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32种质量问题分析及预控措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501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砌体工程32种质量问题分析及预控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砌体工程32种质量问题分析及预控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砌体工程32种质量问题分析及预控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砌体工程32种质量问题分析及预控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砌体工程32种质量问题分析及预控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砌体工程32种质量问题分析及预控措施.docx

《砌体工程32种质量问题分析及预控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工程32种质量问题分析及预控措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砌体工程32种质量问题分析及预控措施.docx

砌体工程32种质量问题分析及预控措施

砌体工程32种质量问题分析及预控措施

存在问题1

(1)加气块(或其它砖块)砌筑面应提前两天适量浇水湿润。

(2)加气块缺棱掉角。

原因分析:

(1)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偷工。

(2)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墙体砌筑过程前,未就对砌筑面浇水湿润要求进行跟踪检查,默认施工人员的错误做法。

(3)加气块未采用专用机械切割,随意切割加气块。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加强技术交底力度。

(2)从考虑墙体砂浆饱满度及粘结强度(砂浆失水过早)的要求,应要求施工人员对砖材砌筑面提前两天适量浇水湿润,项目工程部、监理应跟踪检查验收。

(3)加气块加工应采用专用机械切割,不得人工随意切割砌块。

(4)对未提前浇水湿润块材而已砌筑的墙体,应做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2

砖混结构承重墙体过梁下砌体干砖搁置(灰缝内没有砂浆)

原因分析:

(1)技术交底不到位,砖混结构承重墙体砌筑过程中未设皮数杆,标高控制不到位。

(2)泥工砌筑墙体至设计标高时收头不到位。

(3)支设模板时,木工草率处理。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加强技术交底力度,砌体应采用“三一”砌筑法砌筑。

承重墙顶皮砖应用丁砖砌筑。

(2)确保灰缝内砂浆饱满度,不得出现干砖直接堆置现象。

若有此现象,则应要求施工单位在干砌位置做补强处理(且有补救措施,并经设计认可)或做返工处理。

(3)工程部、监理应加强对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和事后的专项验收力度。

存在问题3

(1)构造柱钢筋搭接长度不足甚至无搭接长度,且绑扎区域箍筋未加密设置。

(2)构造柱钢筋植筋过少(不足4根)。

原因分析:

(1)技术交底不到位,钢筋工质量意识淡薄。

(2)构造柱钢筋下料长度过短、少设或者说偷工减料,造成构造柱钢筋搭接长度不足,绑扎接头箍筋未加密。

(3)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加强技术交底力度,提高作业人员质量意识,杜绝偷工减料现象。

(2)构造柱钢筋接头应按照“不小于35d且500”的规范规定设置,钢筋下料应考虑搭接长度,若采取搭接焊,则单面焊应不小于10d(双面焊应不小于5d),若采用绑扎连接,则应按50%接头错开率的1.4la绑扎长度(有抗震要求的,绑扎长度则应不小于1.4lae)。

(3)对已出现绑扎长度不足的构造柱钢筋则应做返工处理。

(4)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跟踪检查、专项验收,应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4

(1)相邻墙体砌筑交接部位留凹槎(阴槎)。

(2)未设拉结筋。

原因分析:

(1)技术交底不到位,砌筑施工人员不熟悉操作规范要求,操作技能差,施工较为随意。

(2)施工人员偷工减料(留槎处拉接筋未设)。

(3)施工过程中,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加强技术交底,特别要重点强调相邻墙体不能同时砌筑时留槎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2)按照规范要求,相邻墙体交接处、外墙转角处是不允许留直槎,应留斜槎,且斜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得小于砌筑高度的2/3。

(3)对相邻墙体交接位置不能同时砌筑留“凹槎”的且拉接筋未设严重违规现象,必须作返工处理。

(4)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应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5

(1)墙顶砖搁置角度不规范(未在45度~60度范围内)。

(2)顶砖砌筑灰缝内砂浆不饱满。

原因分析:

(1)施工单位对砌筑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不到位,操作工人对墙顶砖砌筑要求不了解,随意砌筑。

