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化建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206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8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文化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创新文化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创新文化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创新文化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创新文化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文化建设.docx

《创新文化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文化建设.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文化建设.docx

创新文化建设

1.含义,目的,内容

2.意义

3.

创新文化建设

合肥邮区中心局立足实际,坚持不懈地推进“文化强企”战略,凝聚力量,外树形象,初步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形成了适应现代邮政发展需要的先进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建设的软实力推动了企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

该局连续三届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荣膺安徽省“十五”发展创新工程先进集体、省“创争”工作先进单位和安徽省“模范职工之家”,被集团公司授予全国邮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邮政系统“抗冰雪保畅通”先进集体和全国邮政网路运行“创优争先”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等。

坚持文化强企激发企业活力

合肥邮区中心局立足于文化强企的战略高度,着力培育统一规范的企业文化。

该局成立了由局领导挂帅,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意见”,确立了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即建立三个体系(价值理念体系、行为规范体系、形象识别体系);营造六项文化(制度文化、质量文化、道德文化、安全文化、廉政文化和群众文化);创建一个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实现三个和谐(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文化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和谐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

该局积极推进三个体系建设。

首先是塑造价值理念体系。

通过座谈、研讨、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先后两次开展了企业文化理念征集活动。

在统计、提炼各层次提案,反复研讨的基础上,确定了该局企业文化价值理念。

企业使命是:

传邮千里,心系万家;企业追求是:

社会满意,全网满意,员工满意;企业精神是:

奉献邮政,服务社会;管理理念是:

科学化,精细化,人本化;服务理念是:

尽心尽力先行,全心全意服务,并通过局发文件公布。

企业价值理念在实践中得到巩固以后,按照省公司党组的统一部署,该局在深入践行“更新一点,再快一点”企业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正朝着努力实现“社会认同、员工满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阔步前进,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赋予了新的内涵。

其次,开展了以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体系建设。

该局还推进以视觉、听觉和环境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识别体系建设。

如在生产一线推行统一着装;以规范的音乐定位和企业价值理念为内容开通企业彩铃业务;制作“企业文化墙”,实施生产现场封闭作业管理,推行6S管理,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员工的生产工作环境,营造了“快乐工作、快乐学习、快乐健身”的浓厚企业文化氛围,从而使该局在行业内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总体形象,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创新文化体系提升企业形象

合肥邮区中心局坚持构建以创新文化为灵魂,精心打造制度文化、质量文化、道德文化、安全文化、廉政文化、群众文化等6个子文化为支撑的企业文化体系,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培育了员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职业行为,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在培育制度文化方面,该局重点探索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之间的融合。

先后编印《企业管理制度选编》、《员工行为规范》、《驾驶员安全行车手册》等,建设企业科学、严谨、规范、公正富有人文特色的制度文化体系;在培育质量文化方面,通过树立“敬业、责任、创优、高效”的质量文化理念、规范标准化作业模式、推行先进工作法、建立质量责任制等措施,培养员工“持续改善,永争一流”的质量观;在培育道德文化方面,通过建立道德规范要求,加强道德规范教育,选树道德模范典型,搭建道德文化活动平台,打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员工队伍;在培育安全文化方面,通过普及知识、创新教育,完善制度、强化机制,运用载体、开展活动、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等行之有效的措施,营造了“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良好氛围;在培育廉政文化方面,强化教育,丰富载体,完善机制,做到“办事公正化、局务公开化、廉洁从严化、执行高效化、守职自律化”;在培育群众文化方面,以两团四队四会(业余艺术团、合唱团;乒乓球队、篮球队、羽毛球队、象棋队;棋牌协会、摄影协会、钓鱼协会、集邮协会)为依托,重点建设“四室两场”(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健身室;篮球场、羽毛球场)和“职工小家”,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娱活动。

坚持为员工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完善职代会、局务公开制度,深入推进企业二、三级民主管理。

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救灾和爱心捐助等慈善活动,逐步形成了全员、同心、互助、平等、感恩、和谐的群众文化。

创新文化建设比具体创新内容更重要

企业创新,应该说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建设企业的创新体系,另外一层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也就是说,企业创新有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

