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396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普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普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普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普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

《《普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昆虫学》教学大纲.docx

《普通昆虫学》教学大纲

普通昆虫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普通昆虫学

课程英文名称:

GeneralEntomology

总学时:

98学时(理论部分48学时,实验部分50学时),课程实习2周

适用专业:

植物保护、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园艺、园林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普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园艺、园林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昆虫隶属于节肢动物门六足总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认识昆虫的生长发育、发生规律以及主要目、科的特征对拓宽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以昆虫的一般形态特征、变异特点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各类昆虫的基础知识和鉴别方法以及常见的昆虫种类的识别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理解昆虫的常见行为活动的内在机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的综合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普通昆虫学》理论部分所学的知识,掌握从事昆虫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能正确识别常见昆虫,为害虫防治和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有关昆虫学的其它分支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要求

本课程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昆虫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总体目标。

要求学习者熟练地掌握从事昆虫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维修和保养方法;了解昆虫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昆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与生理代谢特点、昆虫主要行为活动与人类的关系等。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技能,为《农业昆虫》、《昆虫生态》、《化学保护》、《害虫预测预报》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1.要求掌握昆虫的一般形态结构、变异特点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掌握昆虫生物学特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3.理解昆虫器官的构造特点,掌握昆虫生理代谢过程及生理机制。

4.掌握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昆虫分类系统及其各目之间的亲缘关系,正确识别各目以及与农业大田作物关系密切的十大目主要科的特征。

5.运用昆虫一般研究方法和技术,独立地完成标本的采集、整理、制作、保存以及昆虫的饲养,观察记载,描述等基础研究工作。

三、理论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1章绪论(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纲的特征、起源及其与人类以及其它节肢动物的关系。

第一篇昆虫的外部形态(8学时)

第2章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0.5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体躯的构造,昆虫体躯的分节方式,附肢的构造及其与胸足的同源关系。

第3章昆虫部的头部(3.5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头壳的构造特点及具附肢和附器的种类,几种主要口器的基本构造和变异特点,为害症状及其与药剂防治的关系。

3.1昆虫头部的分节、构造及其感觉器官(1.5学时理解)

3.2昆虫的口器(2学时理解、掌握、运用)

第4章昆虫的胸部(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胸部、翅、足的基本构造和变异特点,绘制较近用理想脉序,翅的起源和发育过程,翅关节与翅运动的关系。

第5章昆虫的腹部(2学时掌握)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腹部附肢和附器,雌雄外生殖器的模式构造,主要目的雌雄外生殖器的特点。

第二篇昆虫的生物学(3.5学时)

第6章昆虫的生殖方式(0.5学时掌握)

本章重点和难点:

孤雌生殖、多胚生殖与幼体生殖。

第7章昆虫的卵和胎胚发育(1.5学时掌握)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卵的构造特点,昆虫胚胎发育全过程。

第8章昆虫的胚后发育(0.5学时掌握)

本章重点和难点:

变态及其类型。

第9章成虫生物学(0.5学时掌握)

本章重点和难点:

雌雄二型及多型现象

第10章昆虫的生活史(0.5学时掌握)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的世代交替、休眠和滞育

第三篇昆虫行为学(2学时)

第11章基本行为模式(0.5学时理解)

本章重点和难点:

行为周期性与昆虫钟

第12章昆虫的食性与觅食行为(0.5学时了解)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的食性

第13章群集和转移(0学时自学)

第14章昆虫的生殖行为(0学时自学)

第15章昆虫的通讯交流(0学时自学)

第16章昆虫的防御(1学时了解)

本章重点和难点:

行为防御与防御物利用

第17章昆虫的社会行为(0学时自学)

第四篇昆虫的内部结构和生理(17学时)

第18章昆虫的内部结构(0.5学时理解)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

第19章昆虫的体壁与蜕皮(1.5学时理解、掌握)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体壁的构造和功能,体壁的形成和蜕皮的过程,体壁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第20章昆虫的消化系统与营养(3学时理解、掌握)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消化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消化道的变异特点,消化道与药剂防治的意义。

