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大二附中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24173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交大二附中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上海市交大二附中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上海市交大二附中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上海市交大二附中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上海市交大二附中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交大二附中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海市交大二附中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交大二附中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交大二附中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海市交大二附中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上海市交大二附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PM2.5”颗粒物是造成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其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毫米B.纳米C.微米D.厘米

2.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B.公路上禁止汽车“超速”行驶

C.汽车超载时,要卸下部分货物

D.驾驶员和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

3.几只大小不同的粗瓷碗加一双竹筷子就能奏出各种各样的音乐,如图所示,这就是民间艺术“碗乐”,这是因为这些碗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量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生动体现这一规律的卡通图是下列图中的()

A.

B.

C.

D.

5.上海迪士尼园中建造了一个大面积人工湖,“一池碧波映出一个奇幻世界”是属于光的什么现象()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D.光的直线传播

6.甲、乙两个小车同时间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两小车的速度大小关系及运动6秒后两小车之间的距离s分别为()

A.v甲<v乙,s=1.2米B.v甲>v乙,s=0.6米

C.v甲>v乙,s=4.2米D.v甲=v乙,s=0.6米

7.如图所示,小刘同学站在电子秤上测体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刘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电子秤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电子秤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电子秤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刘受到的重力和电子秤对小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刘受到的重力和小刘对电子秤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8.当烛焰离凸透镜12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凸透镜8厘米时,所成的像()

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9.一重为G的立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对其上表面的中央沿竖直方向施加一个力,该力的大小为F(F<G),则木块所受重力与地面对其支持力的合力F合()

A.可能为零

B.一定小于G,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C.可能大于G,方向可能竖直向下

D.一定等于F,方向可能竖直向上

10.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万州区中心城区实行禁鸣喇叭,请你在下列方法中,选出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二、填空题

11.米/秒和千米/小时都是__的单位,3米/秒表示:

__,如图所示,天鹅和袋鼠,运动得比较快的是__.

12.如图所示,在开门的时候,用手推在A处比推在B处省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有关,在将门推开的过程中,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发生变化,如果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A点,推门和关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有关.

13.2021年5月13日上午11时许,微信圈里广州朋友上传当地出现太阳旁边有一个圈的照片,如图所示,这种自然现象是日光主要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光的__(填“折射”或“反射”)形成围绕太阳呈内红外紫的彩色光环的光现象,也说明太阳光__(填“是”或“不是”)单色光,光的三原色的指红、__蓝三种颜色.

14.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_____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____的.

15.如图所示,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_是法线,反射角为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度.界面的_____边是玻璃.

16.用100牛的水平拉力拉着质量为20千克的箱子在水平地面上以1米/秒的速度左匀速直线运动,箱子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__牛;若箱子以5米/秒的速度在同样的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拉力应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在箱子上再加5千克重物,要使箱子以1米/秒的速度在同样的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拉力应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简答题

18.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

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了爆炸的火光。

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的错误。

四、实验题

19.如图所示,甲、乙为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时间时,一位同学打出的两条纸带中的一段,已知打点计时器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秒.

(1)在甲图中从A点到达F点,所用的时间_____秒,从A点F点的过程中,纸带拉动的快慢情况是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的.

(2)在乙图中A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____从D点到F点所用的时间(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小华同学研究水平掷出物体的落地点远近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先在5米高处将物体P,以速度v1水平掷出,落地点在甲处,如图(a)所示.接着,他又分别在5米高处以速度v2、v3将物体P水平掷出,落地点分别在乙、丙处,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b)、(c)所示.然后,他又以速度v3将物件Q(mP<mQ),在相同高度水平掷出,落地点在丙处,实验过程和现象如图(d)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v1<v2<v3)

①分析比较图(a)、(b)与(c)中落地点远近及相关条件可得:

__.

②分析出较图(c)与(d)中落地点远近及相关条件可得:

__.

21.在“用天平测质量”的试验中,小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2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如图的一些实验器材供选择,完成该实验的主要器材是__(填写代表实验器材的字母,下同);为了研究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还要选择实验器材__.

