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一模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74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一模语文试题.docx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一模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一模语文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一模语文试题.docx

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一模语文试题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一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

(9分)

(1)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2)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3)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4)日出江花红胜火,▲,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5)▲,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

(8)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虽已退役,但篮球世界还有正值壮年、气势如虹的詹姆斯,还有更加年轻、青出于蓝的库里……真可谓“▲,▲”。

(用赵翼《论诗》中的诗句填空)

2.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诗句。

(3分)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一名小学生想要开始学习书法,下面哪一本字帖最适合他这样的初学者?

(▲)(2分)

A.颜真卿《颜勤礼碑》B.王羲之《兰亭集序》

C.孙过庭《书谱》D.张旭《古诗四帖》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潜(qián)行脸颊(xiá)一气呵(hē)成

B.拮据(jū)怪癖(pǐ)奄(yān)奄一息

C.星宿(sù)匀称(chèng)断壁残垣(yuán)

D.绯(fēi)红挑剔(tī)怒不可遏(è)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教诲云宵苍海桑田迥乎不同

B.恻隐编纂纷至沓来美轮美奂

C.桑梓箫瑟因地制宜义愤填鹰

D.灰烬脉搏恃才放旷莫衷一事

6.下列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棒可以磨成针!

(《王几何》)

句中破折号的作用:

表示解释,有强调的作用。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藤野先生》)

句中双引号的作用:

表示否定,有讽刺的意味。

C.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句中问号的作用:

表示反问,有质问的口气。

D.水上漂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

狗娃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变脸》)

句中省略号的作用:

表示声音的延长,有突出的作用。

7.读书小组进行法国小说的品读交流,大量阅读了相关书籍。

以下哪一部名著不在他们研读的范围

之内呢?

(▲)(2分)

A.《巴黎圣母院》B.《哈姆雷特》

C.《羊脂球》D.《悲惨世界》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柳宗元《梅雨》)

三时①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②。

(苏轼《舶棹风》)

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苔钱添晚翠,梅子试新黄。

(张九成《雨》)

【材料二】

梅雨

筱崎小竹(日本)

漏天无奈杞人忧,闭户偏如楚国囚。

庭潦③及阶飞水马,砖苔侵壁上蜗牛。

【材料三】

“梅雨”是出现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到韩国、日本南部一带的连续阴雨天气,这段时间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

“梅雨”在各地出现的时间或迟或早,并不完全相同,但大致是从▲a到▲b。

因为“梅雨”出现正值江南梅子黄熟时,所以又称之为“黄梅雨”。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易受潮而生苔霉烂,故“梅雨”还有一个别名,叫作“霉雨”。

[注释]①三时:

夏至之后的半个月。

②舶趠(chào)风:

夏季开始之际强盛的季候风。

③潦(lǎo):

积水。

(1)根据原文填写【材料一】中的古诗句。

(1分)

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2)阅读【材料一】,判断梅雨季节的始末,完成【材料三】的填空。

(2分)

a▲b▲

(3)【材料二】小诗《梅雨》表现了梅雨季节的哪些天气特征?

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

(3分)

(4)从【材料一】中任选合适的景物,用主谓短语的形式填入下面句中。

(1分)

古人笔下的梅雨时节浪漫多姿。

闲窗落雨,梅黄飘香,▲……千般景象汇成了万种风情。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古诗,按要求完成题目。

(4分)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①白雪归青冢②,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释]①三春:

暮春。

②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

9.阅读全诗,将下面的赏析语段补充完整。

征人苦何其多!

一苦“远”,“金河”到“玉关”,行军万里。

二苦“久”,“▲

(1)a”“▲

(1)b”,战事不休。

三苦“▲

(2)”,三春之时仍白雪覆盖。

征人怨何其深!

诗人运用了昭君青冢的典故,意在▲(3)。

(1)a:

▲b:

▲(用诗中词语填空)(1分)

(2)▲(根据语段内容,填写一个字)(1分)

(3)▲(2分)

(二)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回答问题。

(20分)

【甲】

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

;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海经》《水经》、丛书、小史,宜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而约缥缈之论;读忠烈传宜吹笙鼓瑟以扬芳;读奸佞论宜击剑捉酒以销愤;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纵水狂呼可以旋风;读诗词宜歌童按拍②;读神鬼杂灵宜烧烛破幽……大凡读短册,恨其易竭;读累牍,苦于艰竟。

读滂沛③而襟拨④,读幽愤而心悲。

(节选自吴从先《赏心乐事》,有删减)

[注释]

以莹玄鉴:

使照耀玄理的镜子更为光亮。

②按拍:

打拍子。

③滂沛:

情感丰富充沛的文章。

④拨:

被撩起。

【乙】

对很多人而言,读书意味着利用别人的头脑来取代自己的头脑。

一个真正会读书的人,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比起单纯吸收他人的思想,可说是利多害少。

因为后者的思想是从各种形形色色的精神得来,属于别人。

他不能像那些自己思考的人一样,把自己的知识、个性、见解等融为一体。

他的脑子里三教九流,百家思想纷然杂陈,混乱不堪。

这种思想的过度拥挤,攫夺了一个人的正确观察力,也使人失去主见,并且很可能导致精神秩序的紊乱。

这种现象,我们几乎在所有的学者身上都可发现。

以读书终其一生的人,他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汲取而得,他们有如阅读了许多山水、游记之类的书籍,对于某地的有关知识虽可粗枝大叶地说出来,但是甲地和乙地有何联系则说不上来。

反之,以思考终其一生的人,就像土生土长的父老,一打开话匣子便能把本地事物的来龙去脉及相互间的关系等,如数家珍般地道出来。

(节选自叔本华《比读书更重要》,有删改)

【丙】

解放周末:

在您看来,手机阅读到底算不算阅读?

