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三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332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三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三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三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三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三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三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docx

《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三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三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三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docx

世界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三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

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

在世界近代史上,为了打破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掀起了一系列的革命和改革运动,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

在历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中,我们需要重点复习早期三大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

一、早期三大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8年)

1、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原因和条件:

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优越的地理位置

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海外活动更加便利,英国积极开拓海外贸易,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资本原始积累的扩大

16世纪,英国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以及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本

都铎王朝统治的影响

采取种种措施接力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加强专制统治,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听命于英国国王的英国国教教会;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增强英国实力;16世纪末打败西班牙,开始建立海上霸权

②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

在城市,英国传统工业如制呢业迅速发展,手工工场在制呢、采煤、炼铁、造船等工业领域陆续建立并得到发展

在农村,随着制呢业的迅速发展,羊毛需求激增,贵族地主掀起圈地运动,由此,英国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农场和牧场,也出现了农业工人

英国的阶级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银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场主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那些在农村中雇工经营牧场和农场的农场主和农场主,有的也兼营工业和商业,他们被称为新贵族,同其他资产阶级成员也有着共同的利益

③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以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构成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2)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

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宣扬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利益;又实行宗教专制,迫害非国教徒,对清教徒(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迫害更加严重

斯图亚特王朝的政策遭到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导致政治局面日趋紧张。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不断进行指责,在议会中形成反对派。

反对派利用议会有通过征税法案的权利,同国王展开斗争。

双方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了革命的爆发

2、革命的导火线:

1638年,苏格兰人民为反抗查理一世的宗教迫害而举行起义,攻入英国境内,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

3、革命的经过

(1)开始:

为筹措军费讨伐苏格兰人,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在议会中不少议员要求限制王权。

1640年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2)经过:

 

阶段

时间

基本过程

内战时期

1642年-1649年

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

内战爆发以后,国王依靠旧封建贵族组成王党势力,主要势力盘踞在北部和西北部地区;议会则依靠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自耕农和城市平民,以资本主义较为发达的东南部地区为根据地。

在内战中,克伦威尔指挥的议会军在马斯顿荒原、纳西比等战役中打败了王党军队,结束内战。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成立共和国

共和国时期

1649年-1660年

共和国成立以后,克伦威尔掌握大权,对内以武力维护统治,发展工商业,还在宗教上厉行清教法规;对外则派兵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极力维护英国海外贸易。

1653年克伦威尔被宣布为护国主,他多次解散议会,成为军事独裁者

克伦威尔死后,政局混乱,为巩固统治,维护自身利益,166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意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复辟王朝统治时期

1660年-1688年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以后,查理二世实行反攻倒算政策,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不满,政治斗争日益尖锐。

在这种形势下,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代表金融资本家、大商人和新贵族利益)和托利党(代表贵族地主、英国国教上层教徒利益)

詹姆士二世即位后,不仅大力压制反对派,而且企图在英国恢复天主教,触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遭到广泛反对

(3)结束:

1688年,辉格党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史称“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统治被推翻,荷兰执政威廉和妻子玛丽入住英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4、革命结果:

光荣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限制王权,在议会中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就是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件,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

后来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利,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5、革命的意义

(1)对英国:

它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对世界:

它反映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6、革命的特点

(1)英国革命是在清教的旗帜下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带有宗教色彩

(2)英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不仅是资产阶级,还包括与资产阶级有着共同利益的新贵族,他们共同领导了英国革命

(3)英国革命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程,历经多次反复,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4)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5)英国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要求,是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

附: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及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世界近代史开端之际。

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从阶级力量对比来看,封建势力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这个时代特征,一方面决定了革命至多可以做到推翻封建制度,确立若干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不可能建立完备的资本主义社会;另一方面,也注定了革命进程的曲折、反复,甚至复辟、倒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正是在这种复杂形势下,经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通过议会斗争,革命战争、克伦威尔独裁统治以及“光荣革命”等形式,最终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对世界历史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在它影响下,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国家发生了不同形式的革命,使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新时代。

这次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使资本主义在英国迅速发展起来,后来英国在世界上最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二)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

