领袖》杂志(NewLeader)上独立发表过。

感谢

它们授权让这些篇章在本书中重刊。

米塞斯教授校阅了本书手稿,并且提出了许多

有益的建议,这里表示感谢。

当然书中表达的各种看法,言论责任完全由作者本人

承担。

亨利·黑兹利特

于纽约

1946年3月25日

第1章关于这堂课

在所有学科中,经济学充斥的谬论是最多的。

这决非出于偶然。

这门学科内在

的难度原本就高,再加上人在经济活动中追求私利的天性,使得对经济规律的研究

更加复杂艰难,以至于谬论层出不穷。

而对于物理学、数学、医学等其他学科而

言,对私利的主观追求对学科本身的影响无关紧要。

我们将在本书中看到,尽管每

个群体都有某些经济利益和其他群体完全一致,但各自又都存在私利,不同群体的

私利彼此抵触,有时甚至形成冲突。

尽管有些公共政策从长远来看对各群体都有

利,但也有相当多的政策只对某些群体有利,甚至以牺牲其它群体的利益为代价。

能够从那些政策获利的群体,会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遗余力地主张积极实施相关政

策。

他们会雇来一流的人才,要这些人专心致志,力陈利益集团自身的见解。

后,他们要么让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要么就干脆把水搅浑,让人无法认清其中的

真相。

除了对自身利益无止境的要求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导致新的经济学谬论每

天都在产生。

那就是:

人们有着天生短视的倾向,总是只关注某项政策的即时影

响,或者只关注政策对某个特殊群体产生的影响,而不去探究那项政策对所有群体

造成的长远影响。

忽视那些不那么即时和不那么明显的后果,本身是一个错误。

这些差异正是坏的经济学和好的经济学的区别所在。

坏的经济学家只顾及眼前

所见的利弊得失,而好的经济学家则看得更远;前者只观察经济政策提案中的行动

产生的直接结果,后者还会考察更长远的间接结果;前者只关注某项政策对某个特

殊群体已经产生或者即将产生的影响,后者还会去探究该政策对所有群体产生的影

响。

两者的差别似乎显而易见。

同时,尽可能地探讨某项政策对每个人可能产生的

所有影响,又似乎应该是起码的常识。

想必大家都知道,居家过日子的时候,贪图

一时的纵欲享受往往会招致不幸的后果。

小孩子们难道不知道糖吃得太多会恶心不

舒服?

喝醉酒的人难道不知道酒醒之后必定难受头痛?

酗酒成瘾的人难道不知道酒

喝多了有损健康?

风流成性的人难道不知道,劳命伤财不说,还容易患上性病?

头看看个人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游手好闲、挥霍无度的人在尽情享乐时,难道不知

道等待他们的将是债务和贫困?

然而,当我们踏进公共经济学的领域时,这些起码的常识却往往被人忘得一干

二净。

有些被认为是当今杰出经济学家的人,为了避免国家经济萧条,竟然抨击储

蓄,鼓吹大肆消费。

当有人对这些政策的长期效应提出质疑时,他们却像败家子讥

讽父母的忠告那样不屑一顾地说:

“何必看得那么远呢?

要知道从长远来看,我们

都是要死的。

”这么一句轻率的戏言,却被人当作至理名言和大智慧,奉为经济生

活中的信条。

不幸的是,长远并不真的那么远,或远或近的过去实施的政策所带来的长期影

响,已经给我们带来煎熬了。

坏的经济学家昨天要我们置之不理的明天,转眼就成

了今天。

有些经济政策的长期影响,可能不出几个月就会露出弊端;有些政策产生

的后果,也许需要好几年之后才会显现;还有些政策,其后遗症甚至要潜伏数十年

才会爆发。

无论如何,政策必然有其长远的影响,就像蛋必然会孵化出小鸡、种子

必然会发芽开花。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整个经济学的研究可以简化为一堂课,这堂课又可以

归纳成一句话:

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即期影响,更要考察比较长

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追踪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

响。

2

绝大多数经济谬论正是在于忽视了上述这个教训,以至于给当今世界带来了严

重的危害。

那些谬论全部出自两个基本的错误,有的错在只看行动或计划的即时影

响,有的错在只看特定群体所受的影响,而忽视其他的群体。

当然也有人同时犯下

这两个错误。

诚然,我们也有可能倒向另一个极端,只关注经济政策对社会整体的长期效

应。

古典经济学家常犯此类错误。

结果,只要一项政策或局势能产生长远的净利

益,他们就会赞成,至于该行动是否会立即伤害到某些特定群体,他们则不大关

心。

除了部分专业经济学家以外,今天很少有人再犯这类错误。

相比之下,当前最

常见的谬误,是只重视政策对于特殊群体产生的短期影响,而忽略或者淡化整个社

会所受的长期影响。

这类谬误一次又一次出现在关于经济问题的讨论和政客们的演

讲中。

这类谬误业已成为“新”经济学中似是而非的核心。

“新”经济学家们考虑到了

前人经常忽视的短期影响,便妄图颠覆“古典”、“正统”经济学家使用的方法,并鼓

吹这是一大进步。

然而,他们本身却无视或轻视了长期影响,结果犯下了更严重的

错误。

他们精心细致地观测和验证少数个别的树木,却忽视了整片森林。

他们使用

的方法和得到的结论经常是倒行逆施,以至于有时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竟和17世纪

的重商主义意气相投。

事实上,我们本来以为古典经济学家已经彻底摆脱的种种古

老谬误,仍然还在他们身上再现,甚至重蹈覆辙。

3

常有人感叹说,坏的经济学家向大众兜售谬论,往往比好的经济学家宣扬真理

更有成效。

常有人抱怨说,煽动家们鼓吹经济谬论时,总是比那些点出问题要害的

老实人更能获得大众的欢呼喝彩。

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奥妙:

煽动家和坏的经济学

家,都只强调了一半的真相。

他们只谈某项政策提案的即时影响,或者只谈其对某

个特殊群体的影响。

仅仅听他们的一面之词,大多数人也许会觉得那些话总有几分

道理。

此时,我们应该站出来,指出政策提案也会带来长远的不良影响,或者指明

这是牺牲整个社会的利益去满足某个特定群体。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用另一半的事

实,来补足和矫正他们所强调的半边真相。

但是,要想清晰地阐明计划中的行动方

案对每个人产生的所有重要影响,肯定需要费更多的口舌,往往还得进行冗长、复

杂、枯燥的连锁推论。

事实上,缺乏经济学常识的人很难听得进那些长篇大论,大

部分听众很快就会感到无趣和厌倦。

坏的经济学家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劝慰

听众说,不用勉强自己去听那些推论,也犯不着去理会那些道理,因为那都是“古

典主义”、“自由放任主义”、“资本主义”的辩护,他们甚至不介意使用辱骂的词汇

来达到说服大众的效果。

以上,我们用抽象的说教点明了这堂经济学课的实质,并指出了从中作

梗的种种谬论的共同特征。

不过,我们必须用更加具体的实例去阐明这个实质,才

能让大众彻底理解这堂课的内容,进而阻止各种谬论继续蔓延。

我们将从经济生活

中遇到的粗浅问题讲起,一直讲到最为复杂艰深的现实问题。

我们可以依此循序渐

进,学会如何察觉和避开那些最浅显乃至最顽固的谬误。

这些正是接下来要讲的内

容。

第二编课程的应用

第2章破橱窗

让我们效仿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从一面被砸破的橱窗的简单例子说起。

话说一个顽童抡起砖头,砸破了面包店的橱窗。

当店主怒气冲冲追出来时,小捣蛋

早已逃之夭夭,只剩下一群看闹热的围观者。

大家盯着橱窗的破洞以及四下散落的

玻璃碎片,若有所思。

不一会儿,跟通常的情形一样,有些人开始互相议论,宽慰

店主和众人的心:

玻璃破了很是可惜,可是这也有好的一面。

这不,对面的玻璃店

又有生意了。

他们越琢磨越来劲:

一面新的橱窗需要多少钱?

