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习题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1468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理论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文学理论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文学理论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文学理论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文学理论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习题集.docx

《文学理论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习题集.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学理论习题集.docx

文学理论习题集

名词解释

1文艺学

2文学理论

3文学活动“四要素”

4广义文学

5狭义文学

6折中义文学

7话语

8话语蕴籍

9文学

10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11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12审美

13精神生产

14物质生产

15文学创作材料

16艺术发现

17创作动机

18艺术构思

19直觉

20灵感

21综合

22突出

23简化

24变形

25陌生化

26即兴

27推敲

28艺术真实

29艺术概括

30情感把握

31形式创造

32现实型文学

33理想型文学

34象征型文学

35诗

36小说

37剧本

38散文

39报告文学

40本文

41典型

42特征化

43意境

44意象

45叙事学

46文学的叙事

47情节

48表层结构

49深层结构

50行动逻辑

51行动元与角色

52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

53  叙述时长

54叙述频率

55视角

56叙述动作

57叙述者的声音

58抒情

59抒情话语

60抒情作品

61抒情性作品的构成

62文学风格

63创作个性

64文学消费

65期待视野

66文体期待

67形象期待

68意蕴期待

69接受动机

70接受心境

71隐含的读者

72填空

73还原与异变

74共鸣

75净化

76领悟

77延留

78文学批评

79美学批评与历史批评

80美学观点

81历史观点

82文学批评的标准

83文学批评家的职责

简答题

1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文学理论的任务是什么?

3文学理论有哪些基本形态?

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哪些?

5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的依据是什么?

6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7有关文学发生的学说有哪些?

8为什么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比其它学说有更大合理性?

9什么是文学发展中的“不平衡”原理?

10文学概念有哪三种涵义?

11怎么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

12怎么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13什么是话语?

14什么是文学的双重性质?

15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什么含义?

16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具有什么性质?

17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的发展有哪些带规律性的经验?

18“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的?

19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20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1文学历史上关于文学创造的主、客体有哪些解释?

22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具有什么特点?

23怎么理解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24文学创造材料的特征和来源是什么?

25文学创造的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26文学创造的构思方式有哪些?

27什么是灵感和直觉?

28什么是突出与简化?

29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有什么区别?

30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有什么区别?

31怎样解释艺术概括的规律?

32什么是形式创造?

文学创造中,形式创造要遵循哪些原则?

33文学作品有哪些类型各有哪些特征?

34有关文学作品体裁的分类有哪些?

35历史上关于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的划分有哪些?

36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有哪些?

37典型任务与典型环境关系是怎样?

38怎么理解文学意境的特征?

39王国维是怎样对文学意境进行分类的?

40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1审美意象是怎样分类的?

42现代叙事学对传统叙事理论有哪些发展?

43如何理解文学叙事的特征?

44怎样理解虚实的意识形态本质?

45情节与故事有什么区别?

46什么是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

47时长关系的变化有哪四种运动形式?

48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视角有什么区别?

49叙事与抒情有什么区别

50抒情性作品由什么构成的?

51普通话语与抒情话语有什么区别?

52风格的本质有哪些看法?

53风格的特征与形态主要有哪些?

54怎样理解文学风格的时代性?

55怎样理解文学风格的民族性?

56什么是期待视野,其有哪些层次?

57接受动机主要有哪些?

58什么是文学接受活动中的还原与异变?

59共鸣是产生的三个因素是什么?

60文学接受GC中的共鸣与净化、领悟有什么区别?

61历史上出现过几种文学批评形态?

62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是什么?

63文学批评家的职责有哪些?

64怎么理解文学批评家的素养?

六论述题

1论艺术真实的特征。

2文学概念有哪三种含义?

我们解决的办法是什么?

3试论述文学的双重性质?