(2)施工人员在墙体砌筑时未设皮数杆,水平灰缝厚度控制不均匀,造成墙顶与梁底间距过大(或过小)。

(3)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工作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

(1)施工单位应加强技术交底力度,并应在大面积墙体砌筑前先做样板墙。

(2)每一墙体砌筑前,应按墙顶砖搁置45度~60度计算皮数并设置皮数杆。

(3)墙体砌筑过程中,应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墙体灰缝(特别是水平灰缝)厚度要均匀。

(4)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应认真落实。

(5)对墙顶砖搁置角度有误,且灰缝内砂浆不饱满的墙体,应要求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6

(1)施工洞口砌体拉结筋未设。

(2)洞顶未设混凝土过梁(用模板野蛮处理)。

(3)在墙角转角处留槎,且拉接筋少设。

原因分析:

(1)技术交底不到位,砌筑操作人员操作技能和经验差,现场施工较为随意,质量意识不够。

(2)操作工人对墙体砌筑临时间断处(施工洞口砌体)的要求不了解或者说偷工减料。

(3)项目工程部、监理也未对施工洞口留设情况进行必要的跟踪检查,督促整改力度不够。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加强墙体砌筑临时间断处的技术交底力度。

(2)按照规范要求,在墙体砌筑临时间断处,必须按间距不大于50cm要求设置拉接筋,且拉接筋两端应做90°弯钩,埋入墙体内长度不得小于50cm(对有抗震要求的单体,埋置长度不应小于1m)。

(3)大于30cm的洞口顶部应设过梁。

(4)大转角严禁留槎,必须同时砌筑。

(5)工程部、监理应在墙体砌筑留设洞口时按上述要求做专项检查,对未设钢筋混凝土过梁的,应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7

(1)构造柱位置砌体未留马牙槎。

(2)构造柱位置设置不当。

(3)洞口边不应用加气块砌筑(应采用混凝土柱)。

原因分析:

(1)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在墙体砌筑前,未就构造柱位置留槎的具体要求作技术交底。

(2)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差,不知道墙体在构造柱位置应留马牙槎的要求。

(3)未认真审图或未及时向设计提出构造柱合适位置(盲目按图施工)。

(4)工程部、监理在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加强技术交底力度,特别是构造柱位置的砌体砌筑要求。

(2)所有砖块墙体在构造柱位置均留按照规范要求留设马牙槎,且凸槎最底下一皮砖应砍45°斜角,避免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死角而造成空洞。

(3)对已出现构造柱位置未留马牙槎的砌体位置,应要求施工人员凿出马牙槎或做返工处理。

(4)窗边部位砌体,应改为混凝土柱与相邻的构造柱一起浇筑。

(5)工程部、监理应加强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应及时制止并责令整改到位。

存在问题8

(1)植在剪力墙或柱上的墙体拉接筋端部未做90°弯钩。

(2)墙体拉接筋少设(仅有1根)。

(3)接接筋植入柱(或剪力墙)内深度不足。

原因分析:

(1)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现场操作较为随意,偷工减料。

(2)拉接筋下料制作不规范,操作人员不了解端部应做90°弯钩的规范要求。

(3)施工单位未组织“三检”,工程部、监理对拉接筋隐蔽验收不到位或未组织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加强墙体砌筑拉接筋设置要求的技术交底力度,杜绝偷工减料现象。

(2)根据规范要求,墙体所有拉接筋端部均应做90°弯钩,墙厚12cm和24cm墙均应设置拉接筋2根,超过24cm厚的墙体每12cm应再加设一道拉接筋。

(3)对已出现拉接筋端部未做弯钩的、拉接筋少设的墙体,则须作加固、加设或返工处理。

(4)工程部、监理应加强对墙体拉接筋设置专项隐蔽验收的工作力度。

存在问题9

洞口顶部钢筋砖过梁设置方法错误(仅搁置钢筋)。

原因分析:

(1)施工单位对钢筋砖过梁的设置方法和要求的技术交底不到位。

(2)施工作业人员根本不知道如何设置钢筋砖过梁,或者说偷工减料。

(3)施工单位自检不到位,工程部、监理对一些小洞口的过梁设置的检查验收流于形式,监控不力。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加强对墙体砌筑洞口顶部设置钢筋砖过梁方法和要求的技术交底力度。

