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科组自评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5441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科组自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科组自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科组自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科组自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信息技术科组自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科组自评报告.docx

《信息技术科组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科组自评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科组自评报告.docx

信息技术科组自评报告

新会一息技术科组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科组简介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信息技术科组成立于2004年,是我校年轻的科组。

目前共有教师7人,学历全部达到本科,其中,高级职称1人,一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4人,教师年轻化,干劲十足,蓬勃向上。

积极贯彻我校“开拓,素质育人”的办学理念和“和“和谐发展,双向成才”的教学理念,随着新课标实验的开展,科组老师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学科宣传力度,调整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我们有信心把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和信息化建设不断推向新高度,为我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科组担任高一、高二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新课标的实验,着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除开展“信息技术”的常规教学外,还举办教师多媒体小组及有关讲座,为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出不懈努力。

除此以外,本科组还肩负着校园网建设、维护与管理、全校办公电脑、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学校电视台网络节目制作和点播、协助其他老师开展教学信息化研究与课程整合、协助教导处完成高考中考的网上报名与志愿填报等工作。

    本科组的任务可概括为“认真开展教学,积极提供服务”,做到“教学一流,技术过硬,服务先进,反应及时”,努力建设学习型科组。

我科组在学校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将继往开来、扬长避短,在发展中成长。

附表:

专任教师基本情况:

性别

年龄

教龄

学历

职称

任教年级

任职情况

林光华

35

13

本科

中学高级

高一

科组长

阳娇

30

7

本科

中学一级

高一

朱嫦燕

33

9

本科

中学一级

高二

何永忠

30

6

本科

中学二级

高二

伟庆

28

4

本科

中学二级

高二

谭良友

24

1

本科

中学二级

高一

创涛

26

1

本科

中学二级

高一

近三年的工作主要有:

组织好每次教研活动的理论学习,加大教师新教材学习的力度,积极开展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学习,开展新课程理念下“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的探讨;使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参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与维护工作。

近三年取得成绩及获得荣誉主要有:

所受奖名称

受奖时间

颁布单位

林光华

优秀教师

2007年9月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朱嫦燕

优秀教师

2007年9月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伟庆

2006区优秀共青团员

2007年3月

共青团新会区委员会

林光华

优秀教师

2006年9月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朱嫦燕伟庆

教学工作师徒结对

2005年12月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林光华

优秀教师

2005年9月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林光华

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

2005年8月

江门市新会区教育学会

林光华

工会积极分子

2004年12月

新会一中工会委员会

何永忠

优秀教师

2004年9月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阳娇

优秀教师

2004年9月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表1

表2

作者

题目、课题

出版、发表、交流、获奖情况

级别

获奖

时间

林光华

《专题学习在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综合版)发表

2006.7

林光华

《利用校园网开展评价改革》

《教育》(教研版)发表

2006.7

林光华

《专题学习在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中的应用》

新会区科技论文三等奖

2007.9

朱嫦燕

《文件的下载》

省第三届普通高息技术优质课交流评选

2005.12

朱嫦燕

《文件的下载》

江门市2005年度优秀教育教学设计评选

2006.6

朱嫦燕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优秀教学论文

2006.1

朱嫦燕

编题能力

学校青年教师编题能力竞赛

2007.6

朱嫦燕

优秀课例竞赛

学校青年教师优秀课例竞赛

2006.3

朱嫦燕

伟庆

优秀师徒对子

学校教学工作师徒结对竞赛

优秀

2005.12

阳娇

《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学校优秀教学论文

2006.12

阳娇

《在高一信息技术课中实施任务驱动分层递进教学方法的探讨》

学校优秀教学论文

2005.2

阳娇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教学软件设计竞赛

2005.4

阳娇

《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

青年教师优秀课例竞赛

2007.4

阳娇

编题能力

学校青年教师编题能力竞赛

2007.6

谭良友

编题能力

学校青年教师编题能力竞赛

2006.6

谭良友

《数字化图像的设计与加工》

学校教学软件设计竞赛

2007.4

伟庆

《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程序和模式初探》

学校优秀教学论文

2005.2

伟庆

《分支结构程序》课例

学校青年教师优秀课例竞赛

2005.4

伟庆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

学校优秀教学论文竞赛

2006.12

伟庆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01》

全国信息技术新课程优秀案例评比

2005.12

伟庆

编题能力

青年教师编题能力竞赛

2007.6

何永忠

浅谈高中IT教材处理的几点原则

学校优秀教学论文竞赛

2006.12

何永忠

程序设计课的基本程序与基本教学模式

学校优秀教学论文竞赛

2005.2

何永忠

编题能力

青年教师编题能力竞赛

2007.6

何永忠

《〈梁祝〉化蝶比翼双飞》课例

省第三届普通高息技术优质课交流评选

2005.12

2005年8月何永忠老师辅导我校学生代表队,荣获共青团新会区委主办的第一届电信杯中学生互联网应用比赛,荣获第四名。

2005年10月何永忠老师指导灼灵同学的电脑作品《思念》,获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等奖。

2005年12月伟庆教师指导梁世昌同学,获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江门市初赛优秀奖。

第二部分主要做法

一、思想上重视

教师们都能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落实素质教育,努力使学生在校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教师们敬业爱岗,安教乐教,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于律己,团结同志,虚心好学,勤奋进取;关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

二、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始终是科组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科组永恒的追求。

我们坚持“以学生基础为本,优化课堂教学,务实求真抓好提高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注重扎扎实实地从教学过程的常规管理抓起,落实好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和考试的教学质量反馈等,特别是通过集体备课进行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互相启发,集思广益,从中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教师分析、判断和设计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以缩小班级之间教学质量间的差距。

