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第三单元
兰亭集序王羲之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二、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三、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
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结合课后练习
(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
(一)、
(二),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利用预习效果教学,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义的讲解,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师适当点拨。
五、介绍阅读课外文学作品《腾王阁序》,比较两文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
(1),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
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
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
“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
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
二、朗读
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
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癸(guǐ)丑 修楔(xì) 流觞(shāng) 游目骋(chěng)怀 趣(qū)舍万殊 齐彭殇(shāng)
2.学生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
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习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
应特别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句子含义。
4、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从字面上看来,“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讨论:
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
)学生发言后,明确本文层次,板书:
(一)记叙兰亭盛况;(乐 )
(二)抒发人生感慨;(痛)
(三)交代作序目的。
(悲 )
四、讨论第一段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
(一)中的
(1),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试背诵。
提问:
本段共有六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
指名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的内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内容要点。
板书明确:
(一)记叙兰亭盛会:
(1)时间:
“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
“……兰亭……”
目的:
“修禊事也”
(2)人物:
“群贤……少长……”
(3)环境:
“此地有……,又有……” ,
(4)活动:
“引以为流觞曲水……”
(5)天气: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6)感受:
“……信可乐也。
”
讲析过程中,给定短暂时间强化记忆,然后指名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提示,试背诵。
讨论:
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后,明确:
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
”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讨论:
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
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预习思考:
作者是如何围绕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展开议论的?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第二课时
一、集体背诵第一段
简要复习第一段内容,导人新课。
二、讨论第二段内容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
2.“俯仰”一词在这一段中两次出现,意思是否相同?
引导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3.本段教学有一定难度,应先指名学生串讲大意。
4.提问:
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
是如何逐步展开的?
学生发言后,明确:
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5.结合课后练习
(一)中的
(2),讨论这段话的议论与上一段的叙事有何联系。
讲析:
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
下面承此句论述了两种人:
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
他们虽然“取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
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板书: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晤言一室之内(静)
或放浪形骸之外(躁)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况修短随化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6、第二自然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
第二自然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
由此想到了人生。
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于心”,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
7.齐读。
指导学生在板书提示下试背诵。
三、讨论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怀。
1.指名学生朗读。
2.讨论:
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发言后,明确:
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
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世界观。
3.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
学生讨论后明确:
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
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全班齐读。
四、归纳总结
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本文由“乐”而“悲”,感情曲折深沉。
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为核心。
由“乐”而“悲”,看似突兀,但却在情理之中。
由聚想到散,由宴集而想到人生,顿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悲”随之而生。
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文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
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
本文先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接着叙志抒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
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本文的语言特色:
东晋文坛盛行骈文,而王羲之此文,以散句为主,骈散结合,朴素自然而又错落有致。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
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
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比较阅读:
课外阅读《腾王阁序》,比较与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赤壁赋苏轼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理解文本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重点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
3、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设计思想
分两步:
一、掌握《赤壁赋》的基本知识及背诵;
二、比较“三咏赤壁”探讨黄州时期苏轼的思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人们旅游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呢?
留影纪念。
而古人也喜欢出游,尤其是文人墨客,他们出游时最喜欢做什么呢?
吟诗作赋。
譬如今天要学的散文,就是苏轼所写的一篇文章,虽说游的是假赤壁,写出来的却是好文章,题为《前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都是其被贬黄州所作。
(齐读)
二.写作此文的原因
这篇赋写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1082)作者被贬黄州之后。
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禀、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名,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
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
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
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情,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表现。
作者是元丰三所(1080)春到黄州的。
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后人叫《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
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
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
三.解读文本
(一)听朗读课文。
要求:
1、注意字词的读音及断句;2、说说你听此文的初步感受。
听完朗读,让学生交流对《赤壁赋》有什么初步感受?
在学生发表意见基础上教师归纳:
1、语言上有一种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2、写景上有一种境界开阔飘飘欲仙的感觉。
3、情感上是悲中有乐,乐中有悲。
(二)研读第一段
1、默读,要求疏通句意(略)。
2、朗读,赤壁之景到底怎样,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明确: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万顷之茫然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图。
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板书:
画意—美
4、“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
哪些词句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
明确:
“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纵”有听凭、随意的意思。
主人公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于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飘飘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
如此之美景使作者产生心旷神怡、羽化登仙之“诗情”。
板书:
诗情—乐。
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5.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
心情如何?
景:
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事:
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
情:
“乐”。
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6、朗读第一段,要求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三)研读第二段
1、朗读,疏通句意。
2、本段是过渡段。
开头继上文写泛舟时的欢乐心情,“于是饮酒乐甚”,古人抒发欢乐之情往往是饮酒赋诗,此处也不例外,“扣舷而歌之”就是写照。
作者不仅歌“窈窕之章”,还歌“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
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
“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
问:
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讨论后教师发表见解(供参考):
美人,一般认为是君王,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分忧,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感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作者的心情于是由对天地自然界的浩渺的赞美引出对人世不如意的“悲情”,而这种悲情借客人箫声的悲凉反映出来,“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借助夸张,想象,比喻等手法,把洞箫那种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连读者也不由得悲伤起来。
3、朗读:
体会、揣摩苏子在唱歌时流露的悲情。
四.读熟
示范朗读、齐读全文、自由朗读
第二课时
一.研读第三段
1、朗读,先疏通句意。
2、问:
客因何而悲呢?