要250美元。

这笔

钱可不算少。

不过,这没什么好埋怨的,事情本来就这样,要是玻璃永远都不破,

那装玻璃的人吃啥。

玻璃店多了250美元,会去别的商家那里消费,那些个商家

的口袋里多了几个钱,又会向更多的商家买东西。

经这么一说,小小一片破橱窗,

竟能够连环不断提供资金给很多商家,使很多人获得就业机会。

要是照这个逻辑推

下去,结论便是:

扔砖头的那个小捣蛋,不但不是社区的祸害,反而是造福社区的

善人。

且慢!

让我们来分析其中的谬误。

至少围观者所作的第一个结论没错,这件小小的

破坏行为,的确会给某家玻璃店带来生意。

玻璃店主对这起捣蛋事件除了略表同情

之外,更多的应该是高兴。

但是,面包店主损失掉的250美元,原本是打算拿去

做一套西装的。

如今,这钱被迫挪去补破窗,出门就穿不成新西装(或者少了同等

价钱的其他日用品或奢侈品)。

他原来有一面橱窗再加250美元,现在只剩下一面

橱窗。

或者说,在准备去做西装的那个下午,他本来可以心满意足同时拥有橱窗和

西装,结果却只能面对有了橱窗就没了西装的糟糕现实。

如果我们把他当作社区的

一员,那么这个社区就损失了一套原本会有的新西装,于是变得比以前更穷了。

简单来说,玻璃店主的这桩生意,不过是从做西装的缝纫店主那里转移来的。

整个

过程并没有新增“就业机会”。

那些围观的人只想到了交易双方——面包店主和玻璃

店主——的情况,却忘掉了可能涉及的第三方——缝纫店主——的窘迫。

围观者完

全忘了他,恰恰是因为现在玻璃碎了,他也就失掉了亮相的机会。

人们过两天就会

看到崭新的橱窗,但绝不会看到多出那套被牺牲掉的西装。

人们总是只看到眼前所

见的东西。

第3章战祸之福

讲完粗浅的“破窗谬论”,有人会说,任何人只要动脑筋想一想,一定不会犯这

样的错误。

事实上,穿着各种伪装的破窗谬论,在经济学历史上却最为顽固不化,

而且此种谬论在过去任何时候都没有现在这么盛行。

如今,每天都有许多人在一本

正经地重复着同样的错误。

这些人包括工业巨头、商会和工会领袖、社论主笔、报

纸专栏作家、电台与电视台的评论员、技巧高深的统计专家、一流大学的经济学教

授。

他们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宣扬破坏行为所带来的好处。

有些人不屑于谈小小的破坏行为带来的蝇头小利,却醉心于巨大的破坏行为能

让人们受益无穷。

他们吹嘘战争对经济是如何如何的有利,非和平时期能比,并向

我们展示通过战争才能实现的“生产奇迹”。

他们认为,战争时期庞大的需求“累积”

