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812709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阴市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阴市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阴市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阴市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阴市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阴市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江阴市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阴市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阴市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江阴市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

江阴市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

固体

B.用

量筒量取

蒸馏水

C.在

试管中倒入约

蒸馏水进行加热

D.用温度计测得水温为

2.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3.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6.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②Fe2+③Cu④P2O5⑤Fe3+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7.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①点燃酒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连接好装置;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⑤②③①④⑦⑥B.③④⑤⑥⑦①②

C.②③⑤①④⑦⑥D.②④③⑤①⑥⑦

8.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

C.

D.

9.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0.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

下列有关放出氧气质量(g)与反应时间(t)关系图象(图中是a纯氯酸钾曲线,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其中正确是

A.AB.BC.CD.D

11.对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

A.①②属于同一种元素B.①④的化学性质相似

C.①得到电子可形成③D.②③表示不同种离子

1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化合价为+1价

C.①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13.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B.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

C.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D.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

1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

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5.苏州盛产杨梅。

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

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g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

19:

7:

6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16.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17.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可能是氧化物B.②可能是金属

C.③一定是混合物D.④包含组成元素相同的不同物质

18.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水分子间存在间隙

B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搅拌使扩散到水中的蔗糖分子更多

D

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

二者分子构成不同

 

A.AB.BC.CD.D

19.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图中n的值为10

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20.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b的名称是:

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或____(填字母序号),该发生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一定具有的性质有____(填数字序号)

①易溶于水②难溶于水③不与水反应

(3)实验室要制取少量CO2应选择的较简单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序号)

(4)化学反应可控制才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反应的条件、药品用量、改进装置等途径来达到控制反应的目的.常温下块状电石(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气体和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实验室制取乙炔时,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装置炸裂.图中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有______或________(填装置序号).

(5)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填A或B)口进入。

22.下图为实验室气体制备、干燥、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1)若用Zn和H2SO4溶液反应制取干燥的氢气,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点燃氢气前,先要检验氢气的_____;以免氢气发生爆炸。

氢气燃烧的方程式是:

_____。

②生成氢气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2)若以H2O2溶液为原料(以MnO2为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干燥的氧气。

并用来测定CuO和Cu的混合物样品中CuO的含量,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B→C。

①仪器B的作用是_____;

②仪器A中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③欲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处大玻璃管质量的增加,来计算样品中CuO含量。

若反应后大玻璃管中红色的Cu还没有完全消失,则样品中CuO含量的测算结果将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23.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

(2)刚开始预热时,试管②中立即有气泡产生,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继续加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澄清石灰石变浑浊。

请你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气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

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如下图所示,将三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分别倒立在盛有水、澄清石灰水、浓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实验,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提示:

图示中呈现的是实验过程中的试管内液面的高度,不是最终的现象)

(1)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证明A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方法是________ 。

(3)是否可以通过上述实验中的最终现象,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

25.(6分)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强用塑料吸管向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吹气,在吹气的过程中发现石灰水先出现浑浊后又变澄清,他感到很意外.小强又将纯净的CO2持续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与上次相同。

(1)小强做第二次实验的目的是.

(2)小强从老师那里得知:

CO2能与CaCO3和H2O继续反应生成Ca(HCO3)2.由此小强推测出Ca(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3)小强还想了解Ca(HCO3)2的化学性质.查阅资料后得知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气体等物质.他与同学们一起对碳酸氢钙受热分解后产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生成的难溶性化合物可能是碳酸钙.经实验探究结论正确.

猜想2.放出的气体可能是O2、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探究)

小强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

操作1.加热A装置,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操作2.在a处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

结论1.碳酸氢钙分解产生的气体一定有.

结论2.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

CaCO3+CO2↑

(表达交流)

交流1.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操作2实验中存在的不足是.

交流2.小组内某同学对上述结论提出异议:

该同学的观点

你是否赞同该观点并阐述理由

该实验没有对氧气进行验证

 

“结论2”不正确

 

26.以下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基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A装置来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是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待红磷熄灭且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__时不再上升。

(3)C装置是电解水的实验,指出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

(4)D装置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______________。

(5)河水经过E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是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7.实验室制取氢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一:

制取一瓶氢气

(1)上图标号表示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的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收集装置C或D中导管都应尽量接近瓶底,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探究氢气的爆炸极限(发生爆炸的氢气的体积分数的范围)

(3)一定量的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为了研究,需要收集氢气与空气体积比一定的混合气体,此时适合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的序号)。

(5)按表中要求收集四瓶氢气和空气混合气,并点火实验,结果列于表中(V表示体积)。

V(H2):

V(空气)

2:

8

4:

6

6:

4

8:

2

点火处理

不炸

①V(H2):

V(空气)=2:

8时,混合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点火实验的结果可知,氢气在空气混合气中爆炸范围的上限在_______%(体积分数,下同)到______%之间。

28.CO2资源化利用日趋成为研究热点。

某小组查阅资料发现:

