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正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411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正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正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正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正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正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正式.docx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正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正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正式.docx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正式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

1.1工程概况1

1.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1

1.2.1工程地质情况1

1.2.2水文地质情况3

1.3编制依据3

1.4编制原则4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4

2.1施工准备工作4

2.1.1项目组织机构4

2.1.2施工道路及临时设施搭设5

2.1.3技术准备5

2.1.4材料准备5

2.1.5机械动力设备准备5

2.1.6劳动力准备6

2.1.7施工现场临时供水、供电6

2.1.8施工现场平面布置6

2.1.9施工阶段的划分与施工顺序7

第三章土方开挖方案7

3.1土方开挖方案的选择7

3.2土方开挖方案8

3.2.1主要机具8

3.2.2作业条件8

3.2.3工艺流程8

3.2.4支护措施9

3.2.5操作工艺9

3.2.6土方开挖排水措施11

3.3土方开挖注意事项12

3.4挖土机的工作要点13

3.5施工测量14

第四章基坑护坡及基坑监测15

4.1基坑护坡详见基坑护坡专项施工方案15

4.2位移沉降观测15

4.3安全与文明施工18

第五章事故应急处理和救援预案18

5.1目的18

5.2指导思想18

5.3组织19

5.4识别危险源20

5.5职责20

5.6应急响应21

5.7事件的预防23

5.8有关紧急电话23

5.9备注24

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及进度24

6.1生产安全教育24

6.2文明施工管理25

第七章附录26

附录基坑土方开挖布置图26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项目

工程地点: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防城镇***********************学校园内)

建设单位:

防城港市防城区防城镇*******

勘察单位:

广西**岩土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广西**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广西**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广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结构类型及层数:

框剪结构,地上18层,其中A栋设有一层地下室

建筑面积:

A栋:

32056.11m2,建筑高度55.630米

B栋:

15388.74m2,建筑高度56.780米

1.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1.2.1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防城区防城镇附城中心小学城市棚户区住房改造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属丘陵坡地,地形平缓开阔,该场地及附近无构造断裂通过,亦无新构造活动迹象,区域稳定性好。

地层至上而下可分为:

第一层:

素填土①(Q4ml):

黄褐、灰黄、灰等杂色,稍湿~湿,呈松散状,土质不均匀,主要由粘性土及少量碎石等组成,碎石含量在10%~30%之间,一般粒径为50mm~200mm,最大粒径约为300mm,且分布不均匀,回填年限小于3年,为高压缩性土。

该层在拟建场地范围内均有分布,揭露层厚1.20~3.00m。

第二层:

耕土②(Q4pd):

黄褐色,松散状,稍湿,局部可见植物根系,为高压缩性土。

本层因少量分布且厚度较小,未能在该层进行原味测试。

在拟建场地少量分布,揭露层厚0.30m~1.40m,层顶面标高5.36~7.48m。

第三层:

粉质粘土③(Q4el),黄色、浅黄色,可塑状,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及韧性高,无摇震反应。

该层做标准贯入试验11段(次),实测锤击数为7-8击,经杆长修正后平均击数为7.0击,压缩系数av1-2=0.26,属于压缩性土,本层在拟建场地分布不连续,揭露层厚0.80m~2.30m,层顶面标高4.26~8.66m。

第四层:

泥质粉砂岩④(S),全风化;灰黄色,湿,粉砂质结构,上部已风化成粘土状,下部风化成硬土状,切面光滑,原岩结构已被破坏。

局部可见风化结核,韧性、干强度高,无摇震反应,遇水易软化,晒干易开裂。

该层做标准贯入试验17段(次),实测锤击数为20-24击,经杆长修正后平均击数为20.2击,属于中压缩性土。

本层在拟建场地广泛分布,揭露层厚0.70m~4.90m,层顶面标高3.16~8.89m。

第五层:

泥质粉砂岩⑤(S):

强风化;灰色、褐黄色,湿,粉砂质结构,中-厚层构造,已风化呈半岩半土状。

裂隙发育,层理较为清晰,裂面有少量铁锰质充填。

岩芯呈碎块状或短柱状,锤击易碎,泡水亦软,干钻可进,晒干易裂开,属低压缩性土。

该层做标准贯入试验18段(次),实测锤击数为56-83击,经杆长修正后平均击数为62.3击。

岩土坚硬程度分类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分类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V级。

本层在拟建场地内连续分布,揭露层厚7.00m~24.80m,层顶面标高-1.74~4.83m。

第六层:

泥质粉砂岩⑥(S):