美国是由英国在北美建立的13个殖民地发展而来的。

1607年,英国人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开始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已经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其居民大多数是英国人,也有不少来自欧洲其他国家,此外,还有从非洲贩运来的黑奴,他们为北美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英属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流,殖民地的统治模式是依照英国政体建立的,总督代表英国对殖民地进行统治

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1)北美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

随着北美经济大发展,各地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英语成为共同语言,逐渐产生了共同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18世纪上半期,启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得到传播,涌现出一些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如富兰克林和杰斐逊。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民族民主意识日趋增强

(2)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战争的导火线—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波士顿倾茶事件以后,英国政府采取高压手段进行压制,激起了北美人民更强烈的反对;1774年,各地代表齐集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商讨对付英国的办法,同时,广大人民组织民兵,准备武装斗争

2、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

(1)开端:

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

(2)建军:

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为抵抗英军镇压,会议决定把汇集到波士顿附近的民兵整编为大陆军,为让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3)建国: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布独立

注意:

《独立宣言》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第一部以启蒙思想为指导的革命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要求和原则

(4)转折:

1777年,美军取得萨拉托加大捷,战争形势出现转折。

美国不仅提高了国际地位,而且得到了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支持和帮助

(5)胜利:

1781年10月,英军在约克镇投降,战争胜利结束

(6)结束:

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3、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1)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它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获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近代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附:

对美国独立战争双重性的分析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这是因为:

①北美人民为争取和英国的殖民统治,求得民族独立与解放而进行的战争;②战争的对象是英国殖民统治者;③战争的目的是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从本质上讲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这是因为:

①北方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与南方的种植园主阶级充当了这次革命的领导阶级;②导致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阻碍其发展的英国殖民统治之间矛盾激化结果;③战争的结局是打破殖民统治的束缚,为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注意:

(1)一般说来,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是封建主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封建制度。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殊性在于,其中心任务是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政治上的独立,这是由于英属北美殖民地基本上是英国资本主义的移植,社会经济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阻碍其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所以,资产阶级革命的最本质的特征是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2)英属北美殖民地没有经过封建主义阶段,并不是该社会没有封建因素,在其发展过程中,从英国接受了大量封建时代的意识形态残余,欧洲移民也不可避免地把各种封建因素带到新大陆

(2)北美独立战争以后,美国完成了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改革,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基础

(3)北美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运动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4、美国共和政体的建立

(1)1787年宪法的制定

①宪法内容:

美国实行联邦制,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大权;它根据三权分立学说,把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

②对宪法的评价

首先,它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进步性。

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强有力的权利,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和种植援助的统治,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宪法根据三权分立学说,规定了美国国家职权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和保证的出现;宪法确定美国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宪法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体现了主权在民的理论

其次,它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这就违背了《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深深地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暴露出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深刻地说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是这部宪法的本质所在

总评:

民主性和进步性占主导地位。

1787年宪法为美国后来进行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改革奠定了法制基础,同时这部宪法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封建势力仍占世界统治地位的18世纪后期,1787年宪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资本主义发展在法制领域的表现,这种以“法治取代人治”的时代特征的进步性和先进性无疑占主导地位

(2)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5、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1)从革命的任务来看,革命要完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和实现民族独立的双重任务

(2)从革命的对象来看,革命要推翻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3)从革命的领导阶级来看,革命是由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阶级联合领导的

(4)从革命的过程来看,革命由统一的领导机构、统一的斗争纲领并得到外来援助

(5)从革命的性质来看,这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6)从革命的结果来看,革命后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

(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社会根源:

法国严重的等级对立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法国的第三等级,特别是其中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变现状

(3)思想根源:

反映资产阶级意识的启蒙思想,为大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4)外部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起到了推动作用

(5)直接原因:

国王路易十六为解决严重的财政危机,被迫召开三级会议。

但第三等级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并将三级会议先后改为国民议会和制宪会议,国王准备用武力驱散议会,激起巴黎人民起义

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3、法国大革命的经过

(1)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1789年7月-1792年8月):

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

大革命爆发以后,制宪议会实际上成为法国的最高行政和立法机关。

在制宪议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君主立宪派;1791年宪法颁布以后,制宪议会解散,让位于根据新宪法选出的立法议会,君主立宪派仍控制着立法议会的领导权。

