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72539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docx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模拟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docx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甲图中OM、OL分别是北半球某地树木OO1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和最长的影子,ML与河流PQ段正好垂直;乙图为P、Q两水站文测得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

回答9—10题。

1.该地纬度为(c)

A.23°26′NB.46°52′NC.43°08′ND.66°34′N

2.甲图中河流PQ段的流向是(B)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西南向东北D.自南向北

3.读图1,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A)

A.A点B.B点C.C点D.D点

图1

读图3,回答4~5题。

 

图3

4.有关图示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撞地带

B.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

C.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D.甲、乙两山脉以东的河流汛期均出现在5~10月

5.有关①②两地各自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D)

A.两国最大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C.①地所在国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D.②地所在国大豆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读图4,回答6~7题。

40°N

 

图4

6.两河口附近的平原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相同的限制性因素是(B)

A.雨热不同期B.水旱灾害频繁C.土地荒漠化D.风沙危害严重

7.初冬和早春,②河段易有凌汛现象出现,这种现象还可能发生在(D)

A.尼罗河B.密西西比河C.莱茵河D.叶尼塞河

读图7“世界上某国家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做10—13题。

图7

8.该国家的地形特征可以表述为(C)

A.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由北向南降低

C.平原、高原面积广大,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

D.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由东向西降低

9.该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其主要的农产品有(D)

A.小麦、棉花、葡萄等B.玉米、甘蔗、葡萄等

C.水稻、大豆、棉花等D.小麦、甜菜、葡萄等

2005年1月8日16时(北京时间),孙老师从上海浦东机场搭乘25D航班前往英国。

经过约13小时的飞行抵达伦敦,再乘坐5小时的大巴到达曼彻斯特。

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判断10-11题。

10、关于旅行过程中的经历,正确的是(B)

A.飞行途中,当睡意袭来时,必须戴上眼罩才能入睡,因为舷窗外太阳始终不落山

B.有很长时间可以通过舷窗看见西伯利亚的雪峰并拍照

C.抵达伦敦时,正赶上与接机的老师共进早餐

D.到达曼彻斯特时,由于天色已晚,感觉天气寒冷,身上穿着的大衣不够御寒

11、关于对曼彻斯特的初步印象,错误的是(A)

A.许多地方现代化高楼鳞次栉比,厂房林立

B.主干道两旁绿茵葱葱,偶尔可见树下一倏而过的小松鼠

C.纺织工业历史悠久,然而商店中地产的服装数量少于中国制造的服装

D.带去的雨伞常常不抵风雨,然不觉寒冷

某人设计了一口24小时的全日时钟(如图所示),指针为时针。

回答12-13题

12、如果此钟在我国得到推广。

图中此时包头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这一天可能为(B)

A.春分日B.青年节

C.冬至日D.元旦

13、如果此时南京为某月7日,那么在全球范围内所处的日期(A)

A.6日的范围大于7日B.7日的范围大于8日

C.8日的范围大于7日D.7日的范围大于6日

14、如果从60°N某地以每小时1670KM的速度向东旅行,则旅行者须将时钟(B)

A.每小时拔快一小时B.每小时拔快二小时

C.每小时拔快半小时D.每小时拔慢一小时

15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更高②海拔更高③冰层更厚④下垫面的热容量更小⑤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离太阳更远(A)

A.②④B.①②

C.③⑤D.②③

右面右图是北半球某日某经线日出时间随纬度分布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D)

A.0°,90°W

B.23.5°S,10°E

C.20°N,30°E

D.20°N,120°E

17.该经线30°N附近的重要河流是(C)

A.长江B.密西西比河

C.尼罗河D.亚马孙河

18.这一天60°N的昼长约为(D)

A.7小时B.12小时

C.15小时D.17小时

下表为四城市气候资料,回答8-9题。

城市

一月均温(0℃)

七月均温,(0℃)

七月降水(毫米)

全年降水(毫米)