中风化;灰色,稍湿,粉砂质结构,中至厚层构造,节理一般发育,干钻难进,岩芯呈短柱状为主,少量为块状,风化后易出现裂隙,岩芯多呈长5~20cm的柱状,岩芯采取率约80%,清水钻进缓慢,返水。

在该层取9件的岩样进行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强度为5.75~13.64MPa,标准值为9.2MPa,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岩体完整度分类属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本层在拟建场地内广泛分布,揭露最大厚度6.10m(未钻穿),层面埋深10.50~28.40m,层顶面标高-20.79~-2.45m。

1.2.2水文地质情况

拟建场地在部分钻孔范围内,揭露一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该层水量较丰富,主要由大气降水及侧面补给,稳定水位标高在5.92~7.68m之间,根据地方经验,常年水位变幅约1.50~2.00m。

据现场踏勘及钻探揭露情况,本场地未见有全新活动断裂构造带、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场地周边地势平坦,不存在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其他不良地质形成条件。

1.3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及招标文件

2施工图纸及地质勘察资料

3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4技术定额(预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工期定额等)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3《建筑基坑规程技术规范》YB9258-97

1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0-97

1.4编制原则

⑴、以“质量第一、科学管理、奉献精品”为目标,充分发挥联合体的整体优势,以严密的施工组织、科学的管理、精良的施工设备、成熟的施工工艺,确保该工程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建设质量,保证工程按时完成。

⑵、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保证模式进行施工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⑶、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安排各种临时设施、材料堆场的设置,合理安排劳动力,减少材料损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施工噪音,创造文明的施工环境。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2.1施工准备工作

2.1.1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组织机构图

 

2.1.2施工道路及临时设施搭设

组织人员进驻施工现场,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中要求来搭设临时设施和修建施工道路。

施工道路采用硬化处理,并在出入口处设洗车台。

施工道路要高出两边地面,以防道路积水。

2.1.3技术准备

公司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召开技术攻关会议,认真详细地分析、阅读图纸,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精心制定有针对性的先进、合理、安全的施工方案,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同时组织项目组管理人员迅速且仔细地阅读图纸,在图纸会审前一周组织一次图纸自审,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下一步图纸会审和工程施工做好充分准备。

2.1.4材料准备

开工前,由项目工程师(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员、预算员、材料员进行有关工程量的计算,列出本工程所需物资、材料清单,并做成正式计划。

大宗材料计划单提前半个月送至分公司材料科,由分公司材料科组织人员进行市场综合调查,联系好质量、信誉、供应能力强的厂商,签订供需合同,然后按工程进度需要组织材料进场。

周转材料由分公司材料科按项目部的需求计划调拨给项目部。

2.1.5机械动力设备准备

排水施工设备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数量

潜水泵

Φ50-100

2台

土方开挖设备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数量

反铲挖掘机

W-100

1台

反铲挖掘机

W-50

2台

自卸汽车(载重8t)

8辆

2.1.6劳动力准备

本工程劳动力分为泥工、杂工、机操工等,具体如下表:

挖土施工阶段劳动力计划表

工种

劳动力情况

泥工

20

机操工

5

杂工

5

合计

30

2.1.7施工现场临时供水、供电

a、本工程临时供水从学校提供的水源引入,供电线路从原有建筑旁旧配电房引入。

b、本工程供水线路用镀锌铁管,总供水管直径D=80mm。

c、本工程供电线路选用架空塑料铝芯线,临时电杆用圆木电杆。

2.1.8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①.机械设备布置:

本工程采用商品砼,模板加工及堆放则拟在施工现场进行;钢筋原材料堆放、加工车间和半成品堆放场地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②.临时设施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现场四面均设围墙,把施工场地围成一个封闭区域。

施工现场设两个出入口,出入口处设门卫室1间,24小时值班。

2.1.9施工阶段的划分与施工顺序

本工程按施工的先后顺序划分为二个阶段:

即土方开挖、基坑支护阶段。

总体流程图如下:

第三章土方开挖方案

3.1土方开挖方案的选择

该工程地下室外边轴线东防城附城小学操场5米,南临防城二中围墙间6.5~11米,西面民族大道道路7.5米,北面离已建宿舍19米。

综合场地环境、施工季节、施工进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本工程基坑开挖采用大型挖掘机(HD820),土方由大型挖掘机直接装车运走。

竖直方向分二次进行大开挖,第一次开挖至绝对标高6.500米(约2.5米)处,第二次开挖从4.160米标高挖至地下室结构板底(约2米深),以人工清修边坡、基底,同时对基坑边坡处理(详专项支护方案)。

该工程基坑实际开挖深度约为3.5m~4.5m。

3.2土方开挖方案

3.2.1主要机具

1、挖土机械有:

挖土机、自卸汽车等。

2、一般机具有:

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20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

3.2.2作业条件

1、土方开挖前,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4、当有地下水位时,应根据该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开挖。

5、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6、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7、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3.2.3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测量放线→分段分层平均下挖→排降水→修边和清底

3.2.4支护措施

拟建建筑物楼高18层,A栋设有地下室1层,开挖深度4.20m。

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开挖后,地下室部分基坑周围为由素填土①(Q4ml)、耕土②(Q4pd)、粉质粘土③(Q4el)、泥质粉砂岩④(S)、泥质粉砂岩⑤(S)形成烦人边坡,其中素填土①、耕土②为软弱土,自立性差,且粉质粘土③、泥质粉砂岩④、⑤遇水易软化,同时场地存在地下水,使得土的抗剪强度降低。

在基坑周围环境条件较简单,地下室边线东面距离民族大道约15m,具备放坡条件,也可采取排桩,瞄杆等支护措施。

基坑支护的专项设计,详见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3.2.5操作工艺

1、开挖基坑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1)采用反铲挖土机开挖基坑时,其施工方法有两种;

A、端头挖土法:

挖土机从基坑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

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

B、侧向挖土法:

挖土机一面沿着基坑的一侧移动,自卸汽车在另一侧装运土。

(2)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深度的1/2。

2、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1)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

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2)开挖基坑,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暂留土层:

挖土机用反铲、正铲挖土时,为30cm左右为宜。

(3)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4)考虑到地下室外边线上的孔桩施工安全及方便,基坑底部开挖宽度为地下室外边轴线加宽1.5~2米。

3、修帮和清底。

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

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

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1)坑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2)开挖基坑的土方,由于场地窄小,土方全部采用8部8吨位自卸翻斗汽车外运8KM以外倾倒。

4、雨期施工

(1)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

(2)雨期施工在开挖基坑(槽)时,应注意边坡稳定。

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

同时应在坑外侧围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经常对边坡、支撑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5、保证项目

(1)柱基、基坑、基槽和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2)允许偏差项目,见表l-5。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表1-5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检验方法

柱基

基坑

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内

地(路)

面基层

人工

机械

1

标高

-50

±30

±50

-50

-50

水准仪检查

2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50

+300-100

+500-150

+100

经纬仪、用钢尺量

3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1

表面平整度

20

20

50

20

20

用2m靠尺和楔形

塞尺检查

2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观察或土样分析

注:

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3.2.6土方开挖排水措施

基坑边坡及基坑上口截水沟范围内采用30mm厚1:

3水泥砂浆护面,四周离基坑上口边缘1m处设200mm×200mm的砖砌排水沟(30mm厚1:

3水泥砂浆抹面)。

基坑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后在四周挖300mm宽、300mm~500mm深的排水沟,并按50m间隔设一个集水坑(尺寸1000mm×1000mm×1000mm),基坑积水经排水沟排入集水坑(安排专人抽水)。

本工程抽出的水经过沉淀排入城市排水管道。

3.3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

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

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

3、施工中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

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故。

4、防止基底超挖:

开挖基坑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5、基底保护:

基坑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如果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设计标高以上预留300m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

6、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7、防止施工机械下沉:

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

挖土机一般需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身下沉。

反铲挖土机挖方的台阶高度,不得超过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

8、控制开挖尺寸,防止边坡过陡:

基坑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宽度。

9、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基坑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的宽度。

10、防止地下设施受损:

使用机械挖掘,在开挖前应该查公用地下设施(管线、电缆等)的位置。

不容许挖掘机在还要保留的地下设施附近作业。

剩余地段,由工人挖掘来完成。

11、施工机械进入施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备等,应事先做好检查和必要的加宽、加固工作。

12、在雨期开挖基坑,应距坑边上口1m远处挖截水沟或筑挡水堤,防止雨水灌淹跑或冲刷边坡,造成边坡失稳塌方。

13、雨期施工时,基坑底部应预留300mm土层,在打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

3.4挖土机的工作要点

1、挖掘土方应从上而下进行,不可掏空底脚,以免塌方,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2、挖掘机离下部边坡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造成翻车事故。

3、挖掘机工作前,应检查油路和传动系统是否良好,操纵杆应置于空挡位置;工作时应处于水平位置,并将行走机构制动,工作范围内不得有人行走。

挖掘机回转及行走时,应待铲斗离开地面,并是用慢速运转。

往汽车上装土时,应待汽车停稳,驾驶员离开驾驶室,并应先鸣号,后卸土。

铲斗应尽量放低,不得碰撞汽车。

挖掘机停止作业,应放在稳固地点,铲斗应落地,放尽贮水,将操纵杆置于空挡位置,锁好车门。

挖掘机转移工地时,应使用平板拖车。

4、挖掘机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

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

5、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3.5施工测量

通过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的协调、咨询,找到施工测量控制点,由专业测量工程师到现场负责施工放线。

