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期末考试.docx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期末考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24小题,每小题2,共48分)
1,“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狩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梁惠王下》)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B,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现象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D,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2,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A,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B,它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
D,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官吏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
3,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
“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4,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即保护人为被保护人进行诉讼代理,这一制度后来发展为
A,陪审制度B,律师制度C,审讯制度D,诉讼制度
5,网上书店介绍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时说:
“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就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甲同学: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学:
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同学:
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同学: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
A,乙丙对,甲丁错B,甲乙对,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D,甲丙对,乙丁错
6,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
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前夫。
那么法庭将
A,要求男子赔偿B,宣布“休妻”无效C,进行调解D,干脆不予理睬
7,对于1875年宪法中关于法国立法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B,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C,参议院通过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D,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
8,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
这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大权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9,下列选项体现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主义色彩的是
(1)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
(2)皇帝有权签署帝国法律(3)首相只对议会负责(4)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A,
(2)(4)B,
(1)
(2)C,
(1)(3)D,(3)(4)
10,19世纪晚期,下列哪一选项中国家的元首可根据宪法规定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或国会)
A,美国、法国B,美国、英国C,美国、德国D,德国、法国
11,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达20多年(1897——1920年)。
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B,五四运动的有关报道
C,大总统宣誓的照片D,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12,清朝同治年间,一位美国商人来华,这时他享有的特权有
(1)他可以到安徽黄山观光旅游
(2)他在中国触犯了中国法律可以不受中国官员的审判(3)可在汉口租赁土地(4)可在重庆开设工厂
A,
(1)
(2)(3)(4)B,
(2)(3)(4)C,
(1)
(2)(3)D,
(1)
(2)(4)
13,下列发生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大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1)定都天京
(2)天京事变(3)《资政新篇》(4)北伐西征
A,
(1)
(2)(4)(3)B,
(1)(4)
(2)(3)
C,
(1)
(2)(3)(4)D,
(2)(3)(4)
(1)
14,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
“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
”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D,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15,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五四运动不仅凝聚起近代中国思想变革的风云,而且酝酿着更大跨度的历史变革,是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里程碑。
使五四运动具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一战期间,日本、美国加紧侵略中国
B,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在我国传播
C,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D,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16,列宁在二朋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
一位支持者在整理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A,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实行土地改革
C,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7,1872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再版序言中写到:
“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
”导致“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
”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C,纲领有些地方是错误的D,工人运动的发展
18,“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
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D,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19,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
“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和平死了”是因为
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共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20,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了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
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D,签署了《双十协定》
21,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
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
A,共同的文化传统B,相同的心理素质
C,相同的经济基础D,共同的生活习俗
22,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混合型国家。
”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B,经济特区的设立
C,多种经济所有制的发展D,外国资本的大量进入
23,1958年9月14日的清晨,戴高乐与来访的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进行了私下交谈,明确提出“我们除了共同走一条路之外,没有其他道路可走”时,82岁的阿登纳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立刻绽开激动的笑容,因为他深信“德国的道路必须通向欧洲!
”他等这一刻已经等了很久了。
这表明
A,法德双方已经决定建立欧洲共同体B,法德双方在信任的基础上实现和解
C,法德双方决定实行统一的外交政策D,法德双方同意在建立经济军事的同盟
24,2007年4月,普京在一次公共场所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
这段材料表明
(1)美国今天仍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2)美国的目的是保持其世界霸主地位(3)这反映了今天世界的政治格局为“一超多强”(4)美俄两国仍然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分歧
A,
(1)(3)(4)B,
(2)(3)(4)C,
(1)
(2)(4)D,
(1)
(2)(3)
二,材料解析题(25题11分,26题12分,27题15分,28题14分,52分共)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
(美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邓小平说: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
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主要取得了什么权力?
该法案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的具体表现。
3,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建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
……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
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材料三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这句话?
(2分)“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是指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民主”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3)材料三中所说美国的民主政体吸取了英法文明的哪些精华?