或“堵塞”,会给战后的世界带来繁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们兴致勃勃地清

点那些在欧洲被战火夷为平地、必须重建的房子和城市。

在美国,他们清点出战争

期间无力兴建的房子、短缺的尼龙袜、破旧的汽车和轮胎、过时的收音机和电冰

箱。

这些人汇总出来的数额之大,令人震惊。

这种“需求堵塞”谬论只不过是我们所熟悉的老朋友——破窗谬论——换上一件

臃肿的马甲之后的形象而已。

不过这一次,有更多相关的谬误绞缠在一起,需要我

们逐一驳斥。

首先,它把需要(need)和需求(demand)混为一谈。

战火摧毁的东

西越多,人民生活越贫困,战后需要的东西也就越多,这点毋庸置疑。

但是,需要

并不等于需求。

有效的经济需求,光有需要还不算,还必须要有相当的购买力才

行。

当今印度对产品的实际需要远高于美国,但是它的购买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创

造商机的能力却远低于美国。

不过,就算绕过了上一个谬误,接下来还有可能陷入另一种谬误。

发表破窗谬

论的人通常只从金钱的角度去思考“购买力”。

其实,只要让印钞机开足马力,不愁

没有钞票。

要是以金钱来衡量“产品”价值的话,那么以钞票为产品的印钞业,无疑

是当今世上规模最大的产业。

但是用这种方式去解决购买力问题,所印制的钞票数

量越多,单位货币的价值就越贬值,货币贬值的程度可以用物价上涨的幅度来衡

量。

可是,人们只习惯于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财富和收入,所以只要手头多了几张

钞票,便以为自己过得更好,尽管拿这些钱能买到的东西比从前少,自己实际拥有

的东西可能不如从前。

人们所认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经济“收益”,其实大多

是战时通货膨胀造成的幻象。

哪怕在和平年代,同等规模的通货膨胀也能带来这样

的结果,并且的确产生过这些结果。

后面我们还会回过头来谈这种货币幻觉。

“需求堵塞”谬论只讲出了一半的真相,这点跟破窗谬论一样。

被砸破的橱窗的

确会给玻璃店带来生意,战争造成的破坏也的确给某些产品的制造商带来了大量的

商机。

房子和城市的毁于战火,为建筑业赢得了更多业务,而战争期间没办法生产

的汽车、收音机和电冰箱,确实为那些特定的产品带来累积性的战后需求。

这一半的真相在大部分人看来,就像是总需求增加了。

部分原因是由于单位货

币的购买力降低,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需求从其他地方转向了这些特定的产品。

洲人盖出了空前数量的新房子,因为他们必须先解决安居问题。

可是,在他们大兴

土木的同时,可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人力和生产能力就会随之减少。

人们买了房子

之后,可用于购买其他产品的支付能力也会随之缩水。

人总是顾得了一头,就顾不

了另一头(当然,饥寒交迫的紧张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更多的生产活力)。

这一得一失当然要拜战争所赐。

战争改变了人们在战后的努力方向;战争打破

了各行各业原有的平衡;战争重塑了工业的结构。

二战后的欧洲各国都出现了高速甚至奇迹般的“经济增长”,那些惨遭战火蹂躏

的国家是如此,那些未受劫掠的国家也是如此。

遭受的破坏最为严重的德国等国,

其经济增长速度比破坏不那么严重的法国等国要快。

部分原因是因为西德实行了较

为稳健的经济政策,部分原因是想尽快过上正常生活的念头使人们工作更加努力。

但它并不表示财物毁损对失去财物的人有利。

没有人会因为需要激发出斗志而刻意

烧毁自家的房屋。

战争结束后,迎来和平的人们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内激发出旺盛的精力。

托马

斯·麦考利(ThomasMacaulay)在《英格兰史》(HistoryofEngland)的第三章开门

见山这么写道:

不幸的事件、政府的失误,可能将一个国家置于悲惨的境地,但与之相比,科

技的持续进步、人们改善自身生活的恒久努力,却能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国家的繁

荣。

我们经常发现,肆意挥霍、苛捐杂税、荒谬的商业管制、贪渎腐化的司法体

系、伤亡惨重的战争、叛乱、迫害、烈火、洪水,它们都在摧毁财富,但人民通过

努力创造财富的速度却更快。

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财物毁于战争或和平年代。

对个人来说是伤害、是灾难的

东西,对由个人组成的国家来说也一定是伤害和灾难。

经济推理中最常见的许多谬论,源于人们倾向于将“国家”当成抽象的集合名词

去思考,而忘记或忽视了组成它、并赋予它意义的个人。

这种倾向在今天尤为明

显。

如果一开始就从惨遭横祸的个人角度去思考,那就不会有人认为战争造成的破

坏对经济有利。

那些认为战争造成的破坏能增加总体“需求”的人,还遗漏了一个基本事实:

求和供给就像硬币的两面,其实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同一样东西。

供给会创造需

求,因为归根结底供给就是需求。

人们把自己生产的东西供应给他人,其实是为了

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农民为城市供应小麦,是因为他们需要汽车或其他产品。

有这些,是现代分工和交换经济的本质。

这个基本事实对于大部分人(包括一些被誉为杰出的经济学家的人)来说是不

清楚的。

他们被工资支付等复杂的机制,以及几乎所有的现代交易都以金钱为媒介

间接进行的形式所蒙蔽。

约翰·穆勒(JohnStuartMill)等一批古典经济学家,虽然

未能详尽阐明货币造成的复杂后果,至少透过“金钱的面纱”看到了现实的根本。

这一点来说,他们比当今那些批评他们的人更胜一筹。

那些批评者非但没能从中得

到启示,反而被金钱的表象搞糊涂了。

单纯的通货膨胀——也就是发行更多的货

币,造成工资和物价上扬——看起来也许像创造了更多的需求。

但从实际物品的产

量和交易量来看,则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显然,生产力被摧毁多少,实际购买力就会被摧毁多少。

尽管由于通货膨胀的

影响,以金钱表示的产品价格或“国民收入”会上升,我们却不应该被此表象迷惑,

甚至自欺欺人。

有人争辩说,德国人和日本人比美国人拥有“战后优势”,因为他们的老旧工厂

在战时被完全摧毁,得以更换最现代化的厂房和设备,生产效率得以提高,成本得

以降低,非美国那些老旧、过时的厂房与设备可比。

如果真是这样,那美国人完全

可以立即拆除老旧设施,从而一举消除日本和德国的领先优势。

实际上,只要能满

足利润最大化,所有国家的所有制造商,都可以每年弃旧换新。

道理很简单,厂房、设备都有最适当的折旧率,也就是最佳的更新年限。

只有

在制造商的厂房、设备因为老化过时,净值接近于残值,正要找人来拆除,并且已

经订购了新的设备之际,炸弹刚好在这一刻落下,帮忙拆毁了现有设施,才真的对

当事人有利。

当然,如果厂房、设备以前的折旧和过时程度没有适当反映在会计帐簿上,实

际损失就不会有账面损失那么更严重。

新厂房、新设备的出现,也的确会加快老旧

设施的淘汰速度。

也就是说使用新装备能创造更大的利润,继续使用旧装备比较而

言就是损失。

如果那些拥有老厂房、老设备的制造商想继续使用过时装备,已经超

过了利润最大化的正常期间(假定他们有预算来添置新厂房和新设备),那么厂房、

设备此时被摧毁,将带来比较优势,或者讲得确切一点,可以减低他们的比较损

失。

我们从中得出一个初步结论:

厂房毁于战火绝没有什么好处,除非在那些厂房

因为折旧和过时,价值接近于破铜烂铁,正处在弃旧迎新的当口。

弃旧并不意味着就能迎新。

上述讨论还忽略了一个核心的事实。

即,无论是个

人还是政府,必须拥有资金提留,或者通过储蓄取得资本积累,才能实现厂房和设

备的更新换代。

然而,战争却会摧毁累积下来的资本。

战争也许会带来一些补偿性的因素。

比方说,战争期间的科技进步,可以在某

个局部提高个人或国家的生产力,也可能由此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另外,

战后的社会需求形态绝对不会和战前完全相同。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错综复杂

的情形而忽视最基本的真理:

大肆破坏具有价值的任何东西,都会造成净损失、不

幸和灾难。

个别特殊情况下或许有这样那样的补偿性利益,但从总体上看,战争的

破坏对社会绝不是恩赐或福音。

第4章公共工程来自缴税

当今世上,没有哪种信仰能比民众对政府支出抱有的信仰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