从宏观层面来说,建设创新体系就应该考虑企业创新体系的设计、布局、构架的搭建。

建设这种体系应该重点考虑用什么样的心态、用什么样的设计方式来考虑设计企业的整体框架。

企业要参与竞争,社会上有很多游戏也是竞争,我想由竞争游戏说起。

有一种竞争是打麻将,打麻将是在竞争,每个人是自己顾自己的,盯着上家,看着下家,我不和也不让你和。

还有一种竞争是打桥牌,是我和对家形成联盟,形成默契使对手造成失误,这也是一种心态。

还有一种竞争就是下围棋,围棋是从中国出来的,围棋的重点是注重占势占先和做好布局和布阵,每下一步考虑的是布局,而不是着眼于某一块棋的成活。

我觉得中国,特别是企业在他的宏观布局中要考虑最好能够采用一种围棋的做法,先把势占住,把先占住,这样有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也符合全球经济化的一种大趋势。

在参与竞争中我不给你致死,也不让你活着舒服,通过我的占势占先来进行。

这就是大的宏观思想。

我最近又学习了很多企业成功的典范,总琢磨一个问题,企业自主创新成功基本条件是什么?

我总结了几点体会。

体会之一,创新过程要有一个平常心,任何成功都是通过稳扎稳打来实现的。

没有开弓之前的平稳就没有离弦之箭的准确,没有初期的平静,就没有暴风骤雨的到来。

平常和平静是指的积蓄和储备,蓄势待发。

中国有句俗话“会叫的狗不是好狗”,创新和成功,不应该把创新的工夫都花在嘴上,不要使创新成为空谈,因此许多企业创新成功的经验在于他们扎实的作风,在于许许多多人甘于寂寞,在于他们的勤劳和进步。

体会之二,创新要有熟知和信任。

创新过程是思想的碰撞、火花的摩擦、心灵的交流,产生的结果是才华横溢。

创新行为的主体是人,也应该说是一个团队,群体之间就要有充分的和谐。

情感上相互理解和信赖,创造上相互补充和完善,要有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创新氛围和群体的默契。

我们常讲志同道合,同心才能合力,因此团队中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是创新结果产生的重要标志。

有一种说法叫虚拟创新,认为人们之间互相不见面,通过网上一沟通有一个新的创新思想出来了,这是创新的方法之一,它可以进行暂时的合作。

但是作为一个企业长远的发展来说,这种方法可行,但是不长久,必须要保持自己的团队。

只有形成持久的竞争力,才能够使这个创新的根基很深,而且创新的结果源源不断地产生。

但是对于企业的创新来说中国情况还不是太乐观,中国将近有70%的国有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队伍,有很多所谓的研发队伍还在旧的体制和机制下运行。

有些也是虚火上升,创新能力很弱,关键是缺乏一种凝聚力,缺乏一种熟知和信任。

体会之三,创新要使每个参与者都发光。

许多创新活动是由群体完成的,创新过程是由各个环节的成功最后结成链条,链条的通畅最后产生了效益。

因此创新必须使各种各样的系统都调动起来,使每个参与创新的人都有使命感、责任感和成就感,使每个人都把整个任务作为自己的任务来看待,作为自己的事业来看待。

要形成一种荣辱与共的集体精神,要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点燃所有人的激情火焰,这是创新的根本条件。

中国人也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点亮了创新火种,使每个人发挥创新作用,才能发扬光大。

有时候我们把太多的注意力倾注到了大人物身上而忽视了小人物的作用,结果使整个创新过程在小沟坎翻了大车。

体会之四,创新要有通与专的结合。

创新的灵感往往产生于不同知识的交汇点,就像化学反应一样,不同的物质结合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变化,就是经常我们讲的摩擦出火花。

创新过程应该是一种图钉式的模式,它有帽,这个帽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钉,这两者缺一不可。

只要有了帽就有了施力点,有了钉就有往下钻的可能性。

所以创新过程中必须要有各种各样人才的参与,广和精要有结合。

创新的组织过程中既要善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博采众长,同时又要善于潜心钻研、精益求精,这才是创新的一个根本途径。

因此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绝不能满足于自身的产业或者是自身的领域、自身市场这个概念,应该用更多的眼光注重学科交叉、注重创新队伍、人员结构的多样化,这才是一种有益和有效的措施。

体会之五,创新要在系统上运作。

创新的目的是为最终目标服务的,最终目标实现取决于多种因素和多种环节,刚才周光召院士也讲了,创新就是运用知识,对经济和社会产生效益的过程。

我们可以举很多例子,不在系统上运作就使创新的成果不产生任何效果。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木桶原理,所有的板子都很全,就缺一块板,就不成为桶,一点儿水也装不下。

