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119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有关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有关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有关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有关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关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docx

《有关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关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docx

有关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

有关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

       在跨入近代社会的时候,中国与日本几乎处于相同的困难境地。

国门被迫打开,西方物美价廉的商品铺天盖地而来,社会旧有的经济秩序和基础受到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面临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附庸的危险。

当清朝政府开始兴办洋务,对现有经济制度进行有限改革的时候,在日本,倒幕废藩后成立的明治政府,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措施,开始了闻名于世的“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与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得两国从此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日本逐渐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并最终发展成为军国主义,而中国则慢慢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中日两国近代社会不同的发展历程,在同时期双方的商品贸易中,特别是作为主要交易商品的棉织品贸易中,有着充分和清晰的反映。

对中日近代棉织品贸易的研究与考察,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其贸易本身的发展演变过程,而且有助于从一个侧面增加对两国近代社会不同发展道路的认识与理解。

本文论述内容的时间下限为“九·一八”事变前。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贸易的性质开始发生转变。

   中日近代商品贸易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基本处于发展停滞状态。

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对中日贸易采取了限制压缩政策。

铜,是当时两国间最大宗的交易商品。

清朝政府鼓励中国商人从日本输入铜,以供国内鼓铸货币之需。

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铜从日本输往中国。

“顺治迄嘉道年间,常与[日本]通市。

江浙设官商额船,每岁赴日本办铜数百万斤。

”(注:

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79,第47页。

)为了阻止铜的大量外流,日本幕府政府于十八世纪初颁布命令,限制来日中国商船数量及每只中国商船贸易额。

而且,这种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力度也越来越大。

准许赴日中国商船的数额,颁布该政策之初的元禄元年(1688)为每年70艘,到宽政二年(1791)缩减到每年10艘。

每只商船的额定贸易数量从最初的钱6,000贯,降到2,740贯。

(注:

姚贤镐编:

《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1页。

)另外,幕府还严格限制日本商人前往中国从事商业活动。

   就这一时期贸易的特点而言,多是进行原料和土特产品的交易。

从中国输往日本的商品主要为绢丝织物、毛织物、书籍、书画、土布、骨董、文具、茶叶、磁器、漆器、宝石、药品、扇子等。

中国商船带回的日本货物主要是铜、大米、漆、漆器、咸鱼、乾鱼、海菜等。

双方的棉织品贸易在其中只占微乎其微的比重。

中国运往日本市场出售的土布数量非常有限,有许多清朝商人将白布带往日本,只是为了在长崎进行漂染,然后再携回中国出卖。

而日本政府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棉布、棉纱以及棉花列为禁止出口商品,不许人们卖给中国商人。

   日本“明治维新”后,中日贸易开始得到发展。

根据中国海关的记载,中国进口的日本商品值,从1872年起,年均在200万两以上。

而在以往的10年间,多数年份不足200万两。

1876年,突破300万两。

1885年以后的4年内,每年进口额均在500万两以上。

1889到1893年间,每年都在600至700万两之间。

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商品值,从1869年到1886年,大多数年份基本在100万两以上、200万两以下徘徊。

1887年开始出现大幅度增长。

当年出口到日本的商品价值为211万海关两,以后逐年攀升,1893年达到933万两。

6年间,增长342%。

(注:

姚贤镐编:

《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00页。

)   但是,两国间的棉纺织品贸易在较长的时期内却没有发生大的改观。

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日本的棉纺织才拭探着向中国出口产品。

1889年,日本棉纺业向中国的厦门和上海分别送去了机制棉纱的样品。

据日本纺织联合会统计,1890年,首次向中国出口棉纱31捆,价值2,000日元。

1891年,输出108捆。

这也是日本在近代首次向国外输出棉纱。

(注:

[日]名和统一:

《日本纺织业和原棉问题研究》,大同书院1941年版,第104-105页;[日]大江志乃夫:

《日本的产业革命》,岩波书店1968年版,第238页;[日]长冈新吉:

《近代日本的经济——统计与概论》,第23、26页。

)类似的记载在稍晚的时候,也在中国海关反映出来。

英国驻上海领事哲美森在其提供的1893年上海贸易和商业报告中写到:

“我注意到海关统计表上第一次出现了日本棉纱。

”1893年,上海进口日本棉纱2,909英担。

当年,上海还“进口了日本制造的棉布和棉绉布,数量达到142,000匹。

”(注:

李必樟编译:

《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40页。

)自八十年代下半期起,日本开始从中国大量输入棉花,这也是该时期中国出口日本商品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日棉织品贸易的驻足不前,与当时两国的棉纺织生产能力及其国内市场状况密切相关。

当时中国的棉织品市场正在受到来自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列强商品的猛烈冲击,西方物美价廉的机制棉纱、棉布,大量涌入中国广大的城镇和乡村,逐渐排挤和取代当地生产的土纱、土布。

而其时中国的民族纺织工业尚未成长起来。

日本的情况与中国相似。

自1854年日本在美国炮舰威逼下签订《日美神奈川条约》后,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又被迫相继与荷兰、俄国、英国、法国、葡萄牙、普鲁士、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国门大开。

外国廉价商品蜂拥而入,破坏了原有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秩序。

“明治维新”开始时及其后的较长时期内,这种状况仍在持续,甚至更为严重。

就棉织品市场而言,英国商品的进口量呈直线上升状态。

据写于明治七年(1874)的日本《澳国博览会见闻录》记载,明治元年(1868)英国向日本输出了价值128万日元的棉纱和190余万元的棉布。

到明治三年(1870),英国棉纱输出值为285万日元,棉布为274万日元。

增幅分别为123%和44%。

从明治元年(1868)到十年(1878),日本每年进口的棉织品数量均占当年进口商品总量的30-40%。

(注:

[日]名和统一:

《日本纺织业和原棉问题研究》,大同书院1941年版,第90-91页。

)其后,棉织品输入量逐年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

到八十年代末,棉纱进口量达到最高峰,1888年为158,132捆。

(注:

明治元年(1868年)为12,196捆。

参见[日]长冈新吉:

《近代日本的经济——统计与概论》,第23页。

)   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大压力,日本政府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

作为“明治维新”的重要内容,明治政府在农业中推行地税改革的同时,在工业领域实行了着名的“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

这一政策在棉纺织业具体表现为不断地兴建新式工厂,引进外国先进的机械化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迅速扩大整个行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最终目标是要将外国棉纱驱逐出日本市场。

   日本近代化的机械纺织工厂始建于“明治维新”前的1867年。

该年,萨摩藩从英国购买1,848纱锭的纺织设备,聘请6名英国技师,在鹿儿岛创设了鹿儿岛纺织所。

其后又在泉州设立了具有2,000锭生产能力的纺织分厂,该厂于1870年竣工投产。

1872年,东京棉商鹿岛万平又在东京郊外创建了纺织工厂——鹿岛纺织所,生产能力为576纱锭。

这三家建立最早的近代纺织工厂在日本被称为纺织业三始祖。

明治政府成立后,为了加速机械纺织的发展,在七十年代末,开始动用政府资金,大量引进外国先进设备。

1878年,从英国购买了2套2,000锭的纺织机器,分别在爱知县和广岛建立了机械纺织工厂。

1879年,又从政府“创业资金”中出资,进口英国2,000锭纺织机器10套,以无息贷款的形式,售卖给私人家,货款分十年还清。

由于这一政策,在1882年至1885年间,在全国各地相继有9家机械纺织工厂开工。

与此同时,明治政府还实行了为私人家垫付进口纺纱机械价款的措施,扶植民间纺织业的发展,因此又有6家纺织工厂建成投产。

   1883年,日本近代第一家大规模股份制棉纺织——大阪纺织会社成立。

该与以往建立的工厂相比较,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

其一,规模大,生产能力为10,500纱锭。

其二,建厂资金采取向全社会以股份形式募集的办法筹措。

其三,机械动力改变以往单纯依靠水力的做法,改用蒸气机。

其四,纺织原料棉花不再依赖国内,主要从中国、印度进口。

其五,工人劳动实行昼夜两班交替制。

大阪纺织会社的成立,使日本棉纺织业向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迈进了一大步。

从1887年到1890年,日本国内又相继成立了东京、钟渊、尾张、尼崎等四家类似于大阪纺织会社的棉纺织,生产规模均在10,000锭以上。

(注:

参见[日]名和统一:

《日本纺织业和原棉问题研究》,第14-16页;伊文成、马家骏主编:

《明治维新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95页。

)由此,日本的机械棉纺织生产能力迅速增加。

1870年时,日本全国共有纱锭5,648锭,1880年为13,148锭,到1890年则猛增为358,184锭,与1880年相比,增长26倍多。

机制棉纱的产量也随之大幅增长。

1870年,日本棉纱产量为1,500捆,1880年为3,246捆,1890年为104,8捆。

1890年比1880年产量增加31倍。

(注:

[日]名和统一:

《日本纺织业和原棉问题研究》,大同书院1941年版,第22页。

)   上述日本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虽然还不能够直接促成中日棉纺织品贸易格局的改变,但是它已经为迅速扩大对华出口奠定了物质基础。

八十年代末日本开始向中国出口棉纱和棉布,以及日本国内市场外国棉纱输入的减少,都是中日棉纺织品贸易格局将要发生变化的先兆。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这一事件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在短短的几年里,中日棉纺织品贸易迅猛增长。

请看下表:

   1895~1899年日本对中国输出棉纱数量统计单位:

捆   年度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棉纱输出量6,383  33,794  94,606  161,748  359,900   注:

1.资料来源:

清朝海关统计,参见[日]松井清:

《近代日本贸易史》第二卷,有斐阁1961年出版,第172页。

捆=300斤。

   据上表,《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一年,日本对中国棉纱的输出立刻增长了倍。

第二年,在1896年的基础上又增长了倍。

1899年的  棉纱输入量比1895年增长了55倍,平均每年增长近14倍。

这样迅猛的增长速度在中国对外贸易史中是极其罕见的。

   同期,日本棉布对中国的输出也在增加,但增长幅度远小于棉纱的输出。

   1894~1900年日本对中国输出棉布价值统计单位:

日元   年度    1894   1896    1898    1900   棉布输出量384,000  565,000   554,000   888,000   注:

本表引用数据来源于[日]长冈新吉:

《近代日本的经济——统计与概论》,第27页。

   1900年的棉布对华输出值仅比1894年增加倍。

棉布与棉纱输出状况的巨大反差,反映了当时日本国内棉纺织生产的水平。

棉布生产能力的薄弱与技术水平的低下,制约了对中国的棉布输出。

   从日本对华贸易的总体情况看,甲午战争后,各种输出商品中增长最快的也是棉纺织品,由此引起了中日商品贸易总体结构的变化。

   在中日贸易处于以原料及农副产品交易为主要内容时期,煤,是日本运往中国的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在双方贸易中占有显要地位,因此将其列入下表,以作为棉纺织品贸易变化的比较和参照。

   棉织品、煤在日本对华商品输出中所占比重统计单位:

%   商品名称  1893    1898    1903    1908    1913   棉布                         棉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