①CO2与H2能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CH4与H2O;②CH4在高温下能与CuO反应;③浓硫酸能吸水;④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色;⑤氢氧化钠能吸收CO2原理与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类似;为探究上述反应,设计如下装置。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_____,若要证明D中有CO2生成,则需在E、F之间增加盛有_____溶液的检验装置。

(4)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黑色固体变红,E中白色固体变蓝,该小组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由此证明:

CH4在高温条件下能与CuO反应。

理由是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可用托盘天平称取2.9gNaCl固体,故选项实验数据合理。

B、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可用10mL量筒量取8.3mL蒸馏水,故选项实验数据合理。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在10mL试管中倒入约3mL蒸馏水,没有超过试管容积的

,故选项实验数据合理。

D、温度计能准确到0.1℃,温度计无法测得水温为25.15℃,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

故选D。

2.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质的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的属性,故加入菜叶是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A选项错误;

B、蜂窝煤的多孔可以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煤燃烧的更充分,减少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B选项正确;

C、高层建筑起火,千万不能乘电梯,因为建筑起火很可能造成断电,而且电梯间的通道往往是浓烟和火焰的集中的地方,C选项错误;

D、酒精能和水任意比例混合,用水只会增大火的燃烧面积,反而更危险,正确做法是用湿抹布或者细沙盖灭,D选项错误。

选B。

3.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正确;

B、分子之间有间隙,正确;

C、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正确;

D、分子在不断运动着,不需要外力作用,错误。

故选D。

4.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会收集不到所制取的气体,造成药品浪费;故A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故B正确;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应先在外面挤压橡胶乳头,赶净空气后再将其伸入液体内;故C错误;

D、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再把导管移出水槽.这样随着试管的温度越来越低,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就越来越小,内部大气压变小,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内的水就会被顺着导管压到试管内,可能使试管由于受热不均从而炸裂;故D错误;

故选B.

5.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氧气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应是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符合题意;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记为32,空气约29,故密度比空气大,不符;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生活中很多现象和氧气有关,不符。

故选B。

【点睛】

和空气密度大小的比较,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估测。

6.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③金属、稀有气体、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该元素的单质;

离子符号书写:

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化学式书写:

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Fe2+、Fe3+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故质子数不变,Fe2+、Fe3+质子数相同。

7.A

解析:

A

【解析】

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解答。

解:

由分析可知,应选A。

8.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

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合物中铁元素显+3价时读铁,所以氯化铁的化学式为FeCl3.选B。

9.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和题意;

B、爆竹声中一岁除中鞭炮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粉身碎骨浑不怕中有新物质生成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有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10.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根据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特点,不加催化剂时产生氧气的速率慢,加入催化剂后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因为b加入了二氧化锰,但a没加,所以在速率−−时间关系图上,b的斜率应该比a大,因为氯酸钾的质量相等,所以a与b产生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因为氯酸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分解,所以初始阶段没有氧气生成,故选C。

【点睛】

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终点位置是否正确。

11.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①②的质子数都是8,属于同一种元素,选项A正确;

B、由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而①④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两者化学性质相似,选项B正确;

C、①③的质子数不同,①得到电子不能可形成③,选项C错误;

D、②③的质子数不同,核内质子数都不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不同种离子,选项D正确。

故选C。

12.B

解析:

B

【解析】

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③④核内质子数不相同,不属于同种元素,错误;B、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题干②图是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得到的,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钠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化合价为+1,正确。

C、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①③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错误。

故选B。

13.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A、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故A正确;

B、由微粒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B错误;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不能示意CO与O2的反应,故C错误;

D、反应物属于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都不为0,故D错误。

故选A。

14.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故A说法正确;

B、CO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故B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故C说法错误;

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5.B

解析:

B

【解析】

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错误;B、叶酸分子中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大于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故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正确;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

=228:

19:

98:

96,错误;D、一个叶酸分子是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错误。

故选B。

16.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气体不会产生白烟,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Fe在Ⅰ中生成四氧化三铁、Ⅱ中生成三氧化二铁,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两者都是放热的反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该图中的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能是氧化物,正确;

B、该图中的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是单质,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不可能是双原子分子,故错误;

C、图中有两种分子,故是混合物,故正确;

D、图中的两种物质都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故正确。

故选B。

18.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大,与水分子间的间隙无关,选项A不正确;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只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水分解时,水分子首先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和氧原子各自两两重新组合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因此水中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选项B不正确;

C、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是因为搅拌使得蔗糖和水充分接触,加快了蔗糖分子在水中的扩散速度,选项C不正确;

D、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其原因就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选项D正确。

故选D。

19.B

解析:

B

【解析】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或者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

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正确;B.图中n的值为8;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其周期数,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选B

20.A

解析:

A

【解析】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高温煅烧石灰石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1.长颈漏斗分液漏斗AFAH试管口没有棉花团2KMnO4K2MnO4+MnO2+O2↑②③ECaC2+2H2O=C2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