所以,君主立宪派时期的掌权机构是制宪议会和立法议会

①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的各项措施

制宪议会陆续通过决议,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诲和贵族的封建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制度。

但是没有废除封建地租,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制宪议会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发布《人权宣言》,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等等,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

但是,建立在私有财产基础上的“自由平等”,实际上只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1791年,制宪议会颁布宪法,规定法国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宪法规定了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这就违反了《人权宣言》的精神。

之后制宪会议解散,根据宪法新选出立法议会

1792年4月,法国对奥地利宣战。

从此,法国开始了20多年的对外战争。

法国对外宣战的原因在于国外武装干涉的危险日益临近,其目的在于先发制人,保卫革命。

因此这是一场保卫革命、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

②君主立宪派统治的结束

原因:

国内经济困难,人民生活化;国内政治斗争尖锐;外国武装干涉,形势对法国不力,国王同外国干涉军相勾结;革命处在危机中

结果: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王公,推翻了法国的君主制度,君主立宪派的统治结束

(2)吉伦特派统治时期(1792年8月-1793年6月):

代表工商业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八月起义以后,吉伦特派控制了立法议会,掌握了行政大权;后来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召开,它继续由吉伦特派控制。

所以,吉伦特派时期的掌权机构是立法议会和国民公会

①吉伦特派统治时期的各项措施

政治方面,在群众的压力下,宣布召开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通过了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的决议,这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的共和国;审判并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经济方面,颁布新的土地法,进一步改造封建土地制度,宣布在农村中按户分配公有土地,无偿废除“没有领主的土地”上的一切封建权利

军事方面,法军取得瓦尔密战役的胜利,制止了外敌入侵,形势暂时好转

②吉伦特派统治的结束

原因:

英国、普鲁士、奥地利、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对法国形成威胁;王党分子暴乱不断,复辟危险迫在眉睫;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难;吉伦特派无视人民要求

结果:

1793年5月底到6月初,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统治

(3)雅各宾派统治时期(1793年6月-1794年7月):

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

雅各宾派统治时期的掌权机构仍然是国民公会

①雅各宾派时期的各项措施

土地政策方面,宣布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在10年内付清;农村公有土地可按当地人口分配;无条件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权利。

这就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赢得了农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

为了平抑物价,国民公会颁布全面限价法令,对生活必需品实行最高限价

为了镇压反革命,通过了关于惩治嫌疑犯的法令,规定一切嫌疑犯都要收押和监管。

雅各宾派实行的这些恐怖政策,在挽救共和国和拯救革命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它的消极影响也为后人所批评

为了反击外国干涉,国民公会发布总动员令,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大量青年应征入伍,到1793年底外国干涉军基本上被驱逐出国境

②雅各宾派统治的结束

原因: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好转,雅各宾派内部矛盾逐渐暴露,导致分裂。

其根源在于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不适应变化的形势

结果:

1794年7月27日(热月9日),国民公会中的反罗伯斯庇尔的势力发动热月政变,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

4、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1)在革命中,人民群众显示出伟大的力量,意在把革命从危难中挽救过来,并推动它进一步向前发展

(2)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结束了法国1,000多年的封建制度,而且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这次革命也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此具有世界意义

5、法国大革命的特点

(1)从革命发生的原因上来看,启蒙思想为其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这就是革命抛弃了宗教色彩

(2)从革命的规模上来看,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三次高潮,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3)在革命的过程中,法国的封建制度被彻底废除

(4)在革命的过程中,过多地遭受到外来干涉

(5)从革命的影响上来看,法国大革命的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

附:

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性

法国大革命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开始,到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结束,经历了五年的激烈战斗,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革命的初期阶段是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革命沿上升路线发展。

君主立宪派在任三年,为反封建革命做了许多事情。

如:

①废除封建制度,废除教会和贵族的特权。

②发布《人权宣言》,宣布人生而自由,在法律上人人平等,从而确立资产阶级治国的基本原则,成为大革命的政治纲领。

③制定并颁布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④选举新的立法议会取代制宪会议,君主立宪派控制着议会的领导权。

