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57894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生物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物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生物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

课型

新授

备课人

单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构建动场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冬天气温低,有的同学怕冷,不愿意打开门窗,这样做好不好?

为什么?

教师追问:

如何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呢?

引出本节内容: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学生根据常识回答,有的说病菌,有的能说出教室内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引起大家的兴趣,让学生很快的融入课堂中。

二、

科学探究

实验验证

活动目的:

通过分组实验和数据分析,描述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变化。

活动程序:

1.复习活动探究的一般步骤,引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

2.小组代表展示设计方案,开始实验,完成学案内容。

3.数据分析,回答问题:

(1)呼出和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是?

(2)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氧气含量?

(3)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二氧化碳含量?

根据实验现象和28页图表得出结论:

呼吸前后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

那气体是靠什么发生了变化呢?

这说明在人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

活动策略:

1.该活动与教学目标“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描述人体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相一致;

2.活动设计中以问题引领、启发学生思考,在活动中教师指导与学生活动相统一。

活动评价:

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及时给予评价。

 

学生讨论完善实验方案,实验求证,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交流。

1.甲瓶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丙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乙瓶内的细木条继续燃烧,丁瓶内的细木条很快熄灭,说明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多,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少。

数据分析:

观察数据图,回答问题,得出答案。

设计意图:

以探究实验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展示汇报、结果分析,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

自主学习

交流探究

活动目的: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形式,讨论交流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活动程序:

1.构建动场:

演示扩散作用,学生举例生活中扩散作用

2.观看图片、动画,自主学习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3.自主学生、合作探究:

(1)肺泡内气体交换发生在哪两者之间?

气体是如何交换的?

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

(2)组织里气体交换发生在哪两者之间?

气体是如何交换的?

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

(3)气体交换的原理是什么?

4.展示交流,达成共识

活动策略:

1.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有学习方向,然后小组探究,这样设计学生的讨论有成效。

2.学生讨论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点拨。

3.学生阐述结果时,教师及时补充、更正,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活动评价:

教师评价和小组成员互评相结合。

 

学生回答:

饭菜的香味

一个人的臭脚丫子,满宿舍臭,这就是臭气的扩散。

下水道井盖打开,臭气传很远。

 

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思考、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代表发言讲解。

 

设计意图:

动画形象使知识点的形象直观;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通过展示汇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

 

四、

角色扮演

总结提升

通过角色扮演进一步巩固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以及呼吸的全过程

1.“氧气上岗”:

加入“我”是空气中的一个氧气分子,我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到哪里上岗?

2.“二氧化碳”的旅行:

假如我是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请问我要如何才能到达外界?

小结:

呼吸的全过程

一、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四、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学生讨论后,代表上台表演阐述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

角色扮演环节使知识系统化。

五、

综合建模

请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出示呼吸的全过程。

畅谈本节课收获

设计意图: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

预测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学生对呼吸现象是比较熟悉的,知道气体交换也能认识到呼吸是人体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知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的线粒体,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能够明白什么是扩散作用,且知道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

通过观察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了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通过视频和举例理解扩散作用。

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人体内肺泡和组织里气体交换的过程,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分析不到位,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

学生观察动画和小组合作,教师适时点拨。

【效果分析】

1.通过实验求证,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学生认识到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差别。

2.通过小组讨论,90%的学生能够说出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3.90%以上的学生能够说出人体气体交换的原理。

4.通过资料分析,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90%以上的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当堂练习题,正确率在90%以上。

【教材分析】

本章是继《人的生活需要营养》之后,继续学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本节课是本章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

学生通过学习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进而理解人体利用氧气的原理,为第二节学习人体内能量的利用奠定基础。

教材所选素材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教材首先通过“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探究实验和实验数据,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差别;接下来,通过对图片和文字的分析和思考,学生进一步理解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1.通过分组实验和数据分析,描述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2.通过观察图片和动画,概述肺泡和组织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难点:

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描述人体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2)通过图文资料和动画,概述肺泡内和组织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较少的氧气;

(2)尝试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提高创新意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通过分组实验体验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协作精神。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描述人体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2.通过图文资料和动画,概述肺泡内和组织内气体交换的过程。

3.尝试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构建动场·导入新课

冬天气温低,有的同学怕冷,不愿意打开门窗,这样做好不好?

为什么?

二、问题探究·实验求证

1.设计并完善探究方案

2.动手实践

探究内容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甲瓶: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减少)

丙瓶:

燃烧

现象

乙瓶: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

(增多/减少)

丁瓶:

3.阅读观察课本P28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呼出和吸入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2)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氧气含量。

(3)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

三、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先自学P29内容,然后小组合作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过程

发生在和

之间

发生在和

之间

结果

血液中的___含量增多,

__含量减少

血液中的___含量增多,__含量减少

原理

四、角色扮演·总结提升

活动要求:

1.根据自己的兴趣,以第一人称扮演“氧气”或“二氧化碳”。

2.“氧气上岗”:

假如我是空气中的氧气,我应该到哪里去工作?

要经过怎样的路线到达?

“二氧化碳的旅行”:

假如我是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我怎样才能到大自然中?

【当堂检测】

【基础自测】

1.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部位是()。

A.鼻腔B.肺和气管C.血液内D.肺泡和组织细胞

2.呼出气体和吸入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①温度升高②水分增加③氧气含量略增加④氧含量大增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①③④

【能力提升】

1.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2.右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呈现了三处气体交换,发生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_完成的。

(2)图中[1]_________气体交换是通过

完成的。

(3)经过[3]处的气体交换后,血液的成分变化是________增多,_______减少。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第二课时,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既是上节内容肺泡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深化,又是学习下节内容《人体内能量的利用》的基础。

本节教学通过冬天教室开不开窗户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引出分组实验“探究比较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进而由实验结论引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环环相扣,过渡自然。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教材图片和多媒体动画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相互描述肺内气体交换与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最后用呼吸全过程简图和学生的角色扮演做课堂小结,明了易懂,效果良好。

本节内容完全让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不佳,他们的思维发展还达不到这样的认知水平。

为此,在学习人体内气体交换时首先让学生快速从课本上找到两个过程和原理,然后通过播放气体扩散作用的视频和学生举例,让学生认知气体的扩散作用,接着把书本上本部分内容提炼成几个问题,让学生对照课本和大屏幕的动画思考,讨论。

1.两处气体交换分别发生在哪两者之间?

2.气体是如何交换的?

3.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

4.气体交换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在交流讨论后,回答问题过程中,老师播放flash动画,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该部分的内容。

最后,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描述一下“氧气上岗”(也就是氧气从空气里到达组织细胞的旅程)和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到空气的过程。

此时用屏幕展出血液循环路线,让学生看图描述,通过这样的描述,复习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又巩固了氧气和血液间是如何交换,同时对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路线也有了清楚的认识。

本节课不足之处,因为学生操作不够熟练,实验操作所占时间过长,后面“角色扮演”的讨论时间过短,参加展示的学生人数过少,所以以后对于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还需加强。

【课标分析】

人的生活需要空气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十大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二个二级主题。

人是生物圈中重要的一员,不但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食物,还要从外界环境中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体现了人与生物圈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

具体内容

活动建议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课程具体目标的选择:

1.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正确使用生物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用具,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3.初步具有收集、鉴别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5.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