-6

27

200

800

5

25

10

950

20

28

600

1900

2

28

150

900

19.四城市中,可以种植油橄榄、葡萄、柑橘等经济作物的是(B)

A.①B.②C.③D.④

20.四城市中,七月降水与南半球东南信风的季节性移动有关的是(C)

A.①B.②C.③D.④

21.2006年,“红玫瑰”胜过“土汤圆”,元宵节不敌情人节。

情人节传人我国,从文化传播看,属于(A)

A.迁移扩散B.刺激扩散C.传染扩散D.等级扩散

22.2006年元旦,日本首相在讲话中鼓励子民在狗年“要像狗一样的多生”。

其原因是(B)

①日本人口少②日本地广人稀③人口老龄化④劳动力不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23.2006年2月17日上午9时许,菲律宾东部莱特岛南部山区发生特大泥石流,2000余人遇难。

导致本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是(B)

A.滥砍滥伐B.连续暴雨C.地震D.山体断层发育

读甲、乙两幅图,回答24、25题。

24.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地形区主要是(B)

A.河西走廊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藏北高原

25.若甲图中①处较乙图中②处昼长,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太阳直射点可能向北移动B.酒泉发射卫星的最差时期

C.“硅谷”多雨期D.尼罗河枯水期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6.27题。

26.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B)

A.软件制造B.玩具制造C.汽车工业D.石化工业

27.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D)

A.原料B.技术C.交通运输D.劳动力价格

据下面的气候资料,回答8、9题。

气候资料

地区

1月

7月

12-次年2月降水量(mm)

6-8月降水量(mm)

年降水量(mm)

26℃

26.5℃

640

612

2480

-10.7℃

24.8℃

45

320

680

27.0℃

6℃

40

350

740

6.4℃

27.5℃

105

425

1015

28.气候资料中四个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排序正确的是©

A.①水稻②冬小麦③玉米④甜菜B.①天然橡胶②冬小麦③葡萄④水稻

C.①椰子②甜菜③油橄榄④水稻D.①甘蔗②冬小麦③棉花④柑橘

29.表中气候资料与国家主要气候特征相一致的是(C)

A.①一中国北部B.②一美国南部C.③一澳大利亚南部D.④一英国北部

读某地简图,回答10-12

30.图中河流的汛期出现时间及主要原因是(A)

A.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B.秋季此时降雨量大

C.冬季此时降雪量大D.春季气温升高快,融雪量最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160分)

31.(16分)读“青藏高原气象资料”和“青藏高原对气流的影响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来自青海省气象局近40年来的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平均每10年温度升高0.16℃,而过去的100年,世界平均气温仅上升了0.7℃,从降水资料来看,虽然近40年来青藏高原的降水总量在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69mm,但降水增加主要在冬春季节,夏季和秋季降水都在减少,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全年降水量有所减少。

(1)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东部地区冬季降水的影响______________,请说明原因?

 

(2)青藏高原隆起后,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请说明原因:

 

(3)青藏高原气温升高且降水量减少对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河流源头的补给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

 

(4)促使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除了气候变暖等大气因素外,还有一些人为原因,据了解的情况列举3种。

 

32.(20分)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的①②③三大河流中,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填番号),其发源地在我国的(填省区),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有关研究机构和学者专家率先提出了该河区域经济开发的设想,你认为该河区域经济有哪些项目可供开发?

 

(2)图示的①②③河流中,河流(填番号)穿越了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核心圈,近年该经济核心圈的经济结构逐渐向轻型化转变,主要原因是

(3)2005年10月8日,在图中甲地发生7.6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大范围的滑坡,使该地区遇难人数超过了7万人之多。

甲地板块边界类型是(生长或消亡)边界,简述该地区地震发生的原因。

(4)图中乙地区主析粮食作物是;该地地势高、气温低,但农作物单产较高,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5)印度河一年有两次汛期,一次发生在3—5月,一次发生在7—8月,试分别说明导致该河两次汛期最主要的河水补给方式

 

32.(12分)下图是四个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区域中,气候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__。

(2分)

(2)A地和B地主导产业的共同特征有哪些?

