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电机的双闭环控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336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5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步电机的双闭环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异步电机的双闭环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异步电机的双闭环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异步电机的双闭环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异步电机的双闭环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异步电机的双闭环控制.docx

《异步电机的双闭环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步电机的双闭环控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异步电机的双闭环控制.docx

异步电机的双闭环控制

 

电机电子系统计算机控制与仿真

 

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电机与电器

学生:

仪轩杏

学号:

1

指导老师:

景明

异步电机的双闭环控制

1引言

矢量控制是目前交流电机的先进控制方式,一般将含有矢量变换的交流电机控制都称之为矢量控制,实际上只有建立在等效直流机模型上,并按转子磁场准确定向的控制,电机才能获得最优的动态性能。

2基本原理

矢量控制的基本思路是以产生相同的旋转磁动势为准则,将异步电机在静止三相坐标系上的定子交流电流通过坐标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直流电流,分别加以控制,以达到直流电机的控制效果。

异步电机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为:

当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按转子磁链定向时,应有

,即得

其中,we为同步转速,wr为转子角频率,ws为转差角速度,Tr为转子时间常数,np为极对数,Rs、Rr为定子、转子电阻,Ls、Lr、Lm为定子、转子电感及定转子之间的互感,p为微分算子,ψr为转子磁链。

3系统原理

带转矩环的转速、磁链闭环矢量控制系统的电气原理如图1所示。

在图1中,主电路采用了电流滞环控制型逆变器。

在控制电路中,在转速环后增加了转矩控制环,转速调节器ASR的输出是转矩调节器ATR的给定Te*,而转矩的反馈信号Te,则通过矢量控制方程计算得到的。

电路中的磁链调节器ApsiR用于对电机定子磁链的控制,并设置了电流变换和磁链观测环节。

ATR和ApriR的输出分别是定子电流的转矩分量ist*和励磁分量ism*。

ist*和ism*经过2r/3s变换后得到三相定子电流的给定值isA*、isB*、isC*,并通过电流滞环控制PWM逆变器控制电机定子的三相电流。

图1带转矩环的转速、磁链闭环矢量控制系统的电气原理

带转矩环的转速、磁链闭环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

其中直流电源、逆变器、电机和电机测量模块组成了模型的主电路,逆变器的驱动信号由带滞环脉冲发生器模块产生。

三个调节器ASR、ATR和ApsiR均是带输出限幅的PI调节器。

转子磁链观测使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磁链模型,函数模块Fcn用于计算转矩,dq0_to_abc模块用于2r/3s的坐标变换。

4仿真模型

图2带转矩环的转速、磁链闭环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图3转速调节器ASR

图4转矩调节器ATR

图5磁链调节器ApsiR

图6按转子磁链定向转子磁链电流模型

图7滞环脉冲发生器

5相关参数

系统参数:

电机参数:

逆变器直流电源205*2=510V

定子绕组自感Ls=Lm+Lis=0.069+0.002=0.071mH

转子绕组自感Lr=Lm+Lir=0.069+0.002=0.071mH

漏磁系数σ=1-Lm2/LsLr=0.056

转子时间常数Tr=Lr/Rr=0.071/0.816=0.087

转速给定值1400

磁链给定值1.5

空载起动,在0.6s时加载60N*m。

调节器参数:

调节器

比例放大倍数

积分放大倍数

积分器限幅

调节器输出限幅

上限

下限

上限

下限

转速调节器ASR

3.8

0.8

80

-80

75

-75

转矩调节器ATR

4.5

12

60

-60

60

-60

磁链调节器ApsiR

1.8

100

15

-15

13

-13

 

6结论与波形分析

从波形中可以看出,在矢量控制下转速上升平稳,加载后略有下载但随即恢复,在0.35s达到给定转速时和0.6s加载时,系统调节器和电流、转矩都有相应的响应。

由于转矩和磁链调节器都是带限幅的PI调节器,在起动中两个调节器都处于饱和限幅状态,因此定子电流的转矩和励磁分量都保持不变,定子电流的给定值也不变,所以在起动过程中定子电流基本保持不变,实现了恒流起动。

在起动阶段,磁场的建立过程比较平滑,磁链呈螺旋形增加,同时电机转矩也不断上升。

从转矩-转速曲线可以看到,系统起动转矩较大。

参考文献

1、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M].:

机械工业,1997.

2、周凯汀,力新.基于MATLAB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及参数进化设计[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1,20

(2):

10-14.

3、威震,于敬玲.基于MATLAB的双闭环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环境[J].计算机仿真,2004,21(11):

42-44.

4、传伟,郭卫.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仿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5,39

(2):

128-1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