第21章昆虫的循环系统及生理(2学时理解、掌握)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血液循环的特点,背血管的基本构造,血液循环的动力和途径,杀虫剂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第22章昆虫的排泄系统及生理(2学时理解、掌握)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排泄器官的种类,马氏管的排泄机制和排泄过程。

第23章昆虫的呼吸系统及生理(2学时理解、掌握)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呼吸的方式和昆虫呼吸代谢的特点,昆虫气管系统的组成和呼吸机制,杀虫剂与呼吸系统的关系。

第24章昆虫的内分泌与激素(1学时理解、掌握)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主要内分泌器官、信息素的种类及其应用价值。

激素对昆虫变态的作用机制。

第25章昆虫的神经系统及生理(1.5学时理解、掌握)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基本构造、类型及其功能,神经系统的传导机制和传导过程,昆虫复眼成像原理。

第26章昆虫的肌肉组织及生理(1学时理解、掌握)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肌肉的类型和组织结构,昆虫肌肉收缩机制和收缩过程。

第27章昆虫的感觉器官与信息素(0.5学时理解、掌握)

第28章昆虫的生殖系统及生理(2学时理解、掌握)

本章重点和难点:

雌雄昆虫生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五篇昆虫的分类(15.5学时)

第29章昆虫系统学的基本原理(1.0学时理解)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分类阶元和分类检索表的种类,昆虫的命名方法、规则和双项式检索表的编制、使用方法。

第30章六足总纲的系统发育及分类(0.5学时理解)

第31章昆虫纲的分类(14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昆虫纲的分类体系,部分目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31.1昆虫纲分目(2.5学时理解)

31.2等翅目、直翅目的分类(0.5学时理解、掌握)

31.3同翅目的分类(2.0学时掌握)

31.4半翅目、缨翅目的分类(0学时自学)

31.5脉翅目、鳞翅目的分类(3学时掌握)

31.6鞘翅目的分类(2学时掌握)

31.7双翅目的分类(2学时掌握)

31.8膜翅目的分类(2学时掌握)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安排

序号

项目名称

实验目的和内容

学时

实验

性质

主要试材及仪器设备

1

解剖镜的构造和使用及昆虫体躯、头壳的构造及其附肢

【目的】

1.掌握解剖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了解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3.掌握昆虫纲的特征及其与唇足纲、蛛形纲、甲壳纲和多足纲等其它节肢动物的区别;

4.了解昆虫头壳的构造及其附肢;

5.掌握昆虫头式的类型。

【内容】

1.解剖镜的构造和功能;

2.解剖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4.昆虫纲与节肢动物门其它各纲的关系;

5.昆虫头壳的构造;

6.观察昆虫的头式;

7.观察昆虫的触角;

8.观察昆虫单眼、复眼的一般外部形状、数目及其排列方式。

3

必修、基础

层次

【材料】棉蝗、家蚕幼虫、蝉、步行虫、胡蜂、家蝇、牛虻、豉甲、家蝇、菜粉蝶、蚕蛾、金龟子、白蚁、埋葬虫、绿豆象(雄)、叩头虫(♂)、摇蚊(♂)、蜘蛛、马陆、蜈蚣和虾等。

【用具】22XB-01型双目解剖镜、镊子、培养皿、解剖针、载玻片等。

2

昆虫的口器的基本构造、变异类型及其特点

【目的】

1.了解昆虫口器的基本构造。

2.了解昆虫刺吸式、锉吸式、虹吸式、舐吸式、刮吸式、捕吸式和嚼吸食口器的基本构造及变异特点。

【内容】

1.以棉蝗(或东亚飞蝗)为代表观察嚼式口器的基本构造;

2.咀嚼式口器的一些变化。

3.吸收式口器;