4试举例说明文学发展的复杂性及原因。

5试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总的理解。

6试论文学创造作为精神生产的特征。

7试论文学作品的类型。

8举例说明文学话语的特性。

9举例说明文学典型的特征。

10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11举例说明文学审美意象的特征。

12举例说明叙事的层面。

13  举例说明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

14试论抒情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15举例说明文学风格的特征。

16试论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话语情境的关系。

17试论文学接受的对象与主体。

18试说明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

19试论文学接受的过程。

20试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观。

名词解释

1研究文学的性质、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

也有人对文艺学的对象作广义的理解,认为除文学外,研究对象还包括其他艺术如绘画、雕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工艺美术等。

一般认为文艺学有3个主要组成部分:

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也有人认为文艺学即指文学理论。

就文艺学作为3个组成部分的有机整体而言,文学理论侧重对文学作逻辑的研究,文学史侧重对文学作历史的研究,文学批评侧重对文学作现实运动状态的研究,三者密切相联、彼此包容。

文学理论既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中吸取营养以促使理论体系的形成,又给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提供一定的理论观点、方法、准则和范畴。

2文艺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常常从美学、认识论、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种角度研究文学的本质、特征、内在构成和外在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文学理论的任务在于揭示文学作为审美文化现象的本质:

既要对文学在整个文化现象中的位置和地位作出界定;又要对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化现象的特质作出说明文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因此,其自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3这是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观点。

文学四要素指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要素组成的。

4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5狭义文学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

6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可以称为折中义文学。

如历史文学、记实文学和某些风格化的政论文。

7所谓话语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从事沟通的具体行为与活动,包括五个要素:

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而话语蕴籍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了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8话语蕴籍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9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

这种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而一般意识形态又属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

10意识形态(ideology)原来是由“观念”和“学说”两个词组合而成的,本意就是观念学、观念的体系。

观念既是现实的反映,又是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它必然同时具有认识和实践双重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谈到意识形态时把它归结为一种社会的上层建筑现象,认为它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并这样那样地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因而在阶级社会里,它必然体现着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思想、要求、利益、愿望,亦即带有一定价值取向,并对人的思想行为起支配和调控的作用。

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征。

11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从目的看,文学既是无功利性的也是功利性;从方式看,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从态度看:

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

12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指人与世界形成的一种无功利性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13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都是精神活动。

14指人类为了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

15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造的刺激或信息。

16指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社会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

17指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集

  一、解释术语:

  1、文艺学;2、狭义文学;3、文学话语;4、惯例的文学观念;5、话语蕴藉;

  6、文学;7、精神生产;8、文学创造;9、文学创造的客体;10、文学创造的主体;

  11、文学创造材料;12、艺术发现;13、创作动机;14、艺术构思;15、形象思维;

  16、灵感;17、知觉;18、综合过程;19、突出与简化;20、变形;21、陌生化;

  22、即兴与推敲;23、艺术真实;24、艺术概括;25、情感把握;26、形式创造;

  27、艺术形式;28、"有意味的形式";29、文学活动;30、审美。

  二、填空练习:

  1、文艺学的五个分支是:

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文学史。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

  3、文学活动过程是一个从艺术生产到艺术价值生成再到艺术消费的过程。

  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对象化论、艺术生产论、特殊的意识形态论、文学起源论、现实主义的创作论、文学历史发展论、文学批评论。

  5、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文学性质的理解体现在:

"对象化"论强调的是它的创造性,"意识形态"论强调的是它的依存性,"艺术生产"论强调的是它的独创性。

  6、马克思说: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

"

  7、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是:

理论方式、宗教方式、实践-精神方式、艺术方式。

  8、文论史上的几种文学起源说有:

巫术说、宗教说、游戏说、摹仿说等。

  9、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括如下五个要素:

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语境。

  10、文学话语的社会性表现在,它具有意识形态性、民族性、人民性和阶级性。

  1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12、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体现为两种修辞形态:

含蓄和含混。

  13、文论史上对文学创造客体的解释有:

"自然"说、"情感"说、"原始意象"说等;对文学创造主体的解释有:

"摹仿者"说与"创造者"说、"旁观者"说与"移情者"说、"集体人"说等。

  14、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可分为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几种。

  15、创作动机的结构可以分为远景动机、近景动机、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等多种类型。

  16、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包括:

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创作动机等。

  17、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有:

回忆与沉思、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等。

  18、构思方式有:

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与陌生化。

  19、文学创造的物化手段包括:

行之于心到行之于手、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即兴与推敲等。

  20、文学创造过程包括:

发生阶段、构思阶段、物化阶段。

  21、文学创造原则:

艺术真实、艺术概括、情感把握、形式创造。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1、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对)

  2、文学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或世界的摹仿。

(片面)

  3、文学起源于游戏。

(片面)

  4、文学的发展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因此它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错)

  5、诗与应用文的区别在于句子的排列方式。

(错)

  6、没有社会现实生活,就不能有文学。

(对)