(4分)

 

(3)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与中关村相比,该地生产电子产品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2分)

 

(4)B处某跨国公司欲在海外建分公司,C、D两地相比,何地更有优势?

为什么?

(4分)

 

34.(14分)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铺通,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从此画上句号。

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格尔木一拉萨段长1142千米)的高原铁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附近的地区是___________自然保护区,它位于图中①________山脉与②________山脉之间。

(3分)

(2)建设青藏铁路要克服的世界性三大难题是什么?

(3分)

 

(3)青藏铁路建设将最大限度地促进哪种产业的发展()。

(1分)

A.畜牧业B.旅游业C.矿产资源开发D.电子工业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甲所在省区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或农作物是()。

(1分)

A.水稻种植业B.高寒畜牧业C.青稞、小麦种植业D.商品谷物农业

(5)青藏铁路的修建,说明现代影响铁路建设的最主要因素

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因素。

(2分)

(6)青藏地区发展航空运输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4分)

 

.36读下面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28分

(1)写出经过图中两个省会城市的南北向的铁路干线的名称(4分)

(2)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试分析该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8分)

 

(3)该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具体分析图中水土流失对A、B两地区所造成的不同危害。

(8分)

 

(4)为提高图示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简要回答应采取哪些措施?

(8分)

参考答案

C

B

A

B

D

B

D

C

D

B

A

B

A

B

A

D

C

D

B

C

A

B

B

B

B

B

D

C

C

A

31.(30分)

(1)增多西风南支从印度洋带来水汽(8分)

(2)降水偏少阻挡印度洋水汽北上(8分)(3)补给减少冰川后退,补给区补给量减少,降水偏少,补给减少(8分)(4)大兴工程建设、破坏珍惜动植物资源、过度放牧破坏草场等等

(6分)

32

(1)②青海省水能开发旅游资源航运边境贸易(各1分共6分)

(2)③能源、矿产资源缺乏(各2分共6分)

(3)消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各2分共6分)

(4)青稞和小麦(2分)光照条件好,植物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夜晚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在机质的积累(各2分共4分)

(5)3-5月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2分)

7-8月西南季风带来的大量的雨水,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2分)

33.[命题立意]主要考查工、农业区位。

[答案]

(1)乙和丙  

(2)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研究开发费用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3)该地高等院校及科研力量不及中关村所在的北京市。

(4)D地更具优势。

该地与C地相比,劳动力、土地、住房都更便宜。

34.[命题立意]考查交通区位及影响因素等。

[答案]

(1)可可西里昆仑唐古拉。

    

(2)高寒缺氧,冻土深厚,生态脆弱(3)B    (4)B、C    (5)经济、社会。

    (6)有利:

空气洁净,能见度好;对地面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不利:

地势高,地形复杂,气流不稳定;气候寒冷,天气多变。

36.(36分)

(1)南北向铁路干线:

京广线;京九线。

(4分)

(2)①有丰富的铜、锑、铅锌、钨等有色金属矿产;②有丰富的水能资源;③交通便利;④临近消费市场(12分,每点3分)

(3)A地区为低山丘陵,水土流失使山坡土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严重的会造成岩石裸露地表,土地难以利用(3分);山麓地带水冲沙压,旱涝严重(1分)。

B地区为平原,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湖淤塞,河流水流不畅,湖泊调洪能力降低,使洪涝、干旱灾害加剧(4分)。

(4)①发展立体农业,开展多种经营,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②加大科技投入,搞好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③开发小水电,营造速生薪炭林,推广沼气,解决农民生活用煤、用能问题;④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⑤大力改造红壤,提高土壤肥力;⑥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抗御洪涝、干旱(伏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共6点,任答4点,给12分。

学生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