23.某小组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他们都将凸透镜放置于光具座的A点(50厘米刻度处)且保持不变,如图所示.现有焦距为10厘米或15厘米的凸透镜可选择.

①一位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一侧,在光具座另一侧68厘米刻度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厘米.

②另一位同学先后两次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中距B点6厘米处(B点位置为30厘米刻度处),在凸透镜的__(选填“左”或“右”)侧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两个像.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置于光具座上__厘米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小,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厘米.

2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应使物体处于静止或__状态进行研究.

①在探究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同一直线上力的作用,两个力的大小对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影响时,甲乙两位同学按如图(a)所示改变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观察到当F1和F2的大小不相等时硬纸板不能处于静止状态,F1和F2的大小相等时硬纸板能处于静止状态,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必须__.

②如图(a)当F1与F2相等时,硬纸板将能在此位置保持静止状态.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手将硬纸板扭转到图(b)中的位置,松手后,硬纸板将不能在此位置静止.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__.

③如图(c)所示,保持F1与F2在同一直线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虚线处剪开后,硬纸板将不能保持静止.说明:

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两个力必须__.

25.一个宇航员用托盘天平和测力计研究物体在地球上和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他得到如表一和表二所示的数据: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重力与质量的倍数关系,可以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同一星球上,物体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①请分析该结论:

__(选填“正确”、“错误”);

②如果是正确,请说明理由:

如果错误,请写出正确的结论:

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的数据后,可以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质量相同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比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可得:

__;

②__.

五、作图题

26.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______)

27.在如图中,物体重30牛,静止在斜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的重力.

28.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29.如图,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六、计算题

30.元旦期间,小庄和爸爸一起登泰山,根据自己学习的声学知识,小庄想测量一下自己离泰山还有多远,于是在离泰山不远的地方大喊一声,约3秒听到了回声,请你帮小庄计算他与泰山之间的路程。

(声音在空气中速度v=340米/秒)

31.如图所示,已知一个质量为250克的足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的方向是始终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且大小为0.4牛,求:

(1)足球在竖直上升过程中所受到的重力;

(2)足球在竖直下降过程中受到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七、综合题

32.研究发现:

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汽车在到达A点位置时,发现一行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

(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若人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提示:

该车的宽度约1.8m)

(3)请你为驾驶人员和行人各拟写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参考答案

1.C

【详解】

“PM2.5”颗粒物的直径非常小,比毫米要小的多,它的单位是微米,应选C.

2.A

【解析】

【详解】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是利用运动员的惯性提高跳远成绩,故A正确;

B.禁止汽车超速行驶,是因为速度越大时,汽车由于惯性刹车的距离往往越长,容易带来危险,故B错误;

C.禁止汽车超载行驶,是因为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卸下部分货物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伤害,故C错误;

D.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是防止由于惯性而带来的危害,故D错误;

3.A

【解析】声音的三个特征是:

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粗瓷碗的大小不同,质量也不同,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质量越小,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所以碗的大小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选A。

4.D

【解析】A.在人的推力作用下,货车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用力将球接住,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脚将静止的足球踢出去,使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D.两个人的推力是相互的,故D符合题意。

点睛:

分析图中的物理情景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然后看其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从而得到答案.

5.A

【详解】

“一池碧波映出一个奇幻世界”是湖面景物在湖面成像现象,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选A.

6.B

【解析】由图象a知,t甲

6s时,s甲

2.4m,所以:

v甲

,由图b知,t乙

12s时,s乙

3.6m,所以v乙

,所以v甲

v乙;由a、b两图象知t

6s时,s甲

2.4m,s乙

1.8m,由于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6s时两车间的距离:

s

s甲−s乙

2.4m−1.8m

0.6m.