  7、文学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就不能掺杂丝毫主体思想情感。

(错)

  8、文学是无功利的,所以就不能有任何功利考虑。

(错)

  9、文学是形象的,所以它完全不依赖理性。

(错)

  10、文学是情感的,它不包含认识因素。

(错)

  11、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都是一种精神生产,因此它们在创造规律上没有什么区别。

(错)

  12、艺术的职责不是摹仿自然,而是表现心灵,表现情感。

(片面)

  13、那些能获得审美愉悦的艺术家,都是处于游离于现实利害关系之外的"旁观"位置的人。

(片面)

  14、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

(片面)

  15、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

(对)

  16、文学创造时,作家的主观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对)

  17、文学创造的真实性原则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是一样的。

(错)

  18、艺术概括与西欧文学史上的"类型化"主张本质上是一样的。

(错)

  19、情感把握是一种价值取向的把握。

(对)

  20、能够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全在于它的语言形式,作品中的社会历史内容与之无关。

(错)

  21、文学的艺术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对)

  四、简答题:

  1、请简述文学理论的对象与任务。

  2、请说明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文学性质的理解表现在哪些方面?

  5、请说明文学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的位置。

  6、为什么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比其他诸说有更大的合理性?

  7、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8、试说明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及其原因。

  9、文学概念有哪三种含义?

其对应的文学观念是什么?

有何解决办法?

  10、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11、为什么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性的话语活动?

  12、请举例说明文学作品是以话语蕴藉的形态而存在。

  13、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有个性的创造?

  14、举例说明文学话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15、请说明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客体应具有什么特点(特殊性)。

  16、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的显示客体?

  17、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者和创造者"?

  18、请举例说明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19、请说明理智与情感在艺术构思中的意义何在?

  20、请说明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造中的意义。

  21、请举例试述作品与意图之间的冲突。

  22、请与生活真实和科学真实比较,说明艺术真实的基本特征。

  23、为什么说艺术概括是在"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中实现的?

请举例说明。

  24、怎样理解"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是主体意识对客体对象的能动介入和把握的过程?

  25、怎样理解文学创造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情感把握?

阐述这种情感把握的诚挚性与高尚性原则。

  26、形式创造应遵循哪些基本规律和原则?

  五、论述题:

  1、请试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2、请结合实际谈谈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3、论文学创造的主体。

  4、论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

  5、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

为什么?

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者和创造者"?

请举例阐述。

  6、果戈理小说《外套》的素材,来自彼得堡官场的一件逸闻。

一个穷困的小职员酷爱打鸟,靠节衣缩食,拼命做一些额外的零工,才攒钱买了一支猎枪。

万万没有想到,刚一打猎,猎枪就被茂密的芦苇挂到水里去了。

小职员懊恼万分,从此一病不起,直到靠了同事们的帮助,凑钱给他重新买了一支猎枪,才算救了他一命。

就是这件趣事,成了果戈理写作《外套》的契机。

不过,猎枪这一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被改成了外套这一生活必需品;猎枪失而复得,改成了外套得而复失;故事的结局,也由小职员的转危为安,该成了命丧黄泉。

一个带有喜剧性的皆大欢喜的生活事件,经过果戈理的改造,成了因困顿而追求,由追求而幻灭的三部曲,从而对沙皇俄国的官场黑暗和小人物命运的卑微悲惨,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请运用《文学理论教程》第八章中的有关理论来分析阐述果戈理的这一创作行为。

  7、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群魔》的最初意图是想攻击革命民主主义者格拉诺夫斯基、别林斯基等人,但具体写作中却情不自禁地升起对俄国旧贵族的仇恨。

于是应该赞美的人物却成了"一半像魔鬼"的形象。

请运用所学过的文学理论来阐述这一写作现象。

  8、为什么未经过艺术处理的癞头疮、鼻涕、大便、毛毛虫、死尸之类生活现象不能成为文学创造的主要客体?

请结合创作现象对文学创造的客体进行论述。

  9、"游戏说"评述。

  10、简述你的文学创造主体观。

  11、谈谈你对文学的理性精神的理解。

  12、请用文学典型的理论分析孔乙己的形象。

  13、马克思认为,音乐造就具有音乐感的耳朵,绘画生产出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请根据所学过的文学理论对这段话进行评析。

  14、导演冯小宁在谈到他的《紫日》放映时,一些学生看到日本鬼子杀害中国老百姓时不禁哈哈大笑,他只觉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请分析这一文学接受的特殊现象。

  15、下列作家的"宏论"涉及到了文学理论的哪些问题?

