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4033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天津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天津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天津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天津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天津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天津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天津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某溶液溶质可能是NaOH、HCl、H2SO4、MgCl2的一种或几种。

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y)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x)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溶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和H2SO4一定有

B.H2SO4和MgCl2一定有,NaOH一定无

C.HCl和MgCl2一定有

D.HCl一定有,NaOH、H2SO4一定无,MgCl2可能有

2.下表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u(NO3)2溶液(AgNO3)

加过量铜粉,过滤

B

KCl溶液(CaCl2)

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C

Fe(Zn)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D

CO(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A.AB.BC.CD.D

3.(2012年山东烟台,18题,2分)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②金比氢活泼;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④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⑤“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③

4.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

向pH=2的盐酸中加水稀释

C.

向一定量的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

分别加少量水溶解

B

鉴别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

除去Zn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

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K2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OH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B.BC.CD.D

6.如图以稀硫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盐

B.图中涉及到置换、复分解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C.图中能生成盐的反应包括②③④⑤

D.若X溶液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

7.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AB.BC.CD.D

8.图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

可能是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未使用催化剂,b使用了催化剂

B.乙图:

可能是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过程

C.丙图:

可能是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丁图:

可能是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A

分别取气体样品,倒入澄清石灰水

比较二氧化碳气体含量

B

分别取少量液体,各加入二氧化锰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

取一个注射器,吸入一定体积氮气,堵住针筒小孔,将活塞慢慢推入

证明分子间存在间隔

D

分别取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

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水

 

A.AB.BC.CD.D

10.A—F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物质,且A、B、C、D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物质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X能用于金属除锈

B.反应②是中和反应

C.反应①②③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D.A、B、E、F一定是氧化物

1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该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A;

②在无色溶液A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无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将白色沉淀C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19g;

③在19g白色沉淀C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气泡冒出;

④在无色溶液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B.实验①可以确定白色粉末中不含碳酸钙、硫酸铜

C.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D.步骤③生成的气体质量不可能是4.4g

1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20℃时等质量的A和C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50℃时把50g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1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选项

待鉴别物质

鉴别方法

方法1

方法2

A

黄铜和黄金

分别加稀盐酸

分别浸入硫酸镁溶液

B

铜粉和氧化铁

分别放入水中,观察

分别高温通入一氧化碳

C

饱和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

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分别升高温度,观察

D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分别溶于水测温度

看一眼外观颜色

 

A.AB.BC.CD.D

14.推理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思维方法,现有以下推断结果:

①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可得出氮气难溶于水;②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可得出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③通过汽油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可得出汽油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④通过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可得出铝的活动性比铁弱;⑤根据碳酸钠、碳酸钙等都能与稀盐酸反应并产生气体,可得出能与酸反应并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⑥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由此可以推知滤液中最多含两种溶质。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15.NaCl是重要的资源,其应用与生产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用①操作的主要步骤为:

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

B.应用②在制备烧碱的过程中,水参与了反应

C.应用③为提高产率应先通NH3,再通CO2,制备过程中还能得到一种化肥

D.生产中提纯粗盐时可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再过滤、蒸发

16.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为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B、C、D物质类别不同,其中C和D中不含相同的元素,E、F的组成元素相同。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反应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是吸热反应

B.C和E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D一定是稀硫酸

D.C→A反应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成银白色

17.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B.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C.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铝至过量

D.

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不断地加入硝酸钾

18.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

B.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有蓝色沉淀产生

C.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有三种

D.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亚铁

1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表示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

表示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

C.

表示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

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铝

20.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

4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21.向一定质量的Na2SO4、Mg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150.0g3.42%的稀Ba(OH)2溶液、100.0g稀H2SO4,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5.24

B.a点沉淀的成分为两种

C.所用稀H2SO4的质量分数为3.92%

D.向e点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2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

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④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

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A.②③⑤⑥B.①②④⑥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23.小明设计了下列四组物质,要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一步转化,其中错误的是

A.Na2CO3→NaCl→NaNO3→NaOHB.C→CO→CO2→Na2CO3

C.Cu→CuO→CuSO4→Cu(OH)2D.CaCO3→CaO→Ca(OH)2→NaOH

24.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直至过量。

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A.生成沉淀的质量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D.溶液的pH

25.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

二、实验题

26.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

(说明:

图中A1、A2、A3、B1、B2、B3均为溶液编号)

根据上图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环节

甲同学的探究

乙同学的探究

提出问题

A3溶液为什么不变红?