(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说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派维经斯基等人来华。
维经斯基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并同北京大学的革命分子讨论建立共产党的问题;然后他又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并具体帮助陈独秀等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
……1921年,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建议孙中山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二:
“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得到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
中苏双方谈判确定苏联帮助中国兴建156个项目,这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其中一部分要在“二五”计划期间进行)。
对于兴建这些项目,苏方不仅提供贷款,而且从资源勘探、厂址选择、技术设计、机器设备、建筑安装到人员培训、试车投产,都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这是中苏人民友谊史上光辉的一页。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三:
1958年4月和7月,苏联领导人向我国提出共同建立长波电台和海军联合舰队的要求,企图从军事上控制中国,理所当然地遭到我国的拒绝。
1959年6月,苏联就片面地撕毁中苏双方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际新技术的协定。
1959年,赫鲁晓夫参加中国建国十周年庆祝活动,他在与毛泽东会谈中,埋怨中国对台湾的武力政策给苏联“制造了困难”。
希望中国公开表示不对台湾使用武力……此后,苏联政府在两国边境屯兵百万,对我国进行军事威胁,并在中国的邻国策动反华活动,甚至公开诉诸武力,武装侵入我珍宝岛,制造流血事件。
——孙友葵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述评》
材料四:
2005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俄罗斯期间,两国元首正式宣布中俄互办国家年。
中俄互办国家年的特点是参与层次高、活动规模大、涵盖范围广、社会影响深。
目的是宣传中俄友好,增强政治互信,增进传统友谊,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扩大中俄友好的社会基础,推动中俄友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实现两国的共同繁荣,为世界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中俄(苏)两国之间传统友谊的具体表现与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2,据材料三,指出中苏两国之间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3,据材料四,指出目前中俄双边关系的特征,分析中俄互办国家年的积极意义。
28、(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
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力,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我们应该以我们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
——周恩来(于上图所示会谈期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
这里的“原则”指什么?
(1分)这些原则对处理当时和以后的国际事务有何意义?
(2分)
(2)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除提出上述“原则”外,还取得了哪两大外交成就?
(2分)
材料二 (1972年2月27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
在当晚的宴会上,尼克松宣称:
“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他满怀信心地说:
“今后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建造一座跨越1.6万哩和22年的敌对情绪的桥。
”
——《谈判大师周恩来》
(3)你同意材料二中尼克松说的“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的结论吗?
试简述理由。
(4分)
材料三 “中国同任何国家没有结盟的关系,完全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
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
——邓小平(1984年)
(4)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后有新变化,举例说明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做出的贡献。
(2分)
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主要取得了什么权力?
(1分)该法案的实质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是什么?
(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的具体表现。
(3分)
3,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建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4分)
26、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这句话?
(2分)“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是指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民主”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3)材料三中所说美国的民主政体吸取了英法文明的哪些精华?
(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说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2分)
27、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中俄(苏)两国之间传统友谊的具体表现(4分)与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2分)
2,据材料三,指出中苏两国之间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6分)
3,据材料四,指出目前中俄双边关系的特征,分析中俄互办国家年的积极意义。
(3分)
28、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
这里的“原则”指什么?
(2分)这些原则对处理当时和以后的国际事务有何意义?
(2分)
(2)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除提出上述“原则”外,还取得了哪两大外交成就?
(4分)
(3)你同意材料二中尼克松说的“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的结论吗?
试简述理由。
(4分)
(4)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后有新变化,举例说明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做出的贡献。
(2分)
参考答案
1-----5DBABD6----10ACDBA11----15DBADD
16----20CACAC21----24AABD
25,(11分)
1,权力:
立法权(1分)
实质:
用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确保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2分)
2,“新的种类的新国家”是指美国成为总统制共和制国家。
(1分)
表现:
联邦制、三权分立制、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3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4分)
26,(12分)
(1)仿制品:
依据《临时约法》,中国确立了美国式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2分)
失败:
袁世凯篡权后,中国进入了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统治时期,民主共和徒有其表。
(2分)
(2)趋势:
从总体不高到迅速增加。
(2分)
原因:
抗战时期,以团结抗日为主要任务。
(1分)随着抗战胜利的到来,追求和平民主成为人民的主要诉求。
(1分)
(3)继承了英国民主的议会制传统;(1分)实践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
(1分)
(4)民主政治之路曲折艰难;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民主政治的保证;民主政治是多元的;民主政治必须符合各国国情;民主政治要不断发展完善、与时俱进。
(2分,任答2点得2分)
27,(15分)
1,表现:
帮助中共建党;促进国共合作;帮助中国制订“一五”计划;给予经济和技术的援助(4分)
影响:
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支援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2分)
2,变化:
友好关系破裂并走向敌对(2分)。
原因:
苏联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中国,干涉中国内政(2分)
影响:
造成中国经济困难,中国周边环境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2分)
3,战略伙伴关系和经济合作关系(1分)
意义:
有利于中俄友好往来,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分)
28、
(1)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分)
意义:
成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逐步得到亚非各国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分)
(2)1954年,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
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分)
(3)同意,(1分)上海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转折点,对世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尼克松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台湾问题仍然是影响中美关系发展和台海地区和平的不稳定因素。
(3分)
(4)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有利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稳定。
(2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