请运用本学期所学过的文学理论知识,分析阐发这些问题。

  名作家莫言、余华、阿来不久前应邀到清华大学演讲,就当前文学的状态各发"宏论":

  莫言说,就写作来说,现在已经是一个春秋战国时代了:

出现了美女作家的写作,然后出现了中学生的写作,去年出现小学生的写作,上个月出现了幼儿园三岁小孩的写作。

估计明年就是胎儿的写作了。

进一步我估计可能会出现宠物的写作。

还有当红主持人的写作。

你说人家写的不好?

不对。

人家一发行就是100多万。

我们这些抱残守缺的所谓严肃作家拼命调动所有的宣传媒体和机器大加鼓噪,甚至让我们去作秀,也顶多卖10万册不到。

我觉得这两年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网络写作必将全民化。

  阿来说,我个人达不到雅俗共赏,我就瞄准了能喜欢我的作品的读者,这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

消费时代,我自己是充满信心的。

我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当中,中国文学或者说是我本人的文学,让我吃饱,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且还不会吃得太差。

  余华说,我与格非1987年就小有名气了,那时我们被称为先锋派。

但我的书卖得好是前几年的时候。

现在的个人写作完全把内分泌和内心弄混了。

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的小说才是写内心的,他们的内心宽广,隔了那么久的时间,我们再读他们的作品,依然感同身受。

内心的力量是要传达给你,而内分泌的力量是要把你拉下水。

 

学理论复习题

(2010-01-0312:

51:

03)

标签:

分类:

学概论复习题(2009-12-3008:

58:

39)

标签:

 

一、名词解释(20题)

1、文学

2、文学形象

3、文学典型

4、典型环境

5、意象

6、意境

7、审美需要

8、审美价值

9、文学媒介

10、电子媒介

11、网络文学

12、文学形象的朦胧性

13、文学形象的多义性

14、喻象

15、兴象

16、抽象

17、无我之境

18、有我之境

19、造境

20、写境

 

二、简答题(〔30题〕

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如何理解艺术的真实性?

3、如何理解文学的主体性?

4、文学意象与一般形象的区别是什么?

5、西方典型理论包含哪几个发展阶段?

6、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如何?

7、如何理解意境理论的民族性?

8、审美需要与一般需要的区别是什么?

9、审美情感与一般情感的区别是什么?

10、电子媒介与纸质媒介的区别如何?

11、文学蕴涵着哪些文化意义?

12、如何理解文学与生活的关系?

      

13、文学与一般艺术的共性是什么?

14、文学与一般艺术的区别是什么?

15、文学具有哪些价值功能?

16、文学价值系统有何特点?

17、文学的审美认识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18、文学的审美教育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19、文学的审美娱乐价值表现如何?

20、你是怎样看待电脑网络对文学的影响的?

21、如何理解文学与科技的关系?

22、文学媒介对作家创作有何作用?

23、文学媒介对文学接受有何影响?

      

24、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如何?

25、以文学作品为例,谈谈文学意象的审美特征。

26、以文学作品为例,谈谈文学意境的审美构成。

27、以文学作品为例,谈谈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

28、文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

29、如何理解文学既是一种文化活动,也是一种审美活动?

30、小说能否创造意境?

为什么?

 

文学理论教程试题

2009-06-1919:

55:

45阅读656评论0字号:

大中小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名词解释2

 

20、抒情性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称,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主要表现作家内心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

它在反映生活、表现思想感情、创造审美价值、实现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叙事性作品的特征。

21、创作个性——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性格特征。

这种性格特征是作家个人的独特的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及气质秉赋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明显特征,它制约和影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示。

22、文学消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精神需要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文学欣赏。

这种意义上的文学消费是自有文学以来就存在的。

狭义的文学消费则是在近代以来出现的,指的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

23、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

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在具体的文学阅读活动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与意蕴期待三个层次)

24、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

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

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叫做接受心境。

(文学接受的发生过程:

期待视野,接受动机,接受心境,从隐含读者到读者阅读)

25、隐含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本文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本文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

也就是说,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这种预想有时是自觉的,有时可能是不自觉的。

26、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性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