点睛:

在(a)和(b)的图象上任意找对应的路程和时间,分别求出甲和乙的速度.

两个小车同时间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图上直接读出路程计算两车距离.

7.C

【详解】

A.小刘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电子秤的支持力,二力大小不相等,因此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电子称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电子秤的支持力,二力大小不相等,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小刘受到的重力和电子秤对小刘的支持力,二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二力是平衡力,故C正确;

D.小刘受到的重力和小刘对电子城的压力,二力方向相同,因此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8.A

【解析】物体离凸透镜12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2f>U>f,

所以,2f>12cm>f,12cm>f>6cm,当烛焰离凸透镜8厘米时,则2f>U>f,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点睛: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的物距和像的性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

9.D

【解析】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方向的力F、地面竖直向上的支持力N,

物体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1)当F竖直向下时,G

F

N,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F合

N

G

F,方向竖直向上;

(2)当F竖直向上时,G

N

F,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F合

G

N

F,方向竖直向下;故选D.

10.C

【分析】

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

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在接收处.

【详解】

图示所示是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有人耳处减弱,不符合题意.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符合题意.

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速度运动物体1秒通过的路程是3米天鹅

【解析】速度是路程与时间之比,在物理学中,时间的单位是秒、小时,路程的单位是米、千米。

所以米/秒和千米/小时都是速度的单位;3米/秒表示:

运动物体1秒通过的路程是3米;天鹅飞行的速度为19m/s

19×3.6km/h

68.4km/h,而袋鼠运动的速度是65km/h,所以运动较快的是天鹅。

12.作用点运动状态方向

【解析】由图知,A.B两处的位置不同,力的作用点不同,用手推A处比推B处更容易将门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把门推开的过程中,门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门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如果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A点,推门和关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方向有关。

点睛:

(1)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3.折射不是绿

【解析】由于气温低,云中的水滴变成六棱柱状的小冰晶。

太阳光能穿过云层时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形成围绕太阳呈内红外紫的彩色光环的光现象。

太阳光不是单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点睛:

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14.动车组运动

【分析】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所选取的参照物而言的.关键是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变,则是静止的.

【详解】

[1]小明以列车为参照物,窗外的人群与列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窗外的人群是运动的,所以会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

[2]小明以站台为参照物,站台与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他是运动的.

15.XX′3060右

【详解】

由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故XX′是法线,YY′是界面,C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30度,折射角为60度.由于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界面YY′右边是玻璃.

16.100不变增大

【解析】解答:

(1)因为以1米/秒的速度左匀速直线运动和以5米/秒的速度在同样的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木箱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摩擦力都等于推力,大小都为100N;

(2)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若在箱子上再加5千克重物,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大,拉力也增大。

点睛:

(1)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由平衡条件可以求出推力、摩擦力.

(2)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7.3.8

【解析】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为0∼5N,分度值为0.2N,所测物体的重力为3N

0.2N×4

3.8N.

18.见解析

【详解】

太空中没有空气,所以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听不到声音;因声音的传播速度远小于光的传播速度,所以如果能听到声音,也应该先见到火光,后听到声音。

19.0.1匀速相等

【解析】

打两个相邻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1)由图甲可知,从A到F的间隔数是5,时间间隔是0.02s×5

0.1s;由图甲可知,从A到F,相邻两点间的距离s相等,时间间隔t相等,由v

可知,物体的运动速度相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图乙可知,tAC

0.02s×2

0.04s,tDF

0.02s×2

0.04s,因此A到C的时间与D到F的时间相等.