一个生产线,每道工序都正常,就有一道工序不运转,这个生产线也是没有用的。

人的所有器官都挺好的,就是心脏不跳,或者是血管不流通了,这个人也就不存在了。

像这样的例子非常非常多,可是我们在许多创新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有些零件转的飞快,有些零件基本上不转,零件和零件之间也没有衔接上。

中医常讲不通则痛,所以我们在考虑创新的过程中首先要从系统上考虑,哪些不通造成了创新过程中的痛,先把通的问题解决了,再解决流速更快的问题。

在某个点上的成功只代表一个片断,最终达不到目标,只有各个点都成功了,才构成创新的最终结果。

因此成功的企业在创新中非常注重组织创新活动,它的着眼点不是放在局部的突破,而是在流程设计中进行全面的部署。

否则就会产生光开花不结果的情况,忙了半天最后是做了虚功。

企业的创新活动是一种现代企业制度向创新活动移植的一个重要过程,只要有了新型的或者是现代化的管理和组织方式,相信企业创新活动会突飞猛进地发展。

先谈了几点体会,最后归纳一下,也就是我想向大家汇报的题目,这个题目就是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转变过程中,创新文化的建设比某个具体的创新内容更重要。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临林”

吉林省临江林业局

临江林业局是吉林森工(集团)总公司所属国家大型一档企业,1946年建局,经营总面积171549公顷。

下设49个基层单位,林区总人口5.6万人,固定资产原值4.77亿元。

多年来,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以人为本,以建设现代、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林区为目标,在深化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中,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

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约束、凝聚、辅射、稳定五大功能,为临江林区和谐、三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育人、正风、鼓劲、塑形的作用。

该局先后被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标兵企业”、“企业形象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是全国首家被国家文化部、林业部(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成绩显著单位”的森工局。

2004年被集团党委推荐为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

一、开拓创新,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

临江林业局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坚持在建设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赋予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活力。

临江林业局是全国建局最早的森工企业之一。

从1946年的通化利华林木公司到今天的临江林业局,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的积累和创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一般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还尚未认识的情况下,提出了“团结求实、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它凝聚了全局职工的意志,鼓舞了全局职工的斗志,战胜了“资源危机、资金危困”的困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近几年,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木材产量的不断调减和改革的不断深入,该局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职工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变化。

通过不断总结、归纳、研究,提出了创立“临江森工文化”的构想,制定了《临江森工文化纲要》,从而使该局的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

《纲要》融入了职工的整体价值观和现代管理理念,从企业的经营方针、经营理念、经营方略到企业精神、企业作风、员工守则等,无一不体现出全局职工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临江森工文化纲要》得到了全局职工的认可,在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

这个《纲要》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和企业特色,对凝聚职工意志、振奋职工精神、增强职工信心、塑造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4年,在贯彻落实《纲要》的基础上,根据吉林森工集团《文明森工城建设标准》,结合该局实际,制定了《中共临江林业局委员会文明森工城建设实施细则》。

《细则》紧密结合集团《标准》和实际,紧紧围绕“三大战略”和长远发展目标,涵概了“思想政治工作、经营管理工作、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体育建设、教育工作、科技开发、卫生保健工作、法制建设工作和环境建设工作”等九个方面的内容,在思想认识、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上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把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目标进行了分解量化,落实到局机关各个职能处室。

从半年的运作实践来看,文明森工城建设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是近年来“临江森工文化”建设的总结、经验的积累、工作的延伸,它使企业文化建设由过去的政工部门抓变成全局所有部门都抓,由主要领导过问、分管领导抓,到对文明森工城建设的重大问题一把手亲自决策,形成每个部门都有任务、有指标,全员共抓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有效地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

二、完善设施,创造企业文化建设的条件

设施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始终把设施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论是企业经济效益好与坏,都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用于设施建设,现已初步建成了“四大基地”。

“四大基地”建设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在解放战争时期成功地指挥了“四保临江”战役。

陈云同志的旧居就座落在临江林业局机关院内。

为缅怀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教育下一代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把陈云同志旧居修葺一新,设立了“陈云同志旧居”展览馆。