但是后来国王勾结内外敌人制造动乱,君主立宪派无力抗争,结果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进行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君主立宪派统治,政权转到吉伦特特派手中。

②革命的发展阶段是吉伦特派统治时期:

吉伦特派比君主立宪派在反封建斗争中更坚决。

它发动和领导了共和运动,结束了君主制在法国的统治,庄严宣告法国为共和国;它出台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将反封建特权的斗争推向深入;它发动和组织群众与国内外敌人斗争,取得了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初步胜利。

但是,它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坚持反对规定粮食的最高价格,无法扭转形势,1793年6月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打倒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开始专政。

③革命的高潮阶段是雅各宾派掌权:

雅各宾派上台后,在内外敌人夹攻的特殊环境中,在群众的压力下,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激进的措施:

如颁布土地法令,将反封建斗争推向了最高点;发布总动员令,改组军队,严厉镇压国内叛乱,粉碎外敌入侵;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和全面限价;颁布嫌疑犯条例,实行恐怖政策,镇压一切反对者。

所有这些措施,使雅各宾专政在反对封建势力和保卫巩固大革命的既得成果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表明了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

但是雅各宾派毕竟走得太远了,以至于超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它将斗争的矛头同时指向了资产阶级,侵害了自身的利益。

如以限价为标志的统制经济政策,违背了资产阶级自由贸易的原则;同时把恐怖主义对准革命阵营内部的反对派,不管是左的还是右的,统统加以镇压,结果遭到资产阶级的不满和反对,雅各宾共和国终于被热月党人所推翻,革命的上升路线被打断。

④大革命的转折阶段是热月党人与督政府统治阶段:

热月党人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他们希望建立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秩序,因此,他们一方面废止了雅各宾派的一些激进措施;另一方面又尽力保持革命成果,维护共和体制。

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规津。

所以,热月政变不能表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仅是象征法国大革命的高潮已经过去。

“热月政变”结束了法国大革命沿直线上升的趋势,是一个转折点,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正常统治秩序的愿望。

6、热月党人的统治(1794年7月-1799年11月):

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

热月党人的统治建立起来以后,一方面清除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另一方面又尽力保护革命成果,维护共和制度,希望建立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秩序。

1795年,他们成立督政府。

但督政府软弱腐败,对内不能稳定政局,对外不能抗拒欧洲一些国家对法国的干涉,不能有力的维护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于是在1799年11月的雾月政变中被拿破仑所推翻

7、拿破仑帝国的统治

(1)拿破仑统治建立的背景:

①法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秩序;②热月党人建立的督政府软弱无力,难以稳定局势

(2)拿破仑统治的建立: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出任第一执政,后又改为终身执政官。

1804年12月,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即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就是历史上的拿破仑一世

(3)拿破仑的统治措施

①对内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政治方面,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他所颁布的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经济方面,进行财政改革,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804年,拿破仑颁布《民法典》,根据这部法典,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

文教方面,他建立了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

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拿破仑上台以后,法国与反法同盟对此交战。

拿破仑一再打败奥、普、俄、西等国,在军事上取得辉煌的胜利。

到1810年左右,法兰西帝国盛极一时,控制了从波兰到西班牙,从荷兰到意大利的广大领土。

这一时期的战争性质是保卫革命成果,打退外国武装干涉

但是拿破仑的侵略扩张野心,使法国所进行的战争的性质是由革命转变为侵略,最后导致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灭。

他先是派兵入侵西班牙,陷入西班牙人民的抵抗的洪流而不能自拔,后又大举进攻俄国,惨败而归。

而经过长期战争的法国,经济困难;遭受法国蹂躏的欧洲各国人民日益觉醒,民族主义萌发。

1813年的莱比锡之战(对欧洲各国人民来说,这是一场“民族之战”)中,法军惨败,法兰西帝国开始瓦解。

1814年3月底,反法联军进入巴黎,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在外国军队的保护下,波旁王朝复辟

附:

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

一方面,他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进一步摧毁了封建旧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秩序,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

另一方面,他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独立,掠夺各国人民,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导致了他的最后失败。

同时,拿破仑帝国的覆灭也说明了当时欧洲的封建势力强于资本主义力量

(4)对拿破仑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