4.以蜜蜂(或玻片)为代表观察嚼吸式口器的构造特点。

3

必修、基础

层次

【材料】棉蝗、家蚕幼虫、蝉、蛾或蝶成虫及其口器横切面玻片,蚁狮、蓟马、家蝇或其它蝇类成虫和幼虫、蜜蜂及其口器玻片。

【用具】双目解剖镜、镊子、培养皿、解剖针、载玻片等。

3

昆虫颈部与胸部的基本构造、昆虫的胸足和翅

【目的】

1.了解昆虫颈部与胸部的基本构造及其内骨骼。

2.了解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及其类型;

3.了解昆虫翅的基本构造,脉序及翅的变化类型。

【内容与方法】

1.颈部和侧颈片;

2.胸部的构造。

3.胸足基本构造及其类型;

4.翅的基本构造,脉序及翅的变化类型。

 

3

必修、基础

层次

【材料】棉蝗的液浸标本及胸部的透明骨骼标本;竹节虫、螳螂、蜚蠊、角蝉、菱蝗和石蝇、蝉、蝽、蜉蝣、草蛉、金龟子、雌雄天蛾、虻、家蝇、螳螂、蜜蜂、蜻蜒。

【用具】双目解剖镜、镊子、培养皿、解剖针、载玻片等。

4

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及其附肢

【目的】

1.了解昆虫腹部的一般构造和变化;

2.掌握昆虫腹部的附肢、外生肢器官的一般构造。

3.掌握昆虫雌、雄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

4.了解部分目昆虫雌、雄虫外生殖器的变异特点。

【内容与方法】

1.腹部的一般构造;

2.腹部的附肢。

3.昆虫的雌外生殖器;

4.昆虫的雄外生殖器。

3

必修、基础

层次

【材料】棉蝗(雌、雄)、蝉、蝽、天蛾、蚜虫、蜉蝣、蜻蜒、蟋蟀、金龟子、石蛃(或衣鱼)、蠼螋、螽蟖、泥蜂、家蝇以及家蚕幼虫和叶蜂幼虫等的液浸标本;原尾虫、跳虫的玻片标本;雄金龟甲和雌蝉、石蛃(或衣鱼)、蜉蝣稚虫、蚁后和鱼蛉幼虫等的示范标本、10%KOH

【用具】双目解剖镜、镊子、培养皿、解剖针、载玻片等。

5

昆虫生物学

【目的】

1.掌握昆虫几种主要变态类型;

2.了解昆虫卵的类型;

3.了解昆虫蛹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4.掌握昆虫幼虫的类型;

5.了解昆虫雌雄二型和多型现象。

【内容】

1.变态类型;

2.观察卵的类型;

3.观察昆虫蛹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4.蛹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3

必修、基础

层次

【材料】1.生活史标本蝗虫、螟虫(或家蚕)、芫箐;2.卵菜粉蝶、椿象、稻螟蛉、天蛾、红铃虫、棉金刚钻、草蛉、三化螟、二化螟(或玉米螟)、蜚蠊;

【用具】双目解剖镜、镊子、培养皿、解剖针、载玻片等。

6

昆虫的体壁及其生理、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

【目的】

1.了解昆虫腺体的类型;

2.观察体壁的渗透性及其对昆虫生活的影响。

3.了解昆虫内脏器官的位置。

【内容】

1.腺体的类型;

2.证明体壁有选择性;

3.昆虫表皮渗透性的测定。

4.昆虫内部器官的相对位置观察。

3

必修、提高

层次

【材料】1.蝗虫或蜚蠊的活虫)、刺蛾幼虫、家蚕幼虫、活蝇幼虫、凤蝶幼虫、毒蛾幼虫、黄斑蝽;2.中性蒸馏水、1%盐酸溶液(用2.7毫升的3.7%浓度的HCl加到100毫升的蒸馏水中)、Na2CO3、KCH、Bogen、pH指示剂、煤油、95%酒精。

【用具】双目解剖镜、镊子、解剖剪、解剖针、注射器、滴管、小直管(粗而短)、小培养皿等。

7

昆虫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

【目的】

1.了解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两类昆虫消化系统的基本构造;

2.观察不同类型昆虫与氏管着生的位置和几种昆虫马氏管的数目。

【内容】

1.观察咀嚼式口器昆虫的消化系统;

2.观察咀嚼式口器昆虫的消化的变异;