B3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酚酞不计)

作出猜想

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一:

NaCl猜想二:

NaCl、HCl

实验验证

(1)取少量A3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甲同学的猜想(填“成立”或“不成立”)。

(2)你认为,在常温下A2溶液测出的pH应(填“>”、“=”或“<”)7。

取少量B3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

据此,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填“一”或“二”)成立。

交流反思

(1)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2)A3溶液未变红,你认为原因是A2溶液中较多,加入的NaOH溶液未将其完全中和。

(3)甲、乙同学经过实验对比探究,一致认为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药品用量的控制。

27.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探究过程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

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

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_____。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_____、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

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

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____(填标号)。

A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2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仪器,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G的名称是________,可用于加热固体制取O2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37.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最好选用DG组合成发生装置,理由是_________,若要将上述溶液稀释成60g、5%的溶液,则需要原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3)下图J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从长玻璃管口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将左侧长玻璃管向上提起一段后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该装置在操作上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若从B~H中选择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组合,也能具有同样的优点。

(4)上图I装置的Y型试管内装有制取CO2的药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操作来制得CO2,该装置______(填“有”或“没有”)J装置的操作优点。

29.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示意图如下)进行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该反应充气原理是:

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1)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探究一:

液体包内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2)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该溶液呈________性。

探究二:

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2)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盐酸(装置如图),记录如下表:

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a=_______;V1_____(填“>”“<”或“=”)V2。

(分析并得出结论)

如何从上表中获取证据并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

“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

C、CO、Na2O、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记录

序号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浓盐酸

A中产生大量气泡E中出现浑浊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

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G中产生黑色沉淀

反应产物一定有____和______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产物还有___

 

(2)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_____________。

②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___。

③检验第4种反应产物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

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据分析:

若在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8.8g二氧化碳参加反应,则最少需要含杂质2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

31.在甲、乙两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

某化学研究性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三种猜想:

A.只有CO2B.只有COC.CO和O2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

①装置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E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小芳同学认为乙容器中气体的成分除了小红同学对甲容器气体可能的成分猜想外,还可能是CO2和O2,于是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

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图像可知,因Ba(OH)2可与H2SO4反应产生不溶于酸的BaSO4沉淀,而刚开始加入Ba(OH)2溶液时,并未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无H2SO4。

继续加入Ba(OH)2溶液又会产生沉淀,这是因为Ba(OH)2消耗掉溶液中的HCl后,又与MgCl2反应产生了Mg(OH)2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有HCl、MgCl2,MgCl2可与NaOH反应,NaOH也能与HC1反应,因此溶液中一定无NaOH。

故选C。

2.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除去物质中的杂质,要根据主要物质和杂质的性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试剂,既要除去杂质,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除杂的原则

【详解】

A、Cu(NO3)2溶液中有杂质AgNO3,加过量铜粉,AgNO3能与过量的铜粉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选项A正确;

B、KCl溶液中有杂质CaCl2,加适量Na2CO3溶液,CaCl2能与适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钾不与Na2CO3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选项B不正确;

C、Fe中有杂质Zn,加足量稀盐酸,锌、铁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反应掉,选项C不正确;

D、CO中有杂质CO2,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反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3.D

解析:

D

【解析】

解:

①根据题意,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王水”溶解黄金的过程中有新物质HAuCl4(四氯合金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②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比氢稳定;③氢元素显+1,氯元素显-1,设金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HAuCl4中金元素的化合价:

(+1)+x+(-1)×4=0,则x=+3;④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置于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否则会污染试剂;⑤根据题意,“王水”能溶解黄金这样的活动性稳定的金属,也能溶解铁,“王水”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①③说法正确;故选D。

4.D

解析:

D

【解析】

A、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铁和硝酸镁不反应,每56份质量的铁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减小,图像中表示溶液的质量增大,错误;B、向pH=2的盐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酸性减弱,pH值增大,但不会大于7,错误;C、向一定量的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生成的氢氧化铜会与溶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等盐酸完全反应后,才出现氢氧化铜沉淀,与图像不符,错误;D、向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滴加同浓度的稀硫酸,横坐标是硫酸质量,在硫酸量不足是产生氢气多少跟硫酸质量有关,硫酸加入到一定质量时铁反应完,最终镁产生氢气质量大,与图像相符,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

5.D

解析:

D

【解析】

A、分别加少量水溶解时,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吸热的是硝酸铵,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时,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加入足量的锌粉,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铜得到硫酸锌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时,氢氧化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除去氢氧化钾的同时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钾,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

6.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酸的通性主要有①跟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②跟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③跟金属氧化物反应;④跟某些盐反应;⑤跟碱起中和反应;分析图示的物质种类可知X是盐类物质,说法正确;

B、依据置换、复分解两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可知镁与硫酸的反应是置换反应,酸与碱、盐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说法正确;

C、依据酸的共性可知金属与硫酸、碱与硫酸、盐与硫酸、金属氧化物与硫酸都可生成盐类物质,所以图中能生成盐的反应包括②③④⑤,说法正确;

D、依据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可知氯化钡和硫酸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但氯化钡和氢氧化钙不能反应,说法错误;

故选:

D。

7.B

解析:

B

【解析】

A、酚酞试液遇盐酸和氯化钠溶液都不变色,不能区分,不符合题意;B、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硝酸钾和氯化钡不反应,无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