许纪霖:

首先,我们要分清楚两个概念,一个是知识,一个是资讯。

我发现人们通过手机阅读微信、微博,阅读到的大多是资讯,而不是知识。

知识是完整的,是整体的,它不是以碎片的方式存在的,它一定有一个体系,以一套整体的系统来解释世界。

解放周末:

在当今社会,人们常常以成败论英雄,读书也常被当作通往成功的一条路径。

对此您怎么看?

  许纪霖:

我认为读书完全和成功无关。

就像我刚才说的,如果你抱着成功的目的去读书的话,你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喜爱读书的人未必是一个成功的人,但一定是一个有知识、有品位的人。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为了追求智慧。

追求成功,只是需要具体的本领,但是读书是为了寻找智慧。

智慧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就像一把洒在汤里的盐,它是散落在各种知识里的。

所以,说“这个人好有智慧”和“这个人好有知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王元化先生在世的时候,有一次我陪一位台湾的杂志主编去看望他,这位主编见识过很多知名的文化人物,但他临走时感慨地说:

“王先生真是一位有智慧的大家。

”也许从知识的层面上说,我们的知识可能比王老先生还丰富一些,但是他身上散发的智慧,却是我们一般人所远远不及的。

  专家、学者有知识,但只有大师或大家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哪怕你发明了一种体系,你创造了一门学科,你可能也未必有智慧。

智慧是人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有通透的悟性,能够参透天地,智慧让人变得完善,达到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和深度。

所以,读书是为了获得智慧,那是一种远比成功更高的境界。

(节选自《解放周末》2015年04月24日)

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一处。

(1分)

读赋宜纵水狂呼可以旋风

1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4分)

(1)吹笙鼓瑟以扬芳▲

(2)空山悲号▲

(3)恨其易竭▲(4)苦于艰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

宜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

13.曹同学根据甲文提出了阅读名著的建议,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读《水浒传》宜舞枪弄棒以助兴。

B.读《朝花夕拾》宜推窗邀月以回味。

C.读《骆驼祥子》宜把酒临风以怡情。

D.读《格列佛游记》宜漫游闲步以畅想。

14.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1)如何理解丙文画线句中“洒在汤里的盐”?

请用乙文中的语句回答。

(3分)

(2)乙文主要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15.怎样的读书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请结合以上文段概括回答。

(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题目。

(13分)

马浩

行走乡村,我对房上瓦极有兴趣。

瓦会说话,与阳光、雨水、风霜,与长在瓦棱的花草。

只要你用心聆听,就能听到,它们之间关于岁月的话题。

水乡屋顶的瓦,一般都是青瓦;北方平原上的呢,多是灰瓦。

青瓦婉约,灰瓦豪放,不经意间,南北方的性格、习俗便在屋瓦的细节中流露了出来。

  当然,我所说的是目前所见的情景。

其实,南北方在使用青瓦上,似乎并无如我这般拟想的差别。

记忆里,村庄里有零星的青瓦小屋,瓦为泥土烧制,天青色,状若弯月,有种言不出的阴柔之美。

屋脊多有小瓦组成铜钱状图案,青瓦仰面为沟槽,覆面为瓦棱,凸凹有致,如书写屋面的诗行。

岁月的风尘积淀在瓦缝隙间。

不知是风抑或鸟雀带来的草籽,草的家族便在此扎根发芽,一代又一代,故事在秋风里摇曳着。

  昔日,我们村就有窑场,烧过青砖、烧过青瓦,村里却没有几处青瓦堂舍。

“满朝朱紫贵,不是养蚕人。

”我总觉得青瓦的诞生向来都不是为布衣百姓,过去在乡村,只有有钱的乡绅才能盖起瓦屋,百姓都是黄土和泥筑墙,麦草、稻草、茅草作瓦,柴扉为户,家有老小,外加一头驴,一头猪,一群鸡,一只看家的黑狗,炊烟袅袅,鸡犬声声,烟火的小日子就在四季中不急不慢地行走着。

他们烧制着青瓦,心底或许从来都不曾想过留作自用。

  自我有记忆始,村里的窑场就废了,窑早已坍塌,荒草萋萋,取而代之的是生产队的“瓦房”——制作灰瓦的作坊。

“瓦房”就在我家的大门前边,从“瓦房”后窗就能看到制瓦师傅们制作灰瓦,多用水泥制成,四四方方,大大咧咧。

瓦房的门前有口带着水车的水井,几口水泥大水池子,制作好的灰瓦放在水池里,等待水泥慢慢地凝固。

水池里的水就是水车抽上来的井水,夏日,推水车玩耍,摇摇晃晃地行走在水池间池壁上,有趣刺激,以为乐。

看师傅制瓦,也是件好玩的事。

儿时经常泡在“瓦房”里,对于制瓦的程序,早已了然于心了,可始终没有机会实践。

灰瓦似乎天生就没有嫌贫爱富的意识。

乡村,普遍使用灰瓦建房,起始是半草半瓦的屋顶,墙依旧是土坯墙。

而后,出现了腰里穷,民间的语言就是丰富多彩,不服也不行,何谓“腰里穷”?

瓦顶,青石砌基,青砖筑就的山墙①,只是四面屋墙是泥坯的,故称“腰里穷”。

“腰里穷”亦不是过渡阶段,随之而来的就是青三间了。

青三间,墙全部是青砖砌的了,青砖灰瓦,青砖墙院,大门楼前出后攒,一派生机盎然的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