3.观察刺吸式口器的消化道;

4.观察消化道的组织结构;

5.观察马氏管。

3

必修、提高

层次

【材料】蝗虫、麻蝽、家蚕、天蛾幼虫(或其它鳞翅目幼虫或横切面玻片)、活蜚蠊、肠壁切片、活黄粉虫等。

【用具】双目解剖镜、蜡盘、培养皿、解剖针、大头针、小剪刀、镊子、玻片、注射器,中性红0.5%、生理盐水(0.65%Nacl溶液)、显微镜等。

8

昆虫的呼吸系统及呼吸生理

【目的】

1.观察昆虫呼吸系统的基本构造及其变异;

2.了解昆虫呼吸器官的功能。

【内容】

1.气门开闭的观察;

2.气管及其搏动的观察;

3.气管系统及其在体内位置的观察;

4.观察气管的螺旋丝和气囊;

5.观察气门的构造;

6.呼吸器管的变异。

3

必修、提高

层次

【材料】活蝗虫(东亚飞蝗、稻蝗和蝗虫等)、家蚕幼虫、水龟虫、活蚊幼虫、蓑蛾幼虫、蝇类幼虫、蝎蝽、仰泳蝽、蜻蜓稚虫等。

5%~10%KOH溶液、凡士林、等。

【用具】双目解剖镜、蜡盘、镊子、剪刀、解剖针、载玻片、滴管、软木板;凹玻片、小烧杯、酒精灯等。

9

昆虫的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目的】

1.明了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

2.了解昆虫的几种感觉器官的形状及其结构。

【内容】

1.观察蝗虫的神经系统;

2.观察家蚕神经系统;

3.观察感觉器官。

3

必修、提高

层次

【材料】家蚕幼虫、蝗虫、雄蝉、小地老虎(或黏虫)、蟋蟀、、蚜虫、蜜蜂、复眼纵切面玻片等。

【用具】双目解剖镜、大头针、镊子、剪刀、蜡盘、解剖针、显微镜等。

10

昆虫的内分泌腺及生殖系统的观察

【目的】

1.了解昆虫内分泌腺体的种类、形状、位置;

2.了解雌雄昆虫生殖系统的构造。

【内容】

1.内分泌腺体的观察;

2.蝗虫的生殖系统;

3.解剖观察黏虫生殖系统的构造及精珠。

3

必修、提高

层次

【材料】家蚕幼虫、蝗虫、活黏虫(或其它鳞翅目成虫)。

【用具】解剖用具、蜡盘、大头针

11

六足总纲及昆虫纲的分类鉴定

【目的】

1.认识和掌握六足总纲(原尾纲、弹尾纲、双尾纲、昆虫纲)及昆虫纲衣鱼目、石蛃目、蜉蝣目、襀翅目、革翅目、竹节虫目、螳螂目、蜚蠊目等类群的形态特征;

2.学习使用和编制检索表。

【内容】

1.昆虫检索表的绘制方法;

2.昆虫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3.无翅亚纲各目的形态特征;

4.无翅亚纲各目重要科的形态特征;

5.无翅亚纲各目常见种类识别。

4

必修、基础

层次

【材料】原尾虫、跳虫、双尾虫、铗尾虫、衣鱼、石蛃、蜉蝣、石蝇、蠼螋、竹节虫、螳螂、蜚蠊等代表昆虫。

【用具】体视镜、培养皿、解剖针、蜡盘、放大镜、昆虫针、大头针等。

12

等翅目、直翅目、同翅目昆虫的鉴定

【目的】

1.了解等翅目、直翅目、同翅目昆虫各目重要科的主要形态鉴别特征;

2.认识等翅目、直翅目、同翅目昆虫各目主要科的特征及其常见种;

3.学习使用和编制检索表。

【内容】

1.等翅目、直翅目、同翅目昆虫各目重要科的形态特征;