展览馆用大量的历史图片,展示了陈云同志指挥的著名的“四保临江”战役的这段历史,讴歌了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现在陈云同志旧居对外开放,每年有大批游客和中小学生到这里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004年,陈云同志旧居已被国家定为“红色旅游景点”,今年将对其进行扩建和改造,以便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二是集体主义教育基地。

该局十分重视集体主义教育,为此设立了局史展室。

该展室从艰苦卓绝的创业史、开拓进取的发展史和星光灿烂的荣誉史三个方面,展现了局五十多年的光辉历程。

局史展室用文字、图片和实物真实地反映了临江林业局的初创、发展到辉煌的全过程,使新一代的林业工人对局的发展史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与局同呼吸、共命运。

三是传统文化和林业知识教育基地。

1996年,借国家文化部、原林业部在临江林业局召开全国边疆地区国有森工企业边疆文化长廊建设现场会的东风,开始了建局以来最大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北山公园的修建。

北山公园占地1.5公顷,投资近千万元,仅职工群众义务劳动就达20多万人次。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硬是把一座荒山野岭建成了亭台楼阁矗立、雕塑造型居间、树木郁郁葱葱、环境优美典雅的公园。

整个公园集园林艺术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突出中华民族文化和林业行业文化两大主题,分为九个景区,把园林雕塑、中华民俗、林业发展历程和林区微缩景观等巧妙地穿插其间,通过“忠、孝、节、义”表达儒家“仁”的核心理念,并以古言今说加以“扬弃”,以太极八卦展现道教文化,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华表、十二生肖、九龙壁等为代表,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精深无比的文化内涵。

北山公园的绿化树木全部来自施业区,是临江林业局的一个植物园。

把它作为对中小学生进行林业知识教育的基地。

北山公园的修建,不仅使林区职工群众有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还为林区职工群众提供了一个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林业知识的课堂,提高了林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基地。

临江林业局十分重视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并积极为之提供场所,健全设施。

局设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有俱乐部、展览大厅、阅览室、舞厅、少年宫等,负责全局文艺活动的组织、骨干的培训、局级文化设施的管理等。

局成立了老年大学,开设了微机、书法、美术、音乐、摄影等学习班,配备了齐全的设备。

局投资建立了有线电视台,每个林场都建立了有线电视站。

目前,全局有1万多有线电视用户,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

局有线电视台除转播中央电视台等38套电视节目外,还有自办的局新闻、“临森文化”专栏等,使过去信息闭塞的老“木把”坐在炕头就可以了解国内外大事,知晓局的改革举措、重大事件和经营成果。

局还建立了图书馆、体校、运动场、训练馆、离退休职工活动站等。

健全的文化设施,为企业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三、培养骨干,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

为把企业文化建设推向深入,进一步活跃林区职工文化生活,把培养骨干、提高骨干人员的文艺水平列入了企业文化工作的日程。

局建立了企业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下设文学、书画、音乐、舞蹈、摄影、民间艺术等6个分会,各分会在骨干人员的带动下常年开展活动。

文学学会通过自办的内部刊物《临江林业报》和各种征文活动不断发现、挖掘人才,为文学爱好者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

2003年,局文联编辑出版了文学作品集《林海放歌》。

《林海放歌》以我局改革、创新、发展为背景,以《临江森工文化纲要》为指导,以浓郁的林区生活为依托,描写林区职工群众宽阔的胸怀、纯朴的生活、追求与梦想和长白山林区绮丽的自然风光。

此书共收录小说、通讯、散文、诗歌等体裁的文学作品150余篇。

读者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对林区生活和景观有了更深的了解,激发了许多文学爱好者的创用欲望,使一大批爱好写作的文学作者脱颖而出,同时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深受林区职工群众的欢迎。

书画、摄影协会每年举办书画、摄影展,并对优秀作品积极向上推荐。

其中王立和的图画《关东三日》参加了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白山风情美术作品展览”。

2004年,局张永利的国画作品《白山秋歌》入选“关注森林”全国书画大展。

张永利本人应邀参加了2004年11月12日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召开的书画展开幕式,其作品被收入大型书画作品集。

2004年局音乐、舞蹈协会联合举办了全局文艺骨干文艺基础知识培训班。

培训班聘请局老文艺工作者,利用一周时间,系统讲授乐理、表演、声乐、舞蹈等知识,来自全局各单位的文艺骨干参加了培训。

对有造就的文艺骨干,积极为他们创造展示自已才华的机会。

纪委干部孙启富2004年代表白山市参加了中国文联举办的“推新人歌手大奖赛”,他两次赴京进行复赛,最后进入决赛。

对骨干力量的培养,为的企业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活动的水准,使企业文化建设上了一个层次。