5.5.1、测量放线

本工程场地为保证轴线精确,先复合座标点,准确的测量,建立相互联系的平面控制网。

⑴、开工前,检测经纬仪和钢尺,尽可能减少测量误差。

⑵、以甲方提供的坐标系统建立平面控制网,通过精确测量,保证平面控制网的尺寸,角度附和规范要求,测距精度不低于20秒。

⑶、设立平面控制点的标桩大样图见图如下所示。

平面控制点的布置详见01图

⑷、标桩周围设栏保护,并设醒目标志,标桩保存到工程竣工以后。

平面控制点的标桩大样图

⑸、根据平面控制网测放轴线

根据现场条件,结合其他放线方法,准确快捷测放整个工程的轴线,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

⑹、验线

轴线经自检合格后,提请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通知甲方验线,在收到验线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⑺、首先测放定位控制点。

先放线定出范围,然后再根据这些控制点依次引出轴线位置,并在两边用铁桩固定。

根据图纸和现场轴线可确定每根桩的桩位,并用40cm长直径10钢筋固定桩位中心,并用白粉根据桩径围护桩位。

轴线和桩位全部根据图纸确定后,进行复查,然后会同监理工程师及有关单位代表,安设计尺寸复合、验收、签证、做好资料记录。

第四章基坑护坡及基坑监测

4.1基坑护坡详见基坑护坡专项施工方案

4.2位移沉降观测

在支护施工阶段,应对下述内容进行监测:

①支护位移测量;②地表开裂(位置、高度)的观察与记录;③周边设施(临时设施、施工道路、围墙等)的变形观测;④基坑渗、漏水情况的观察;⑤基坑周边可能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生产、生活用水等)的观测。

根据本工程施工环境,场地的水文地质情况,其中最主要的是位移沉降观测。

边坡监测应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根据设计要求编制监测方案,经设计、监理、业主三方共同认可后实施。

方案应包括监测项目、监测目的、测试方法、测点布置、现场原始状态资料记录等内容。

除监测单位对基坑进行监测外,项目部对基坑周边情况自行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

1、位移观测技术依据: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⑸施工图纸及布点要求(位移沉降观测点布置图详见附图)。

2、位移观测方法

位移观测点布设方案:

水平位移点布设于基坑边坡坡顶靠安全防栏外侧上,每20m设置一个观测点。

位移观测测站点根据实地的地形情况设立,一般地,在每条基准线两端向外的延长线上距两端观测点10米以上、地基稳固、不易破坏的位置布设位移观测测站点。

具体埋设的规格如平面控制点样图。

方向点可以采用固定建筑物边缘,稳固天线,或建筑物上标记。

位移观测仪器和计算方法:

仪器拟采用leicaTC1700型精密全站仪,3米小钢尺。

计算机内业处理。

在水平位移工作点设站,用远处固定目标定向,采用小角法观测,用尺直接量出其水平位移量或由公式:

△D=

进行计算,其中:

△D――位移变化量

ε――变化秒值

S―—测站至观测点的距离

ρ――常数206265

位移观测方法:

位移观测采用小角法,观测基准线按平行于基坑边线布置,如果围墙阻碍视线,可以按照实际需要拆除围墙,观测时,以外部不少于两个固定方向定向,角度观测的精度和测回数如下表,距离采用测距仪量取。

位移观测拟按城市有关位移观测精度要求进行观测。

具体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见:

 

方向观测法限差(″)表3

等级

仪器名称

两次照准

目标读数差

半测回

归零差

一测回内

2C互差

同一方向值

各测回互差

三级

Leica

TC1700

6

8

13

8

待点位稳固后,根据甲方的要求开始第一次观测,第一次观测时,观测点偏离基准线须量取4次,取其平均值,作为第一次的最终值。

以基准线为标准,位移观测点在基坑内侧,其值取“+”,反之,为“–”。

观测周期: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进行观测。

施工期间,每天二次;施工阶段前一个月观测一次,遇大雨观测一次。

内业计算:

位移观测的平差计算可采用简易平差法进行,观测成果表按下表整理。

A、B栋城市棚户区住房改造项目基坑支护工程第____次位移观测成果表

项目

点号

第一次观测值(m)

上次观测值(m)

本次观测值(m)

本次位移(mm)

累积位移(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