2.等翅目、直翅目、同翅目昆虫常见种的识别。

4

必修、提高

层次

【材料】黑翅土白蚁、黑胸散白蚁、棉蝗(飞蝗)、菱蝗、螽斯、蟋蟀、蝼蛄、蚤蝼、角蝉、蝉、叶蝉、飞虱、沫蝉、广翅蜡蝉、木虱、粉虱、蚜虫、根瘤蚜绵蚜、粉蚧、绵蚧、盾蚧、蜡珠蚧科等昆虫

【用具】体视镜、培养皿、解剖针、蜡盘、放大镜、昆虫针、大头针等。

13

半翅目、缨翅目、鞘翅目昆虫鉴定

【目的】

1.掌握半翅目、缨翅目、鞘翅目及其重要科的鉴别特征;

2.识别常见科的代表种类。

【内容】

1.半翅目、缨翅目、鞘翅目昆虫的主要特征;

2.半翅目、缨翅目、鞘翅目重要科的形态特征;

3.半翅目、缨翅目、鞘翅目常见种类的识别。

4

必修、提高

层次

【材料】麻皮蝽、蝎蝽、田鳖(负子蝽)、黾蝽、网蝽、盲蝽、花蝽、猎蝽、姬蝽、红蝽、长蝽、缘蝽、土蝽、龟蝽和臭虫、几类蓟马、虎甲、步甲、龙虱、水龟、豉甲、芫菁、鳃金龟、花金龟、丽金龟、隐翅甲、埋葬甲、拟步甲、郭公甲、跳甲、叩头虫、吉丁虫、瓢虫、萤、龟甲、叶甲、天牛、豆象、皮蠹、长蠹、小蠹、象甲等代表科昆虫。

【用具】体视镜、培养皿、解剖针、蜡盘、放大镜、昆虫针、大头针等。

14

脉翅目、鳞翅目昆虫的鉴定

【目的】

1.了解并掌握脉翅目、鳞翅目及主要科的形态鉴别特征;

2.识别一些常见科的成虫和幼虫。

【内容】

1.脉翅目、鳞翅目昆虫的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分类鉴定性状。

2.脉翅目、鳞翅目重要科的形态特征。

3.脉翅目、鳞翅目常见种类的识别。

4

必修、提高

层次

【材料】中华草蛉、蚁蛉、蝶角蛉、虎蛾、毒蛾、灯蛾、鹿蛾、刺蛾、螟蛾、夜蛾、尺蛾、舟蛾、枯叶蛾、天蚕蛾、蚕蛾、天蛾、巢蛾、潜蛾、尖蛾科、绢蛾科、弄蝶、凤蝶、粉蝶、眼蝶、灰蝶、蛱蝶等代表科昆虫的成、幼虫。

【用具】体视镜、解剖针、蜡盘、镊子、放大镜、昆虫针、大头针等

15

双翅目、膜翅目昆虫的鉴定

【目的】

1.了解并掌握双翅目、膜翅目及主要科的形态鉴别特征;

2.识别一些重要科的代表种类。

【内容】

1.双翅目、膜翅目昆虫的的主要特征。

2.双翅目、膜翅目昆虫重要科的形态特征。

3.双翅目、膜翅目常见种类的识别。

4

必修、提高

层次

【材料】蝎蛉、石蛾、蚊子、大蚊、瘿蚊、摇蚊、虻、水虻、盗虻、食虫虻、食蚜蝇、家蝇、丽蝇、麻蝇、寄蝇、潜蝇、实蝇、叶蜂、茎蜂、树蜂、姬蜂、蜜蜂、胡蜂、蜾蠃、蛛蜂、马蜂、蚂蚁、木蜂、泥蜂、熊蜂、茧蜂、赤眼蜂、小蜂、土蜂等代表科昆虫。

【用具】体视镜、解剖针、蜡盘、镊子、放大镜、昆虫针、大头针等。

 

五、课程教学实习内容及安排

1.目的意义

在《普通昆虫学》理论课结束后,外出两周进行课程实习,其目的不仅仅是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实习期间,学生通过大量地采集、制作、昆虫标本,鉴定其分类地位等,学习有关昆虫学研究方面的基本技术,识别昆虫种类;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各类昆虫栖息环境、活动时间、寄主植物等基本理论知识。