20.将同一物体在同一高度水平掷出,速度越大,落地点越远将不同物体在同一高度水平掷出,速度相同,落地点远近相同

【解析】①由图(a)、(b)与(c)所示实验可知,同一物体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掷出时,物体的速度越大,落地点距离越大,由此可得:

将同一物体在同一高度水平掷出,速度越大,落地点越远;②由图(c)与(d)所示实验可知,不同质量的物体从相同高度以相同速度掷出时,落地点距离相同,由此可得:

将不同物体在同一高度水平掷出,速度相同,落地点远近相同。

点睛:

①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比较同一物体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掷出时物体落地点距离大小关系,然后得出实验结论.②分析不同质量的物体从相同高度以相同速度掷出时,落地点距离的大小关系,然后得出结论.

21.实验目的@水平桌面@零@平衡螺母@左

【解析】

(1)实验报告的第二项是实验目的

(2)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3)移动游码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4)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指针在刻度板中央.(5)在使用天平测质量时,铜块应放在天平的左盘中,砝码应放在右盘中.

故答案为:

水平;平衡螺母;左.

点睛: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都是实验报告的必要组成部分.器材的选择是根据实验的目的来确定的,实验步骤中的空格部分主要考查了天平的基本使用规则,按要求可进行作答.

22.BCGHE

【解析】图中有3支蜡烛,实验时要探究物与像的大小关系,要选择两支等长的蜡烛,所以选BC;为了能看清楚像的位置,因平面镜不透明,所以选择透明的玻璃板;为了测量物距与像距的关系,需要用的刻度尺。

所以完成该实验的主要器材是BCGH;为了研究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还要用到光屏这一实验器材,如果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则能在光屏上承接到,如果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则不能在光屏上承接。

故应选E。

点睛:

首先将凸透镜和光具座排除,因为研究的是平面镜成像,与凸透镜无关,根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目的和要求,结合图中所提供的器材进行选择.根据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成接到,而虚像则不能.

23.10或15右2410

【解析】①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在凸透镜另一侧68cm−50cm

18cm处成一个缩小的实像,2f

18cm

f,所以,18cm

f

9cm,所以,18cm

f

9cm,因此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0或15厘米。

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物分居透镜的两侧,故根据图示信息,可知B点在透镜的左侧,则所成像应该在透镜的右侧;②由“蜡烛放置在距B点6厘米处,保持透镜在A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两个像”可知,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是实像,那么所选透镜的焦距一定不是15cm的,因为如果选择透镜的焦距为15cm,蜡烛放置在距B点右边6厘米处,保持透镜在A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那么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而成为一束平行光;如果选择透镜的焦距为10cm,蜡烛放置在距B点右边6厘米处,即蜡烛置于光具座14厘米刻度处时,此时2f

u

f,保持透镜在A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如果选择透镜的焦距为10cm,蜡烛放置在距B点左边6厘米处,即蜡烛置于光具座24厘米刻度处时,此时u

2f,保持透镜在A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综上所述,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置于光具座24厘米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小;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厘米。

24.匀速直线运动相等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解析】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应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进行研究;①当F1和F2的大小不相等时硬纸板不能处于静止状态,F1和F2的大小相等时硬纸板能处于静止状态,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

②用手将硬纸板扭转到图(b)中的位置,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硬纸板将不能在此位置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需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③沿虚线处剪开后,硬纸板将不能保持静止,说明一对平衡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5.错误物体在同一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1、4或2、5或3、6在同一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定值在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最后一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关系:

在不同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不同

【解析】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中重力与质量的倍数关系,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从而得出可以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物体在同一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故结论错误;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或2、5或3、6中重力与质量的倍数关系,可以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质量相同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比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

(3)①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最后一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关系:

在同一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定值;②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最后一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关系:

在不同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不同。

点睛:

质量相同的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比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在同一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定值,不同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不同.

26.

【详解】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如图所示:

27.

【解析】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点,方向竖直向下,附上标度(10N),由此即可得到重力的图示。

如图所示:

28.

【解析】先作出端点A. 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29.

【解析】对于凹透镜,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对于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如图所示:

30.510m

【详解】

解:

声音从小庄所在的地方传到泰山的时间

t

×3s

1.5s

根据v

可得他与泰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