(2)根据砌体规范要求,对一些洞口宽度小于900的小洞口可设置钢筋砖过梁,具体做法为:

支设支承模板,先在模板上铺2~3cm的1:

2水泥砂浆,再将钢筋压入砂浆中,且钢筋砖过梁上30~50cm范围内的砌体也应用与钢筋砖过梁同标号的1:

2水泥砂浆砌筑,在其上砌体砂浆强度达到50%时方可拆除钢筋砖过梁的支承模板。

(3)对已出现直接搁置钢筋的洞口,则可考虑现浇混凝土过梁或作返工处理。

(4)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应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10

(1)相邻墙体交接处无接槎(留直缝)

(2)墙体与混凝土柱间竖向灰缝内砂浆不饱满,甚至有透明缝。

原因分析:

(1)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差,现场作业较为随意。

(2)相邻砌体交接处墙体未能同时砌筑,且先砌墙体未留设出接槎。

(3)墙体与混凝土柱交接处缝隙过宽且处理方式不当,砂浆填嵌不饱满。

(4)工程部、监理对墙体砌筑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指出并制止违规操作。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加强相邻墙体砌筑留槎、墙体与混凝土柱间隙处理的技术交底力度。

(2)根据规范要求,相邻必须同时砌筑,若实在不能同时砌筑时必须按照要求留有接槎,且墙体转角处和相邻墙体交接处墙体临时间断处还必须留斜槎,斜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得小于所砌墙体高度的1/2。

(3)严格控制墙体与混凝土柱、剪力墙的间隙宽度(一般为1~2cm),应采用高标号砂浆堵塞密实。

(4)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和专项验收,要认真落实。

(5)对出现相邻墙体无接槎的墙体,则必须要求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11

(1)砖块材质差(不规则)。

(2)墙体砌筑竖缝内砂浆不饱满,有瞎缝、假缝。

(3)洞口砌体封堵不规范:

水平灰缝不平直、搭砌长度小于砖长的1/3(甚至局部通缝)。

原因分析:

(1)对墙体砌筑灰缝内砂浆饱满度、洞口封堵的技术要求交底不到位。

(2)进场砖块质量把关不严或者说未进行检查验收。

(3)施工操作工人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差,不了解砌体规范的技术要求,现场施工没有责任心,偷工减料。

(4)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管理人员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或未进行跟踪检查。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加强技术交底力度,对操作技能差的作业人员应经岗前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2)严把材料关,对进场砖块尺寸、外观质量应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砖块应清除出场。

(3)对墙体灰缝砂浆饱满度,规范中对不同材料、不同位置的水平、竖向灰缝都明确了要求,特别是对砖混结构的承重墙墙体,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应作重点跟踪检查。

(4)对已出现瞎缝、假缝、透明缝较多的质量较差的墙体,则必须要求作返工处理,采用“三一”砌法砌筑。

(5)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必须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12

(1)墙体灰缝内砂浆饱满度不足。

(2)竖向灰缝宽度过大。

(3)砖块未提前两天浇水湿润,干砖上墙。

原因分析:

(1)对砖块应提前浇水湿润、砂浆饱满度、灰缝宽度的控制要求技术交底不到位。

(2)操作工人技能和质量意识差,墙体砌筑时砂浆挤柔、压实不到位,灰缝宽度控制不均匀,施工较为随意,偷工减料。

(3)砂浆配比不合理,和易性差;

(4)工程部、监理事中跟踪检查工作不到位,对违规操作没有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墙体砌筑前,应切实做好对施工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提高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

(2)墙体放样和砖模数应计算准确,大面积施工前先做样板墙。

(3)砌筑过程中,应要求作业人员挂线控制好灰缝厚度和砂浆饱满度,特别是砖混结构的承重墙体,应要求采用三一”砌砖法。

(4)砌筑砂浆要严格按配合比拌制,且控制好拌和时间不得少于2min(掺外加剂的不得少于3min)。

(5)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对灰缝厚度和砂浆饱满度进行检查,对较差墙体,应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13

