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446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97 大小:12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宣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宣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宣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7页
宣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7页
宣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宣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宣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1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宣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宣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宣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0年)

 

规划文本

 

宣威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四月

 

表F.1宣威市上级下达指标表

表F.2宣威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表F.3宣威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表F.4宣威市各乡(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表F.5宣威市耕地保有量情况表

表F.6宣威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表F.7宣威市各乡(镇)规划控制指标表

表F.8宣威市各乡(镇)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

表F.9宣威市建设用地管制区面积表

表F.10宣威市基本农田“多划后占”建设项目表

表F.11宣威市各类用地指标平衡表

 

前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作用的重要前提,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据,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一项基本手段,也是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确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协调和合理安排各区域、各行业及各类用地,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加强土地利用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指导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下级规划)编制,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曲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上级规划)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结合《宣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际规划情况,并按照省政府52次常务会议、省政府59次常务会议、省政府大理现场会议等会议以及《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1〕185号)文件、《云南省调整完善城乡发展思路加强坝区耕地保护完善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试点工作方案》、《云南省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科学发展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方案》(云国土资〔2011〕302号)文件、《云南省完善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技术指南》(试行)等相关文件要求,制定《宣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是指导全市土地利用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和落实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依据。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土地利用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

一、规划目的

1、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用途管制,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2、严格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妥善处理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3、统筹区域发展,合理安排各业用地,围绕促进全市各区域合理分工协作和协调发展的目标,与区域经济、产业和人口发展战略相适应,合理划分土地用途区,制定土地分区管制措施;

4、围绕生态建设,建立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土地利用模式;

5、按照保护坝区耕地,建立山地城镇和“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总体要求,调整坝区规划基本农田规模、坝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山地综合开发利用,建设山地城镇,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实现优质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山地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国土空间布局更加科学的目标。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条例》;

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6、《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

8、《国土资源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基数转换与各类用地布局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10号);

9、《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

11、《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各地类用地布局成果图件及电子数据编制要求的通知》(云国土资〔2009〕163号);

12、《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云政法〔2011〕185号)文件;

13、《云南省调整完善城乡发展思路加强坝区耕地保护完善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试点工作方案》;

14、《云南省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科学发展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方案》(云国土资〔2011〕302号)文件;

15、《云南省完善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技术指南》(试行);

16、《云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7、《曲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8、《宣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

19、《宣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0、《宣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1、《宣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送审稿);

22、《云南省宣威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送审稿);

23、《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4—2010);

24、《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5—2010);

25、《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7—2010);

26、《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1028—2010);

2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28、其他相关法规、条例和规划。

三、规划任务

1、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任务,协调上下级规划;

2、研究制定土地利用的方针和目标,确定各类农用地、建设用地的调控指标;

3、统筹安排县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与主要用地规模;

4、划定土地用途区,落实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明确管制规则;

5、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范围和重点区域;

6、分解下达乡(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7、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四、规划范围和期限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宣威市行政辖区范围内全部土地,总面积为605273.78公顷。

2、规划期限

以2009年为规划基期年,2015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五、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全面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进一步加强坝区优质耕地保护,提高基本农田质量,推进山地城镇建设,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坝区优质耕地有效保护和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有机统一,走集约型、多样化、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桥头堡”建设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2、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土地利用为全局,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速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3、在“全面保护自然环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生物资源,为国家和人类造福”的建设方针下,保护珠江源水源区涵养林和发育于喀斯特地貌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国土综合整治,促进可持续发展,参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

4、抓住生态敏感与经济落后的主要矛盾,不断提高宣威市的城市竞争力与综合实力,稳步推进全市的城镇化进程;

5、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远期与近期的关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全面提高土地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切实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

六、规划原则

1、保护与控制:

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2、保护与保育:

坚持将保护优质耕地资源、保育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3、严格保护坝区优质耕地:

坚持耕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加强坝区耕地保护;提高坝区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比例,提高全市基本农田中坝区耕地的比例。

4、保障与调控:

坚持将保障城市化发展、提高城乡生活水平作为规划的重点,调控结构与指标,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5、切实推进山地综合开发:

拓展发展空间,积极推进城镇建设和工业建设向山地发展。

在地质条件允许的地区,尽量使用低山缓坡土地建设山地城镇,提高规划建设用地中山地、缓坡、丘陵的比例。

6、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项目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7、优化整合与高效集约利用:

坚持将消化存量土地、整合建设用地布局、提高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作为规划的关键。

8、理性发展与增长:

因地制宜,发挥特色,量力而行,加快发展。

9、部门衔接与公众参与:

与相关部门规划充分协调衔接,公众参与和政府决策相结合。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宣威市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辖区

宣威市地处云南省、曲靖市两级行政区域的东北部,也是云、贵两省的结合部,位于东经103°35′30″~104°40′50″、北纬25°53′30″~26°44′50″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02km,南北最大纵距91km。

东与贵州省盘县接壤,南与富源县、沾益县相连,西与会泽县隔牛栏江相望,北与贵州省威宁县、水城县山水相依,总面积605273.78公顷。

市区距曲靖市政府驻地102km,距省会昆明240km。

宣威市在曲靖市的位置图见图1-1。

2009年末,宣威市辖区有宛水、西宁、双龙、虹桥、来宾、倘塘、田坝、板桥、羊场、格宜、龙场、海岱、落水、务德、龙潭、宝山、东山、热水、得禄、普立、西泽、杨柳、双河、乐丰、文兴、阿都26个乡(镇)街道331个村委会、25个社区。

图1-1宣威市在曲靖市的位置图

二、自然概况

宣威地处云南高原东北部,为云南高原向贵州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境内最高点为东山主峰滑石板,海拔2868m,最低点为清水河与木冬河交汇处的腊龙岔河,海拔920m,相对高差1948m。

横亘市境内的山脉属乌蒙山系,分两支穿境而过。

西部和中北部为乌蒙山的中列山系,呈东北—西南走向;岭脊海拔一般在2300~2400m;除黎山少数地段相对高差较大外,多数地段具有较齐的山峰线和较平缓的山顶面,属地形坡度小(l5~25°),相对高差不大(200~300m)的浅切割山地;这一岭脊构成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东部为乌蒙山东列山系,海拔一般在2500m以上,最高峰2868m,岭脊高程变化稍大,相对高差500~700m;多属中切割山地,山体大部分由碳酸盐岩构成,下部陡峭,坡度30-35°。

两列山岭之间是一块略向东南倾斜的高原面,其上形成了较多的小盆地,如宛水、西宁、双龙、虹桥四个居委会、板桥、落水、述迤、迤谷、格宜、宝山等坝子。

东山以东为云南高原向贵州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受北盘江上游支流的切割。

西部高原面被牛栏江及支流分割下切,沿岸多高山峡谷,山体坡度大,而山顶较平缓,分布有一些断陷湖盆和溶蚀湖盆,较大的有关营、窑上、响宗、海得等海子。

境内河流以老官营梁子、分水岭、公鸡山岭脊为界,分属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主干流有西南的小江属长江水系,北、东北的可渡河及南、东南的革香河属珠江水系。

天然河川径流量24亿m3。

辖区高山深谷纵横交错,海拔高差大,夏秋和冬春分别受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团影响,形成北亚热带、中温带多种气候带并契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

其主要特点是: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较小,日温差大,四季不分明;冬春干旱,夏秋湿润,降水集中,干湿分明,年变率大;光照充足,低温偏低,区域差异大。

平均气温13.3℃,最高年均温14.1℃,最低年均温12.7℃,年际相差1.4℃。

极端最高气温33.9℃,极端最低气温-14.9℃。

据观测统计宣威年均日照2018.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7%。

日照最多为2369.1h,最少为1805.1h,极差564h。

宣威境内海拔高差1900m,土壤类型沿一定海拔高程呈垂直带分布。

东部处于云南高原向贵州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接近贵州高原气候型,西部则属云南高原气候特征。

