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精品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846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精品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精品教学设计.docx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精品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精品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精品教学设计.docx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教案

第一课时笔算乘法

(一)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具准备

例1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4×3012×4031×20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

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

14×10=140(本)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

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笔算下列各题。

21122422

×13×14×12×33

2、列竖式计算。

33×33=12×12=11×26=41×21=

3、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4、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四、思维训练

1、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221232

×14×13×13

883696

22232

11056416

()()()

2、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4分钟,应付多少钱?

3、明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第二个因数22个位上的2看成了5,写错的因数比第一个因数多出11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应是多少?

第二课时笔算乘法

(二)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

例2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8×1020×1491×4081×60

72×3050×3162×3070×21

2、笔算。

35×7=23×21=

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

出示例2。

教师:

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跟同伴说一说。

师:

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37×48

老师:

怎样计算呢?

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1)估算方法:

48≈5037≈4050×40=2000(盒)

大约有2000盒。

(2)笔算方法:

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

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

48×37=1776(盒)

答: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

学生讨论后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教师总结:

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2、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

23×3454×1339×2717×28

可以让学生按组做,哪几个组做哪个题,做完后让同学们互相说一说笔算的过程,互相改正补充,然后指名学生发言,集体订正笔算的过程和结果。

3、巩固练习。

24×4122×7444×5915×2153×27

在黑板上出示计算卡片,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笔算,老师把写的正确的和书写规范的同学的练习本拿来展示,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把对应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表扬。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16251824

×16×13×17×19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用14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3、有36行苹果树,每行17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四、思维训练

1、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24×1938×976×9912×1111×4738×21

2、商店特价出售成套茶具,每套茶具里有6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售价34元,今天工作人员共卖出38套这种茶具,一共买了多少元?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动脑筋。

3□□□

×24×7□

1□2□3

□□□□7

7□□2□□3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例题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教师:

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想,看谁能很快解决下面的问题。

(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

(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2×4=48(人)

答:

(1)班一共有48人.

教师引导: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52页例3。

出示例3。

教师:

观察情景,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跟同伴说一说。

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思路。

学生汇报如下:

(1)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12=540(元)540×5=2700(元)

(2)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教师指名学生列式解答。

12×5=60(个)60×45=2700(元)

教师: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

45×12×5=2700(元)12×5×45=2700(元)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

3、一中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

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

四、思维训练

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

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

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

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

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

(二)

教学目标

1、会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2、体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

正确解答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教具准备

例4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练习。

43×11=32×12=22×14=

2、出示:

小明5分钟写了180个字,他每分钟写多少个字?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出示情景图。

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根据给你的信息和观察情景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请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在这里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学生说出想法后在引导、订正。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例4,然后向大家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

60÷2=30(人)方法二:

3×2=6(组)

30÷3=10(人)60÷6=10(人)

或60÷2÷3=10(人)

答:

每组有10人。

教师提问:

第一种方法的60÷2=30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第二种方法的3×2=6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教师要知道例4的第一种方法是教学重点,但在这里要表扬想出第二种方法的同学。

2、指导完成“做一做”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53页的“做一做”,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看清楚题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再回到题中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

提问:

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你收集到了哪些相关数据?

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此题,展示学生解题的过程。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3、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看第54页的第2题,引导学生按照“看问题—手机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这样一种思维顺序去独立思考,完成此题。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并展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660÷3=75÷5=198÷9=104÷8=

2、学校图书馆共有700本书,有7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你知道平均每乘层放几本书吗?

3、学校组织学生去植树,共去了540人,要分成5个植树点,每个植树点分成9组。

请计算一下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四、思维训练

1、某商店运来一批装微波炉用的塑料盒,准备每个卖9元,这批微波炉盒可以卖900元。

每箱里有多少个微波炉盒?

2、动脑筋想一想,从图中你能收集什么数据信息?

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