为了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展素质教育。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安排了两周校外课程实习,这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而且还为以后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丰富的昆虫标本。

2.要求:

1)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全面系统的采集、鉴定、制作昆虫标本。

在重点采集成虫的时候,还要注意采集幼虫和寄主植物;

2)熟练的应用采集工具;掌握昆虫采集的主要方法、鉴定方法、制作方法、保管方法等有关昆虫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课程实习的任务。

3.时间:

2012年8月17日~8月31日

野外采集时间:

2012年8月18日~8月28日共计10天

4.地点:

罗田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

5.组织领导

成立课程实习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10名教师和6名班长。

分工与合作,负责制定课程实习计划、承当学生政治思想工作、业务指导和生活管理等工作。

学生原有的教学班编制不变,每班的班干部及组长各负其责,并注意发挥党团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

6.实习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行动,分工与合作。

7.实习任务及评分标准

1)20个目∕小组10分

2)100个科∕小组20分

3)300个虫∕每人10分

4)饲养活虫1种∕每人5分

5)制作昆虫工艺的昆虫20头∕每人5分60%

6)质量∕每小组15分

7)态度∕每人15分

8)采集标本名录∕每小组5分

9)实习小结∕每人15分

10)识别标本100分40%

8.实习材料

1)昆虫针200包

2)捕虫网60个

3)高压汞灯12个

4)毒瓶60个

5)毒管60个

6)展翅板120块

7)幼虫浸泡瓶(500毫升)10个

8)白布(2m2)10块

9)乙酸乙酯8瓶

10)甲醛4瓶

11)大头针35盒

12)中性笔40支

13)标签纸160张

14)胶水10瓶

9.实习注意事项

1)各班的班长和小组长注意安排班上或小组的工作及进度;

2)注意标本的质量和数量;

3)注意安全:

(1)毒瓶的安全;

(2)工作时的安全;(3)物品的安全;(4)生活的安全

4)注意关系:

(1)与当地人们的关系;

(2)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

本课程理论部分采取期中、期末闭卷考试方式结业,总评成绩由理论成绩(期中考试、课堂讨论、课堂小测验、查阅资料)占30%、实践成绩占30%、校外课程实习成绩30%以及校内专业劳动成绩10%组成,本课程理论部分与实验部分采取单独计成绩。

具体评分指标及标准见下表:

普通昆虫学成绩评定

课堂成绩60%

校外课程实习成绩30%

校内专业劳动成绩10%

理论30%

实践30%

平时成绩40%

课堂讨论提问

室内实验操作

1.标本采集40%(20目10%100科15%,1000头15%)

1.昆虫饲养20%

课堂小测验

2.标本质量15%

2.玻片制作20%

查阅资料

3.标本目录5%

3.标本整理10%

期中期末考试成绩50%

卷面考试

操作考试

4.实习表现20%

4.常用仪器使用维护10%

创新思维和能力评价10%

课外科技活动

科技产品设计

5.实习报告20%

5.昆虫类群调查40%

6.识别标本40%

注:

1~5项占课程实习成绩的60%,第6项占40%。

 

七、主要参考文献

[1]ArnoldSE,StevensonPC,BelmainSR.Odour-mediatedorientationofbeetlesisinfluencedbyage,sexandmorph.PLoSOne.2012,7(11):

e49071.doi:

10.1371/journal.pone.0049071.

[2]AngeliniDR,SmithFW,AspirasAC,KikuchiM,JockuschEL.Patterningoftheadultmandibulatemouthpartsintheredflourbeetle,Triboliumcastaneum.Genetics,2012,190

(2):

639-654.

[3]BlenauW.andThammM.Distributionofserotonin(5-HT)anditsreceptorsintheinsectbrainwithfocusonthemushroombodies.LessonsfromDrosophilamelanogasterandApismellifera.Arthropodstructure&Developmentxxx.2011,1-14

[4]BrissonJA,NuzhdinSV:

Rarityofmalesinpeaaphidsresultsinmutational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