东山西坡海拔2100~2400m之间为山地红壤,东山西坡海拔2400~2600m之间为红棕壤,2600m以上为棕壤,此地带干湿分明。

见水海梁子东坡海拔1300-1500m间为红壤,1500~2250m间为黄红壤,2250~2450m间为黄棕壤,2450m以上为棕壤,此地带阴湿多雾。

宣威市土壤具有热带、温带土壤的特点。

土壤类型共有8个土类、19个亚类、36个土属、75个土种。

全市红壤面积最多,占土壤有效面积的80.58%,沼泽土类面积最少,占土壤有效面积的0.03%。

三、社会经济概况

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1458970人,其中农业人口1314779人,占总人口的90.12%,非农业人口144191人,占总人口的9.88%,少数民族94232人,占总人口的7%。

男性人口771354人,占总人口的52.87%,女性人口687616人,占总人口的47.13%;男女比例为113.6:

100,年内,宣威市人口出生人数16122人,人口出生率为11‰,死亡人数为6594人,死亡率为4.52‰,人口自然增长率6.48‰,人口密度为241人/km2。

近年,宣威市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突出改革开发、基础设施、科教兴市、民营经济四个重点,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着力培育和壮大烤烟、能源、化工、特色农产品加工、建筑建材五大支柱产业,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市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2009年未,宣威全年实现市内生产总值6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

第一产业产值27.8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产值55.9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产值40.3亿元,增长14%。

一、二、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8:

47.1:

30.1调整为22.4:

45.1:

32.5。

完成财政总收入17.27亿元,比上年增长5.09%。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94亿元,比上年增9.16%。

财政总支出25.86亿元,比上年增长29.09%。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4.58亿元,比上年增长24.18%。

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3亿元,比上年增33.3%。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2%。

贷款余额58.02亿元,比上年增长5.1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40元,比上年增长10.01%,农民人均纯收入3404.26元,比上年增长9.17%。

第九届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比排名第24位,比上年前进2位。

第二节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一、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宣威市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汇总统计,宣威市行政辖区范围内土地总面积605273.78公顷,其中农用地507669.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87%;建设用地22522.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2%;其它土地75082.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41%。

全市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具体见表2-1。

(一)农用地

宣威市农用地总面积为507669.03公顷,其中耕地总面积为195512.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30%;园地总面积为2340.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9%;林地总面积为269271.6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4.49%;牧草地总面积为160.3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3%;其他农用地面积为40383.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67%。

(二)建设用地

宣威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2522.17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18849.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1%,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面积为2522.17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13715.47公顷,采矿用地面积为2611.95公顷,无他独立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3191.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3%;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480.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8%。

(三)其他土地

宣威市其他土地面积为75082.5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为5548.8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2%;自然保留地面积为69533.7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49%。

宣威市土地利用现状详见表1-1。

表1-1宣威市土地利用现状详见表

单位:

公顷、%

土地利用分类

面积

占全面积的比例

土地总面积

605273.78

100.00

农用地

耕地

195512.46

32.30

园地

2340.58

0.39

林地

269271.68

44.49

牧草地

160.38

0.03

其他农用地

40383.93

6.67

农用地合计

507669.03

83.88

建设用地

城镇用地

2522.17

0.41

农村居民点用地

13715.47

2.27

采矿用地

2611.95

0.43

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0.00

0.00

交通水利用地

3191.86

0.53

其他建设用地

480.72

0.08

建设用地合计

22522.17

3.72

其他土地

水域

5548.84

0.92

自然保留地

69533.74

11.49

其他土地合计

75082.58

12.41

二、土地利用特点

(一)土地利用中以农农用地为主,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比重小

宣威市辖区土地面积605273.78公顷,土地利用以农业用地为主,其面积为507669.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87%;建设用地22522.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2%;其它土地75082.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41%。

(二)耕地中旱地多、水田少

全市耕地面积为195512.46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2.30%。

耕地中水田面积为5573.91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85%;水浇地面积为146.56公顷,占耕地面积的0.07%;旱地面积为189791.99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7.08%。

(三)山区面积大、坝区面积小

全市土地总面积为605273.78公顷,其中山区面积为531500.68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7.81%,而坝区面积为73773.1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19%,山坝比例接近9:

1,是典型的山地型县(市)。

(四)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开发难度大

全市其他土地面积为75082.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41%,土地利用率一般。

其他土地以自然保留地、裸土地为主,利用条件差,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难度大。

三、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用地较为粗放

农村建房缺乏集镇建设和农村建设整体性和全局性,没有统一的规划,随意性大,建筑风格也较为混杂,整体景观差,公路修到哪房子就建到哪,出现了所谓的“马路经济”现象,居民点建设违法用地现象时有发生,布局分散、集约化程度低,土地利用率低,用地总量偏大,内部用地结构不合理,内部土地浪费、闲置等现象。

(二)城镇化水平低,中心城区用地紧张

由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限制了城镇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建设用地相对集中在4街道和板桥、来宾2镇,城镇化进程凸显滞后,市区呈现出居住拥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

城市发展空间面临很大的压力,统筹城乡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三)城镇发展与保护坝区相矛盾

宣威市城区、板桥、来宾、落水、热水、羊场、海岱和宝山等较为发展乡镇都处于坝区中,导致建设发展用地与保护坝区用地乡矛盾,严重制约了城镇发展。

(四)土地供需矛盾突出,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比重大

随着宣威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各部门、产业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加剧了用地紧缺状况,各种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其中耕地与其他土地的争用显得尤为突出,表现为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增加、比重上升,其中城镇用地和交通用地占用耕地尤为突出。

(五)土地利用效益仍然较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城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较低,农村建设用地粗放利用的现象尤为明显,造成农业用地与非农业建设用地矛盾逐年加剧,因此,如何提高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在有限的指标下如何合理利用土地,使规划满足宣威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好“吃饭”与“建设”的关系,是全市土地利用与开发保护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六)行业和区域间用地矛盾日益突出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宣威市各类用地需求日益增长,行业间、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土地利用矛盾日益突出,各行业、各部门和各镇的规划用地需求已远远超出宣威市土地资源的总供給能力。

因此,只有协调好土地利用供需之间的矛盾,才能真正增强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

第三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一、面临的机遇

1、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大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一贯高度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97〕11号文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治本之策,特别是新《刑法》中增设了三个土地方面的条款,为贯彻落实土地基本国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法规政策保障;党的“十五”大强调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保护耕地、推进土地整理、开发和土地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2、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为确立和贯彻土地资源持续、集约利用的指导思想提供了重要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将有力地促使土地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宣威市位于“一圈四轴”中的滇中圈、六盘水—攀枝花经济圈、泛珠三角“9+2”经济发展重要区域,珠江源经济发展圈的前沿阵地。

较好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条件为宣威加快对内对外开放、建成为我省“桥头堡”战略中辐射滇东北及黔西南的重要通道提供必要条件。

市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有可能增加耕地保护和土地开发、整治的投入;

4、农业发展特色明显。

宣威市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0%以上,耕地面积292万亩,农业资源特色明显。

农业发展以玉米、马铃薯、种子粮油产业为重点,积极发展蔬菜、水果等,是国家和省重要的烤烟、旱粮、商品猪生产基地,宣威火腿驰名中外。

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宣威市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扶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面临的挑战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阶段与资源瓶颈凸显阶段的不期而遇,进一步加剧了用地矛盾

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生态改善等各方面均将显著增加对土地的需求。

与此同时,宣威市可用于经济发展的建设用地和可用于开发整理的宜农土地后备资源的数量日趋减少,土地供给弹性系数明显降低,土地资源瓶颈尤其是耕地资源瓶颈约束日益增强,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使土地管理的难度显著加大。

2、经济上升时期的投资膨胀压力仍然存在,在土地利用上相应的压力将增大

宣威市正处于经济上升时期,但由于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稳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会维持在较高水平,投资膨胀的压力仍然存在。

投资膨胀将带来用地需求的相应增加,土地管理与耕地保护压力必然增加。

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增加建设用地供给

在推进区域发展中,城市群、经济带的培育,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土地空间上,都需要相应的建设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