(1)墙体转角处砌体未同时砌筑。

(2)灰缝宽度过大。

原因分析:

(1)关于墙体砌筑留槎、灰缝宽度要求的技术交底不到位。

(2)施工操作工人操作技能较差,在墙体转角处或相邻墙体处不得留直槎。

(3)墙体砌筑灰缝宽度控制较为随意,未事先进行摆砖计算砖模数。

(4)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的事中跟踪检查工作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

(1)要切实加强墙体砌筑的技术交底力度。

(2)墙体砌筑前,应先做样板墙,墙体放样和砖模数应计算准确,在砌筑过程中,应要求操作人员挂线控制好灰缝宽度,特别是砖混结构的承重墙体,工程部、监理应重点作跟踪检查。

(3)对灰缝宽度过大或不均匀,控制随意的较差墙体,则应要求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14

(1)洞口顶部混凝土过梁出现裂缝甚至断裂。

(2)过梁构件端部破损。

原因分析:

(1)对过梁的预制和安装的技术交底不到位。

(2)预制过梁施工人员偷工减料造成过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足。

(3)过梁预制后在强度未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就安装。

(4)过梁厚度不足。

(5)施工单位对过梁构件质量未进行自检,工程部、监理跟踪检查也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应切实加强对过梁的预制和安装的技术交底的力度,提高操作人员质量意识,坚决杜绝偷工减料现象。

(2)过梁的预制和安装,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基础上,由工程部、监理应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构件禁止使用。

(3)必须控制好预制过梁的混凝土标号,特别对现场自拌混凝土的,必须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现场拌制。

(4)根据洞口宽度确定符合规范要求的过梁厚度(最小厚度不得小于8cm,当洞口宽度为100cm及其以下时,洞顶混凝土过梁厚度不得小于8cm,当100cm<洞口宽度≤150cm时厚度不得小于12cm;当150cm<洞口宽度≤210cm时厚度不得小于18cm;当210cm<洞口宽度≤300cm时厚度不得小于20cm)。

(5)预制混凝土过梁在安装使用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否则不得提前使用过梁。

(6)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必须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15

(1)墙体采取零星碎块集中砌筑。

(2)砌块搭砌长度不足,且局部通缝。

原因分析:

(1)施工单位对墙体质量重视程度不够,对操作工人技术交底不到位。

(2)不合理强调零碎砌块的集中使用:

裁割下来的零星块材在整个大面墙体砌筑中同时使用,造成砌体搭砌长度不足且局部通缝。

(3)工程部、监理对墙体砌筑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发现通缝问题未及时指出并制止。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加强对操作工人技术交底的力度,要合理利用零星砌块进行墙体砌筑,前提是砌体的搭砌长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2)根据规范要求:

墙体砌筑的搭砌长度不应小于1/3砖长且9cm。

(3)工程部、监理应认真落实墙体砌筑过程中的跟踪检查,发现违规施工应及时制止并督促整改到位。

(4)对有此现象的墙体,则应要求施工单位拆除重砌处理。

存在问题16

墙体内通缝。

原因分析:

(1)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不到位。

(2)施工人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差,墙体砌筑组砌方式有误,造成内缝缝。

(3)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墙体砌筑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切实加强对操作工人技术交底的力度,特别是一些组砌较为困难的小型砖垛(如:

砖柱)的组砌方式,应做必要的技术交底和指导(特别是对一些操作技能差或不熟练的施工人员)。

(2)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合格,上岗前应做样板墙。

(3)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认真做好过程跟踪检查。

(4)对已出现有内通缝的墙体,则必须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17

(1)洞口顶部过梁厚度及搁置长度严重不足。

(2)过梁上部零星砌体砌筑不规范:

斜砌角度非45°~60°、砂浆饱满度不足。

原因分析:

(1)过梁的预制、安装和零星砌体组砌的技术交底不到位,对过梁厚度不足引起的门洞下挠、裂缝等质量缺陷不重视。

(2)操作人员对规范中过梁厚度及搁置长度的要求不熟悉甚至可以说根本就不了解。

(3)偷工减料。

(4)施工单位未“三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加强对过梁预制、安装和零星砌体组砌的技术交底力度。