四、开展活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

活动是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通过这个载体,使企业文化发挥效能。

在开展活动方面,一方面十分注重开展主流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由局主办,定期举行。

另一方面积极支持职工群众自发的文化娱乐活动,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帮助,推广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

从1996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职工文化艺术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九届。

职工文化艺术节每届一个主题,每届采取一种形式,但不管怎么变化,其健康向上的思想内涵始终没有变,做到了主题鲜明、服务大局、形式多样、吸引群众。

几年来,我局每年举办新年联欢晚会。

2003年和2004年,特邀刚刚组建的吉林省边防一团的官兵们共同举办了新年军民联欢晚会。

为了搞好晚会,创新形式、充实内容。

军民联欢晚会的举办充分体现了我局拥军的光荣传统,是我局与边防一团军企共建百里边防线的一大成果。

为了进一步丰富林区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连续四年举办了夏天花卉展和春节灯展,花卉展和灯展吸引了林区的职工群众,也吸引了周边城镇的市民,活跃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也美化了林区环境,塑造了企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

局主办的主流文化活动,提高了职工群众整体文化水平,从而推动了全局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

2002年,组建了老年大学艺术团,并成功地组织了老年大学艺术团下基层演出活动。

高级中学的“春之声”青年合唱团曾以他们高超的技艺征服了白山市的观众。

离退休职工的三支“夕阳红”秧歌队,在临江市举办的秧歌比赛中每次都拿大奖。

目前,局每个林场都有秧歌队,他们常年坚持活动,活跃了山里林场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该局体育代表团,自白山市成立以来,连续五次获得白山市运动会企业组团体冠军。

所有这些,不仅使职工群众在参加文化活动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而且增强了职工群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更增强了全局职工群众战胜困难、二次创业的勇气、信心和力量,从而推动了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深化和创新

  年,是国务院国资委颁布《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五周年。

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提升国有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软实力,经国务院国资委领导批准,由国资委宣传工作局主办、中央企业党建政研会会刊企业文明杂志社承办的企业文化建设培训班,于4月26日至30日、6月7日至11日先后在美丽的山城重庆举办两期。

国资委黄丹华副主任多次听取汇报,对办好培训班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

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局长杜渊泉作了开班式动员,来自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和地方国有企业的近500名代表参加了培训。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培训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并受到各方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赞誉,大家认为通过这次培训,对于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化和创新,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现将培训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两期企业文化建设培训班的三个突出特点

  全程参与并指导培训工作的宣传工作局副局长韩天综合大家的反映和意见,认为这两期培训班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严密。

这两期培训班是在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到新阶段的形势下举办的,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

培训班得到了委领导和局领导的高度重视。

培训班开班之前,国资委黄丹华副主任多次听取汇报,对办好培训班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

宣传局主要负责人亲自参与课程设计,审定培训内容,作出细致安排,出席培训班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企业文明杂志社全力以赴、精心组织,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培训班结束时,一套录制精美的培训班光盘就迅速送到了代表手中,受到大家的普遍赞誉。

  二是内容丰富,针对性强。

每期培训班都安排了三天集中学习,一天参观考察。

国资委有关厅局领导、清华大学、中国企业联合会、南方电网公司、兵装集团长安汽车(4.13,0.00,0.00%)公司及有关专业机构的专家作了专题讲授,并且播放了优秀企业文化电视专题片。

大家认为,培训内容切合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领导、专家的讲授既有理论,也有案例和实践,还有工作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指导性。

选播企业文化电视专题片,既丰富了培训形式,也丰富了培训内容,使我们学习了解了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以及宣传企业文化的手段方法,便于在今后工作中借鉴运用电视专题片这种形式,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三是学习认真,效果良好。

大家十分珍惜培训这两期学习机会,会上精力集中,专心听课;会下广泛交流探讨,学习借鉴经验,大家普遍感到收获很大。

特别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专业理论、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国资委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要求有了更进一步的把握,既启迪了思维,又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深入思考,廓清了工作思路,强化了学习培训的效果。

  站在新起点总结新经验承担新使命

  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局长杜渊泉两次赴渝,作开班动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