既强化了规,也明确了集体、个人的职责,培养了教师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和作风,保证了科组教学活动有序、高质、高效地开展。

三、新课标实践

我们科组在江门市教研室,新会教研室和学校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切合高息技术课标改革,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的精神,使信息技术教学上了一个新台阶,并力求在课程创新中有所突破。

我校信息技术学科新课标实施的基本原则如下:

第一、严格按照国家高中课程计划和省课程计划实施,按课程计划上好每一节课。

第二、上好必修课、选修课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计划和省课程计划规定的课程是具有强制性的。

在现行的课程行政体制下,我校必须完成国家课程计划和省课程计划规定的教学容,不能违反国家和省的课程要求,这是课程发展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学校课程的发展要以较好完成国家课程和省课程的有关教学要求为基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共同构成具有特色的新会一中课程体系。

第三、重视大课堂与小课堂的有机结合,重视书本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通过学科知识的重新整合,将完成课程标准规定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教学的效率,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同时,让学生参与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时间量,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开发潜力的天地,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目的。

四、重视校本科研,效果显著

科研带动,促进新课改深入开展,才能有力地保障新课改的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

我们充分发挥科组和备课组的作用,落实“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教研即培训,培训即成长,成长即成果”的精神,鼓励全体教师通过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把日常教学研究行为与自身的专业成长结合起来,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与投身课改结合起来,在研究交流中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和发展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科组全体成员参与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应用与维护》校本教研课题获得立项。

五、搭建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成长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感受到自我的成长无疑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专业”。

无疑,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教师真切感受到成长的愉悦,成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重视科组建设

充分认识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大力倡导“敬业爱岗、务实奉献、校荣我荣”的精神,明确职责,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树立“终身教育”观念,自觉为人师表的师德氛围,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欣赏的良好风气。

主要做法如下:

1.不断学习,全面提高科组老师素质

我们采用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的方法相结合,认真落实新会一中常规教学要求,仔细研究《高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学分认定办法,制定本学科特色的学分认定标准,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的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

其次,我们充分利用科组,备科组活动时间,尽可能多地举行各类公开课和示课,让教师多些学习、探讨、借鉴的机会。

同时,切合学校开展“师徒结对”举措,实行师徒学艺,注重对新教师的教学技能指导,大大缩短新教师的成长期,由于学校指导方针正确,科组引导方法对头,有利于提高科组老师的整体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保证了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2.抓好落实教学教研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教研工作中,我们坚持一个“实”字。

紧紧抓住科组活动和备科组活动两条主线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不断健全科组备科组的活动制度,每一次的活动容充实,目标明确。

定时间,定容,定发言人等。

在教学备课中,要求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统一教学进度、目标要求等。

要求各备课组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而且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课后辅导工作。

结合信息技术学科与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结合学生将更多更有趣的实际生活材料与情景进行分析,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科组通过定期检查老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落实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近年的教学检查来看,绝大多数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都是做得不错的,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达到优秀,而且我们每一学期都举办各种公开课或示课,课后马上在科组会上进行评课,各位老师畅所欲言,气氛非常热烈。

3.努力实现科研促教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发挥现代教学的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科组工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科组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重点课题《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绩效研究》的申报和开展研究。

(二)着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努力创造条件,提供机会,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和业务进修,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江门市、新会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和兄弟学校开放周等活动,通过交流和经验介绍,有力地发挥了辐射和示作用。

(三)立足校本,加快教师成长

我们通过科组活动渗透学校的办学历程、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并引入“团队”的全新理念,增强团队意识、团队精神、团队凝聚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运用等,让老师们深切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和对自己的帮助。

第三部分积极参加学校信息化建设

一、校园网建设

我校已建成千兆主干校园网,学校计算机设备已初具规模,计算机数量已达500多台,交换机数量近100台,计算机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建立了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FTP系统、视频直播系统等。

我科组作为各系统的总策划,向有关公司提供学校的使用需求,并直接参与各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其中FTP系统和视频直播系统由我科组独立设计安装、调试,现已投入正常运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二、设备维护

近年来,学校的计算机设备不断增加,多媒体平台80多个,分别在全校各教学场所,为了保证平台的正常使用,我科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努力提高无故障率。

在新的信息设备引进前后,我科组总是直接参与测试工作,为学校产品的选型决策作参谋。

第四部分教育科研成果

教师们自觉学习,积极参加了各类信息技术教学教研活动,以不断提升综合水平,林光华老师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创新教学与创造力培养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信息化条件下创新教学与创造能力培养与实验》课题组主要成员,课题已于2005年8月结题。

《专题学习在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中的应用》2006年7月在《教育》(综合版)发表。

《利用校园网开展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探索》2006年在《教育》(教研版)第6期发表。

2006年林光华老师应邀作新课标省级培训江门市主讲教师。

第五部分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不断进取,迎接挑战,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1.“新课程·新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重视知识的传授,只是关注学生考出的成绩,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兴趣等方面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新课标》的研究,加大新教材、新课标的学习力度,用新理念指导信息技术教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2.努力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为此,应该去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

从学生学习的认知角度去分析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有所进步。

3.科组教师年轻化,部分年轻老师尚处于适应和力争胜任本职工作的阶段,教学经验欠缺,因而本科组教研力量不足,需采取有力措施,大力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研水平。

 

根据本科组教育教学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本着实事的原则,我们对照《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方案》和《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全面、认真、客观的总结,经认真对照自查,达到了评估方案和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

敬请各位专家予以评估。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信息技术科组

2007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