(2)按照规范要求,当洞口宽度为100cm及其以下时,洞顶混凝土过梁厚度不得小于8cm,当100cm<洞口宽度≤150cm时厚度不得小于12cm;当150cm<洞口宽度≤210cm时厚度不得小于15cm;当210cm<洞口宽度≤300cm时厚度不得小于20cm。

(3)施工单位对过梁预制安装及其上零星砌体的组砌应认真组织“三检”,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也应认真落实。

(4)对已出现厚度、搁置长度不足的混凝土过梁,应要求施工单位作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18

(1)构造柱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空洞且露筋。

(2)过梁上部(较小空间)未与结构梁一起浇筑。

(3)墙顶砖斜砌角度非45°~60°,灰缝内砂浆不饱满。

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未认真审图,技术交底不到位,未能考虑到过梁上部较小空间砌体与过梁一起现浇。

(2)构造柱混凝土浇筑时,操作工人振捣不到位,未分次下料分次振捣,马牙槎最底一皮砌块未砍出斜角,造成构造柱混凝土特别是墙体马牙槎位置混凝土出现空洞。

(3)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对出现空洞且露筋的构造柱未督促采取措施处理。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墙体砌筑前应认真审图,对过梁上部有较小空间砌体的,则应确定与过梁一起现浇。

(2)在墙体砌筑留设马牙槎时,就设在马牙槎凸槎最底一皮砖砍出个45度斜角,以避免构造柱混凝土浇捣时出现“死角”。

(3)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应分次下料分次振捣,应要求施工人员选用小型插入式振捣棒对构造柱混凝土进行振捣(注意不要将振捣棒搁置在构造柱模板外或相邻墙体位置振捣,以免破坏墙体)。

(4)对出现孔洞的构造柱混凝土,则应作整修处理,对出现更为严重的断柱情况,则必须对构造柱混凝土作返工处理。

(5)工程部、监理应加强过程跟踪检查验收的工作力度,发现此类情况时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处理。

存在问题19

窗台混凝土未伸入两侧砌体内一砖长度。

原因分析:

(1)关于窗台系梁浇筑的技术交底不到位,对窗周边防渗漏的防治意识不够或者说施工单位根本没有考虑到窗框四周的防渗漏要求。

(2)施工操作人员在墙体砌筑时,未考虑留出一砖长度给窗台伸入或者根本没有留出窗台混凝土的浇筑位置。

(3)工程部、监理的跟踪检查工作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加强技术交底力度,提高操作人员防门窗周边渗漏的质量意识。

(2)窗洞位置砌体砌筑时,应首先要控制好窗洞尺寸,事先就要留出厚度不小于8cm、长度应伸至两侧砌体内不小于240mm(水泥空心砖砌体500mm)的窗台系梁位置。

(3)对窗台系梁的尺寸和伸入两侧砌体内的长度,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检查验收,应认真落实。

存在问题20

小于24cm门(窗)垛未植筋浇筑混凝土。

原因分析:

(1)设计对小于24cm门(窗)垛未在结构总说明中明确具体做法。

(2)施工单位未认真审图,未按照设计结构总说明中关于小于24cm门(窗)垛的具体要求进行技术交底。

(3)偷工减料,未从门框固定的牢固性和今后门扇开关所产生的冲击力影响考虑并设置构造柱。

(4)项目工程部、监理跟踪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在图纸会审时,若发现有小于24cm门(窗)垛而设计又未明确用混凝土浇筑的,应及时向设计人员提出。

(2)切实做好对操作工人技术交底,杜绝偷工减料现象。

(3)工程部、监理在对砌体施工过程中应认真做好跟踪检查,发现有小于24cm门(窗)垛时,应向施工人员提出植筋浇筑混凝土的要求,并监督落实。

存在问题21

填充墙体砌筑一次到顶,未留墙体沉降周期或者不足规范要求的7天。

原因分析:

(1)技术交底不到位。

(2)施工人员不了解填充墙砌筑规范中关于墙顶砖砌筑要求,或者说有惰性,偷工,有不想再搭支承架砌筑墙顶砖的错误想法所造成。

(3)施工过程中,项目工程部、监理未及时跟踪检查和制止违规施工。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墙体砌筑施工前,就墙顶砖砌筑时间要求,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人员作出具体要求技术交底,消除操作人员的偷工做法。

(2)根据规范要求沉降周期应不少于7天,而按照防裂缝质量通病的要求,则宜按照不少于14天去控制。

(3)工程部、监理应加强填充墙体砌筑的过程跟踪检查力度。

(4)对发现填充墙体一次性砌筑到顶或者沉降周期不足规范要求的7天的,则应要及时制止并责令施工单位将已砌筑好的墙顶砖拆除,直至满足沉降周期要求后再砌筑。

存在问题22

(1)露(阳)台主墙砌体底部未做混凝土翻边。

(2)卫生间墙体底部未做混凝土翻边。

(3)落差屋面与主墙交接位置主墙砌体底部未做混凝土翻边。

原因分析:

(1)施工单位对防渗漏的重视程度不够,墙体砌筑前对卫生间、阳(露)台、落差屋面位置的主墙砌体砌筑技术交底不到位。

(2)操作人员对卫生间、阳(露)台、落差屋面位置的主墙砌体砌筑要求不了解或者说偷工减料。

(3)工程部、监理在施工过程中的过程跟踪检查、专项验收不到位或者说没有做跟踪检查验收。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应认真审图,若设计没有明确卫生间、阳(露)台、落差屋面位置的砌体底部应做混凝土翻边要求时,应在图纸会审时向设计提出并做出更改。

(2)墙体砌筑应特别要注意有防水要求部位的构造要求,即使设计未能明确也应按照有关规范要求执行。

(3)对有防水要求部位却未做混凝土翻边的墙体,则可在防水层施工时增加一道或对墙体做返工处理。

(4)工程部、监理从防渗漏质量通病的考虑,应对卫生间、阳(露)台、落差屋面位置的墙体砌筑全过程,做重点跟踪检查验收。

存在问题23

门窗洞口砌体未留设水泥砖,影响后续门窗框固定的牢固性、稳定性。

原因分析:

(1)技术交底不到位,操作人员操作经验较差,前道工序施工人员未考虑后道工序的施工要求。

(2)门窗施工单位班组(或单位)也未向泥工班组提出留设出门窗固定要求的事前交底。

(3)施工单位“三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过程跟踪检查不到位,工序验收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切实加强技术交底的力度,且应通知其它班组(特别是门窗施工班组)一同对墙体砌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墙体砌筑过程中的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工序过程跟踪检查要到位,发现不符门窗固定要求的门窗洞口砌体,应及时指出并责令整改。

(3)对已出现未留设水泥砖的门窗洞口,在门窗施工时严禁用射钉直接固定在砌块(特别空心砌块)上,应采用长脚螺栓(胀塞)固定,或对门窗洞口砌体做返工处理。

存在问题24

使用断裂的蒸压加气块、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等块材砌筑墙体。

原因分析:

(1)技术交底不到位。

(2)块材在搬运、堆放时措施不当,造成断裂,且在未采取任何有效处理措施的情况下,直接将断裂砌块拼接在一起作为整砖砌筑。

(3)操作人员对使用断裂砌块砌筑给墙体质量造成的影响认识不足。

(4)施工单位自检和工程部、监理的跟踪检查不到位。

预控措施或方法:

(1)加强墙体砌筑的技术交底力度,应在交底时明确不得将断裂砌块直接拼接一起作为整砖砌筑的错误做法。

(2)工程部、监理、施工单位对进场材料感观质量要进行检查验收,运输和搬运过程中要采取妥善保护措施,对已破损和断裂的块材,应先捡出,可在砖垛处砌筑时使用。

(3)墙体砌筑过程中,工程部、监理以及施工单位均应认真落实过程跟踪检查,发现有使用断裂砌块砌筑现象时,应及时制止。

存在问题25

施工洞口砌体补砌不规范:

(1)部分砖块搁置方式错误。

(2)造成搭砌长度不足1/3砖长且有通缝现象。

(3)未做抹灰界面处理,粉刷层未留出接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