明确:
一悲英雄不在(板书):
赞颂曹操的功业并不是主要的,“而今安在哉?
”一句才是重点。
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是何等的黯然。
这是客悲伤所在。
3、问:
客除了悲叹英雄不在,还有何悲?
(朗读“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羡长江之无穷。
”)
(渔樵,作动词,打鱼、砍柴;侣、友为意动词,以鱼虾为侣,以麇鹿为友),
(“寄蜉蝣于天地,涉沧海之一粟。
”――“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
理想与现实之冲突的悲哀,此二悲也。
二悲人生短暂渺小。
(板书)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说明理想美好,却难以实现。
理想与现实之冲突的悲哀,此二悲也。
三悲理想现实矛盾。
(板书)
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英雄不存),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人生不永),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脱世不得)。
以上三悲都是从小我的观点的出的。
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
“况吾与子……”之况。
4.如何理解“客”之所“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
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读不曾晃动一下便悄然消失了。
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
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二.研读第四段
1、朗读第四段,疏通文意。
2、问:
面对客人的回答,苏子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
苏子以明月江水作比,从“变与不变”的角度阐发,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物我无尽,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
因此,用不着羡慕江水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
板书:
由情入理
3、问:
那苏子认为该怎样度过人生呢?
明确: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
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
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
苏子二论:
“何羡”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共适”论(清风、明月吾与子共适)。
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
“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
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
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抒发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三.课堂讨论:
(一)提示,找出本篇中描写“风月”议论“风月”的句子。
(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风月”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
把握住这些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背诵全赋之骨。
)
明确:
描写风月:
月出: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影: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月照:
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适。
月消: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议论风月:
客引曹孟德写月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客借月议人生失意: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借月展开议论: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苏子以月借喻人生:
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二)明确客之三悲,苏子二论及议论层次的转换。
(主要目的是理清三四两段层次,这两段是背诵全文的难点所在,对文意作一些简单讨论,有助于在理解文意把握层次后背诵。
)
客主议论实为一体,反映苏轼思想的两个侧面。
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英雄不存),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人生不永),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脱世不得)。
以上三悲都是从小我的观点的出的。
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
“况吾与子……”之况。
苏子二论:
“何羡”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共适”论(清风、明月吾与子共适)。
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
“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
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
(三)写法鉴赏(结合学生作文的角度讲解,提高写作)
苏轼的《赤壁赋》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
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
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
”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总之,“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
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这在前赋表现尤为突出。
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迹的感叹和人生短暂的悲哀,又由此推宕开去,以达观的态度自我宽慰,确具行云流水之妙。
”(马积高《赋史》)
四.作业:
复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并预习《后赤壁赋》初步领会作者思想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顾第二节课内容,特别是苏轼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问:
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乐”情?
明确:
作者积极入仕,抱负远大,但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中屡遭贬谪,又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
后谪居黄州,倍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
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苏轼对客做出的回答,也是对自己做出的回答,从容而大气。
人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忧乐甚至生死,已然置之于身外,回到大自然去吧,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可以寻得精神上的超脱。
二、研读第五段
1、朗读,疏通文意
2、问:
此时,客之心情如何变化?
客喜而笑—感情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
杯盘狼籍—以杯盘的杂乱来反衬苏子与客人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3、由此,我们得出《赤壁赋》的感情线索是乐—悲—乐。
问:
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
为什么?
明确:
第一阶段的乐是一种偏重于感官的愉悦,美景使作者暂时忘忧,主观上力图避开内心烦扰而获得的暂时的陶醉;而在最后阶段的乐,是一种达观之乐,是对生命真谛、宇宙真谛大彻大悟之后的至乐,是一种勇于直面现实而经过深刻体悟之后的乐。
无可置疑的是,这后一种乐(审美体验)远比前一种更稳定,更持久,更深刻。
4、问:
文中的“客”真有其人吗?
文中客和“我”对话,实质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
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
在《念奴娇》词里不也说“人生如梦”吗?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三.写作特点: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
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
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
”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总之,“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
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这在前赋表现尤为突出。
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迹的感叹和人生短暂的悲哀,又由此推宕开去,以达观的态度自我宽慰,确具行云流水之妙。
”(马积高《赋史》)
四.作业:
字词句梳理:
1、通假字:
①举酒属客 属—嘱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凭
③山川相缪 缪—缭
④举匏樽以相属 属—嘱
2、活用词: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
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
②顺流而东也 东:
东去(名作动)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
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②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